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我不是你们所想的‘创二代’

用8亿元和自己的名声作赌注,李开复试图创造一个集天使投资、VC、软件公司、猎头、孵化器为一体的新模式。  “我不是你们所想的‘创二代’,我做的事情跟世界上任何人都不一样。”  这是9月10日下午,48岁的李开复带着自信十足的微笑,用一种温和却不容辩驳的语气,回答了《创业家》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就在三天前,这位中国最著名可能也是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高调从Google中国离职,结束了其19年的外企生涯。他的新计划是一个名为“创新工场”的独特公司,在他身后,站着一群如刘宇环(美商中经合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柳传志、俞敏洪、陈世骏(Youtube创始人之一)这样的强力支持者。  一个相当大胆又堪称精巧的商业设计。按照李开复的计划,创新工场将在1年内建立一个110人规模的团队,有志于创业的人带着自己的独特技能和想法,——而不是商业计划书——加盟(当然,前提条件是有幸被他看中),这些想法将在创新工场中得到讨论验证的机会,经过投票排序等类似谷歌内部的筛选方式,决定是否为之正式成立项目、组建团队、进行开发,但李开复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创新工场每年产生的20个项目中,有10个将获得50万美元甚至更多的天使投资,李开复希望其中会有5个项目可以发展为独立的公司,并拿到A轮风险投资(来自外部)。而创新工场和这个项目的团队成员也会获得相应的股份。  李的目标是,5年内用8亿元的投入,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几个领域创建出25家创新企业。请注意,他使用的是“工场”,而非“作坊”或者“工厂”,它“同时代表了批量和精致”(李开复语)。  “乌托邦”  “我们不是孵化器”,李开复拒绝了这一标签。  “在中国,孵化器几乎等同于房地产,我可不希望别人说李开复去搞房地产了,在我们这里谁说孵化器
就会被罚一块钱”,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强调。  “我们跟‘联想之星’不一样。”后者是柳传志眼下最看重的一个项目。利用联想控股的管理和投资资源,对中科院和社会上的一些有志于或正在创业的科学家进行为期一年的CEO培训。“
它们是努力把一些科学成果转化成商业,而我们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商业导向”,李认为自己的成功概率会更大。  他更愿意用“创业平台”这个模糊的称呼来定义创新工场:提供办公场所、申办营业执照、租用服务器带宽、起草法律合同等后勤服务;内部对项目进行筛选评估;为一个项目招募匹配最合适的人才;各个项目开发的数据库、技术将会积累下来,全公司共享,以降低其他项目的开发成本;李开复以及他的合伙人将会“细腻地”指导创业团队;最终还将帮助项目引入风险投资。“我们把天使、VC、猎头、软件公司、孵化器5个东西的精华融合在了一起”,李开复说。当然,目前这一切还仅仅存在于纸面上。  在他看来,中美两国的创业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后者已经是个优胜劣汰的自然生态系统,所有人都相对成熟、信息通畅、人际网发达、资本自由流动,在这里进化论决定一切。而创新工场则希望在中国这个严酷的环境中搭建一个培育创新企业的“温室”。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乌托邦?”《创业家》问。  “你可以这样理解,”李开复并不反对这个通常被认为有着“空想主义”内涵的称呼。  “我做的每一个工作都是乌托邦,微软中国研究院是当时全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唯一真正的研究环境;谷歌中国做到了像美国总部一样20%的从下到上的创新,我最自豪的是,它们都在小范围成功了,我最失望的是它们都没能扩张到外面去。因为当时周围都是竞争对手。创新工场也是一个乌托邦,但我希望它有扩张的能力,因为现在我的周围都是朋友。”  [page]  Leader?Founder?  在短短两天里,李开复收到了12000份简历。  显然,这与其多年来在中国青年学子心中树立的良好形象有关。但这一次,李开复做的绝对不是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  “未来我想吸引的人,主要是那些大公司里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知道怎么做business,赚钱,做总经理,P&L(损益表),做产品。