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启动流程详解

那篇文章不涉及操作系统,只与主板的板载程序有关。今天,我想接着往下写,探讨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以后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这个部分比较有意思。因为在BIOS阶段,计算机的行为基本上被写死了,程序员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是,一旦进入操作系统,程序员几乎可以定制所有方面。所以,这个部分与程序员的关系更密切。

我主要关心的是Linux操作系统,它是目前服务器端的主流操作系统。下面的内容针对的是Debian发行版,因为我对其他发行版不够熟悉。

第一步、加载内核

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以后,首先读入 /boot 目录下的内核文件。

以我的电脑为例,/boot 目录下面大概是这样一些文件: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 ls /boot
  
  config-3.2.0-3-amd64
  config-3.2.0-4-amd64
  grub
  initrd.img-3.2.0-3-amd64
  initrd.img-3.2.0-4-amd64
  System.map-3.2.0-3-amd64
  System.map-3.2.0-4-amd64
  vmlinuz-3.2.0-3-amd64
  vmlinuz-3.2.0-4-amd64
  

第二步、启动初始化进程

内核文件加载以后,就开始运行第一个程序 /sbin/init,它的作用是初始化系统环境。

由于init是第一个运行的程序,它的进程编号(pid)就是1。其他所有进程都从它衍生,都是它的子进程。

第三步、确定运行级别

许多程序需要开机启动。它们在Windows叫做"服务"(service),在Linux就叫做"守护进程"(daemon)。

init进程的一大任务,就是去运行这些开机启动的程序。但是,不同的场合需要启动不同的程序,比如用作服务器时,需要启动Apache,用作桌面就不需要。Linux允许为不同的场合,分配不同的开机启动程序,这就叫做"运行级别"(runlevel)。也就是说,启动时根据"运行级别",确定要运行哪些程序。

Linux预置七种运行级别(0-6)。一般来说,0是关机,1是单用户模式(也就是维护模式),6是重启。运行级别2-5,各个发行版不太一样,对于Debian来说,都是同样的多用户模式(也就是正常模式)。

init进程首先读取文件 /etc/inittab,它是运行级别的设置文件。如果你打开它,可以看到第一行是这样的: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id:2:initdefault:
  

initdefault的值是2,表明系统启动时的运行级别为2。如果需要指定其他级别,可以手动修改这个值。

那么,运行级别2有些什么程序呢,系统怎么知道每个级别应该加载哪些程序呢?......回答是每个运行级别在/etc目录下面,都有一个对应的子目录,指定要加载的程序。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etc/rc0.d
  /etc/rc1.d
  /etc/rc2.d
  /etc/rc3.d
  /etc/rc4.d
  /etc/rc5.d
  /etc/rc6.d
  

上面目录名中的"rc",表示run command(运行程序),最后的d表示directory(目录)。下面让我们看看 /etc/rc2.d 目录中到底指定了哪些程序。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 ls  /etc/rc2.d
  
  README
  S01motd
  S13rpcbind
  S14nfs-common
  S16binfmt-support
  S16rsyslog
  S16sudo
  S17apache2
  S18acpid
  ...
  

可以看到,除了第一个文件README以外,其他文件名都是"字母S+两位数字+程序名"的形式。字母S表示Start,也就是启动的意思(启动脚本的运行参数为start),如果这个位置是字母K,就代表Kill(关闭),即如果从其他运行级别切换过来,需要关闭的程序(启动脚本的运行参数为stop)。后面的两位数字表示处理顺序,数字越小越早处理,所以第一个启动的程序是motd,然后是rpcbing、nfs......数字相同时,则按照程序名的字母顺序启动,所以rsyslog会先于sudo启动。

这个目录里的所有文件(除了README),就是启动时要加载的程序。如果想增加或删除某些程序,不建议手动修改 /etc/rcN.d 目录,最好是用一些专门命令进行管理(参考这里和这里)。

第四步、加载开机启动程序

前面提到,七种预设的"运行级别"各自有一个目录,存放需要开机启动的程序。不难想到,如果多个"运行级别"需要启动同一个程序,那么这个程序的启动脚本,就会在每一个目录里都有一个拷贝。这样会造成管理上的困扰:如果要修改启动脚本,岂不是每个目录都要改一遍?

