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追求所谓「完整的UCD设计流程」

过去常常被问到一个类似的问题:「有没有UX设计的SOP? 我们想要导入一套像IDEO一样,那么完整的设计流程」。每回听到这样的大哉问,我都不太好意思直接泼对方冷水,毕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必定是对于使用经验有一定的追求与憧憬。不过,很实际的状况是,大多数公司都不需要「完整的」设计流程;相反地,大家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有效而且弹性的」设计流程。

话说,世界上并不是没有整套规划详尽的UCD (User-Centered Design)设计流程,事实上多得是,而且写得超完整。下图UPA的Typical UCD Process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参考。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张设计流程图的时候,曾惊叹地发出啊的一声,然后心里想着:怎么可能从头到尾,全部都跑过一次啊?是的,每个案子都可以这样跑才有鬼。当各公司的UX team都在追求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资源,并且说服公司老板要导入完整的设计流程的同时,基本上我的实务经验是:很难跑完所谓完整的设计流程,而且就算跑完了,通常这个设计专案也会以失败收场。

失败?真的吗?UCD设计流程看起来都很合理而且严谨啊,怎么会不成功呢?

UPA Typical UCD Process, 能够真的都跑完才有鬼

地球是圆的,而且不停快速转动

UCD流程其实没有错,每一个设计专案,基本上都必须要从理解使用者开始,经过user profile以及scenario的分析,找到潜在的问题与机会点​​,然后逐步发展概念、验证,并且走向细部设计。这个基本原则跟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不需要再多做解释。

只不过,在业界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等繁复精准的研究报告,世界上也没有那么乖巧的竞争对手跟消费者,会动也不动地等在哪里,让你把市场慢慢研究透彻,然后再花6-12个月的时间把产品设计验证到位。

举个例,我曾经历过好几个创新产品的研发,研究团队个别花了2-3个月去做缜密的使用者访谈、脉络分析,最后产出了几篇掷地有声的使用者研究报告,不仅点出了几项具体的使用者需求,而且也提供了好几个可能的设计脉络。在那个当下,研究报告的价值是很高的。不过随着时间过去,几周后,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推出,一下子满足了其中几项设计需求;两个月后,新技术的出现,又消除了几个问题点;半年后,消费者对于该议题的热度开始明显降温。至此,虽然这些创新产品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去设计研发,走向量产,但是价值却已经大减。

于是UX team会陷入一个无限回圈,不断重复辛苦地发现需求,看着竞争对手跟上,然后留下「我们早在半年前就知道了」的遗憾。

拿出铅笔跟白纸,简化沟通,加快速度

被嫌速度太慢,花太多时间,几乎是每一个有组织、有流程、重品质的设计团队,会被其他部门围剿抱怨的共同问题。不讳言,我带过的每一个团队,在不同公司文化下,全都被嫌过这件事,哈哈。回头想想,UCD设计的速度能否再快一点?我自己试验的结果,很简单,只要把电脑关了,把铅笔跟白纸拿出来,就会看到效果。

铅笔跟白纸,是最省脑力,也是最有效的设计工具

首先,UCD首重理解使用者、厘清问题与需求。既然使用者不在电脑里,把电脑关了,直接走到目标族群的场域,开始做隐身长时间地观察,必要时立刻做抽样访谈。并且逐日检讨、修正访谈方向与架构,直到找出脉络即可。这种弹性速成的作法,并没有办法达到无可挑剔的可信度,但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几个大的设计脉络,那也就够了。

再来,把铅笔跟白纸拿出来,这会有助于让设计师专注在解决「使用者的问题」,而非解决绘图工具的「操作问题」。不要小看铅笔跟纸,好的概念设计,用铅笔就可以勾勒出主要的架构跟轮廓,借此做快速的发散跟收验。如果一个介面设计用铅笔画,用嘴巴沟通,在1分钟内没有办法让人感受到价值,那么八成就可以先放在旁边,赶快想新的。至于绘图软体,在概念阶段能不用就不用吧。这么复杂又费神的工具,光是用它画条线、填个色,就会耗去很多时间跟脑力。头脑的资源很珍贵,用简单省力的工具就好。再说一次,我们要解决的是「使用者的问题」,而非解决绘图工具的「操作问题」。

