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头顶着“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中国打工皇帝”等光环的,现任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的唐骏因为“学历门”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舆论关注:科普作家方舟子在他的微博中以翔实的证据指出。唐骏在他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提到的“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和“卡拉OK打分”、“大头贴照相机”两项专利等,都是属于假造的;唐骏及其助理李欣对此进行了澄清,称:“一切都是空穴来风”,“我没有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告诉过别人说我是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等等。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相信理性的公众只要把双方的证据做一下比较分析,就会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
唐骏“学历门”事件之所以如此吸引眼球、牵动人心,除了当事人的知名度这个因素,恐怕还因为此事再次暴露了让国人担忧的严峻事实:学术腐败屡禁不止,科研诚信非常危机。远的不说,但是去年一年,学术腐败事件就接二连三,令人目不暇接: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多篇论文剽窃造假,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深陷其中;工程院院士陆道陪状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指后者把自己首先创建的GIAC技术体系据为己有;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博士论文造假,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贾士秋在正教授职称评定中提交虚假材料;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与北师大在读博士杨伦发表的文章《何谓“理论”?》中,至少有80%的内容属于原封不动“复制”;井冈山大学讲师刘涛和钟华涉嫌伪造数据,两年内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连发70篇论文……
除了论文抄袭、造假,其它学术腐败现象亦不容忽视:走后门获取科研经费,编故事骗取奖项,集体作假应付评估检查……这种歪风邪气,居然蔓延到令人尊敬的院士界:个别院士候选人提供虚假材料,违反科学程序干预评审、评奖,甚至干预院士增选等等,真是触目惊心!上述种种学术腐败行为为何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好人文化”,和相关部门的惩处不力。许多知情的同事、同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身边的造假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是在造假行为被揭穿后也三缄其口、不置可否;造假者的所属单位为维护本单位的“形象”和利益,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或采取拖延战术、不了了之,有的甚至找出种种理由为造假者辩护开脱;有关主管部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学术腐败行为如此猖獗泛滥,公众舆论如此口诛笔伐,至今未见一个主管部门,拿出一套可操作的、具有震慑力的具体办法。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好人主义”,和虚张声势、息事宁人的打假“原则”,无异于是对学术腐败的包庇纵容。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在如此“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方舟子的举动,更加难能可贵,令人钦佩。要知道,向如此声名显赫的成功人士挑战,其风险可以想见。据报道,唐骏的助理李欣认为,方舟子的目的很可能就是“利用唐骏的名气来炒作自己”,而且还放出话来:“保留追究方舟子法律责任的权利”;而方舟子本人也透露,他在7月2日下午曾接到过恐吓电话。
科学家、学者、教授,是社会的良心。学术腐败行为不仅败坏了学术风气、瓦解了学术道德,而且像可怕的癌细胞一样,侵蚀着科学和教育的肌体,吞噬者着知识分子的灵魂,蚕食着构建创新型国家大厦的根基,甚至败坏了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声誉。正如方舟子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所说: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诚信……如果在学术教育科研领域造假,对我们这个社会来说将是后患无穷。
刮骨才能疗毒,除瘤才能去病。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能有更多像方舟子这样的打假斗士,不惧风险,仗义执言;也希望向光政府部门和高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痛下决心、拿出实招,切实遏制学术腐败行为,还科学以尊严,还社会以诚信,给国人以希望!
点击进入:唐骏学历门事件 互联网的一些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