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表现来看,华为企业业务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是行业对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细分行业中是有差距的。”在昨日的HNC网络大会上,华为战略市场部总裁徐文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上半年的表现来看,企业业务年内将能完成35亿美元的收入。
最近几年,在传统运营商市场之外,华为不断在企业业务领域寻求新的增长动力。按照华为披露的财报数据,在过去的2013年,华为旗下的三个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企业业务的增长较为强势,增长达到32.4%
而前不久,作为华为企业市场的竞争对手,思科CEO约翰·钱伯斯在一场演讲中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思科最初的竞争对手大部分已经被市场淘汰,而到了2018年 其他 竞争对手将所剩无几,其中就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厂商。对此,华为也予以了回应。
“华为作为企业市场的新加入者,没有包袱,愿意创新。”对此,徐文伟向记者表示。
首晒成绩单
尽管华为在运营商市场已经成为比肩于爱立信的通信设备商,但对于企业业务市场而言,华为还是个“新人”。这一市场不仅华为、思科在竞争,一些国内厂商也不甘落后。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些行业解决方案,但是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有底气了。”华为企业BG市场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何达柄对记者表示,敏捷网络已经在全球的金融、交通、电子政务、能源等行业近200个用户获得广泛的应用。
“一个数据可以分享,我们2013年数据中心 交换机 新增市场整体增长56%,成为行业第一, 路由器 增长106%,欧洲市场的订货量增长为200%。”何达柄对记者说。
从三年前的华为“行业系统部”,到现在成为企业业务集团,作为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企业业务被寄予了厚望。华为曾预测到2017年企业业务收入将达100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由2012年的5%增至15%。
“可以看到,企业业务的发展是很快的,从去年8月8日发布产品到现在,发展了200多个商用点。”徐文伟对记者表示,得益于今后的网络特点:移动、宽带、多媒体,华为企业业务的表现会更好,这些领域华为的解决方案是有优势的。
据记者了解,为了支撑ICT的发展,华为在年初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企业BG和运营商BG的研发部门打通,形成统一平台支持两个业务部门。
徐文伟对记者表示,华为在CT领域有较强的优势,将其研发打通,是为了进一步支撑ICT的融合,让华为更快地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目前两大业务仍然是各自独立运作,研发平台并不完全属于BG层面,但可以支撑各自的发展,架构上从两维向三维转变,更加“利出一孔”。
但面对目前的成绩,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徐直军此前对记者表示:“我们并不敢说企业业务现在是成功的,要等100亿美元目标实现以后。我们相信真正能够达到100亿美元规模以后,就掌握了这块业务的特点,也构筑了面向这块业务的能力和人才,就有面向未来更快速发展的可能。”
挑战思科
华为一直被钱伯斯看作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随着华为企业业务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新,火药味正变得越来越浓。
在不久前的一场演讲中,钱伯斯表示,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将成为该市场主要竞争对手,甚至为地球上每一家企业带来一场“大屠杀”。他同时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思科最初的竞争对手大部分已经被市场淘汰,而到了2018年其他竞争对手将所剩无几,其中就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厂商。
十天前,思科公布了201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思科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5亿美元相比下滑12%。分析人士表示,传统业务市场增长放缓是思科业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思科亟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另一方面,虽然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但思科仍是全球网络设备市场最大厂商,目前在交换机市场仍处于垄断地位。
对此,徐文伟承认,虽然华为的企业业务在三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和目标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细分行业领域,不过“由于没有历史包袱,也不需要打破所谓的利益架构”,在他看来,“光脚”的华为其实更容易在企业业务上打破边界,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我们走的路子是创新、差异化再到领先,不会放弃任何市场。”徐文伟说。
以美国市场为例,虽然面对市场的“不公平”对待,但华为的态度依然是继续拓展市场。所不同的是,采用如“教育”一类的细分行业来作为突破口。在华为看来,这样的市场将更具开放性和敏感性,并且对于新技术和 “海外市场的发展和国内同样重要”。徐文伟预计,企业业务今年将实现35亿美元的收入,到2017年华为的目标是企业业务的收入能达到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