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分流“管道”检验:

  本报见习记者 宋振怡

  截至目前,已837对家企业排队IPO,按照目前IPO频率,不考虑增量影响,到2015才能消化掉这些排队企业。针对目前悬于A股上方的IPO “堰塞湖”现象,市场人士提出几大疏通导流的对策。

  企业陷两难境地

  “对于目前的IPO堰塞湖不必太担忧,一方面一些企业会主动或被动撤回IPO申请,另外也有其他的渠道来分流。”一位受访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800多家排队企业并不是每一个都可以上市。“由于业绩下滑,一些公司将由于业绩不能达到IPO要求主动撤回;另外近期证监会也加大了对企业、中介机构的查处力度,可能导致排队上市的企业中有部分被打回。”

  受今年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以来企业业绩波动较大,在审的800多家IPO企业中,业绩大幅下滑的不在少数,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透露:“确实有很多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业绩大幅下滑,有些已经不符合IPO上市基本条件,但很多公司倾尽全力准备了三到五年,照现在的业绩来看,可能需要明年重新提交报表,大大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同时由于监管严格,上市步伐放缓的原因,企业的上市成本越来越大。”

  同时他还表示,面对今年的业绩,很多企业在继续拼一把和撤出中犹豫,继续申请IPO成本越来越大,但撤出又不甘心,毕竟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海外上市难度大

  12月20日,证监会公布《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取消了1999年发布的“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

  等硬性指标,进一步放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条件。

  对此上述人士认为,降低境外上市门槛,简化审核程序,为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减少企业上市成本,同时让小企业不再受指标名额限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压力,但从一些境外上市的企业的经验教训来看,有些中国企业并不适合国际市场,因为在海外上市要求上市企业的抗压性和自身素质较高。

  业内某资深上市律师表示,从企业方面来看,现阶段排队企业可能对海外上市并不热情。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首先,境外上市费用过很高,在境外上市总成本可会是境内上市的2-3倍,很多企业可能接受不了。

  其次,排队上市企业个人意愿可能并不强烈。毕竟为上市,企业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包括上市几年前就开始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上市改变经营策略,调整股权结构,强化盈利模式,精简管理队伍等,可以说已经在排队的企业在此前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若是转战境外上市,就必须把现在已经做好的准备放弃,再重新花费一次。

  新三板分流障碍重重

  关于证监会或出台政策鼓励排队IPO企业自愿申请新三板挂牌一事,上述律师表示:“这只是业内学者提出的一种建议,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但并不适合于现阶段,首先制度不同,IPO是先发行后挂牌,而新三板则是先挂牌后发行,而这就对排队待审的企业没有吸引力,毕竟由于新三板相关制度还未开始实施,尤其是现阶段由于《非公办法》还未实施,依然受股东200人的限制,股票还不能自由交易,新三板还不能实现其作为融资平台的价值。即使挂牌后可实现再融资,但在融资金额有限,同时等待时间过长,这对于大额融资的排队待审企业来说,还不如继续等待争取早日挂牌。”

  他表示,对于新三板来说,不是企业说想上新三板就能上的,还有一些限制要求。毕竟新三板还处于试验阶段,只对包括中关村以及今年8月国务院扩大试点新增的上海、武汉和天津的国家级科技园区在内的四个园区开放,只有园区内的合格企业才能申请新三板挂牌。

  除此之外,他认为新三板以及包括中小企业私募债在内的平台,主要面向经营融资缺乏的小企业,这些大部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继续发展下去资金跟不上的企业,规模很小有一些年收入只在百万,急需融资发展才来新三板。这与排队IPO的企业不同,现阶段排队待审的企业规模都不小年收入都千万以上,企业日常经营资金也没有问题,这些企业一般在排队之前都有投资公司对其投资,实际上并不缺钱。

