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会改变吗

周鸿的360接下来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在中国互联网的世界中成长和发展?“改变”恐将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他可以“特立”,但不能再继续“独行”。  夏勇峰|文  纽约,2011年3月30日早上8点,天气微凉。  奇虎360公司(以下简称“360”)董事长周鸿祎走到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抬眼就看见门前上方挂着1米余高的横幅,两边写着“QIHU Listed NYSE”的大字。横幅上方,从左到右分别立着美国国旗、中国国旗和带有360标识的旗帜。风衣、西服、领带、粉色衬衣,周鸿祎以这样一副之前少有的穿着,在横幅下留下了自己的历史一刻。  360在这一天正式于纽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14.5美元,开盘即达到27美元,大涨86.2%;之后股价开始一路上扬,最高达到34.4美元;当天最终收报于34美元,首日涨幅134.5%。以此计算,奇虎360公司市值达到39.56亿美元,超过搜狐的33.26亿美元,位居中国互联网前10位。  直到此时,360团队悬了4个多月的心才真正放下,许多参与到上市进程中的人,内心有了修成正果的感觉。周鸿祎也很高兴,但与其他人相比,他一定会多些别样的心绪。  这一天,距离2003年11月21日周鸿祎将3721卖给雅虎过去了7年零4个月。在这7年多时间里,腾讯上市、百度上市、阿里巴巴上市……中国互联网迅速而深刻地发生着巨变。许多当初并不起眼的公司一路高歌,成长为业界巨擘。  当年用1.2亿美元卖掉3721时,周鸿祎显得意气风发。但他没有想到,这个决定所付出的代价,要用这么多年绕这么大个弯子,才能重新回到中国互联网的主战场。  周鸿祎说他曾经一直觉得360上市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他一直以来的乐趣都是做产品、做用户,自由自在。他不喜欢上市后变成“华尔街的奴隶”,面对每个季度的报表压力,完成目标成了第一要务。“我们又不能像Google那么牛,完全不理华尔街。”  但是,去年与腾讯的“战争”给了他一个教训。早就习惯常年战争的周鸿祎这次发现不管公司如何去做,要想获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最终绕不开上市一途。上市,360可以得到更好的品牌和更多的资本支援,来实现他的理想;但与此同时,公司则必须变得更加透明、正规,遵守规则……对周鸿祎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观念的挑战。  纽交所上方悬挂的360旗帜,标识下面简单的几个词其实经过了一改再改。本来的终稿是上面360,下面3个关键词:Trust,Access,Open(信赖、接入、开放),定了之后都准备拿去做了。可最后关头,周鸿祎的完美主义爆发,几经思量,改成了现在的样子:Trusted Platform for Internet and Mobile Life(互联网和移动生活信任平台)。  一直以来,360眼中的信任是针对用户来说的,这是其在安全领域奉为天条的东西。但是对于业内的很多企业,由于他总是在打破各种显规则和潜规则,大家对他多少都有那么点“头疼”,因为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要去颠覆一些东西,所以会天然地保持一种距离感。而今天,当“信任”与“平台”这两个词被放在一起的时候,360面对的不仅仅是用户,还包括伙伴。这时候,周鸿祎和他的360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华尔街的条条框框对自己的改变,也要面对平台思路对自己的改变。  在广为流传的那张周鸿祎微笑着立于纽交所前的照片上,画面右侧有一个红色标志牌恰巧被拍摄进去。有意思的是,标志牌上正写着“禁止逗留”。周鸿祎或许是没有注意到这条规则,或许是他看到,但并没有太在意。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让周鸿祎去改变其鲜明的性格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360接下来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在中国互联网的世界中成长和发展?“改变”恐怕又将是一个真正的关键词。  “闪电上市”  3月14日,香港。按照360上市的行程表,这一天时间安排得很紧密。白天,周鸿祎和360团队需要和投行一起做路演之前的彩排,到了晚上,团队则又有更头疼的事情要忙。  在此3天之前,日本本州岛附近地震,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处于释放状态;更大的问题是,直到公开递交之前,360招股书在SEC(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核上,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  对一般公司来说,上市时要先确保SEC那边没有问题才会进行公开递交。因为当招股书公开之后,如果遭遇审核修订,不仅会影响后续上市的进程安排,对股票销售也会产生影响。但是360整个上市流程安排得非常快,公开递交之后的路演都已经安排好了,箭已在弦。虽然为稳重起见,360本可以采取延迟的做法,但显然这不是它的风格。  “我们包括律师和一些投资人,与留在北京的齐总(360总裁齐向东)反复沟通了很久。从2006年开始,360就一直按照美国会计总则的标准要求公司,合规与审计都做得很好,而且我们也有信心通过沟通与SEC达成共识。所以最后我衡量了一下各方风险,建议按照时间表进行递交。”360副总裁姚珏回忆道。  4月15日凌晨3点,齐向东在讨论良久之后,叫醒了熟睡中的周鸿祎。周鸿祎快速拍板:“听从你们的专业
