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暴雨洗刷着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暂时打破了厂区的平静。
据媒体报道,深圳龙华富士康消费电子产品事业群(CCPBG事业群)近日集体停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次风波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员工的职位升了一级,但工资并未增加,加上以前每年7、8月份要发的绩效奖没有发放,引起了小范围的薪资风波。
富士康科技集团昨日晚间向本报确认,7月23日,CCPBG事业群员工集体来到集团工会就岗位津贴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反映,但并非外界所传罢工。集团工会在了解员工具体诉求内容之后,会同事业群管理人员与员工展开沟通协商,事件最终会得以解决。
“薪资纠纷”成主要导火索
“薪金纠纷”是这次员工停工的主要原因。参与停工的一位员工对记者表示,富士康公司给该厂某部门的技术工作人员涨了20%的工资,而周边部门和生产部门人员工资一分未调是引发这次停工事件的直接原因。
7月23日早上9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园区,200多位白班员工参与停工。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消费电子产品事业群(富士康内部简称:CP)主要是做游戏机的事业群,但薪资水平在富士康所有事业群中处于较低的位置,员工怨言比较多。
“此前爆发的非法雇用童工事件也是发生在这个事业群。”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另外加上去年年终绩效奖在今年年中只发了一半,没有兑现公司当时的承诺,员工没有按期拿到应得绩效,所以工人加重了对公司的不满,还有大家的加班时间也是导火索之一。
事实上,从美国公平劳工协会(Fair Labour Association,简称FLA)进场后,富士康对工人的加班时间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但整改措施出台后,富士康的部分工人却因拿不到和以往相同的工资而选择辞职。
“2350元的底薪,扣社保190元,住房公积金120元,住宿费110元,再加上吃饭的钱,日子其实并不好过。”一位富士康龙华厂区的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量是富士康生产线工人工资的重要考核指标,现在大多数人的心态都是宁愿辛苦些,也想多加班。
但除了加班管控,富士康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生产线,还对工人实施了“分流政策”,这一点也让很多工人感到难以接受。
据龙华厂区的工人王琪(化名)描述,富士康从去年开始特别注重成本的管控,比如说人力管控和物质管控,一部分员工需要面对跨部门的分流。“哪个部门业绩下滑,有多余的人力,就把这些多余的人力调配到其他部门进行支援,不再是某条生产线的员工,而是变得更加机动了。”
就在这几个月,富士康旗下“群康科技”5月起至6月上旬全面停工,据富士康员工透露,至少有3000~4000人受到分流的影响。而据富士康发言人刘坤的表述,目前事件正在解决中,“群康科技待分流员工已分流至其他事业群的,有736人,其中,回河南工厂工作的有4人,自愿去宁波的有190人。现在工厂还有3456名待分流人员。”
刘坤表示,在富士康员工分流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工厂处于淡季时,员工就可能被分流到处于生产旺季的工厂,员工都是一个地区之间的分流。他称,分流并不表示富士康内迁,只是群康科技业务有所调整。
据富士康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分流暴露的主要是工人对待遇的不满,而选择“停工”或者“被辞退”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补偿,所以一旦有人鼓舞就会得到更多的响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富士康内部已经从5月开始举行了50多场内部说明会和座谈会,接下来还会有11场左右。
投资变向欲解代工难题?
根据FLA此前发布的首份报告,富士康三家工厂出现的问题包括,加班时间过长,平均每位受调查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个小时,拖欠员工工资或者待遇过低,超过六成员工表示薪酬满足不了其基本要求。随后苹果和富士康接受了FLA提出的整改要求,并制定了长达15个月的改善计划以及完成目标日期。
而距离FLA提出的7月前的整改时间,目前还只剩下几天。根据记者接触的富士康最新的招聘计划,目前厂区内确实对应聘工人的年龄和工时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处理供求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遵照劳动合同法来走,其他企业也开始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富士康来说这始终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因为富士康拥有过百万的用工规模。”华南某高校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对记者表示,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劳资问题,富士康要做的不仅仅是用工结构上,还有更多的产业改变。
记者注意到,在最近的一次贵阳厂区投资讲话中,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似乎也一改以往“大手笔”的作风,表示贵安新区主要做的是第四代产业基地。在此次投资中富士康并没有把传统的代工业务放在首位,而是希望在贵阳发展软件以及云端技术,还有在上个月股东大会上宣布被分拆出来的碳纳米管科技等产业。
“贵州的投资预计实现5万人的就业目标,显然富士康并不想再造一个郑州或者龙华。”据接近富士康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富士康未来的改革路数是希望减少低端代工产业的同时开始注重高新技术的投入,目前全国五个西部新区的开发中已经参加了2个,但体量和技术方向和以往有很大不同。
在一周前的媒体见面会上,郭台铭这样总结未来的产业方向:富士康绝对不会放弃制造业,但是制造业的比重可能会下降,有了强盛的第一和第二产业才能有更好的第三产业。任何的服务业必须有坚强的第一、第二产业做后盾。制造业是富士康的根本,但富士康将利用科技手段,减少制造业的污染。
显然,除了制造业污染问题,制造业比重的下降也许更能缓解郭台铭因“百万工人”带来的头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