然后是简化沟通。沟通的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公司内有MIS部门,会定期更新Exchange Server版本的大公司,沟通成本更是无法想像地高(汗颜)。举个例,我过去每天平均要收120-150封信件,开4-5小时的会议,然后打5-10通电话。这些沟通有促进我们跟各部门的关系,有加快团队的设计速度跟品质吗?没有,老实说一点也没有。

要简化沟通、加快速度,最快的方法就是把RD、PM一起抓进来观察使用者,然后以极短的周期,不断地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直到产品到位。这样省了电话、信件,也省掉了精美PowerPoint,以及一堆没有人看的各式文件。省掉形式,简化沟通,把每一份力气都花在有效地产出,这是Agile Development的精神,也呼应了最近开始崛起的Lean UX。

然而,只有设计可以加快速度吗?当然不是。如果你家的PM,拿着这篇文章来扣你帽子,请他们回头想清楚自己的工作里,有多少比例是纯粹传递讯息,汇整意见,跟催进度等类行政工作。请他们也省点力气在无谓的事情上,多花点时间跟着研发团队一起规划产品、解决使用者的问题。UCD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每个人都在意,都认同,才有可能看到成果。

照着上面说的做,就天下太平了吗?

产品开发有这么单纯就好了,呵。

理想的UCD设计流程,会像是Bill Buxton在Sketching User Interfaces所提到的这张图。从左到右是一个逐渐收敛成形的过程,随着时间过去,从概念草图,逐渐形塑成设计原型。中间会有不断的iteration,但是设计方向会逐渐明确,设计部门投入的资源会越来越少。

理想中的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Bill Buxton, Sketching User Interfaces)

但是实际状况比较像下图。资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跟介面设计(Design)除了在前半段投入大量心力外,在程式开发出第一个版本,以及产品上市前,通常至少都还会有两波高度忙碌期。这段期间的资源投入,理论上是不需要的,因为设计架构已经确定,产品开发的变数已经降到最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产品开发中一定会遇到各种状况,像是开发平台更新SDK、老板要求加新功能、零组件供应商倒了,什么事都有可能,突发状况永远比你预想的还多。

实际上会遇到的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http://goo.gl/4Z1pE)

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设计流程更加「有效而且弹性」,并且常保一颗乐观、有幽默感的心。现在就把电脑关了、拿出铅笔跟白纸,换个方式来做设计。说不定,你会做的更愉快,更有成就感也说不定。

延伸书籍:

Sketching User Interfaces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handyui/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1092596

餐巾纸的背后:一枝笔+一张纸就可以解决问题+说服老板&客户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handyui/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8902

来源:http://www.handyui.com/2011/10/06/no-more-comprehensive-ucd-process/

时间: 2024-10-30 02:35:29

不要再追求所谓「完整的UCD设计流程」的相关文章

放弃所谓完整的UCD设计流程 有弹性的做设计

过去常常被问到一个类似的问题:「有没有UX设计的SOP? 我们想要导入一套像IDEO一样,那么完整的设计流程」.每回听到这样的大哉问,我都不太好意思直接泼对方冷水,毕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必定是对于使用经验有一定的追求与憧憬.不过,很实际的状况是,大多数公司都不需要「完整的」设计流程;相反地,大家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有效而且弹性的」设计流程. 话说,世界上并不是没有整套规划详尽的UCD (User-Centered Design)设计流程,事实上多得是,而且写得超完整.下图UPA的Typical

UCD设计流程:有效而且弹性的设计流程

文章描述:不要再追求所谓完整的UCD设计流程. 过去常常被问到一个类似的问题:「有没有UX设计的SOP? 我们想要导入一套像IDEO一样,那么完整的设计流程」.每回听到这样的大哉问,我都不太好意思直接泼对方冷水,毕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必定是对于使用经验有一定的追求与憧憬.不过,很实际的状况是,大多数公司都不需要「完整的」设计流程:相反地,大家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有效而且弹性的」设计流程. 话说,世界上并不是没有整套规划详尽的UCD (User-Centered Design)设计流程,事实上多得