意见,提交!”于是4月15日凌晨5点,360招股书首次公开递交完成。  事实上,SEC的问题直到360上市前两天才解决。而360之前已经做好最坏打算,采用双备份并行的方式,准备了一份“替补”招股书和审计报告——以此确保如果审核会议沟通遇到问题,他们能够在1小时之内将新的材料摆到SEC面前,这样就不会影响上市。当然,这份材料最后并没有派上用场。  这件事情几乎就是360这家公司的性格缩影:胆子很大、但做事也非常细致、同时执行力极其强悍。这正是它总会踩到规则的边缘,并能去拓宽的关键。  360上市之快,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包括持有其9.48%股份、上市经验丰富的红杉中国合伙人沈南鹏(微博 专栏)。当沈南鹏第一次看到360为自己设定的上市时间表,读到计划在3月28日那周完成时,连连摇头:“你们这是不可能的,最早也得到5月份。”  实际情况是,2010年11月10日,360准备好律师、投行,正式决定启动上市;12月20日,招股书第一次密交SEC;3月30日,成功上市。行程之密集,节奏之快,这种火箭速度让许多其他也在筹备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感叹。  但与之对应的,是360上市之路走得并不顺利。除了SEC这关和日本地震带来的影响外,就在决定上市的第二天,3Q大战因为腾讯的“二选一”而趋于白热化——这些都是来自外部的不可预知的风险。  为什么这些风险都没能阻碍360的脚步?有一个例子或许可以说明原因。仅仅是呈递给分析师看的招股书和相关材料,在准备过程中,约20天的时间内就足足改了45个版本,360不断跟自己较劲。“其实到第十几版的时候,大家就都很满意了,觉得真的是很好了。”但是周鸿祎拿去细看后,产品经理的劲头上来了,竟然又改了近30次。这几乎就是360做互联网产品的套路。  360的上市,符合“闪击战”的一切特征:出人意外、集中力量、高速推进。其实上市的成功,虽然证明了就算不同于欧美互联网的原创模式,也能得到西方主流资本的认可,但是这个事情,360之前也不那么自信。  路演讲什么?刚开始,投行自然希望找一家或几家国外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把360包装成它们的中国版,但这个故事较为牵强。周鸿祎对别人写的故事都不满意,一改再改,改了几十个版之后,周鸿祎说:“算了,我们就讲自己的故事。我们不期望每个人都能听明白360的故事,我们也没有那么多股票可以分,只要有1/3、1/4的投资人喜欢我们就可以了。”为此360主动降低了自己的预期。后来发现其实不需要。  上市这个过程,将360的特质显露无遗。特别是360对一些普遍默认的规则并不像其他公司那样敬畏,并极度相信事在人为。同时,这次上市也是对周鸿祎性格的一次更完整体现。姚珏曾经非常担心冲动型的周鸿祎会在上市过程中出状况,她私下对齐向东说:“路演你一定要来,要不然万一周总脾气上来怎么办?”齐向东笑笑:“你们还不够了解他。碰见这种大事,他肯定不会闹脾气的。”事实果真如此。  实际上,路演的时候,周鸿祎每次讲完都会问姚珏:“这次讲得怎么样?”他每天也会频繁询问姚珏收到的投行短信,了解哪家投资公司又认购了多少亿美元的股票。“外人觉得他特别淡定,其实他也是一个一直需要鼓励的人。”姚珏说。  不管是上市,还是过去几年的发展,周鸿祎和他的360并非总是像外表呈现出来的那么自信。他们更多的是在用挑战的难度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以及用一种近乎偏执的勤奋来强化自己的自信心。如果看到这一点,你就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家公司为什么会“好战”和“不安分”,以及为什么能从一个小小的工具软件开始,把中国杀毒软件行业系统性地掀翻在地。  偶然与必然  5年间,360就像一条鲶鱼,在中国互联网的池子里不断搅动着原有格局。作为一家以网络安全服务安身立命的互联网公司,360的发展轨迹充满了战火。从反流氓软件到反木马、反病毒、反浏览器插件、反欺诈网站、反弹窗广告,从打雅虎到打瑞星、金山、卡巴斯基、百度和腾讯,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在战争中一路成长起来的。  可鲜为人知的是,在2005年的时候,周鸿祎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做网络安全这件事。他看到了安全领域存在的机会,但此时的他却仍踌躇满志地向着社区搜索的方向进军,不想分散精力。  于是,他开始了满世界地推荐。  因为当时他还是雅虎中国区总裁,所以他的第一个推荐给的人是雅虎创始人、当时的CEO杨致远。周鸿祎希望雅虎来做安全产品,但雅虎并不看好这一市场。他在硅谷满怀激情地对杨致远讲,可周鸿祎说“他们根本听不懂”。  第二个去推荐的人,是百度CEO李彦宏(专栏)。可李彦宏觉得百度应该专注于搜索,不碰这个领域。  然后是腾讯CEO马化腾(专栏),甚至周鸿祎还特地飞去深圳与马化腾讨论,将卡巴斯基都介绍过去了,得到的答案仍然是婉拒。  既然大家都不想做,周鸿祎就将这个想法搁置了。