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新政或为精准营销

对于谷歌全球数亿用户来说,如果昨天(3月1日)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搜索了睫毛膏,又随后在YouTube上收看某一美容睫毛,或者在Google+上分享了相关信息,用不了多久,在你的Gmail邮箱里或将收到一堆有关睫毛膏品牌的推荐广告。

这就是谷歌于昨日 (3月1日)开始实施的隐私新政所带来的变化,不过这一新政也正在遭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在业内人士看来,谷歌之所以推出这一遭受争议的隐私新政,其实和谷歌长期以来依靠广告搜索为主要盈利方式有关。在电商群起的时代,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泛搜索已经呈现疲态,而电商以及未来社交网络的精准营销正在成为广告商的新宠。谷歌想要留住广告客户,提升用户搜索精准度势在必行,而这一行动则有可能触及“隐私”这一禁区。

隐私新政或为精准营销

为了消除用户担忧,昨日谷歌产品隐私与工程总监阿玛·惠顿在谷歌官方博客上发表声明称,新隐私政策不会改变任何现有的隐私设置,也不会改变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由于用户对我们所做的改变存在一些误解和疑问,因此我们正在通过一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活动来向用户解释这一新政策所带来的改变。”阿玛·惠顿表示。

截至目前为止,谷歌的这项政策已经引发了全球各国监管部门的注意。而最新的进展是,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将于3月中旬与谷歌就此次新隐私政策的相关问题展开谈判。

阿玛·惠顿表示,新隐私政策有利于谷歌整合旗下所有产品,实现所有产品间的无缝协同工作。比如当一个用户希望将正在谷歌Docs中编辑的文档分享给Gmail的用户的时候,不必考虑两个产品可能面临的隐私权政策不统一的风险。

同时,阿玛·惠顿还强调,他们不会对现有的所有Google产品的隐私权设置选项进行任何调整,谷歌也承诺绝不会通过谷歌的产品收集比隐私权政策调整之前更多的用户信息,或者超出之前范围的用户信息,绝对不会出售用户的个人数据。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按照此前谷歌的隐私政策并不允许把用户的YouTube、搜索历史记录和其他账户信息整合到一起。而新隐私政策启用后,将使谷歌的各项服务能够互相调用个人用户提交的信息,包括个人数据和使用习惯等涉及隐私的内容。

“如果您认为信息共享将无法改善您的用户体验,您可以使用我们的隐私工具,选择编辑或关闭您的搜索历史和YouTube浏览历史,严格管理谷歌按照您的兴趣来推送网络广告,并用匿名方式通过Chrome浏览网页。”阿玛·惠顿还表示,用户也可以不用登录,仍然能够使用搜索、地图和YouTube服务,甚至可以把个人信息分解到不同账户,因为谷歌并没有跨不同账户整合个人信息。

不过,谷歌的这项政策已经引发了全球监管部门的注意。最新的进展是,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将于3月中旬与谷歌就此次新隐私政策的相关问题展开谈判。

在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微博)看来,这场关于隐私政策的争夺或源于谷歌与社交巨头Facebook的角逐。

刘兴亮认为,谷歌目前还是基于主要通过分析Web浏览记录和搜索记录来提供有针对性的广告。而Facebook则更进一步,利用其社交网站挖掘用户及其好友的喜好,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精准广告,这也为Facebook打下了良好的广告收益基础。

相对来言,谷歌的隐私策略更加保守。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很看好用户将会越来越乐意和他人以及广告商分享个人数据,他曾表示,用户不但真的越来越乐意分享更多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也更公开地与更多人分享这些信息。

就在此前,调查公司EndersAnalysis发布的报告显示用户每天停留在Facebook上的平均时间是12分钟,占用户总在线时间的15%;而谷歌则为10%。

微软借机“反咬”谷歌

就在谷歌焦头烂额忙着应对此次隐私新政策带来的各国监管部门审查的时候,其竞争对手微软趁机“咬”了谷歌一口,利用谷歌的新隐私政策大做文章,甚至宣称谷歌利用用户隐私获取了更多利润,发动新一轮的广告攻势。

事实上,这并不是微软第一次指责谷歌的隐私“操守”问题。微软公关部门副总裁弗兰克·肖对此发表博文称,微软向用户提供了比谷歌更安全的选择,谷歌因新隐私政策受到广泛抨击。

此后微软还展开大规模广告活动,试图从谷歌挖角更多的用户。弗兰克·肖表示,谷歌新的隐私政策将给用户控制自己的信息带来更大困难。相比之下,微软提供了更为友好的方案,“我们确保用户上网活动的安全,使用户能控制自己的数据,用户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信息存储在自己的硬盘或云计算环境中,或者存储在这两个地方。”

弗兰克·肖举例说,Hotmail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电子邮件不会被用于投放广告。虽然微软对谷歌的隐私政策予以了全面攻击,但是颇具讽刺的是,此前隐私保护团体PrivacyChoice曾公开指责微软网站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最为糟糕,落后于谷歌和苹果。

