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上海站在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在“如何优化物理基础设施,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顺畅运营”这一专家讨论环节,来自数据中心专业服务商的data24公司总裁罗耀兴与业内专家、分析师们,一起探讨SDDC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运营所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SDDC:实现数据中心弹性扩容
在谈到在云计算及SDDC的全新应用模式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数据中心、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问题时,罗耀兴认为, SDDC从运用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更有效使用IT系统资源的新思路,力求建立更有动态和弹性的资源配置方式,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应用在不同时段所执行的任务,来构件相应的计算资源。这与云计算的弹性计算理念是相同的。由此,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动态部署要求。
更多的动态部署要求需要数据中心行业从业者考虑一个问题:数据中心,未来将如何适应IT的变革?罗耀兴指出,为了保证数据中心能够适应随需变化的要求,必须对数据中心进行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建设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规模如果太小,是无法实现有效的弹性的。
其次,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和细化有关机柜、供配电密度、布线等物理基础设施的相对标准。
第三,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IT系统的监控系统和数据中心监控系统,以适应在对数据中心进行IT角度定义时可能带来不同的素材变化甚至是可用性需求的变化。
罗耀兴认为,以上所提到的在建设数据中心时必须考虑到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整合问题,可能将对现有的小规模的、低等级的数据中心造成很大的挑战。现有数据中心不仅在能效利用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很难满足SDDC所需要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整合要求。
因此,SDDC及云计算模式,将给数据中心全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在建设数据中心甚至是做区域布局规划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新的运用设想。
SDDC:IT基础架构的有效调整方式
回顾过去,尤其是在中国过去十五年的发展历程,数据中心的建设经历了从要求可用性,到要求绿色节能的阶段,未来将进入标准化的、具有高度可弹性空间的、能支撑可定义的底层数据中心阶段。罗耀兴指出,这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和趋势密不可分。尽管我国较早就出现了面向互联网的电信机房,但关键的是从2000年前后开始,在金融行业的推动之下,开始出现更专业的数据中心——为了用户带来了更好的IT设备运行环境,业内都聚焦在如何保证数据中心的可用性上,双路供电、UPS、柴油发电机也就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标准配置”。
近年来,绿色数据中心成为行业主旋律,在实际使用中,大家发现在设计上“非常可靠”的数据中心,通常也是非常耗电的,PUE在2.0以上的数据中心屡见不鲜,于是大家开始探索降低PUE的手段,但是数据中心运行的具体要求决定了要想将PUE值降到1.4以下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PUE是一个分数,分母无法调整,能不能调整分子、把IT的用电降一降呢?
感谢云计算的产生和应用,因为云计算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IT系统的利用率,不一定要把每个系统的最大需求加起来作为整个系统的最大需求,因为各系统并非总是同时达到最大化的使用需求。因此,从IT的角度看,这样的好处不仅仅在于耗电量的降低,更在于固定资产投资上的降低。我们不再需要部署那么多的服务器,这也是云计算得以快速普及的原因: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复用,获得成本更低廉的计算能力。
在云计算时代,当我们将一大批应用放在同一个数据中心的时候,就产生了对这些IT设备进行重新随时动态配置的要求。此时的数据中心行业开始从更高的层面着眼,如何保证数据中心的资源使用效率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那么,数据中心要怎么适应这种变化?罗耀兴认为,应该说,目前绝大多数数据中心还没来得及反应。在实现资源可动态配置、管理流程匹配、智能化管理等目标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拥有可动态弹性的物理空间,去适应这种“软件可定义”。
SDDC:未来数据中心规划设计中日益重视
罗耀兴指出,随着数据中心走过了可用性阶段和绿色节能阶段,在今后五年,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将是标准化的、具有高度可弹性空间的、能支撑可以“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未来在规划设计新的数据中心、制定管理策略的时候,能否支撑软件可定义的物理数据中心必然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SDDC对于数据中心的底层和界定数据中心之间的关联关系的要求,会在规划设计和部署上,在建设方式、管理架构及工具上,甚至在用户“自建还是外包”的选择判断上,给数据中心行业带来重大变革。
作者:佚名
来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