到了2006年,流氓软件横行,激发了他的愤怒;再加上卡巴斯基经常找上门来,要周鸿祎兑现合作的合同;赶上正好后来奇虎融了一些钱,他想别人不干我自己干,这才有了360。  周鸿祎自己也承认,这个过程中真的有运气成分——其实他融的钱都是用来做搜索的。之所以做360,当时根本只有一个宏观的模糊概念,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模式,只当大家都将对3721的指责导向他的时候,愤而出手。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偶然或许正好符合互联网价值的逻辑:正是因为没有对商业回报的预期,360做的时候显得目的更纯粹,得到用户认可,经过了存活期。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非常强烈的经验。我这样的人不可能外圆内方,所以必须永远给用户创造价值,靠他们的支持来过很多关。”周鸿祎说,“在360刚出头的时候,我的形象达到了最低点,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才慢慢走回来。既然我打开了流氓软件的魔盒,那在亲手关上它的时候,我要做得更好,所以360放弃广告,放弃杀毒收入,甚至得罪很多人。这是我当时真实的想法。”  周鸿祎承认他之前的确没有想到,本来只是一招闲棋的360,最后会在社区搜索失败后,成为他回到互联网主战场的关键。  除了偶然因素外, 360的崛起也有一些必然的因素存在。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互联网存在着一股游走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势力,用一些并不正当的形式侵入电脑,腐化整个互联网生态。但相对而言,当一件事已经糜烂不堪时,往往意味着新机会的产生。  2006年正好是这样一个关口。流氓软件、病毒、插件横行,除了病毒还有杀毒软件制衡外,大多数处于行业真空地带,没有人站出来与之对抗。这时候,360安全卫士的出现显得格外耀眼,迅速带动了网民大规模的自发传播。  除此之外,周鸿祎天生的产品经理角色和完美主义的偏执,使得360的产品本身具有了极高质量。周鸿祎向《商业价值》杂志记者举了一个例子,360是按照什么样的用户满意标准来执行的。“一般产品如果不好,1/10的不满意用户会出来抱怨。我们发布一个产品,不管是浏览器还是安全卫士,只要在论坛上超过5个用户抱怨,就是重大事件;超过10个进入紧急状态;如果超过20个,我们就将其定义为大面积事故。”按照360安全卫士3亿用户进行计算,用户不满意度苛刻到必须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  周鸿祎与360公司骨子里带有的颠覆性创新基因是另一个必然要素。很多人看到360颠覆了安全行业,下意识认为原因是免费,是技术提升,可事实并非如此。360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独到的发明,而是强调用户体验革新。虽然后台有云查杀等一系列复杂技术,但前台简单、轻巧、好用——做到普通用户都能理解和使用,这使得360有了成为大众消费品的机会——让电脑更干净、启动更快,甚至帮助保护网络游戏账号和网银密码……与诺顿、瑞星相比,这是对安全的重新定义。  而在最后,360找到了从安全工具通达用户的路径。周鸿祎意识到,安全软件并不是在用户后台一动不动的东西,它实际上可以和用户有很多交流。不管是杀木马、清理电脑、打补丁,都是一种交互行为。为了保证交互的有效性,360在每一点上都会保证尽量充足的带宽和服务器,光“打补丁”就采购了几百G的带宽。交互中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信赖逐渐建立,而在信任感缺乏的社会里,这种信赖成为了360品牌最大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它在上市时要写“Trusted Platform”的原因。  但是用户信任的背后,是360与产业原有规则和格局的激烈冲突。网络安全是一个特种行业,作为一个独特的垂直领域,360要解决用户需求,往往就意味着要有战斗。  “前些年360安全卫士清理电脑开机启动项的时候,根本不是要针对哪一家公司,而是因为我们看到当用户电脑变慢时,他们下意识就会认为自己中了病毒,但或许他实际上没有中毒,而是电脑里不知不觉被一大堆软件预设了开机启动。”周鸿祎说,“这时候他用360的产品,发现没有任何效果,人家还怎么信任360?”因此,360安全卫士开始提供开机启动清理功能,不管这些软件是哪家公司的,只要用户选择不要,360就负责清除——这就是它的简单产品逻辑。但这自然会触碰到一片软件“潜规则”。  360打完流氓软件,流氓软件从业者开始转做木马;360又打木马,许多人又开始转移做欺诈钓鱼网站;然后360又用网盾开始打击在线欺诈……一路走来,直到最后360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进入到了整个互联网上网入口的位置。  “我必须澄清,这样的模式并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出来的,它是你不断想着怎么去发现用户需求,怎么为用户创造价值才逐渐形成的。”周鸿祎说,“有些人评论说周鸿祎在布局,因为浏览器是上网入口,所以他要占住。实际上这是典型的‘马后炮’理论。问题在于,你想占就能占住吗?如果你的出发点只是卡位或者遏制,为了自己而不是用户,你没有办法做到这一步。”  360的战争史,在周鸿祎眼中是盯着用户需求一路杀过来的。然而,产业内的很多人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虽然没有人会否认360对安全产业的颠覆性创新从结果上看是令人钦佩的,但是对于这个过程却充满了质疑。  比如,在用户需求的旗帜下,360“挑战规则、从不吃亏”的行事风格一直备受争议。根据2011年1月金山与360先后披露的相互“不兼容”文件,金山毒霸、金山网盾和360杀毒、360安全卫士自2009年开始就战火绵延不休。“不兼容”实际上仅是一个更好听的名字。事实上,客户端以用户电脑为战场,互相破坏、删除的情况早已发生无数次,从
