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用千兆以太网来承载IP业务,
那么就可以应用IP
路由协议的收敛特性来保证城域网,与千兆以太网1+1备份方式相比,OSPF协议从故障中恢复的时间要长很多。 太网:IEEE802.3定义了10Mbps的以太网标准,采用载波监听和冲突检测(CSMA/CD) 协议,以半双工方式运行。从80年代末开始以太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0BaseT是运行在3类或 更高类别的双绞线上的以太网。10Base2/5是运行在同轴电缆上的以太网,10BaseFL是运行在 光纤上的以太网。由于冲突检测的协议要求一个512位的时间槽保证无错误的检测到冲突,
所以 以太网的距离覆盖范围受到了限制,10BaseFL最大的覆盖距离为2km,10BaseT在一个网段内的 最大覆盖距离为100m。 快速以太网:IEEE802.3u定义了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标准,它可以用半双工的方式运行 CSMA/CD协议,也可以有全双工的方式。由于快速以太网对以太网的后向兼容性,在90年代的 中
后期,快速以太网成为局域网中的主流技术。100BaseTX是运行于5类双绞线上的快速以太网, 100BaseFX是运行于光纤上的快速以太网。对于以半双工方式运行的快速以太网,
同样也有距离 覆盖范围的限制,并且由于快速以太网以100Mbps的速率运行,时间槽长度同样是512位。所以 它的最大距离覆盖范围是以太网的1/10,为200m。
但是对于全双工方式运行的快速以太网, 在理论上就不再有距离的限制,而实际受限于电或光信号的衰减。如实际中运行在单模光纤上 的100BasFX SMF的全双工快速以太网最大覆盖距离可达20km以上。 1998年6月在千兆以太网联盟的推动下IEEE正式发布了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 802.3。把以 太网的速率提高到了1000MbPs。而在此之前的1997年,就已经有很多的厂商迫不及待地推出了 千兆以太网的产品。结网络界带来了全
新的解决方案。到了现在的2000年,我们已经可以很清 晰地看到,不仅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在桌面和工作组级网络中打败了ATM,在城域网中,千兆 以太网也凭借其良好的兼容性和优异的性价比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价格的下 跌,千兆以太网会象快速以太网一样普及。 1.2.1 半双工千兆以太网 MAC层协议 对于快速以太网来说,512位的时间槽内电波或光可以传输400m远,如果在千兆以太网中, 512位的时间槽内电波或光的传输距离则只有40m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半双工千兆以太网的 覆盖半径只有20m。这样的距离覆盖范围在实际中无法得到大规模推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IEEE对以太网的MAC层协议作了第一次重大修改:载波扩展和帧突发。 为了使千兆以太网的距离覆盖范围达到实用标准,半双工千兆以太网时间槽长度扩展到了 4096位,这样半双工千兆以太网的距离覆盖范围扩展到了160m。为了兼容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 中的帧结构。半双工千兆以太网的最小帧长度仍需要保持为64byte。但考虑到时间槽长度为51 byte,为了能够匹配时间糟的长度,当某个DTE发送小于512byte帧时,半双 工千兆以太网MAC 将在正常发送数据之后发送一个载波扩展序列直到一个时间精结束。
例如:某DTE发送一个64 byte帧,MAC将会在其后加入512-64=448byte的载波扩展序列。如果DTE发送的帧长度大于512 byte,则MAC不做任何改变。 在载波扩展的情况下,解决了半双工千兆以太网距离覆盖范围的问题。但引入了一个新的 问题:对于长度较小的以太网帧的发送效率降低了。对
于一个64byte的帧来说,尽管发送速度 较快速以太网增加了10倍,但发送时间增加了8倍。这样的效率并未比快速以太网提高多少,为 了解决半双工千兆以太网的效率问题,IEEE又引入了帧突发这种技术。 在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中,如果多个输人端口同时向一个输出瑞口输出数据,那么将会在 输出端口产生拥塞,这时一些输入喘口发送的帧将会被丢弃。如果在以太网帧上承载的是TCP /IP协议的数据包。那么TCP的传输机制会自动重发被丢弃的数据包,可以想象每个产生了丢 包的输入端口都将重新发包,引发新一轮的拥塞和丢包,结果是导致网络的吞吐率大幅下降。 为了避免丢包(丢帧)和重发现象的发生,IEEE在MAC层引入了802.3x
流量控制协议来避免丢 包现象发生。 流量控制的原理是当交换机检测到发生拥塞的端口之后,就会向输入端口发送暂停帧,通 知其抑制发送的流量,最后达到消除拥塞。流量控制并不能提高整个交换机的数据吞吐能力, 但是避免了在交换机内的丢包现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 IEEE给出的是最恶劣传输条件下的千兆以太网传输距离,在实 际应用中,各个厂商的产品的传输距离远远超过标准的规定,如阿尔卡特的PowerRail千兆路 由交换机的1000Base—LX接口在实际测试中可以无中继的传输 22km。
述说以太网技术在交换机中的具体体现
时间: 2024-09-20 14:34:56
述说以太网技术在交换机中的具体体现的相关文章
深度说明以太网技术对企业带来的好处
所谓的以太网技术就是:无论是人工交换还是程控交换,都是为了传输语音信号,是需要独占线路的"电路交换",这样才可以保证人们可以再网上自由自在的去浏览任何信息.无线交换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TCO.更有效率的管理等方面.随着无线浪潮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机关.企 业开始实施无线局域网.到现在为止,无线局域网一般是由连接到接入点的客户机构成,而接入点要提供安全功能.管理功能和其他控制网络无线部分所需的智能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管理多个接入点,对于可能涉及几百或
万兆交换机中的新一代技术