  券商今年IPO承销收入同比大降60%

  本报记者 潘侠

  看完今年投行承销IPO的收入数据,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年以来投行会频繁降薪和裁员了。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300033,股吧)数据统计,2012年,39家券商全年承销了149单IPO,承销收入52.94亿元,承销金额950.59亿元;而去年光是上半年就承销了164家IPO,有82亿元的承销收入和1512.94亿元的承销金额;去年仅前四月投行的承销收入就有69.38亿元,比今年全年还多16.44亿元。

  券商今年承销座次方面,国信证券、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平安证券居前三,这三家券商共承销了51家企业,占比高达34.23%,其余65.77%项目则由36家券商瓜分。

  国信、中信承销家数居前

  今年的投行收入与去年相比逊色很多。今年券商全年承销了149单IPO,承销收入52.94亿元,承销金额950.59亿元;而2011年,全年有277单IPO,承销收入132.37亿元,承销金额2564.93亿元,承销收入同比大降60%。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认为,除了承销项目减少的原因外,今年市场不好导致的融资额下降也是令承销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比前两年的数据可见,今年券商承销家数为去年的53.79%,但承销收入和承销金额分别仅为去年的39.99%和37.06%,也就是说,去年平均一单IPO能融资9.26亿元,而今年只能融资到6.38亿元。

  券商承销座次方面,今年国信证券代替平安证券,承销家数最多,中信证券则由去年的第十名上升到第二,平安证券则排名第三。这三家也是仅有的承销家数达两位数的券商,承销家数分别是22家、15家和14家,而去年,7家券商的承销项目都达到了两位数。这三家券商共承销了51家企业,行业占比高达34.23%,余下的65.77%项目则由36家券商瓜分。

  今年还有一匹黑马是华泰联合证券,去年其未入前十,今年却承销了9家,与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并列排第四。

  募资方面,今年是中信证券第一,国信证券、广发证券排第二第三。分别募资172.4亿元、157.71亿元和62.8亿元,黑马华泰联合证券则募资了46.6亿元。

  承销收入的排名情况与承销家数排名一样,国信证券以8.63亿元居首,中信证券和平安证券分别为7.34亿元和4.34亿元,广发证券和华泰联合也都过了3亿元,分别为3.43亿元和3.02亿元。

  保代被“饱和”

  在业内人士看来,承销收入下滑除了与市场不好融资额减少有关外,更多的是由于发行节奏缓慢,项目堆积造成的,过去坐拥“金饭碗”的保代,如今也风光不再。

  今年年初,证监会放宽了保代签字权,接着制定了一个新股市盈率的参考线,这些新措施对投行和申请IPO企业都有不小的影响。“虽然设置市盈率参考线是为了防止"三高",但市盈率下降确实会导致投行收入减少,加上今年行情本来就不好,很多公司的津贴都取消了,签字费也下降了,没有项目的同行日子确实不好过。不过,每家券商的情况还是不一样,不是每家都象媒体描述得那么严重。”上述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但随着保代考试一年考两次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保代会逐渐饱和肯定是趋势。”

  根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800多个项目分别由1200多名保代保荐,而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保代人数为2226人这就意味着,目前有1000多名保代没有任何项目在手。

  汇丰:致力做最了解中国的外资银行

  ——专访汇丰(中国)副行长丁国良

  本报记者 吴婷婷

  作为汇丰本地注册的全程见证者,丁国良至今难忘汇丰筹备申请转制本地外资法人银行的某一天:14个来自全国其它城市分行的员工提前来到北京等候,在第一时间拿到汇丰中国的营业执照后马上返回原地办理工商登记手续。2007年4月2日,转制成为本地外资法人银行的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作为最早一批获准设立本地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汇丰中国目前已在国内拥有135个网点, 其中有27间分行,分行网络在外资银行中首屈一指。今年6月升任汇丰中国副行长的丁国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汇丰多年来一直致力做“最了解中国的外资银行”。

  《证券日报》:从整体规模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的份额很小,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汇丰注册本地法人银行已经5年多时间,您如何评价5年内取得的成绩?

