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从需求到产品的成长之路

  本文作者是大众点评的产品经理。

  本文打算写,如何才能跟技术进行沟通,其实跟技术沟通很简单,主要是贯穿整个从需求文档到产品跟踪、产品上线、迭代等的过程之中的。本文则更多的讲述作者工作半年来,从需求文档到产品上线的全过程,也希望跟更多的同行朋友多交流一下。

  需求文档看不看

  当你辛辛苦苦写出来一堆需求文档,跟UED的同学定好交互、视觉、重构;满以为技术会认真对待,但是你会发现,技术同学基本不会看你准备的一堆东西,基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开发,当开发不下去,第一时间也不是看文档,而是看测试用例,或者直接跟产品沟通;基本文档只是QA同学对着写用例。

  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于技术不按照文档开发,是比较着急上火的,经历一段时间后,发现重点就好了。产品的本质是保证产品核心功能的质量,保障用户体验,用户端和商户端的功能不能含糊;运营后台、客服后台之类的,保障功能完整和业务流畅的基础上,可以给技术适当的自由发挥;就算是前台页面,多听听技术的意见,让技术同学参与进来;开发过程中,保持沟通,对于技术提出的问题,最快速度的响应。

  什么样的需求要写文档?对于功能性、涉及业务流转,状态切换,边界条件灰常多的需求,流程图、交互、PRD一个都不能少;对于非功能性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部分,文档可以不准备,准备好原型图,然后在上面标注出重点,交付的时候讲清楚。

  todolist与优先级

  产品在迭代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需求,不断有需求被完成,通过list来管理这些需求,整理的过程也是对产品思考的过程,不停问自己,这个需求用户是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必要,以及是否必要现在就做?

  list的好处就是,可以尽量多的记录所有需求,虽然有些天生就是被砍的命,但是list一堆需要完成的事情,对整个项目组都会有紧迫感;一句话讲清楚每个需求,标明优先级,负责人,对应的开发,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完成状态,让项目组所有人(包括老板),都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少事情在做,已完成来多少,接下来做什么。

  需求永远做不完,对于优先级安排,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就是四象限法,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根据项目实际来做判断。

  需求会议

  12年都是一周一次迭代,每周都会有下次迭代的需求会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评审,产品驱动的公司,基本就是需求讲解,交付,以及相关时间点确认

  需求准备要充分

  在需求会议上,面对技术和QA,甚至老大们的挑战,这是正常的,他们会问为啥要这么做,为啥不那么做,甚至直接对你的需求提出挑战:这个东西不靠谱,不可能;拍桌子打板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唯一避免发生的情况,就是对于需求的准备要充分;不管面对何种挑战,讲清楚数据、用户需要、和竞争对手怎么做的,基本就能说服;一般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会有大问题。

  真有自己无法立即解答的,快速承认错误:不好意思,这个是我没有准备好,会后我再去做详细调研和准备,快速跳过这个问题,继续下面有把握的内容;会后再去完整论证,并把问题描述清楚,邮件给大家;既可以避免冲突,会后大家平和心态来对待,也便于解决。

  讲好我的故事

  这里应该是讲好用户的故事,为啥叫讲好我的故事,因为产品需要把自己代入到各个角色中;做过几次用户访谈,很多用户描述这样一个场景,我快下班了,拿出点评App搜索附近找吃的;运营说这个这个很烦,我需要这么这么做,其实可以这样就解决了;

  客服说,这个信息在这里查,那个信息在另外一个页面,每条记录处理的时间增加多少分钟;

  最有意思的是商户端,商户那边有签合同的、店长、负责人、前台、收银,会计,每个人都有可能来用我们的后台,去商户端做访谈的时候,观察他们如何使用点评的产品;

  讲需求的时候,先描述用户遇到的困境,绘声绘色,动人心弦;如何做到,代入自己的角色,不要假装用过,而是自己真正使用过程中的痛点,放大再放大,感情方式来打动技术。

  描述痛点只是第一步,可以清楚描述,如果这个需求做来,运营效率可以提升多少,节约多少成本,最终转化率预计提高多少,以及ROI(投入产出比),所有功能点的改进,最后都可以结算为Money,因为钱,会让所有人兴奋,并集中精力来解决问题。

  让更多的人参与需求讨论

  需求被挑战,会有点不舒服;但是若所有人都表现出对你的需求漠不关心,那才是最难受的。如何让技术更多的参与需求讨论:首先可以挖掘对业务有兴趣的人,多跟他们聊,他们会主动告知他们的想法。一般工作几年的技术比刚刚工作的童鞋更关心;其次让技术有存在感,定时告知他们相关的产品数据,月用户数,月增长量,收入等,根据技术所开发的功能点,细化到此功能带来的数据,以及同比环比数据;最后在Scrum中,计划扑克能够让所有人都参与到需求当中,因为每个人都要评估task的工作量,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确定好时间点和相关责任人

