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仅为印企40%

中国企业正准备收购的悍马,当初曾被印度企业拒绝。一迎一拒,显出中印企业在海外收购时的取向是多么不同 中国在海外的并购数量仅为印度的40%?  看惯了中国企业大手笔海外收购的消息,上面的数据多少让人有些疑惑,印度的整体经济实力与中国尚有不少差距,它的海外并购真的那么多吗?  而这个数字,却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的。实际上,在中国公司忙于海外抄底的时候,印度公司同样没有闲着。英国伦敦商学院的一位教授甚至认为,人们应该改变看法了:“印度人在西方人脑海中曾是这样一种形象:在某个跨国公司总部见到印度人,要么是一名会计,要么就是个网管。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个印度人很可能就是老板。”  印度海外并购全面开花  实际上,在海外并购方面,印度很早就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安永公司2007年全球并购调查显示,当年印度的交易额为280亿美元,而中国仅为23亿美元。印度公司在IT、金融、制药、工程等领域的海外收购都很活跃,而中国公司海外收购集中在能源产业。  虽然金融危机使印度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稍微放缓,但那些财务状况好的印度公司反而抓住这次机会。像印度Motherson’s,今年上半年以3.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Visicorp公司,组建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后视镜生产商之一。印度电信巨头巴帝集团收购南非MTN集团的交易若能成功,将创立市值排名世界第四的电信公司,也将成为印度收购海外企业的最大手笔。  海外并购使一批印度企业从籍籍无名迅速跻身于世界前列:号称“并购圣手”的米塔尔集团,靠不断的“蛇吞象”,在几十年内由一家小轧钢厂发展为世界第一钢铁企业。塔塔钢铁2007年时世界排名第56位,在用110亿美元收购了世界第九的英国公司Corus后,一跃为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印度铝业公司Hindalco则通过收购加拿大Novelis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综合铝制品生产商之一……  印度企业海外并购引人关注,不仅仅因为数量众多,还因为其成功率高,并购后也大都消化良好。像号称“全面开花”的塔塔集团,近3~5年内完成了多个完全不同领域的重大收购项目达30个,失败率为零。  它们更知道要什么  也许从印度企业的收购偏好上,可以看出为什么它们的海外并购成功率要高于中国公司。印度企业愿意购买那些由于过分扩张导致资金短缺,而非产品、技术或客户出现问题的公司。  像美国的悍马,在中国的腾中重工与通用达成收购协议之前,通用是想将其兜售给塔塔的。但因为花巨资只能买来悍马的品牌使用权,塔塔拒绝了。  而当年TCL并购汤姆森时,其竞争对手就包括印度的电视制造商Videocon。不过后者经过分析认为,汤姆森的技术专利大部分将要过时,还拥有大量债务,没有全盘收购的价值。最终,Videocon仅用2.92亿美元收购了汤姆森的显像管分部,补齐了自己的短板。而TCL虽然收购成功,却没得到汤姆森最具盈利价值的显像管分部。  印度企业似乎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更看重收购前的调研和准备。米塔尔集团被戏称为“捡破烂能手”,因为它“下手”的对象经常是别人不屑一顾的“垃圾企业”,像墨西哥Sicartsa、美国内陆钢铁公司,被米塔尔纳入怀中时都是巨亏的。而米塔尔看中的是Sicartsa拥有墨西哥政府巨资打下的良好基础设施,以及内陆钢铁公司和美国车企的合作关系。  米塔尔集团的收购要诀是,首先看“目标”有没有本公司不具备的资源,其次看“目标”的短处是否能以本公司的长处进行弥补,最后衡量做到这一切的成本是否超出自己可接受范围。显然,破烂也不是随便捡的。  塔塔集团在收购前则要先做三道题:是否对所在国有利;是否与本公司发展目标相符;能否带来“新的东西”。只要其中的答案之一为“疑问”或“否定”,并购计划就必须取消,因为“失败的风险太大”。  印度企业很善于利用所获得的资源,使被并购的企业获得重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康荣平认为,由于印度企业长期受英国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因此它们在海外并购后,在语言和文化沟通方面相对容易。更重要的是,印度文化强调“融合”,印度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也强调“融合”,而不是侵略和征服,这对于印度企业盘活和重组那些被并购的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私企参与并购更活跃  “中国公司的国际化严重依赖国家的资金和支持,而印度活跃于国际收购市场的几乎清一色为私人公司。”美国东北大学新兴市场中心主任、国际经济学教授拉维·拉马穆尔蒂给《国际先驱导报》分析,印度私企海外收购不存在中国国有企业遇到的政治障碍,同时印度私企的管理更成熟,视野更为国际化。  波士顿咨询集团2008年新兴市场上的前100名“国际竞争者”名单包括41家中国公司,其中3/4是国家所有,而上榜的20家印度公司没有一家是国有。  拉维·拉马穆尔蒂认为,虽然中国的改革的确比印度领先10年,但中国本土私营部门比印度私营部门落后10到20年。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缺少企业精神——海外华人在外国公司干得相当出色,而是因为中国国有企业直到最近仍然挤占着私营部门的资源。  华裔经济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终身教授黄亚生也认为,印度虽然在基础教育、基础建设、简单的制造业等方面落后于中国,但其良好的金融体制、企业管理将逐渐发挥其强大的潜在优势。  印度私人企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资本市场能更为有效地为私企融资是一个重要原因。印度政府也着力于促进印度上市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比如要求印度公司达到类似美国萨班斯法案的要求。这些既使印度公司在决策时不得不更为谨慎,又使印度在国内就适应了更为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时间: 2024-10-01 13:16:43