暗战到公关战,打仗打到了明面上。  而在“3Q大战”中,360面对腾讯的QQ电脑管家对360市场地位的实质威胁,更是借助“隐私问题”这个用户敏感话题入手打击腾讯,继而推出“扣扣保镖”,将腾讯QQ与腾讯其他产品的连接中断,直接凶悍地打击了腾讯商业模式的核心。这成了不少业内人士指责360在对用户进行“安全恐吓”后,动用“商业暴力”来遏制对手的鲜活论据。360把每一次战争转化为了给用户创造体验的过程,但是在大部分人看来,这并不是公平和高尚的竞争手段。  即便客观上,360如果不这样“强悍”,或许就不能在不断搅动原有格局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路来,但它已经有了3亿用户,且居于中国互联网前列,已经到了需要从更大的视野考虑自己给整个互联网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尤其是今后它还要做自己的平台,需要有公信力,这样的战斗恐怕很难为其今后的发展加分。  今天的360必须要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它的“力量”,到底应该如何使用?  当360以安全为名,在系统层和应用层之间占据稳固地位之后,360的行事准则是什么?总是在颠覆规则的它会坚持的规则是什么?当360要以一个开放平台的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未来,开始在用户之外面对合作者的时候,这些问题就变得异常重要。  必须的蜕变  在360上市之前,很多人好奇周鸿祎会对投资者们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有人认为他会讲流量与广告,有人认为他会讲增值服务,但是,他说了个大家都没想到的:免费模式和开放。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和新浪都在提开放,360也讲这样的故事。这是它的上市包装,还是未来360发展的必然方向?  在中国互联网上,如果比产品和社交属性,360不如腾讯;同时360产品天生难以具备电子商务或搜索的基因。根据其公开招股书,360在2010年总收入约为5767万美元,和优酷相当,不过与其3亿用户的体量相比,变现能力并不算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商业上看,360最大的价值在于通道——提高用户的ARPU值。从安全领域一路杀到浏览器之后,360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流量变现之外,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无太多选择。唯有通过开放构建一个“基础土层”,让更多的伙伴一起挖掘价值,才能提升其自身的价值。  从这个层面上讲,周鸿祎对Facebook平台模式的参照,实际上是一种必须的选择。周鸿祎说,曾经一度有许多媒体报道360在美国将自己比作中国的Facebook,这是完全的误报。周鸿祎只是有提到Facebook,说360会向Facebook学习做开放。“360的用户不仅是公司自己的,用户是大家的。所有在360平台上的应用和服务,我们自身都可以不做,而是跟别人合作:如果对方是免费的,就一起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对方是收费的,咱们就一起从用户那儿挣钱然后分配,比如团购和网页游戏。”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360处于一个还不错的位置。已经拥有数亿用户的360在短期内已经很难被同样的模式颠覆,而上市更是让其具有了更强的品牌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这是开放和构建平台的一个基础条件。  但开放平台不是一种战略和态度,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能力。对一个开放平台的而言,他的合作伙伴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流量库,更是能够在上面开荒、种地、丰收的一片基础土层。  以360现有的产品布局,是否能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不管是安全卫士、360杀毒,都是基于工具而非平台进行构建,而360又不可能以破坏用户体验为前提进行流量的强行牵引。软件可以由软件管家对接用户,网络游戏可以由360保险箱对接用户,但这些产品的特性都决定了它们不具备成为基础土层的条件。  由于处在上市后的静默期,周鸿祎没有回答未来清晰的平台发展思路。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360产品线中有一款实验性产品已经体现了这家公司未来发展的思路,这就是360桌面。  在上市前推出的360桌面,多少有些为周鸿祎给华尔街讲故事提供例子的目的,但是这个产品不仅仅是个装饰而已。360桌面的核心实质是让Web应用App化。