“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实际上,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分工还是很清楚的:金融机构提供专业产品、内容、运营方案,互联网公司是渠道。
两者的目的也非常清晰:如果在金融分业监管不变的前提下,银行、基金、保险、券商的职能角色不会发生变化,该卖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而互联网公司的使命也不会发生改变:扩大用户群,用产品增强用户粘性,服务用户。而移动端的转换率与用户粘性一直是互联网公司头痛的问题。
沿用该思路,转回头来看支付宝、阿里金融做了什么。余额宝首先加速了传统金融机构对渠道的变革,让后者意识到“屌丝理财市场的潜力”。随后升级至7.1版本的支付宝能让用户在手机端买余额宝。
这种捆绑式的效应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仅半个月时间里,更新至7.1版本的用户,在所有支付宝钱包用户中的占比已超过四成。有76.6%的安卓版支付宝钱包更新至7.1版本,在iOS版上线还未满一周,更新率就达到了61.3%。
这也验证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不管是缴水电气话费、还是优惠券、促销券。没有什么能比钱生钱的利益更能黏住用户了。
那么再来看支付宝信用支付:首先这是率先面向移动端推出的功能,用户可跳过银行卡或储蓄卡,可直接在支付宝里透支消费,消费额度最高达5000元。阿里金融将此信用支付功能接入淘宝和天猫等平台的商家体系,每个签约商家将为此支付0.8%-1%的服务费。信用支付拥有38天的免息期,逾期后实行基准利率50%的罚金。
在达到移动端转化率、增强用户黏性去刺激消费目的这一点上,信用支付这步棋比余额宝更直接。
首先,让用户跳过银行卡、储蓄卡,解决了用户在手机端使用网银支付不活跃的问题。据支付宝统计,用户使用手机网银支付的成功率不到38%。
其次,信用支付接入淘宝、天猫商家体系,也沿用了余额宝中随时赎回资金刺激用户消费的思路。
从余额宝、信用支付这接连两步棋来看,与其说支付宝、阿里金融要颠覆银行,倒不如说是支付宝要稳固在手机支付市场的地位,在用户规模与用户黏性上多下功夫。
都说阿里金融在下很大的一盘棋,与银行关系交恶。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许比预想的要更融合。此次信用放款方主体为合作银行(据媒体报道,上海农商银行为该产品的合作方)。在合作中, 阿里巴巴集团 和银行共同承担风险。风险承担方则是阿里金融旗下的商诚担保公司,在银行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信用额度之时,该担保公司将承担担保责任。
商诚担保的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按照国内担保公司最大担保额度不能超过资本金的10倍来计算,商诚担保能提供的额度为30亿元左右,而由于该类业务期限非常短,理论上其所能提供的担保额度将会远超30亿元。
而从信用支付透支服务费来看,0.8%-1%的手续费远高于银行信用卡手续费,且透支免息最长38天,也比信用卡免息时间短。既然推出了一个性价比低于信用卡的服务,那也暗示了支付宝没指望从信用支付上赚钱。
回归移动互联网本质,提高用户转换率、增强用户黏性才是每个做移动业务的互联网公司的目的,支付宝的玩法绕了一下,但并不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