  丁国良: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目前外资银行占比不足2%。但从规模来看,因为市场在不断做大,外资行的网络分布、人员包括利润都呈现增长的态势。2007年汇丰本地注册时, 仅在14个城市拥有35个网点,而到目前我们已经设立了27个分行和135个网点。 根据近期标普发布的中国50大银行榜单,汇丰中国排名第26位,在入榜的4家外资银行中居首,这也是外资银行首次进入此榜单。

  中国银行业的开放给汇丰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自本地注册五年来,汇丰实现了很多市场的“第一”, 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黄金期货交易、企业债券承销业务等等。2007年4月,汇丰中国成为第一批在中国注册的外资银行;2007年12月,汇丰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农村市场的外资银行;2009年7月,汇丰成为第一家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外资银行等等。

  《证券日报》:作为在内地领先的国际银行。下一阶段汇丰中国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丁国良:汇丰中国下一步目标很清晰:我们要把国内的业务做深、做广、做好。同时我们会根据政策的导向,积极配合拓展在国内的业务。中国为我们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将继续投入并拓展在内地的业务和运营,包括增设新的服务网点和拓展位于广州的后台环球营运中心。我们也将继续与长期的战略伙伴交行保持合作。

  我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期待在三个方面不断努力,支持内地银行业的可持续增长:首先,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为市场推出更多的财富管理产品,以满足内地富裕人群不断增长的理财需求;其次,在客户逐步减少对传统银行贷款的依赖的同时,促进更多不同类型金融解决方案的推出,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此外,汇丰将继续借助全球网络优势,帮助中国企业深入拓展海外市场。

  《证券日报》:您如何看待这5年中资银行的发展,中外资银行的关系?

  丁国良:在过去五年,中国的金融市场总体发展及对外开放的速度是惊人的,亦为所有中外资银行带来了无限的机遇。我们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将继续为中外资银行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绝佳的平台。

  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配合得很好,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从外资银行角度来看,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服务质量,同时也提供先进的海外银行管理理念和模式。

  我们认为,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外资与中资银行各具优势,在整个市场中可以互为补充。中资银行在网络、客户资源、人才等方面都相当具有竞争力。相反,外资银行的核心优势在于协助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将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国际经验带入中国,并凭借全球网络和资源,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汇丰中国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与中资金融机构和我们的战略伙伴展开了良好的合作。其中,汇丰与交行在开展中的合作项目就达70多个,涉及不同业务领域。

时间: 2024-07-30 00:49:56

IPO分流“管道”检验:的相关文章

IPO分流管道检验:海外IPO费用高 新三板融资少

截至目前,已837对家企业排队IPO,按照目前IPO频率,不考虑增量影响,到2015才能消化掉这些排队企业.针对目前悬于A股上方的IPO "堰塞湖"现象,市场人士提出几大疏通导流的对策. 企业陷两难境地 "对于目前的IPO堰塞湖不必太担忧,一方面一些企业会主动或被动撤回IPO申请,另外也有其他的渠道来分流."一位受访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800多家排队企业并不是每一个都可以上市."由于业绩下滑,一些公司将由于业绩不能达到IPO要求主动撤回;另外近

成飞集成收购同捷科技 并购或成IPO分流新渠道

1月13日晚间,停牌近三个月的成飞集成发布公告,拟以"现金+股权"的方式向中科远东等21家企业及雷雨成等36名自然人购买其持有的同捷科技87.86%股权.同时,募集不超过1.67亿的配套资金,用于支付股权收购款和提高整合绩效.这将会是证监会开展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后的首例并购退出.面对由800多家A股排队待审的企业形成一座IPO"堰塞湖",业内对于如何进行IPO分流的讨论和实践也一直在继续.目前讨论较多的分流渠道主要包括新三板挂牌.赴港上市和发展债