它一方面把360软件管家提到前台,另一方面还具备把很多网络应用从浏览器中抽离出来的潜力。毕竟缩减了过去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搜索、点击等动作,这对用户是有吸引力的。  同时,它也通过把很多Web服务变成应用图标的方式,改变了用户在互联网入口的习惯。这其实把浏览器从一个显性应用变成了一个隐性的通道,其最大的好处是让浏览器这个“重度用户体验”的产品有了更多延展性的能力。比如,可以不再让浏览器的初始登陆页面和满栏的按钮影响用户体验,其通过桌面应用按钮的方式实现了用户自主选择,还可依托360浏览器的互联网阅读、消费、娱乐等行为,这就让360最重要的浏览器产品有了成为平台而不只是流量导引的能力。未来,360桌面或许可以被看作Windows平台下的App Store,并且按照近似苹果Mac App Store的方式演进。  但是360面对的问题是,它并没有硬件或操作系统的天然优势,它除了拥有一定的用户体验的创新度外,还不能像当年的360安全卫士那样,能在满足用户“强需求”的情况下迅速扩展份额。实际上,这个产品的确也只有实验的性质,并且因为对普通用户习惯改变太大,还没有获得令人惊喜的发展速度。  360的平台化当然不可能只依赖一个实验性产品,实际上,现在其选择的方式很可能是从广告模式到开放平台逐步过度。比如团购开放平台,它同时在360浏览器、官网和360桌面中设有入口,对接用户;同时用统一ID和开放API的方式,对团购网站提供自助式接入。  那么这与流量分成模式有本质区别吗?周鸿祎认为是有的。因为360不仅仅是定个价格来贩卖流量,而是要帮助合作伙伴真正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同时还要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而不是拿用户去交换价值。“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系统,我们做不到两边价值都正向增长,自己就不会有真正的价值。”周鸿祎这样说道。  可以想见,接下来360还将以类似的方式,在游戏、电子商务等价值转换比较高的垂直领域,率先进行针对性的开放。一方面,这能提高360自身的用户价值;另一方面,360也能经由平台上合作伙伴的分成得到收益。  不过,即便这种看似简单直接的方式,其实对360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直以来,360都是一家以产品为核心的公司,它只需要关心是不是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但当它向开放平台迈进,原本简单的二元关系就变成了更加复杂的多元系统。360必须要从仅仅聚焦于用户和自身的“二元论”思维中抬起头来,多听听合作伙伴的建议,理解和照顾他们的需求,并真正建立一个可以正向循环的利益分享体系与透明的游戏规则。这才是流量模式与平台模式对公司文化最大的改变。  360的平台化首先带来的改变就是要慎用自己的力量。比如360浏览器曾经按照以往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思想,有用户自主选择对网页广告进行屏蔽的功能。用户自然大多会喜欢这一功能,但这个让用户满意的功能,却会摧毁许多给用户带来价值的公司的商业模式。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大义之下,360需要有更加具体的边界和守则,这符合互联网世界正常发展的利益,也符合360自身的利益。对这一点,周鸿祎说自己也在做出反思:“我们的确不能那么简单地处理网页广告的问题,应该去推动业界不再做太过分的弹出广告和巨幅广告,而不是简单的让用户把广告全部消灭掉。这的确不是推动正向发展的合理模式。”  未来,拥有大量用户和流量的360还会面对很多“如何使用力量”的选择题,比如在团购平台和网页游戏平台上,遇到“坏人”怎么处理?“坏”的标准如何设定?再比如如何对待竞争对手的产品?如何对待跨平台的产品、服务和应用?这些问题必然会出现,而360需要尽早建立透明的规则。哪怕这些规则是不完善的,是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的。  从打破规则到建立规则,这恰恰是360把“信任”从用户身上延展到伙伴身上所必须的功课。因为开放平台模式不是哪家公司基础好,就一定能夺得最后的胜利;也不是哪家开放的态度最坚决,就一定可以赢得合作伙伴的心。平台的竞争就如同国家的竞争一样——制度的合理与先进性,以及文化与制度的统一性,往往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2011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开放之年。不管是腾讯、百度、淘宝还是新浪,有能量的大公司们都在构建自己的开放平台。而这必将是个互相促进、互相制衡的过程——一家公司向前开放一步,另一家公司就会继续向前迈一步。从这个意义上看,360的平台战略对中国互联网是件好事,这条鲇鱼会进一步促进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大企业的开放步伐。  周鸿祎会改变吗?他的性格是不会改变的,但是360这家公司的发展重心和行为模式却面对着必然的变化。其原本只是面向用户的强大产品能力,要扩展出对平台和伙伴的有效支撑力;其强悍的企业执行力,需要从服务于战争转向服务于建设;而它颠覆性创新的信仰,也需要从颠覆规则变成颠覆性的建立规则。因为这才是最终决胜的根本。  对周鸿祎和360这家企业来说,可以、甚至也必须继续保持“特立”,但未来不能够再像过去时代那样“独行”了。

