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Gluster存储为容器化应用提供多种部署配置选择

作者:Irshad Raihan和Sayan Saha,红帽存储业务部

在过去十年间,软件定义存储名声大噪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它能提供多方面的敏捷性。随着我们进入以应用为中心的IT、微服务和容器时代,敏捷性不仅仅是一种优秀的理念,它还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以容器为中心的数据中心内的敏捷性

我们在最近的网络研讨会中提到,对于寻找不仅具有容器感知能力、而且在本地为容器化应用提供存储的解决方案的开发人员和管理员,红帽Gluster存储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价值。

红帽存储敏捷性的一个关键方面在于,存储可根据与容器驻留的硬件相关的多种配置进行部署。这样,架构师可以选择最适合其具体情形的最佳配置,同时,在向不同配置转变时,对应用的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容器化应用的专用横向扩展存储

如果您是存储管理员,并且希望为容器中运行的应用提供单独的存储卷,红帽Gluster存储可呈现一个挂载点,这样,您的应用就可以接入耐用的分布式存储集群。

在这种配置下,红帽Gluster存储装置在独立集群中运行(在本地或者所支持的共有云中,例如Microsoft Azure、AWS或Google云平台),并且通过网络从红帽OpenShift等平台接入。

红帽OpenShift – 针对容器化应用和工作负载的运行而进行了优化 – 为随时利用这种配置提供了适当的Gluster存储插件。

容器原生存储 –利用容器实现容器永久性存储!

在另一种部署配置中,您可以在红帽OpenShift容器平台内运行容器化的红帽Gluster存储流程。红帽Gluster存储容器采用Kubernetes进行协调,它是OpenShift的容器编排器,与其他任何应用容器一样。

存储容器(kubernetes pod)汇总并服务来自主机的本地或直连存储(供应用容器使用,以满足永久性存储需求),从而为OpenShift中运行的应用和微服务提供Gluster丰富的一组企业级存储特性、数据服务和数据保护能力。

只有一个有权限的红帽Gluster存储容器会根据每个主机实例化为一组Kubernetes pod。作为用户,您能够使用与应用编排一致的工作流而部署企业级存储,使用融合的(计算 + 存储)部署模式,并且可以选择单个集群内的存储密集型节点(带有本地或直连存储的主机)用于部署存储容器,而且可以选择与应用容器并存。

红帽现已推出的名为容器原生存储的解决方案利用Luis Pabón(最近的网络研讨会的演讲人之一)贡献的名为Heketi的开源项目。Heketi是RESTful卷管理器,它允许以编程方式进行卷的分配,并为管理集群中的多个Gluster卷提供了必要的连接点,从而允许kubernetes 配置存储,而不限于单个红帽Gluster存储集群。

Heketi通过动态管理存储而增强了用户体验,无论是通过API进行管理还是作为OpenShift容器平台中的开发人员,并以容器形式在容器原生存储解决方案中的OpenShift中运行,为Gluster提供一个服务终端。作为存储管理员,您不再需要管理或配置砖块 (brick)、磁盘或可信的存储池。Heketi服务将为您管理所有硬件,允许您根据需要分配存储容量。Heketi上注册的任何磁盘必须以原始格式提供,然后由其采用所提供的磁盘上的LVM进行管理。

这是红帽Gluster存储的关键优势。据我们所知,其他存储供应商无法提供这类容器原生存储,而且也无法做到OpenShift容器平台提供的集成度。许多早期采用者表示,在从操作系统层到编排、应用开发和存储的整个过程中,单点支持非常关键。

一切才刚刚开始

红帽正努力持续创新,为开发人员和管理员提供更加无缝的体验,帮助他们在容器化环境中管理存储。

去年,红帽实现了多项业界第一的创新,并将继续为将容器作为首选部署平台的开发人员和管理员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19 20:04:10

红帽Gluster存储为容器化应用提供多种部署配置选择的相关文章

Docker生态系统系列之二:容器化综述

本文讲的是Docker生态系统系列之二:容器化综述,[编者的话]本篇文章是介绍Docker生态系统的第二篇,该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Linux容器化的历史,然后介绍容器化的优点,再讨论Dockerfile的优点,最后讨论了容器化应用的架构. 应用的迁移部署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不仅要针对每个环境单独调整,可能还会面临其它的问题,比如检查依赖.扩展应用.在不影响整体应用的情况下单独更新组件. Docker容器化的思想和面向服务式的设计模式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应用程序可以拆分为可管理的且按功能划分的组