作为兼容于以往的最新以太网技术,万兆以太网不仅仅是以太网的"高速翻版",万兆以太网第一次提出了万兆广域以太网技术,第一次实现了私有网络到公众网络的融合.同样,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也不仅仅是在已有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上支持万兆的接入模块,它需要新一代的系统设计,包括从交换机体系结构.二/三层技术的更新,到下一代 IPv6 的缺省支持和有效的带宽管理.本文将探讨这些新一代的技术. 近年来,从局域网到城域网,从城域网到广域网,以太网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正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市场,尤其在
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及局域网交换机
交换式技术发展过程 以太网交换机,英文为SWITCH,也有人翻译为开关,交换器或称交换式集线器.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局域网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促进了计算机局域网络的飞速发展,从六十年代末ALOHA的出现到九十年代中期1000MBPS交换式以太网的登台亮相,短短的三十年间经过了从单工到双工,从共享到交换,从低速到高速,从简单到复杂,从昂贵到普及的飞跃. 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通信量的急剧增加,促使技术的发展,使局域网的性能越来越高,最早的1MBPS的速率已广泛地被今天的100BASE
以太网交换机中生成树协议的实现
摘要:生成树算法和协议是自动生成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生成树算法和协议的内容,并给出了在以太网交换机中的具体实现过程.我们通过实践证明,该方尖对于解析最优网络拓扑结构效果良好. 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二层即MAC层必须具有路由功能.目前普遍使用的MAC层路由方式是IEEE802.1组织发布的标准:基于生成树算法的路由.在局域网内的交换机执行了生成树算法以后,会组成一个生成树动态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使局域网内任意两个工作站之间不存在回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局域网广播风暴,同时,生成树算法还负责监测
网络交换机中的堆叠与级连区别详解
级连扩展 级连扩展模式是最常规,最直接的一种扩展方式,一些构建较早的网络,都使用了集线器(HUB)作为级连的设备.因为当时集线器已经相当昂贵了,多数企业不可能选择交换机作为级连设备.那是因为大多数工作组用户接入的要求,一般就是从集线器上一个端口级连到集线架上.在这种方式下,接入能力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干扰和人为因素,使得整体性能十分低下,只单纯地满足了多端口的需要,根本无暇考虑转发交换功能.现在的级连扩展模式综合考虑到不同交换机的转发性能和端口属性,通过一定的拓扑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地
以太网技术大全(一)
从10M.100M.千兆到万兆以太网,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在速率呈数量级增长的同时,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而不同应用领域各自的应用需求,又促进了在这些领域内以太网技术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以太网的网络处理器芯片技术和测试手段也在发展和成熟之中. "以太网技术大全"是以太网相关技术集大成者,包括如下内容:光纤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端到端的以太网.多层交换与负载均衡.网络处理器.运营商级宽带技术.以太网安全.以太网测试以及基于以太网的IP存储等等. (学电脑) 技术的发展总是与某一历史时段
以太网技术大全(四)
运营商宽带技术 以太网的成功体现之一就是在电信领域的渗透,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为了用户的需要提供适应以太网传输需要的技术,同时电信运营商在城域网中使用以太网技术. (学电脑) 以太网透传 LANE:这是一个听似比较久远的技术.在很多利用ATM技术构建数据网络的运营商,会向用户提供这样的服务.以太网可以通过运营商ATM网络实现透明传输. 下一代的SDH/SONET:对于传统电信运营商来说,SDH(欧洲和中国采用的标准)和SONET(北美的标准)是他们传输网络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体制.很多厂商推出了新的S
以太网技术大全(五)
在以太网络中主要网络元素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过对以太网网络元素和网络本身的测试,可以优化网络结构,排除网络故障,掌握网络性能.以太网的测试也有章可循,如人们熟知的RFC2544/RFC1242.RFC2889/RFC2285.RFC2647,国内的YD/T1099-2001(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 (学电脑) RFC2544/1242网络基准测试 在RFC2544/1242中主要定义四个重要指标:吞吐量.延迟.丢包和背靠背,这些指标是评价网络设备的基础,当
描述核心交换机中的TRUNK配置功能
在核心交换机中使用TRUNK功能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应用方面的优势?还有在具体的核心交换机产品中怎样来配置TRUNK,下面文章就对人们关心的核心交换机中的TRUNK配置功能进行说明研究.核心交换机的TRUNK配置功能非常重要,同时对TRUNK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以为互连的交换机之间提供更好的传输性能.到底什么是TRUNK呢?使用TRUNK功能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应用方面的优势?还有在具体的核心交换机产品中怎样来配置TRUNK,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方面的知识.在核心交换机的性能参数中,常常提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