时间: 2024-09-20 07:39:05

周鸿祎会改变吗的相关文章

从红衣斗士到平民英雄,周鸿祎为什么而改变?

最近,无意中看了一期东方卫视的最新公益真人秀节目<小善大爱>,这期的主角是360的老板周鸿祎.反差的对比让节目很好看,于是一口气看完. 周鸿祎隐藏身份仅仅怀揣140元钱,只身到成都寻找草根公益,在经历碰壁之后结识了不少平民公益英雄.一个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已经习惯于指点江山和恶斗江湖,突然被置身于弱势群体和草根民众中,这个反差让周鸿祎开始颇为不习惯,甚至有些无助. 个人英雄主义的他,对于公益的理解也是惊天动地的,他曾经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带着员工到灾区,亲自从废墟中掘出灾民尸体.不过,当他

360称获百度270万美元欠款补偿 拟做新型搜索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 腾讯科技讯(乐天)11月17日消息,曾表示自己有搜索情结但不愿做搜索的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近日改变口风,他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奇虎360正考虑搜索,会尝试搜索推荐和垂直搜索.他还透露,360最近还获得来自百度的一笔价值270万美元的诉讼和解补偿款. 周鸿祎称,360导航站UV和每日PV已超过hao123,360浏览器在用户使用时间上也已超过IE浏览器.奇虎360起始页对流量贡献很大,公司已发现搜索新方向,用户不用输入关键字,