Linux的解决办法,就是七个 /etc/rcN.d 目录里列出的程序,都设为链接文件,指向另外一个目录 /etc/init.d ,真正的启动脚本都统一放在这个目录中。init进程逐一加载开机启动程序,其实就是运行这个目录里的启动脚本。

下面就是链接文件真正的指向。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 ls -l /etc/rc2.d
  
  README
  S01motd -> ../init.d/motd
  S13rpcbind -> ../init.d/rpcbind
  S14nfs-common -> ../init.d/nfs-common
  S16binfmt-support -> ../init.d/binfmt-support
  S16rsyslog -> ../init.d/rsyslog
  S16sudo -> ../init.d/sudo
  S17apache2 -> ../init.d/apache2
  S18acpid -> ../init.d/acpid
  ...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要手动关闭或重启某个进程,直接到目录 /etc/init.d 中寻找启动脚本即可。比如,我要重启Apache服务器,就运行下面的命令: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 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etc/init.d 这个目录名最后一个字母d,是directory的意思,表示这是一个目录,用来与程序 /etc/init 区分。

第五步、用户登录

开机启动程序加载完毕以后,就要让用户登录了。

一般来说,用户的登录方式有三种: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1)命令行登录

  (2)ssh登录

  (3)图形界面登录

这三种情况,都有自己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认证。

(1)命令行登录:init进程调用getty程序(意为get teletype),让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完成后,再调用login程序,核对密码(Debian还会再多运行一个身份核对程序/etc/pam.d/login)。如果密码正确,就从文件 /etc/passwd 读取该用户指定的shell,然后启动这个shell。

(2)ssh登录:这时系统调用sshd程序(Debian还会再运行/etc/pam.d/ssh ),取代getty和login,然后启动shell。

(3)图形界面登录:init进程调用显示管理器,Gnome图形界面对应的显示管理器为gdm(GNOME Display Manager),然后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就读取/etc/gdm3/Xsession,启动用户的会话。

第六步、进入 login shell

所谓shell,简单说就是命令行界面,让用户可以直接与操作系统对话。用户登录时打开的shell,就叫做login shell。

Debian默认的shell是Bash,它会读入一系列的配置文件。上一步的三种情况,在这一步的处理,也存在差异。

(1)命令行登录:首先读入 /etc/profile,这是对所有用户都有效的配置;然后依次寻找下面三个文件,这是针对当前用户的配置。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bash_profile
  ~/.bash_login
  ~/.profile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文件只要有一个存在,就不再读入后面的文件了。比如,要是 ~/.bash_profile 存在,就不会再读入后面两个文件了。

(2)ssh登录:与第一种情况完全相同。

(3)图形界面登录:只加载 /etc/profile 和 ~/.profile。也就是说,~/.bash_profile 不管有没有,都不会运行。

第七步,打开 non-login shell

老实说,上一步完成以后,Linux的启动过程就算结束了,用户已经可以看到命令行提示符或者图形界面了。但是,为了内容的完整,必须再介绍一下这一步。

用户进入操作系统以后,常常会再手动开启一个shell。这个shell就叫做 non-login shell,意思是它不同于登录时出现的那个shell,不读取/etc/profile和.profile等配置文件。

non-login shell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用户最常接触的那个shell,还在于它会读入用户自己的bash配置文件 ~/.bashrc。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bash的定制,都是写在这个文件里面的。

你也许会问,要是不进入 non-login shell,岂不是.bashrc就不会运行了,因此bash 也就不能完成定制了?事实上,Debian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请打开文件 ~/.profile,可以看到下面的代码: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if [ -n "$BASH_VERSION" ]; then
    if [ -f "$HOME/.bashrc" ]; then
      . "$HOME/.bashrc"
    fi
  fi
  

上面代码先判断变量 $BASH_VERSION 是否有值,然后判断主目录下是否存在 .bashrc 文件,如果存在就运行该文件。第三行开头的那个点,是source命令的简写形式,表示运行某个文件,写成"source ~/.bashrc"也是可以的。

因此,只要运行~/.profile文件,~/.bashrc文件就会连带运行。但是上一节的第一种情况提到过,如果存在~/.bash_profile文件,那么有可能不会运行~/.profile文件。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把下面代码写入.bash_profile就行了。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if [ -f ~/.profile ]; then
    . ~/.profile
  fi
  

这样一来,不管是哪种情况,.bashrc都会执行,用户的设置可以放心地都写入这个文件了。

Bash的设置之所以如此繁琐,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早期的时候,计算机运行速度很慢,载入配置文件需要很长时间,Bash的作者只好把配置文件分成了几个部分,阶段性载入。系统的通用设置放在 /etc/profile,用户个人的、需要被所有子进程继承的设置放在.profile,不需要被继承的设置放在.bashrc。

顺便提一下,除了Linux以外, Mac OS X 使用的shell也是Bash。但是,它只加载.bash_profile,然后在.bash_profile里面调用.bashrc。而且,不管是ssh登录,还是在图形界面里启动shell窗口,都是如此

以上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的内容,在的博客、问答、公众号、人物、课程等栏目也有的相关内容,欢迎继续使用右上角搜索按钮进行搜索文件
, shell
, 程序
, 进程
, 代码
用户
linux 启动流程详解、linux系统启动详解、linux系统启动流程图、linux系统启动流程、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以便于您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时间: 2024-07-30 10:00:10

Linux系统启动流程详解的相关文章

linux系统启动过程详解-开机加电后发生了什么 --linux内核剖析(零)