WebSocket在容器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介绍 Websocket是一个持久化协议,相对于HTTP这种非持久协议而言.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的目的,与HTTP一样基于已建立的TCP连接来传输数据.但是与HTTP协议不同的地方就是:WebSocket是一种双向通信协议,在建立连接后,WebSocket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能主动向对方发送或接收数据,就像Socket一样;WebSocket需要像TCP一样,先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才能相互通信. 运行机制 传统的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请求响应

DockOne微信分享(一二八):容器化部署OpenStack的正确姿势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二八):容器化部署OpenStack的正确姿势[编者的话]当前,以OpenStack为代表的IaaS开源技术和以Docker为代表的PaaS/CaaS容器技术日益成熟,二者如何强强联合,一直是业界颇为关心的焦点领域.本次分享主要是和大家交流基于Docker容器运行和部署OpenStack.那么,安装OpenStack都有哪些方法呢?对于很多刚接触OpenStack的新人而言,安装无疑是一大挑战,同时也直接提高了学习OpenStack云计算的技术门槛. [3 天

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一):唯品会数据库备份恢复容器化项目实践经验总结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一):唯品会数据库备份恢复容器化项目实践经验总结[编者的话]本文分享了唯品会数据库Docker的异地容灾项目实践经验,项目中针对用户数据库的异地恢复场景的需求进行开发和测试,整合了网络,存储.调度.监控,镜像等多个模块.在实施完成后,从技术上总结关于选型.开发.踩坑.测试等方面的经验. 项目背景 数据库Docker的异地备份恢复容灾项目,针对用户数据库的异地备份恢复场景的需求进行开发和测试,整合了容器网络.存储.调度.监控.镜像等多个模块.同时针对数据库的日

DockOne微信分享(九十九):海航生态科技舆情大数据平台容器化改造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九十九):海航生态科技舆情大数据平台容器化改造[编者的话]海航舆情监控系统能够为海航集团内部提供监控网络舆情信息,对负面信息.重大舆情及时预警,研判具体舆情或者某一舆情专题事件的发展变化趋势,生成图标报告和各种统计数据,提高舆情工作效率和辅助领导决策.然而,随着项目的持续运行,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对整个项目重新规划设计,迁移到Hadoop.Spark大数据平台,引进持续化Docker容器部署和发布,开发和运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一. 舆情平台

114期:阿里云成为MariaDB基金会白金会员,手淘开源安卓客户端容器化框架Atlas!

本期头条   • 阿里云成为MariaDB基金会白金会员:全球唯一入选云计算公司 • 大规模团队移动开发利器:手淘安卓客户端容器化框架Atlas正式开源 • [资料合集]Spark&Hadoop Summit精选PDF,免费下载! • 双11数据大屏背后的秘密:大规模流式增量计算及应用 • 阿里中间件技术专题:大神直播,快来围观!   技术干货   [开源峰会回顾]AliSQL开源功能特性 在2017在线技术峰会"阿里开源项目最佳实践"上,阿里云数据库内核专家赵建伟(冷香)为大

DockOne微信分享(一一七):沪江容器化运维实践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一七):沪江容器化运维实践[编者的话]沪江目前容器技术主要应用场景:OCS课件业务无状态应用:基于Apache Mesos+Marathon实现沪江容器系统调度管理:Consul + Consul Template + Nginx实现服务自动发现和注册:Prometheus + Grafana + Alertmanager报警实现容器监控报警.本次分享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讲解: 选择容器技术缘由 容器技术选型 容器存储 容器网络 监控报警 镜像管理 调度管理 服务

DockOne微信分享(九十八):Insta360容器化&DevOps之路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九十八):Insta360容器化&DevOps之路[编者的话]作为一个全景/VR创业公司,随着公司人员增加以及全球化方向转变,刀耕火种的CI/CD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综合考虑当前的人员状况与技术架构的拓展性后,我们采用一套以阿里云为基础,Docker为核心,第三方服务为工具的开发.测试.部署流程,以及内部的代码提交,版本管理规范. 背景 我司是一家集硬件研发与软件开发为一体的互联网创业公司.2016被称为全景/VR元年,预示了机遇到来的同时,也注定了我们

DockOne微信分享(一三五):求取一份极致的简单:海量应用容器化改造之路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三五):求取一份极致的简单:海量应用容器化改造之路[编者的话]公司内部近千个应用,从需求.开发.测试.发布及后期运维都是各自为营,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标准化应用的整个流程,由此,设计一个这样的标准化平台就极其迫切,同时为了享受当前容器化技术带来的福利,我们决定完全基于容器技术来进行全面的应用容器化改造,以下就是我们团队在平台研发及应用容器化改造过程的一些经历和思考向大家分享一下,思虑不周之处,望大家斧正. [3 天烧脑式基于Docker的CI/CD实战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