据了解,该隐私保护团体对网站的隐私保护给予了0~100分的评分,微软网站得分仅为79分,落后于谷歌的85分和苹果的89分。

时间: 2024-10-25 08:17:10

隐私新政或为精准营销的相关文章

谷歌隐私新政或为精准营销 微软借机反咬谷歌

摘要: 对于谷歌全球数亿用户来说,如果昨天(3月1日)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搜索了睫毛膏,又随后在YouTube上收看某一美容睫毛,或者在Google+上分享了相关信息,用不了多久,在你的Gmail邮箱里或 对于谷歌全球数亿用户来说,如果昨天(3月1日)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搜索了睫毛膏,又随后在YouTube上收看某一美容睫毛,或者在Google+上分享了相关信息,用不了多久,在你的Gmail邮箱里或将收到一堆有关睫毛膏品牌的推荐广告. 这就是谷歌于昨日 (3月1日)开始实施的隐私新政所带来的变化,不过这

精准营销与隐私

精准营销应该分为两种,其一为基于社会属性的,其一为基于兴趣的.所谓社会属性,大致就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状况等,当下很多精准营销其实是这一类.而基于兴趣的广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广告.基本上搜索引擎不需要知道你的社会属性,也能匹配与你兴趣有那么点关系的广告.你搜索"平板电脑",想必是发生兴趣了. 从广告准确度而言,基于社会属性的广告并不像它说的那么精准,这个道理在于社会属性和兴趣不是一回事.我一个平日连路都懒得走的人,即便月收入能买上十双某品牌某款运动鞋,该品牌的广

谈谈精准营销与隐私

摘要: 精准营销应该分为两种,其一为基于社会属性的,其一为基于兴趣的.所谓社会属性,大致就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状况等,当下很多精准营销其实是这一类.而基于兴趣的广 精准营销应该分为两种,其一为基于社会属性的,其一为基于兴趣的.所谓社会属性,大致就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状况等,当下很多精准营销其实是这一类.而基于兴趣的广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广告.基本上搜索引擎不需要知道你的社会属性,也能匹配与你兴趣有那么点关系的广告.你搜索"平板电脑",想必是发生兴趣了.

爱恨交加 大数据走在精准营销的边缘

文章讲的是爱恨交加 大数据走在精准营销的边缘,这两天受到第四届中国数据库大会的洗礼,对大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场的数据库和架构师大牛们在切磋技术的同时,对大数据也是颇有研究,说辞不一,但是价值认同感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坚定.大家探讨的问题不仅仅是大数据能给企业带来N多个存储磁盘,而是这些数据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金子".作为技术人员,怎么利用大数据获得企业价值,或者说采用什么生产力工具才能在数据沙漠中更有效的筛"金子"至关重要.因为,也只有金灿灿的金子才能&qu

真实的精准营销

魏武挥 精准营销,是时下非常时髦的一个营销术语.大致意思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新式媒体,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比较准确的受众群体中,从而既节省营销成本,又能起到最大化的营销效果.这里的新式媒体,一般意义上指的是除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外的媒体(即非传统媒体). 但是,对精准营销的这种一般化理解并不见得会让你的营销优化多少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搞精准营销.我们有必要做一些理念上的梳理. ■精准媒体 大致上,会有不少媒体,特别是新型媒体,号称自己是精准媒体.他们会告诉营销者,这个媒

经验分享:淘宝C店成人用品的精准营销攻略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A类人群 之前已经详细的分享过,在这里不再多说,今天主要来分享这个B类人群;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最新实操:淘宝上C店成人用品的精准营销攻略 真实案例 必须干货http://xzsay.com/post/54.html>,里面用光头佬的案例 一步步解析了 如何在淘宝上,用集市店来操作和运营成人用品,如何社会化营销去培养A类单身屌丝用户群的粘性等等.废话不多说,直接主题. B类人群:追求生活品质群体,人群基数相对较少,用户多女性用户居多,年龄在27-4

网络广告平台窘境:深陷低迷期 精准营销被夸大

硅谷网讯 据腾讯科技 王可心 3月26日报道 Cookie隐私问题正在困扰第三方网络广告平台.不久前,央视315晚会公开指责易传媒.传漾.品友互动等网络广告公司,令这个仍然靠风险投资支撑的行业陷入争议之中.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互联网协会上周主办了一场关于Cookie的讨论会,召集十多家第三方网络广告公司参加,并计划签署一个类似"白名单"的行业自律协议,强调行业规范,以规避相关舆论和监管风险. 但这并非第三方网络广告平台遇到的最大麻烦.他们现在面临着更本质的问题:处于广告主与媒体的夹层,

做精准营销把握大数据机遇

社交网络营销的概念渐近普及.在国外,Facebook开创了网络营销新的市场格局, 社交平台在网络营销中占据了越来越显著的位置.社交网络广告将带来哪些好处?在国内,应该如何利用社交平台优化营销效果?记者近日就这些问题,于钓鱼台国宾馆互联网产业年会之际,访问了腾讯开放平台总经理林松涛先生. 林松涛先生说:"在广告行业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我知道有一半的广告费是被浪费的,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精准衡量广告效果将成为可能." 早期营销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广告主选择广告

LBS精准营销幻象:有效用户有限 收入几为零

在互联网行业,烧钱并不出奇,但这一群,压根就没有收入. "我们的收入为零."坐在本报记者对面,嘀咕网董事长李松无奈地说道.LBS,全称为基于位置的服务,作为一家成立近一年时间的LBS服务提供商,嘀咕网已有超过200万的用户,但商业模式的匮乏一直是李松悬而未决的难题. 这也是LBS厂商们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热潮近一年后所面临的集体困境--尽管表面狂热,但至今没有探索出哪怕一条有效的盈利路径.更让业界感到担忧的是,作为LBS的基础应用--check in(签到)面临着用户黏性不足的考验. 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