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关于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我们可以按步进行划分为如下: BIOS POST自检 BIOS(Boot Sequence) 引导操作系统 加载对应引导上的MBR(bootloader) 主引导设置加载其BootLoader 加载操作系统 启动BIOS,准备实模式下的中断向量表和中断服务程序 电脑启动后,CPU逻辑电路被设计为只能运行内存中的程序,没有能力直接运行存在于软盘或硬盘中的操作系统,如果想要运行,必须要加载到内存(RAM)中. BIOS是如何启动的,CPU硬件逻辑

《嵌入式 Linux应用程序开发标准教程(第2版)》——2.2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2.2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嵌入式 Linux应用程序开发标准教程(第2版) 在了解了Linux的常见命令之后,下面详细讲解Linux的启动过程.Linux的启动过程包含了Linux工作原理的精髓,而且在嵌入式开发过程中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2.2.1 概述 用户开机启动Linux过程如下: (1)当用户打开PC(intel CPU)的电源时,CPU将自动进入实模式,并从地址0xFFFF0000开始自动执行程序代码,这个地址通常是ROM-BIOS中的地址.这时BIOS进行开机自检,并按BI

Linux磁盘配额详解

Linux磁盘配额详解 一.什么是磁盘配额 磁盘配额是用来限制用户和用户组的的磁盘使用额度,可以理解为限制该用户.组在该分区下的使用文件大小.文件数量. 注:磁盘配额是针对用户在分区下的操作,而无法管理用户在整个磁盘的文件,因为一个磁盘若干分区,这是不可控的.二.磁盘配额使用条件 1.磁盘配额实施的对象是硬盘分区,并且Linux的内核必须支持磁盘配额这种技术 2.磁盘配额的记录文件保存在开启磁盘配额分区的根目录下面,它们是aquota.user和aquota.group: 3.磁盘配额只对一般身

Linux getty命令详解 Linux getty命令怎么用

getty指令是UNIX之类操作系统启动时所必须的3个步骤之一. 语法 getty [-h][-d<组态配置文件>][-r<延迟秒数>][-t<超时秒数>][-w<等待字符串>][终端机编号] [连线速率<终端机类型><管制线路>] 或 getty [-c<定义配置文件>] 参数: -c<定义配置文件> 指定定义配置文件,预设为/etc/gettydefs. -d<组态配置文件> 指定组态配置文件,

Linux账户管理详解

当用户登陆Linux系统时,Linux将做如下检查: 1)在/etc/passwd文件里匹配输入的用户名,获取该用户名的UID和GID(其中GID和/etc/group关联) .Home目录和Shell设置 2)在/etc/shadow里核对该用户的密码 /etc/passwd文件结构 这个文件的每一行代表一个账号,如下所示: oracle:x:501:501::/home/oracle:/bin/bash 1. 用户名 2. 密码:早期的密码放在该字段,但如今的密码已单独放在/etc/shad

Linux管道命令详解

Linux的管道命令是'|',通过它可以对数据进行连续处理,其示意图如下: 注意: 1)管道命令仅为处理标准输出(即正确的输出),对于标准错误输出,将忽略 2)管理命令的后一个命令必须能将前一个命令的标准输出变为它的标准输入才可以,如 less,more,head,tail就可以,而ls, cp, mv就不行. 下面我们看几个管道命令. cut - 列选取命令 cut以行为单位,根据分隔符把行分成若干列,这样我们就可以指定选取哪些列了. cut -d '分隔字符' -f 选取的列数 echo $

linux时间函数详解

我们在编程中可能会经常用到时间,比如取得系统的时间(获取系统的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等 ),或者是隔一段时间去做某事,那么我们就用到一些时间函数. linux下存储时间常见的有两种存储 方式,一个是从1970年到现在经过了多少秒,一个是用一个结构来分别存储年月日时分秒的. time_t 这种类型就是用来存储从1970年到现在经过了多少秒,要想更精确一点,可以用结构struct timeval,它精确 到微妙. struct timeval { long tv_sec ; /*秒*/ lon

linux多线程编程详解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多线程编程详解教程,提供线程通过信号量实现通信的代码,大家参考使用吧 线程分类   线程按照其调度者可以分为用户级线程和核心级线程两种.   (1)用户级线程  用户级线程主要解决的是上下文切换的问题,它的调度算法和调度过程全部由用户自行选择决定,在运行时不需要特定的内核支持.在这里,操作系统往往会提供一个用户空间的线程库,该线程库提供了线程的创建.调度.撤销等功能,而内核仍然仅对进程进行管理.如果一个进程中的某一个线程调用了一个阻塞的系统调用,那么该进程包括该进程

linux iostat命令详解和使用实例

 它的特点是汇报磁盘活动统计情况,同时也会汇报出CPU使用情况.同vmstat一样,iostat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它不能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仅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iostat属于sysstat软件包.可以用yum install sysstat 直接安装. 1.命令格式: iostat[参数][时间][次数] 2.命令功能:   通过iostat方便查看CPU.网卡.tty设备.磁盘.CD-ROM 等等设备的活动情况, 负载信息. 3.命令参数: -C 显示CPU使用情况 -d 显示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