新一轮互联网泡沫由美国向国际市场蔓延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导语:国外媒体今天撰文称,随着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日益飙升,新一轮互联网泡沫似乎又再度兴起,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创业企业并不急于上市,而且投资地域较为分散,主战场甚至有可能从美国转向国际市场. 以下为文章全文: 再度繁荣 互联网引发的首次狂热以及随之而来的挫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时间,但现在,为了寻找下一个Facebook.Groupon或Twitter,又有大批风险投资开始进军互联网创业领域. 有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球有超过50亿美元风险投资流

迪信通IPO“最后一搏” 急需融资管道转型

国内移动通信连锁迪信通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走过21年创业路,两次折戟IPO,迪信通终于将自己推销到资本市场. 但在6月25日迪信通提交的招股书里,记者却完全找不到迪信通对上市后的"远景规划".与众多IPO企业绞尽脑汁给资本市场营造"想象力","讲故事"不同,迪信通的招股书展示出来的就是一个靠倒卖手机谋生的连锁卖场. 要命的是,这个古老的赚钱手艺以后可能不值钱了. 一方面,国内智能手机增速放缓,迪信通现有业务毛利率已连续三年下滑.另一方面,抢食

IPO重启担心什么:资金分流限售股数量增加?

<理财周刊>:IPO重启市场担心什么 提要:IPO重启可能造成市场资金分流,还可能使限售股数量继续增加.而限售股的解禁是导致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 IPO即将重新启动,市场的担心情绪油然而生.周一股市开盘即告大跌就是一个写照. 资金面压力有多大 有分析师表示,假设每月流入资金600亿元,再假设现有存量在12个月里消化掉,那么IPO重启将导致每月有237亿元的资金需求,加上每月500亿元的解禁股减持压力,市场资金面存在一定压力. 而市场乐观者认为,IPO并不会给市场整体带来很大资金压力,因为重启I

IPO打新分流资金有限基础设施仍是信托重点

IPO重新开闸了.截至记者发稿,已有15家公司拿到了IPO批文,这对排队等待上市的众多公司来说意味着见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这对于近几年红火的信托行业会不会有冲击?毕竟信托类融资在IPO停摆之时备受市场追捧.对此,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IPO重启尽管会分流一部分信托资金,但影响不大.IPO融资企业的所属行业与信托产品主要投向有所区别,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未来信托融资仍旧是其主要渠道.同时,信托代表了利率市场化的方向,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充分

在.NET中使用命名管道完成进程间通信

进程 你曾经需要在同一台机器的两个.NET应用程序间进行数据交换吗?例如,一个Web站点和一个Windows服务?.NET框架提供了几种好的选择来完成进程间通信(IPC):Web Service,Remoting.最快的是Remoting,因为它使用TCP通道和二进制格式. 然而,如果需要频繁地从一个应用程序调用另外一个应用程序,并且你主要关心的是性能,Remoting还是显得慢了一点.让Remoting变慢的,不是协议,而是序列化. 通常来说,Remoting是很不错的,但如果仅限于本地机器的

IPO注册制:不会无节操发行抽血效应是杞人忧天

专家表示,只要上市公司质量好,就能吸引投资者目前,注册制改革正成为当前牵动市场神经的热词.四日内,国务院和证监会三次提到注册制改革,而且措辞已经由"推进"改为"抓紧出台"和"抓紧提出",注册制方案出台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专家表示,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新股会"无节操"发行.在监管与市场的有形与无形之手双重作用下,上市公司质量将得到更好的检验."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只是把上市的行政审批权力和责任,移交给了上市公司.保荐机构.

投行三招应对IPO咨询数据采集

证券时报记者 杜 妍 本报讯 IPO咨询数据资料采集已成为投行软肋.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了解到,受第三方IPO咨询公司"数据门"事件影响,一些保荐机构调整了IPO数据资料采集方式:除选择从公开信息中获取拟IPO公司相关数据及谨慎外包予第三方机构外,更多地是让发行人自行完成数据采集. 第三方机构仍活得滋润 记者了解到,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多属新兴行业.其细分市场相关数据,如市场占有率等,鲜有公开客观历史数据可查.出于时间.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保荐机构倾向于从第三方机构获取所需数据,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