颠覆者周鸿祎:永远在改变与被改变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有周鸿祎在的地方从来就不乏纷争. 他和李彦宏打过官司.和马云相互"封杀".抢过丁磊的地盘,也和马化腾隔空对骂.这个小个子的湖北男人,有着极强好胜心和攻击性,他偏好赤裸裸的明争,厌恶拐弯抹角的暗抢. 但这一次见到老周,他似乎有些变化.喧嚣过后,这个特立独行"红衣大炮"开始变得几分审慎而低调. "算了,就说这么多吧."刚要喷薄而出的话语被挡在牙关,多次的欲言又止和短暂迟疑,让眼前的周鸿祎有些陌生. 回想

周鸿祎:需格外注意的五点用户体验

 本文转载自周鸿祎的博客,其内容是2012年11月9日周鸿祎在UPA用户体验大会上的演讲. 技术人员出身的产品经理非常有潜力,因为他懂技术,跟技术人员能更好的挑选技术方案.但我看到很多技术人员在做产品中犯的一个共同错误,太想要把自己的技术展现给用户,把先进的技术概念给用户. 这就是忘了从用户角度出发,用户到今天,特别是体验时代,什么叫体验时代?在电脑还是即刻时代的时候,电脑越复杂越好,能够输入复杂的指令,但是当一个产业,比如今天苹果都成了街机,电脑已经成了标配情况下,电脑从专家时代进入到大众时代

李彦宏:让周鸿祎不再惧怕Google

    1999年,北京风入松书店.我翻到<硅谷商战>这本书时,看到作者是李彦宏,就放下了.我不认识李彦宏,不相信一个中国人能对硅谷有什么切身了解,以为这又是一本剪刀加浆糊攒出来的书.2000年冬,北京CD酒吧.我作为<计算机世界>报记者应邀请参加百度年终媒体答谢会.最后一个节目是"杀人"游戏.我第一次玩,轻易举手同意将李彦宏"误杀".李彦宏被"误杀"后告诉我,不应该先将他"杀掉",因为他是会玩的人,一

对周鸿祎用户体验阐释的简单理解

曾几何时,奇人周鸿祎对用户体验作出了自己的理解:"要超出用户预期,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要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好的用户体验,是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对于这一经典阐释,每个人应该都有不同的理解,笔者今天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点的核心超出预期,带来惊喜. 我们在做网站或者是在做产品营销时,往往只考虑的是用户的当下感受,也就是指提供了他所需要的,只是解决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这应该算是被动式的一种满足用户.只是解决了用户要什么给什么,在用户的需求满足后还有什么可以延伸的需求

周鸿祎:从用户出发需注意的五点用户体验

本文转载自周鸿祎的博客,其内容是2012年11月9日周鸿祎在UPA用户体验大会上的演讲. 技术人员出身的产品经理非常有潜力,因为他懂技术,跟技术人员能更好的挑选技术方案.但我看到很多技术人员在做产品中犯的一个共同错误,太想要把自己的技术展现给用户,把先进的技术概念给用户. 这就是忘了从用户角度出发,用户到今天,特别是体验时代,什么叫体验时代?在电脑还是即刻时代的时候,电脑越复杂越好,能够输入复杂的指令,但是当一个产业,比如今天苹果都成了街机,电脑已经成了标配情况下,电脑从专家时代进入到大众时代,

周鸿祎“枪打出头鸟”让中国缺少黑马式企业

只有更多的创业者有胆量起来说不,中国的创业才能真正涌现更多的黑马.我所指的"黑马",是那些不循规蹈矩,与众不同的创业者.他们能够不断地发展,并在从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会颠覆已有的商业格局,他们... 只有更多的创业者有胆量起来说不,中国的创业才能真正涌现更多的黑马. 我所指的"黑马",是那些不循规蹈矩,与众不同的创业者.他们能够不断地发展,并在从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会颠覆已有的商业格局,他们总是打破现有巨头的垄断,他们会想办法破坏成熟的商业模式,创造

破解周鸿祎的战术精要

近两日,360再次出尽了风头,屏蔽广告的争议还没散去,出人意料的新故事又已经开始登场.张朝阳说,当今互联网的战国七雄是腾讯.百度.盛大.阿里.新浪.搜狐.网易,如果上面七家公司非要排出个座次,那搜狐勉强算是第七位了,但想必很多人都不这么以为,可能张朝阳这种级别的人物用的电脑太高端不需要用安全软件,所以他把自己算进了七雄里了. 事物会两极双生,对立转化,地位的优势有时候会变成劣势,当张朝阳享受着高品位的生活时,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站那么高离绝大多数网民的距离实在太远了,也许可以说,当今互联网,大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