  Scrum确实是一个好的方式,能够估算出工作量,并且技术自发领取任务,直至每个人工作内容都填充满整个sprint。

  在未开始Scrum之前,每周一次需求会议,只是交付好相关需求,由开发主管来指派任务,并定好工作计划表,然后QA同学补充相关测试安排,最后敲定上线时间。

  其实不管何种方式,最终的结果导向就是,产品尽快上线,且以最有效、风险最小的方式。

  适当地砍需求

  产品是不需要懂技术,但是如果能根据需求大致预估工作量,排期更简单;每次我都会提前多准备一些,连交互和重构都准备好,摆出一副不做此需求是誓不罢休的架势;资源充分时,技术童鞋会主动领取需求的,但是当工作都排的比较满的时候,就很难了;所以需求评审时,每个需求的优先级都排的高高的,将用户痛点描述的栩栩如生,如果技术实在抱怨太多,那就象征性地砍掉部分,前提是保证核心必须完成,其实当砍掉一部分,不会一直砍下去,而且心里也会有满足感;其次给技术紧迫感,赶紧完成,后面还有一堆事情呢,即使这次迭代不做,下次迭代也需要完成

  产品开发过程中

  保持沟通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都是非常有责任心的,会帮你考虑边界条件,作为产品积极响应技术提出来的各种疑问,是维系技术与产品之间很有效的方式。虽然有一些问题,可能是技术对需求的理解并没有产品那么深刻,讲清楚就好了,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因为最终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产品,另外公司开始实践的Scrum也对整个团队保持沟通,既是要求,更要成为一种习惯。

  认真对待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又是一个保证产品质量的利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认为测试用例只是QA同学的工作,第一版本App上线做UAT的时候,发现对着需求文档并不能完整验证完所有需求,但是对着测试用例,所有的主流程,辅助流程,边界条件,非功能性需求,清晰明了,感觉太有用了。所以每次都提前完成需求文档交付QA,QA在技术正式进入研发完成用例文档;在过测试用例时,产品同时参与,避免一些需求理解上的偏差,此外技术同学对着case开发,比需求文档描述更清晰,另外技术同学可以参与部分自测;UAT的时候,也是产品的参考。

  需求变更与delay

  需求变更是永恒的话题,Scrum中一般是不接受需求变更,其实不允许变更的本质不是需求定板不动,而是对产品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从需求调研、准备、设计、交付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周全和清楚;即使在要求严格的Scrum中,需求真的不能变更么?如果临时线上bug造成用户无法访问,技术同学是不是要停下手中工作,来排查线上故障呢。作为一个产品,不是神,尽量保证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且必要,并且将所有的需求准备工作做到位;如果还不能避免,就要影响甚至说服整个团队来拥抱变化。

  正确处理需求变更

  需求变更已经发生,那就赶紧处理吧。如果是产品没考虑清楚,用户调研或者数据支持出错,果断向团队承认自己的错误,没有人会责怪一个真心诚意道歉的人;并在第一时间交付变更后的需求文档、交互、视觉、重构等,并跟技术沟通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此次实现;若技术的工作在本次迭代已经安排很满,那考虑需求的紧急程度,适当情况下,可以放到下个迭代去完成。

  若是因为行业或者市场变动,产品转型等原因,直接向团队传达变更的原因,以及接下来的产品规划,让所有人都看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技术会有疑问和挑战,耐心解答,通过行业数据、竞品等角度去阐述;遇到老板变更需求,那比较简单,因为老板的需求优先级永远是最高的,但是作为跟技术直接沟通的产品,要认真对待老板变更的部分,若老板频繁变更需求,烦的是技术,会不会以后合作留下影响呢。

  关于产品delay

  不管产品还是技术,没有人愿意看到delay的;面对delay,怎么处理?换个思路:就算delay了,只要用户还能用,服务照样跑,地球还照样转。如果真的导致用户不能访问,整个技术团队肯定加班加点,不吃不喝也会搞好的。一旦出现delay,整个团队一起来排查delay原因,是需求变更,还是资源没到位,还是项目之间的耦合关系,前面小的改动,导致后面项目的延期,做好每次的总结会议,并在下一个迭代中避免此问题。

  目前团队中正慢慢引入Scrum敏捷开发,而本篇总结,大部分是基于小瀑布模式的迭代;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一转眼又过了两个月,正式工作已经八个月,需要走的路还有很多,跟随整个team一起成长。

时间: 2024-12-26 10:41:15

PM从需求到产品的成长之路的相关文章

小工具产品怎么成长的

 就在前几天过生日的时候,女友送了把"贝尔同款"的刀,让我非常开心!玩了一小段时间刀,我深深敬佩的这个刀匠,不由得联想,刀这个单纯作为切割的工具,发展到现在,居然进入了艺术领域的范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是谁说,小工具不能有大作为?--CLLDXYT 除了上面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最近的发生的几件事件,让我产生了写本文的动机. 百度首页出现了墨迹天气的服务 不要问我为什么你的百度首页没有这个效果,我会告诉你需要登录才能看到.(会唱的举手) 大约两天前,百度的首页左上方出现了这样的天气

