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钥:军事通信安全锁

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量子通信,从理论上提供了一种不可截获和破译的绝对安全的新型密码体制。

保密通信的“明日之星”

千百年来,进行安全信息传递一直是人类难以完成的梦想,不得不采取多种方法为信息传递保驾护航。

事实上,无论多么高级别的密码系统,都不可避免地遭受着被破译的风险。为有效保护通信内容不被窃取,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密通信。但现有的数据加密算法,并不能提供绝对安全的“防火墙”。一方面,现有加密解密算法将随着数学理论的深入而遭到破解;另一方面,利用超级计算机针对经典加密算法进行破解已毫无技术障碍。传统加密算法已成为高悬在保密通信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国防、金融等领域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

作为军事保密通信领域的“明日之星”,量子计算和量子密钥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得到长足发展,量子密钥可以构建复杂的密码系统。由于对量子态进行测量将会改变最初的量子态,通过量子密钥建立的密码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密码被窃取,从而有效抵抗针对密码系统的截取重发攻击,具有高度的密码安全性。

白宫和五角大楼率先安装

理论上,使用量子密钥加密的通信系统不可能出现盗听现象,“守口如瓶”的量子密钥系统因为各国竞相研发而变得“炙手可热”。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美国最早开展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工作。1993年,英国国防部首次在光纤中实现了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实验。1999年,世界上首个量子密钥分配的无条件安全性被成功证明。

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在开展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践相继取得重大进展,产生了多种新的量子算法。丹麦科学家利用集成光学方法开展的量子密码芯片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在军事应用领域,各国军队围绕密码破译与反破译的斗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量子密钥更成为引领未来军事革命的颠覆性、战略性技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专门制定“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研发量子芯片的“微型曼哈顿”计划,加速推进量子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目前,白宫和五角大楼已安装量子通信系统并投入使用。

日本研究人员用量子密钥技术实现87公里的信息安全传输,德国慕尼黑大学和英国军方研究机构成功在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楚格峰和卡尔文德尔峰之间用激光传输量子密钥。此外,英、法、德、日、瑞典等国军队也相继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发展量子信息技术的计划。

直接瘫痪和控制敌方通信

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也就是说它们是量子化的。量子是物理量的最小单元,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原子等都是量子的表现形态。由于量子的特殊性质,实际测量时可发现量子也有多个分身。量子保密通信就是利用量子叠加原理,将量子的多个分身作为安全通信的密钥,一旦该密钥被窃听或测量,量子的其他分身态会随机消失,窃听者的存在会引入额外误码,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都可以迅速测量到这一变化,从而中断该次密钥传输,重新设定量子密钥,直至量子密钥安全传输到信息接收方。

量子信息还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等突出特点,同时使用量子密钥技术为通信提供独特安全保障,将充分满足传递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高效性、大容纳量等需求,势必引领保密通信领域的时代潮流。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军事物联网和各类信息终端将成为信息化军队作战和指挥神经中枢。依托量子密钥开展战场保密通信,将占据战场绝对信息优势,甚至可以直接瘫痪和控制对方通信和指挥网络,达到出奇制胜的战略目的。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23 21:51:51

量子密钥:军事通信安全锁的相关文章

中国首次实现超400公里的抗黑客攻击量子密钥分发

       据清华新闻网消息,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采用清华大学王向斌小组提出的4强度优化理论方法(optimized four-intensity decoy-state method),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极大地推动了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发展. 什么是量子密钥? 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为分隔两地的用户提供无条件安全的共享密

“量子密钥”:互联网信息安全“黑科技”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迎来行业盛事--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成果发布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潘建伟介绍,量子通讯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中坚力量. 潘建伟介绍,在传播线路.服务器上有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家用身份认证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用数据加密来保证传输过程当中信息不会被泄露,也可以通过数字签名保证信息不会被窃取.但随着计算能力的快速提升,传统加密算法都会被逐渐的破解,比如说ISA512位密钥1999年就被破解了,768位密钥2009年被

空地量子密钥分发试验永久解决信息安全

今年8月,我国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通信的核心环节:密钥(加密.解密的钥匙)传输实验,将搭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天展开实验.这意味着,世界上首封绝对不会被截.被破.被复制的密信,将要诞生. 传统的通信加密和传输安全,都是依赖于复杂的算法,即建立在现有计算机计算能力不足的基础上. 然而,全球都在加紧研发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将以往计算上百亿年的计算量,在大约1分钟内完成.可以说,在量子计算机面

中国量子通信离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温超导.纳米科技.量子力学--基础科学不断突破:正负电子对撞机.高性能计算机.北斗导航--工程技术硕果累累.新科技.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科技创新如今正处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由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新华社对外部即日起推出"中国科技前沿"系列报道,全方位介绍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新突破.新动向.) "我们正在推进北京城域量子通信设施建设,随着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国家项目在年内的开通,将会联系

美媒:中国量子通信世界领先 或可抵挡任何入侵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成为把尖端科技转化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战略资产的基石.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3月5日报道,在这无情的网络攻击和全球电子监控时代,世界各国和普通人都在寻找任何可能的办法来保护通信安全.中国即将启动一个可将信息量子化并传入太空的项目,该通信系统可能将无法被破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的军事网络牢不可破,抵挡任何入侵企图. 美媒认为,中国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QUESS) 并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实验项目,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先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成为把尖端科技

通过量子通信传递的密信为什么不可破解

为什么要发量子卫星? 开展保密通信实验 在卫星界,一般大卫星都至少上吨,量子通信卫星在块头上,算是秀气的小卫星,只有640公斤.它有点像人类中一些出类拔萃的小个子奇才,在实现天.地光学设备对准之后,这颗量子卫星将执行的一个主要任务:天地之间的量子保密通信. 传统的通信加密和传输安全,都是依赖于复杂的算法.说白了,是欺负计算机来不及算出所有的可能. 比如,为了对一个400位的阿拉伯数字进行因子分解,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将耗时上百亿年:所以,现在的数字密码体系是安全的. 可是,目前全世界都盯着量子计

量子通信再进步 量子信息实现500米光纤直接安全传送

中国科学家独创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在实用化进程上再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记者14日从清华大学与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实验组获悉,继今年6月宣布在实验室通过量子存储验证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理论方案后,他们近日首次在500米光纤中实现量子信息的直接安全传送. 量子通信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秘密共享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不同模式.前两者只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给信息加密,但加密后的信息还是通过普通通信信道传送并解密,所以一次只能给一条信息加密: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由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在全世界独立开创的理论体系,可以利

量子通信,“绝对安全”的通信

量子通信狭义的讲指的是量子密钥分配或基于量子密钥分配的密码通信.也就是以量子通信的安全性确保密钥的安全性,从而确保加密后的信息的安全性. 以量子状态作为密钥突破了传统加密方法的束缚,具有不可复制性,具有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性".因为任何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这样,截获者得到的只是无意义的信息,而信息的合法接受者可以从量子态的改变,知道密钥曾被截取.是人类已知惟一的具有"信息-理论"安全性证明的通信体系,可从根本上保证通信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译,被认

量子通信,永不陷落的安全堡垒?

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内的量子模拟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超冷原子光晶格平台的激光伺服系统.新华社发 近日,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完成总装,将于7月择机发射.另外,今年下半年,"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即将建成.这意味着,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已有雏形,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储备乃至产业化进程上,中国科研力量走在世界前列. 建设中的量子通信网络并非科幻小说中的"超光速通信"或者"瞬间移动".本质上,中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