一个完整的UI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收到一封 Mail,其中提到几个关于设计流程和 Prototype 的问题.UI设计流程:Wireframe->低保真Prototyple->Mockup->高保真Prototyple,这样的流程是对的吗?今天来聊聊一个完整的 UI 设计流程应该是怎样的,收干货! 根据上过课的学员响应.以及自身经验,目前业界的情况大多是 UI 设计师收到「开工啦」的通知,然后就从 Wireframe 开始下手.用户怎么操作.有哪些功能.用户和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往往靠 PM 简单口述. Wirefram

一个完整的交互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一.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针对可能使用你的产品的人,可以是问卷.访谈-- 二.确定人物角色(Persona):即产品的典型用户,可以有一种或几种.例如可以有一个人物角色叫CEO. 三.写问题脚本(Problem Scenario):罗列人物角色在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整理成一个故事便于别人理解 四.写动作脚本(Action Scenario):像写故事一样,写人物角色在使用你设计好的产品时,发生的细节.注意,这个时候你的交互方案的概念模型已经基本成型了

UCD设计思想中的用户要素

设计发展至今,所面对的对象已经转变过很多次,如今,无论任何一种产品设计,如果希望得到用户的欣赏,就需要对用户尊敬和关心.那么,UCD设计思想(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则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在设计中我们不必去鼓吹用户,因为一套完整的UCD设计流程比不上富有弹性且效果良好的设计方案来的实在,可为什么我们还要把UCD设计思想当做"信仰"来看待? 用户数量产生市场需求 市场并非只有生产者.经营者.广告机构和质量监督单位等组成,如果没有用户,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作为市场中最重要的买方,用户的决

别再问零基础怎么入门交互设计了!

所有群里最常见的新人问题就是--零基础怎么学习交互设计?其实,很多时候零基础不可怕,但最怕的就是零基础带来的那种浮躁,比如往往他们都追求速成.每个职业人都有零基础的时候(废话),而在社会上获得工作机会又要求你有相关经验,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新人最恐惧的矛盾--越没经验越没机会,越没机会越没经验.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我个人认为相对靠谱的零基础学习途径,做完这些,想直接去 BAT 校招应该是可以一战的,或者退一步去一个小型公司进一步积累经验应该也会有很大的希望. 1.Design Guidelines

写给踌躇在「如何与用研合作」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

产品经理与设计师,你们好! 论相互了解,产品与设计师间往往水乳交融爱恨交织,每天给设计师买早餐的产品经理可不罕见.但对于用研人员,大家总觉得蒙着一道面纱,不知大堆看着头晕的数据背后的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在合作前,双方往往需跨越一道很大的叫做「用研如何与产品设计合作」的鸿沟.这道鸿沟之下,往往产生了诸多问题. 问题 没做用研 由于不清楚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用研解决,许多争议被拍脑袋决定了,等发布后收到恶评才追悔莫及,此时再改,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沦为工具 等方案都出来了,才想到找用研来「验证看对不对」.

PHP 中「自增、自减」运算引发的奇怪问题

PHP 中「自增.自减」运算引发的奇怪问题 在 PHP 的官方手册中写道: PHP 支持 C 风格的前/后递增与递减运算符. 第一个注意事:递增/递减运算符不影响布尔值.递减 NULL 值也没有效果,但是递增 NULL 的结果是 1. 换句话说:递增/递减运算中,不会把操作数转换成整数后再运算.如果运算数是布尔值,则直接返回结果. 递增/递减布尔值: $a = TRUE; var_dump(++$a); // bool(true)   $a = TRUE; var_dump(--$a); //

正确的产品设计决策:借鉴iPad应用的完整设计流程

文章描述:iPad应用的十大用户体验设计准则. 咱先祝各位情人节快乐吧,宅基腐都没太大所谓,2012了,图个乐呵.话说今次上新与之前一篇的间隔稍微长了些,不过也确实尽力而为了:天天梦里都在翻译东西,满脑子的iOS.交互设计.用户体验--希望事情都能快快的顺利搞定. 闲话不多说了,今天的这篇译文同样是移动方面的话题.有人说了你这不叫为"网而生么",哪来这么多移动的东西呢?这事儿也不奇怪,首先这是我个人目前最关注的方向,也是除了工作时间以外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其次,正像我们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