互联网产品需求管理:产品管理流程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产品需求管理是产品研发的核心环节,产品需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品开发周期.产品开发成本.产品运营成本,甚至直接决定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据统计:产品开发中40%-60%的问题都是在需求阶段埋下的"祸根" ,在测试阶段及运营阶段发现需求阶段植入的问题,解决的代价是需求阶段发现问题的68-200倍.      关于需求管理的故事很多,列举一些常见问题: 某天老板问起:我很久以前提过一个需求,提过以后就没下文了.产品经理无辜地说:有提过吗,是给我提的吗? 某个销售谈起:

PM该如何做好产品竞品分析?

摘要: 在企业中竞品分析工作大多数产品经理实际工作中很少去做,要么由市场和运营人员代劳,也或者产品部门配备市场研究相关岗位定期来做.而近来部门同事实行每月对现有产品进行竞 在企业中竞品分析工作大多数产品经理实际工作中很少去做,要么由市场和运营人员代劳,也或者产品部门配备市场研究相关岗位定期来做.而近来部门同事实行每月对现有产品进行竞品分析,参与一部分工作.对于既不是专才和通才的产品经理来说也是一种全新历练和学习.竞品分析结果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依据(由于信息挖掘渠道和关注点都相对带有主观性,比较危险

软件加密市场需求与产品互动分析

每天,全世界由于软件盗版造成的损失不小于5000万美圆,即使在号称法律制度最完善的美国,盗版率也高达21 %(数据来源于IDC).软件盗版问题,已经成为影响 软件业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而加密也就成了无奈的选择.如果说,反病毒技术的更新是由病毒制造者驱动的话,那么,软件加密行业更是 一场与解密者进行的博弈,同时也推动着这一行业市场需求的发展.在最初的加密过程中, 大部分软件商采用的是软加密方式,主要有密码方式.软件自校验方式和钥匙盘方式等纯软件的手段. 但是随着软加密技术很快被解密软件攻克了防线,

更加迅速及时地按照各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

东芝将负责液晶电视及高清刻录机等映像业务的"视觉产品公司"与负责个人电脑等业务的"数码产品网络公司"进行合并,成立"数码产品服务公司".东芝方面表示,此次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加速开展事业运营,以开拓新兴国家市场并加强在全球市场开拓电视.个人电脑.平板终端等融合产品及服务.为此,将以往按照液晶电视和个人电脑等产品类别进行区分的管理体制,改为按各地区综合管理数码产品的体制,以便更加迅速及时地按照各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

英特尔物联网的未来:以市场需求定义产品

不久前,由英特尔举办的<"视觉处理助力智能物联"主题沙龙>在北京中关村举办,活动中,英特尔中国销售与市场部市场总监姜怡然具体为大家阐述了在物联网大潮中,视频数据占据主要地位,对于早早布局物联网的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如何将现有设备变成物联网的?未来,随着可视计算的兴起,将如何应对? "据统计,互联设备正以300%的速率增长,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互联设备达到了150亿台,预计到2020年,互联设备将达到2000亿左右.目前,物联网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带来的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一第2章 了解用户体验设计师2.1 用户体验相关职位有哪些

第2章 了解用户体验设计师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广义的用户体验指人在使用某个产品时的主观感受.在互联网公司或软件公司里,用户体验主要来自用户和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 人与界面的交互,本质上来说和人与物品的交互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机器更加智能,可以通过界面不断地给用户反馈(比如点击某个按钮,跳转到某一个页面.输入某段文字,在屏幕上相应地就能出现这段话).在这种来往间,形成了人机交互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体验思想的升华,我们使用的产品界面越来越易用,用户体验越来越好.现在连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一导读

前 言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今年是我做交互设计的第5个年头. 2009年6月,我来到中国移动研究院,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实习生.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很多设计高人,他们的指导使我受益终生.我的交互设计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2010年7月,我研究生毕业,并拿到了网易的offer,成为网易UEDC(网易用户体验设计中心)的一名交互设计师.在这里,有很多非常优秀.年轻的设计师,大家定期在一起沟通交流,在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成长着.UEDC十分重视设计师的个人提升.部门领导鼓励大家写博客并组织.参加

三十八载,Oracle伴我同行—记我的职业成长之路

题记 三十八载 Oracle伴我同行 --记我的职业成长之路 2015,今年是Oracle公司38周年:2015,今年我已然38岁.在Oracle庆祝38岁生日之际,仅以此文作为回顾,记录我的Oracle技术之路. 缘起边陲 恰同学风华正茂 我在2000年大学毕业时,第一次接触到Oracle数据库,作为一个程序员,开始从网络配置一步一步深入Oracle数据库的内部. 很幸运,在我作为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中,我的第一位师傅把云波先生,不断给我信任和鼓励,也不断促进我的学习,在我能够轻松完成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