据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仅为印企40%的相关文章

中国企业人均利润仅为美企1/6

本报讯 (记者 张艳) 昨天,普华永道中国发表的<2008年中国上市企业人力资本影响力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上市企业人均利润为美国企业1/6,与美国及欧洲企业相比,中国上市企业人力资本有效性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人均业务收入和人均利润分别为美国企业的1/3和1/6,在员工创收和盈利能力上与美国企业的差距十分明显.中国企业的"薪酬福利成本与总成本的比例"范围为5%-12%,远低于欧美企业的15%-50%.

远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例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如何走出去?怎样走出去?这的确是一个严峻而值得深思的课题. 我们试图去找出和解析这样的规律,并给更多的中国企业留鉴:那些壮志未酬的企业,也曾一样地深谋远虑,为何还是掉进了海外并购的重重陷阱?他们为什么失败?失败在什么地方?而从那些已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身上,又能否找到跨越并购之槛的答案?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本刊记者 鲁渝华 樊 力 唐 亮 那些光荣而悲壮的战斗 5年之前,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李东生,在镁光灯的闪耀下,意气风发地许下了这样的豪言:&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去年增逾30%

(记者殷洁)普华永道昨天发布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公布的并购交易数量达到创纪录的4251宗,已披露的交易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了16%和27%.其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增长趋势十分显著,2010年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超过30%,达到创纪录的188宗,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约380亿美元. 中国并购交易包括国内企业间并购,境外企业并购境内企业及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及披露金额均达到历史新高.普华永道中国并购服务合伙人卢玉彪表示,尽管2010年第四季度海外并购活动交易数量相对

黑石紧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传将参与竞购力拓

由中国化工集团和黑石集团.Fox Paine Management组成的财团,在11月初对新农集团提出每股17.25澳元加0.30澳元股息的收购提议,虽然此项目由于技术原因暂时搁浅,但黑石身影的再次出现依然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而此前,在竞购力拓的项目中,传言中加入收购战的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黑石集团.中国宝钢钢铁公司等. 黑石集团似乎正紧紧跟在中国不断膨胀的海外扩张队伍中,如影随形. 2007年初才开始被中国投资者熟悉的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纽约交易所代码:BX)正在越来

吕良彪解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合作方(博弈对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文化的多样性与非共容性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风险. 从TCL并购汤姆逊开始,中国企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海外并购潮,虽然频频失手.甚至失败,但是,中国企业海外出击似乎愈挫愈勇.有数字显示,近五年来,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数量增长了20至30倍.2007年,中国公司并购海外公司的有37起,相比于2006年增长了117.6%.为何中国企业纷纷加入海外并购的热潮?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跨国并购主流

每经记者 胡俊华 发自上海 中国企业海外扩张"高歌猛进".日前据知名创投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中国跨国并购市场,从第二季度开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在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上全面超越了外资并购,成为跨国并购交易的主流. 跨国并购交易分为海外并购和外资并购两种交易.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跨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交易61起,披露的并购总额为151.07亿美元.同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共完成32起,占跨国并购交易量的52.5%: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133.2

年内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数量创新高

34宗IPO融资37亿美元 本报记者 杨博 阔别许久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热潮在今年再度涌动. 纽约证券交易所12月2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共有34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超过2007年,创下新的历史记录.这34家公司IPO总融资额为37.3亿美元,目前总市值超过240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信心明显开始恢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造成投资者需求旺盛,加之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等因素,都是推动中国公司在美国 IPO市场遭投资者热捧的重要动力. 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井喷” 资源能源同为首选

用"开门红"来形容与中国相关的并购业务似乎已嫌不足,更确切地说是"井喷".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各公司加快了海外收购的步伐,其海外直接投资(即用以收购或扩展业务的资金),去年增加6.5%至433亿美元.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斥资18亿美元收购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品牌,像这样的一些海外收购活动正在帮助中国企业获取新技术和全球市场份额. 3月24日,国际投行数据供应商Dealogic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一季度中国海外并购总额116亿美元,与20

中国企业海外IPO成热钱印钞机风投快速撤出

风投在所投企业IPO后快速撤出 短视行为不利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段郴群) 继5月初人人网.网秦科技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后,包括世纪佳缘.凤凰网,土豆网.淘米网以及迅雷公司都有望在5月份在美国正式IPO,而在众多中国企业海外成功IPO的背后,则是此前投资这些企业的资金获得数倍的回报,中国企业集中海外IPO已成投资机构的"印钞机". IPO后资本回报达几十倍 刚刚上市的人人网投资机构中,软银持股比例为34.4%,按开盘价计算,这部分股票价值26.3亿美元,而软银2008年的投资只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