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防线

近年来,我国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信息买卖日益猖獗,个人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16年11月7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出台,对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

近年来,我国信息泄露事件屡见报端。2015年2月15日,桔子、锦江之星等7大酒店的数千万条开房信息被泄露,涉及住户的姓名、家庭地址、电话、邮箱乃至信用卡后四位等敏感信息;4月22日,30多个省市的社保系统、户籍查询系统等被曝存在高危漏洞,包括个人身份证、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在内的5千多万条社保用户信息可能被泄;2015年8月,线上票务网站大麦网被曝存在安全漏洞,600余万用户账号密码遭到泄露在黑产论坛公开售卖。据《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诈骗犯罪数据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公民已经泄漏的个人信息多达11.27亿条。频繁发生的信息泄露事件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安全。

(二)个人信息过度收集屡禁不止

在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下,信息资源就是财富。网络运营商、平台服务商等相关企业为了掌握更大市场主动权,会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一方面,企业以各种理由要求用户提供手机号、姓名、生日、邮箱、地址等可能与服务不相关的隐私信息;另一方面,某些企业甚至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后台权限读取用户通讯录、通话记录、GPS位置信息等。相关报道显示,Win10系统会默认收集用户的浏览网页、所在的位置、在线购物信息甚至是输入的文字等信息。2016年8月,央视财经汇总了102款涉及私自采集个人隐私数据的恶意APP名单,阿里、百度、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旗下的APP赫然在列。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收集、保存、处理数据的成本大大降低,这意味着数据在当下和日后都可能被进一步使用,个人隐私泄露的威胁持续存在。

(三)个人信息非法买卖日益猖獗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大肆贩卖个人信息,从传统的工商、银行、电信、医疗等部门向教育、快递、电商等各行各业迅速蔓延,涉及社会公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庞大的“灰色”产业链,社会危害严重。2014年12月,130万条考研报名数据被曝在网上打包销售;某快递公司近百万条快递单个人信息也曾在网络上公开出售,网购者的物流信息、商品信息更是不法分子交易的“热门商品”;2016年4月,济南20万儿童信息被打包出售,信息精确到家庭门牌号。愈演愈烈的个人信息非法买卖行为令广大群众在经济、精神和名誉等方面遭受巨大损失。

(四)个人信息滥用助长恶意违法行为

大规模的信息泄露和信息非法买卖助长了短信骚扰、电话诈骗等恶意违法行为,我国的个人信息滥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2016年第二季度,360猎网平台共接到网络诈骗举报5509起,报案总金额高达4524.8万元。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37%的网民因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近一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人均损失133元。个人信息的滥用已严重侵犯和损害了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二、《网络安全法》重点解决个人信息保护的痛点问题

(一)规范了相关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责权范围

《网络安全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这项规定有利于理顺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建立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网络安全管理体制。根据该规定,中央网信办为国家层面上的网络安全协调机构,公安部、工信部等涉网部门职责分明,有助于推动相关部门共同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二)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商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目的明确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等;同时还规定了网络运营商应遵守对收集信息的安全保密原则、公民信息境内存放原则、泄露报告制度等。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要求其遵守公民信息境内存放原则,确需向境外提供的信息,应进行相应的安全评估。对于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要求其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还要遵守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通过以上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网络运营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等相关信息采集主体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明确了个人信息的使用权边界,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

(三)提高了个人对隐私信息的管控程度

《网络安全法》规定,公民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通过引入了删除权和更正制度,进一步提高了个人对隐私信息的管控程度。

(四)增强了针对侵犯个人信息权益行为的威慑

一方面,《网络安全法》明确了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措施。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服务提供者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如未能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被处以50万元罚款,甚至面临停业整顿、关闭网站、撤销相关业务许可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被处以最高十万元的罚款。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法》客观上增加了相关运营单位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的成本。相关运营单位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告知可能受到影响的用户,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由于通知会产生很高的成本,发生泄露问题也会对企业声誉产生极大影响,这就倒逼企业必须提高信息保护能力,确保不会出现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作者: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 赛迪 李建武)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6 12:31:44

《网络安全法》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防线的相关文章

《网络安全法》为个人信息加“锁”用WiFi万能钥匙连网更安全

6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是网络安全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这部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打击网络诈骗.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此外,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诈骗.在关键信

我国拟出台加强网络信息保护专项法律

新浪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171.html">微博认证为"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的新华视点12月24日微博发布,我国拟出台加强网络信息保护专项法律. 新华视点说:"[我国拟出台加强网络信息保护专项法律]为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审议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草案,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个

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启动个人信息保护等标准先行

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启动个人信息保护等标准先行 8月22日,<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构建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操作指南",将深刻影响中国网信行业和社会经济. 根据<意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网络安全审查.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大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智慧城市安全.物联网安全.新一代通信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等领域的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将"先行一步".中国网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

网络时代,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堤”

刚拿到新房的钥匙,装修公司便电话不断:刚购买了新车,保险公司的短信一条接一条--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 自去年山东徐玉玉案等悲剧发生后,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也引发了高度关注.自2017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惩治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网民个人信息上了一把"安全锁". 互联

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其重要内容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保护个人信息是其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窃取个人隐私手段不断翻新,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又给网络安全带来新的隐患--<网络安全法>值得你我共同关注. 窃取手段五花八门 点开老同学聚会照片链接,银行账号却被盗 "老同学聚会拍的照片你自己看吧,哈哈,大家没怎么变呢.查看请点开下面链接--"不久前参加过同学聚会的郭先生收到这条短信

信息时代,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堤”

生活中,你或许有这样的经历:上班时,有人打来电话问你需要炒股(或贷款)吗:刚领到新房钥匙,装修公司的电话就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轰炸":小孩马上要毕业了,一些补课班.培训班能准确地说出你家的地址--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陌生电话.陌生短信频频闯入我们的手机,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媒体报道,从6月1日起,一批新规正式执行,其中也包括备受期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其中明确规定"贩卖50条个人信息可入罪".这

从网络安全法草案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网络安全,强烈要求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惩治网络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许多议案.建议,呼吁出台网络安全相关立法.为适应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制定网络安全方面的立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中.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草案共7章68条.关于保障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草案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设置恶意程序,

网络安全法:买卖个人信息属侵权 贩卖50条可入罪

严处中介买卖交换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有了"保护伞" 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中介买卖交换个人信息也算侵权:提供个人信息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可入刑. 新媒体发布有了规矩 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纳入互联网新闻管理范畴:采编发布.转载等需取得相应许可:未经许可或超范围开展信息服务活动的,最高罚3万元.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可入刑.新媒体纳入互联网新闻管理范畴--6月1日起,<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

网络安全法、民法总则等3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

中国人大网5日公布了民法总则草案.网络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等3部法律草案.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提出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4日. 不久前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草案分为11章,包括基本原则.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期间的计算.附则,共186条. 此次会议还对网络安全法草案.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分别进行了二次审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