这种人是在过去的15年中慢慢出来的,到今天有一批三四十岁的居多,互联网领域可能相对年轻一点,传统领域年纪稍大一些。这批人是很容易培养成为创业者的,也只有他们能做创业领导者。”  “创新工场的目的就是把职业经理人出来创业的门开得更广一点,本来只有那些钱赚够了,经验资源很足,大旗一挥就会有很多追随者(这正是《创业家》常说的‘创二代’),或者是干脆不要命的人去创业,而我这里100%能独当一面的就不要来了,其他需要帮助的,不管要命不要命的我们都欢迎。”李开复笑称。  万里挑一的标准是什么?“努力、聪明(够聪明就可以,但不用天才)、会实践(但不建议什么事都自己做)、热情”,李开复自称这些就足够了。  请注意,李开复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Leader”。这个人可以是Idea的发起者,也可能不是。他很可能长于销售、产品,而非技术,甚至一开始也不是该项目的No.1,但被后来的投资者视为最适合当CEO的那个人。无论如何,在创新工场里,没有纯粹意义上的“Founder”。  李开复认为美国的方式是对的,而中国的方式不幸有很多问题。“中国几乎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一个人的Business。第二,家族企业的文化传统,第三,很难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公众公司,你不能从创始人那儿拿走”。  开复的角色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类似模式在硅谷出现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Bill Gross创办的IdeaLab。但13年过去了,IdeaLab并没有真正孵化出成功的公司。尽管有一些项目如eToys.com、Goto.com曾经在互联网泡沫时上市,但很快不是破产就是卖给了Yahoo这样的大公司。  “Idealab要求每个项目都能够改变世界,Bill一个人挑选所有的点子,这个我可做不来。”创新工场的资金主要来自VC机构,领投者美国中经合还将与李开复共同管理这个8亿元的基金,这意味着创新工场对项目的商业价值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做的一定是能赚钱的,一个项目能够获得投资就可以成立公司,拿不到投资就死,只有2个可能。”  那么在创新工场,李开复的角色究竟是导师还是老板?  “我不想做导师,有时候最好的导师的作用是不要做导师。Learning by doing,我想设计一个环境就是doing,让员工来做,做技术,做产品,做公司,然后我帮他们做这个公司做的更好。当然,看方向的更多的是我和我的资深的partner,我们会尽量看清楚,然后会对一个团队说,你们就往这个方向走。”  “我会因人施教,有经验的团队可能完全不需要我管,经验不足的团队可能需要我的帮助。”李开复说,“但是只要还在创新工场,就是我说了算,我不会做独裁者,但有权力管死他们,因为有些创业者自觉还不够,经验也不足。在必要的时候我会做一些比较特殊的动作和决定,但大部分的时候应该可以无为而治的。我们的目标是帮他们长硬翅膀飞出去,会有一些机制来让大家感到有足够的空间,大家的股票还是蛮多的——也许没有自己做那么多,但还是不错的。” [page]  绅士创业  过去30年,中国最成功的创业家绝大多数出生草莽,偏执、拼命、不知死活,没有经验但依然去打拼,草根出生,运气好加上执着、聪明、高潜力,某些意义上,这些人可谓是天生的创业家。但这些与李开复的形象显然格格不入,人们不免心存疑虑:李是一个合适的创业者吗?  “为什么一定要偏执才能成功,创业者的时代已经改变,当每一个人都是光着脚的,就必须要偏执,现在的创业者不都是光着脚的,Google出去的周杰、郭弃疾、沈思,新浪出去的程炳浩,金山、百度出去的一帮人,他们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是光着脚的野蛮人吗?不是啊。现在VC越来越多是投职业经理人创业了,大家都是绅士了,那么就用绅士的方法来竞争”。李开复说  李开复初次回到大陆是1989年,但真正为国内IT产业所熟知始于其1998年在北京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2005年又创建谷歌中国公司,这两次堪称成功的经历使得李不会太欠缺创业的感觉,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  “我觉得我有创业的基因,但很多人认为创业是一种hunger,hunger这个词我不反对,但我认为hunger是一种饥渴、激情,而不是一种贫穷、没有退路,我不贫穷,也有退路,这个做不成,我也不担心钱,但我更有激情。”  李开复说,“如果这件事情彻底失败——做了5年,25个公司全部都倒了,没有创造价值——现在的名声也就完全没有了,大家会认为我这个人不行,我还能做什么?只能退休了,我有背水一战的准备。”

