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汇改不等于升值

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高压打击态势 允许更多机构从事QDII业务  □本报记者 卢铮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日公布的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均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同时发布的《2010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指出,外汇局将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人民币汇改不等于人民币升值,而重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允许更多机构从事QDII业务。上半年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出73亿美元。  汇改不等于升值  外汇局还在国际收支报告中表示,市场主体应克服单边预期,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发展态势,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  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外汇局称,重启汇改后,市场经历短暂动荡,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宽幅波动,升值预期逐渐减弱,外汇供求失衡状况趋于缓和。  报告指出,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幅扩大,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价弹性在重启汇改后有所加大。汇改重启后,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围绕中间价大幅波动,交易价相对中间价的日间最大波幅日均为0.21%;交易价的日间波幅日均为172个基点。  外汇局表示,下半年将以进出口核销改革为重点继续推动贸易便利化,升级完善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择机启动出口收汇核销改革,在部分地区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有序推进资本项目管理改革,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允许更多类型机构从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推动跨境人民币资本项目业务发展。继续推动外汇市场发展,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努力实现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二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729亿美元,
同比增长35%,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59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5亿美元,收益顺差80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99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58亿美元,同比下降68%,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215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出95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入124亿美元。  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265亿美元,同比下降6%;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0亿美元,同比增长48%;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780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增长8%。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出7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02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7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77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出0.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125亿美元。  国际收支报告指出,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延续了近两年持续下降趋势,由去年的6.0%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0%。同时,国家储备资产增长放缓,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二季度较一季度少增139亿美元。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外汇局预计,下半年,全球经济可能呈现缓慢复苏态势,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增长,国际收支仍将保持较大顺差态势,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顺差,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量流入,跨境资金套利活动依然存在。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环境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可能通过外贸、外资、金融等传导渠道,加大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波动性。  对“热钱”流动高压打击  国际收支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明显。一季度,我国涉外经济加速恢复,与贸易有关的信贷项下资金净流入增长迅速,我国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顺差达476亿美元。二季度,特别是5月以来,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演变,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同时境内外汇市场流动性趋紧,本外币利差缩小,境内机构“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趋势得到一定遏制,贸易融资等渠道跨境套利资金净流入放缓,甚至出现反向平仓交易,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顺差减少至29亿美元。  外汇局相关人士表示,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有针对性地堵塞监管漏洞,充分发挥跨部门的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外汇交易活动,切实维护好涉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汇政策环境。

时间: 2024-09-17 06:46:56

外汇局:汇改不等于升值的相关文章

汇改不等于升值人民币7月双向波动涨幅仅为0.1%

汇改不等于升值 人民币7月双向波动 刘兰香 8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和收盘价均报6.7742,较上日上涨约8个基点,为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不过以中间价计,人民币对美元自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波动空间加大一个半月以来涨幅仅有0.78%,但与汇改之前一年多的走势相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趋势越发明显. "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人民币肯定还有升值的空间,但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减速以及西方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轻,短期内升值空间可能有限,但波动的幅度肯定会更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汇改评估报告: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可行

黎信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设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13日发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影响评估"报告.报告认为,经过这几年的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对均衡水平的偏差有了明显改善,虽然还有一定低估,但是低估程度不到10%.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升值既无必要,也不可行. 研究报告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等五家机构的十多位学者参与. 国际上一直争论,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低估和低估的程度.报告认为,自2005年7月的汇改以来

汇改重启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86%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破6.77创新高:日波动弹性明显增强,有升有降双向波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财新网](记者 霍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 8月9日,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1美元对6.7685元人民币,较上一交易日走高45个基点,创2005年7月汇改以来新高. 与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相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0.86%.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8月6日公布的非农就业人数降幅远远超出预期,美元指数承压一路走

汇改半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势明显对一篮子货币或微贬

⊙记者 李丹丹 回顾央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的半个月,汇市经历了近两年时间中所不曾出现的起伏行情.除人民币对美元较为明显的升势以外,市场关注的焦点就是人民币的双边波动幅度加大.业内表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是美元近段时间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疲软,以及人民币开始参考其他货币,因此半个月来,人民币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可能是在贬值的. 对美元升值0.8% 半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由6.8275升至6.7720,上浮555个基点,升值0.81%,期间多次刷新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

14天发文四篇谈人民币汇率央行副行长称应坚持汇改

胡晓炼 本报讯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周三在央行网站上撰文表示,汇率机制改革和生产要素价格调整可并行不悖,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利于为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创造稳定的低通胀环境. 文章分析了汇率和价格这两项改革对通胀的不同影响.具体而言:生产要素价格上调将直接增加通胀压力.如果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作用下有所升值,将直接降低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且通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减少通胀压力. 2005年7月21日中国央行宣布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时值汇改五周年之际,胡晓炼以央行副行长身份在14

朱民:中国汇改核心应是改变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朱民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应该坚持走向市场化,核心的问题是改变机制,而不完全是汇率水平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大力支持中国的汇率改革.中国银行业改革还需深化 记者:中国银行业自2003年开始的股份制改革已经告一段落了.在您看来,下一步,如果从体制的层面来讲,继续推进这个改革还会有哪些方面要继续的加大努力的,比如说汇金的大股权? 朱民: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很成功,现在国际上对此越来越认同,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的体制和机制,加强了治理机制,提高了透明度,增加

韩贸易团体预计中国6月份后汇改

3月24日下午消息,据外媒报道,韩国国际贸易协会周三称,中国在6月份后可能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但人民币年升值幅度将控制在5%以内. 路透社报道称,该协会报告中预测中国可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年升值幅度介于3-5%."尽管面临国际压力,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控制在3-5%,因中国政府更注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而非遏制通胀." 此外,该协会预计,今年6月20国集团(G20)峰会后,中国将取消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

胡晓炼两周四撰文:汇改和要素价格调整可并行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能够促进生产要素价格调整 记者 张莫 实习记者 付丽娜 北京报道 28日央行网站刊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的文章称,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利于为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创造稳定的低通胀环境,而不会妨碍广义生产要素价格调整,并能促进广义生产要素价格调整."汇率机制改革和生产要素价格调整不会相互掣肘.相互排斥,两者可以更好地配合,这对宏观经济稳定发展非常必要."胡晓炼强调. 这是自7月15日起,胡晓炼连续第四次发文,凸显出央行"增强汇率弹性"的决心之大.6月1

国务院金研所专家吴庆:汇改或3个月内启动

每经记者 徐奎松 发自北京 年中和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如何变动成为目前市场最大的看点.最近,高层的相关讲话,触动市场对宏观政策微调的猜测."汇率机制的调整,有利有效时机已经成熟,国家的初步计划是在未来2~3个月内就要启动这一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吴庆5月19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分析,下一步,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不是加息,而是调整汇率和汇率机制. 对宏观经济实施"微调",成为多数专家们的看法.之所以必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