时间: 2024-10-18 06:50:56

李开复:我不是你们所想的‘创二代’的相关文章

儿子,爸爸不是李开复

        儿子,今天爸爸跟你谈的是:我与别人的爸爸有何不同. 先提及三个事例:一是李开复对女儿说,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二是郑渊洁在儿子18岁后,送给他两个礼物,一辆车和一盒避孕套;三是广西有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父母的教育秘诀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让他快乐地成长. 几年来,我非常关心你的学习成绩.你肯定有点不耐烦了.瞧,李开复说了,成绩只不过是无聊的数字而已,是用以吹嘘的.我要告诉你,李开复曾经是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他给两个女

李开复:互联网的产品精神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改变都有哪些? 在今天日益重视自主创新的中国,谈创新其实已经不再是技术.科研.发明,然后产学研结合这些概念了.谈这些概念的很多人,完全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一个产品构思的第一天就一定要融合技术.用户和商业模式三者,而每一个公司的每一个产品背后的灵魂人物──扮演着将三者融合角色的就是产品经理.所以我在谷歌时候,我的老板经常说一句话--"未来我退休了,我不知道继承人是谁,但是一定是一个产品经理". 互联网的产品跟过去的产品──软件时代.硬件时代

天涯谷歌携手创新——邢明、李开复专访

Google中国与天涯社区宣布,两者已经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并推出两款天涯社区新服务--天涯问答以及天涯来吧. 8月20日,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以及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明先生接受了国内主要媒体的专访. 记者:google为什么和天涯合作这两款产品?这两款产品的起点和思路来自哪里? 李开复:因为这两款都是社区产品,起点则来自于用户需求 记者:天涯有天涯互助,我不知道你用过没有,DBS是互助,这个性能不是很好,后来我们提出来在过程中一起探讨. 李开复:谷歌过去也有,虽然在技术上做得挺

李开复:“我们在中国开始找到感觉”

站稳脚跟的谷歌中国正在通过对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的投资,迅速地获得流量和市场.昨日,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谷歌在国内已投资.收购了5家公司,并和多家本土公司展开合作.不过他表示,现阶段谷歌更看重的并不是盈利,中国的搜索市场相当大,我们对中国市场很有耐心. "选择合作并非迫不得已" 记者:要在中国获得成功,你必须了解中国人的口味.中国客户和中国人,这对美国公司来说是不是太困难了? 李开复:我们会努力做到搜索方面彻底本土化,一年前有人跟我说,他觉得我们的中文搜索有不满意的地

跳井:李开复和李彦宏共同的心思

    李开复这几天最关心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谷歌中国的流量增长. 谷歌中国(www.google.cn)自春节以后,访问量增长气势如虹.到了4月底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五一之后基本稳定在全球40-30名间.其中,曾于5.14上升为全球34名,6.18为全球37名,而在为期不远的 4.25,不过才排全球72名.不到两个月,就打了个翻身仗. 一.大战 纵观2007上半年,谷歌在中国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两场大战之后扬威江湖. 第一场战斗是被搜狐拉进来的.因急于推出中文输入法,一不小心跟张朝阳家的搜狗干了

微软李开复:.NET实现后网络将不再是泡沫

网络|微软 微软李开复:.NET实现后网络将不再是泡沫 (2001.12.30)   来自:赛迪         日前,在我国台湾媒体针对.NET架构的专访中,前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现任微软总部自然互动服务部门(Natural Interactive Services Divison)副总裁的李开复指出,微软.NET有四大要素,预计三四年后就可有效实现,届时,互联网将不再是泡沫,因为未来网络服务的水平与今天已不可同日而语,绝对可吸引用户付出费用.他估计,四年后,网络将再创高峰.    今年40岁

北京中关村授予李开复高端领军创新人才称号

网易科技讯 9月25日下午消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今日获得北京中关村管委会颁发的"高端领军创新人才"称号,以此表彰他对中关村的贡献. "李开复近日提出创新工场模式也成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研发团队关注的焦点,我们也相信创新工场会觉得巨大成功,也会培育出更多中关村高端领域人才."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相关人士说. 清华科技园董事长梅萌对此表示:"中关村创新是模式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天使投资人.孵化器等都有很多人在做,但是把这些集合起来完整统一的做,李开复是第一

周鸿祎:方舟子和李开复应一笑泯恩仇

11月29日消息,针对日前网络上方舟子和李开复之间的斗争,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认为双方该撤火了,而且应该一笑泯恩仇. 周鸿祎认为本次事件不存在对李开复过大的影响,而且方舟子的行为也算是种严要求,他说:"开复的职称看起来没啥实质性问题也就是个翻译用词的事,没必要大家在词汇上咬文嚼字.方舟子把开复按照完人标准来挑毛病也算是对开复高标准严要求,谁叫开复是社会名人青年导师呢." 日前以打假闻名的方舟子在网络上对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的"副教授"身份问题进行了质疑,随

李开复:超过百度并不容易尝试市场投资

北京时间8月28日,外媒报道称,谷歌中国负责人李开复正下注移动互联网.李开复日前接受国外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互联网是谷歌在中国 发力的关键领域. "我们在移动市场上投入了很多",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每日电讯报>的采访中说到,"五年内,我们认为移动搜索会超过PC搜索."谷歌对移动搜索的关注源于2007年与中国移动这个拥有6亿用户的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的独家合作. 报道称,谷歌四年前发布google.cn中文搜索网页,已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