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首次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开幕式、网络安全博览会等重要活动放在省会城市举办。”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介绍道。
9月7日,中央网信办、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办了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等介绍了筹备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9日-25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共同举办。
首次“离开”北京 武汉成为优先选择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由中央网信办联合其他部委共同举办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于2014年首次开办,前两届的活动主场地都在首都北京,今年却把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场放在了湖北武汉。
“今年上半年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方案,方案就明确了开幕式等重要活动可以按照地方实际放在省会城市举办,武汉市率先提出申请,但这不仅仅是我们选择的理由。”赵泽良回答了大家的疑惑,并表示武汉独具特色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从智慧城市到城市交通,从物联网到整个城市信息化水平,武汉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不仅仅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方面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武汉市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比较完善,真正发挥了统筹的综合协调的作用,这一点很值得研究,很有借鉴意义。”赵泽良表示,通过综合考虑,把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等重要活动放在武汉,武汉也因其丰硕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成果,当之无愧成为北京之外的首个举办地。
网络安全为人民 互联网+建设智慧新武汉
“我们建成了国内首个地表、地上、地下的‘位置源’的数据中心。同时在城区公共区域实现wifi全覆盖,对200多万辆汽车、私家车我们贴了电子标签,形成了物联网的雏形。” 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告诉未来网记者,通过一系列举措,武汉成为了一个可感知的城市。“而智慧城市首先体现在可感知、互联互通。”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武汉也是全国唯一被住建部和科技部同时批准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
近年来,武汉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建成一系列涉及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转变职能、方便市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信息化项目。真正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
网络安全靠人民 武汉打造网络安全“黄埔军校”
“选择在武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用20平方公里的区间,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安全学院和创新创业园,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武汉的重要支撑。”李述永详细地向未来网记者描述了武汉下一步的网络安全人才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
作为一个铁路、公路、航空、航运交通集合的重要交通枢纽,武汉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处在这样的位置,对于人才的培养、引进、输出,武汉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89所大、专院校,130万在校生,百余所研究机构,25个国家实验室,2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8个国家级的企业中心,59位两院院士,也为武汉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教资源。
目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重点学科中,都有在全国领衔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点学科建设成果。
“创办网络安全学院我们有开放开阔的基本思路。特别是武汉大学等重点院校也拿出了开放性的思维来创办网络安全学院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李述永介绍道,对于打造这个国家级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武汉创新了网络安全学院办学模式。
“它不是单纯的传统学校办学模式,而是采取计划、政策加市场的方法。”
所有的老师从全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里遴选,灵活配置教师资源。而学生则从国内设置网络安全一级学科大学、海外留学生和网络安全攻防大赛的尖子选手中选拔,同时,开办网络安全少年班,打造网络安全的“黄埔军校”。
而早在几年前,武汉市就已经依托武汉大学,建设网络安全人才基地,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网络安全人才,为建设网络安全强国输送新鲜血液。
创意+人才 网络安全产业成为武汉新亮点
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数名信息安全工作者2010年创立的武汉安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已经在移动反病毒引擎方面走到全球前列。
从光谷到武汉,从湖北到中国,安装于小米、金立等多家主流安卓手机上的反病毒引擎,已经覆盖了超过4亿手机。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在武汉从事研发、应用、销售等各领域网络信息安全企业有百余家。
据李述永介绍,2015年,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突破了1780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了4135亿,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时这三个部分都出现了两位数增长的趋势。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两翼,是不可分开的。智慧城市可以带动信息化产业发展,信息化产业发展可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李述永认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其实也是推进形成共识的过程,是对广大市民进行知识普及的过程。
“我们广大市民和市场主体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武汉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转型,这种转型将使我们智慧城市集聚的大量数据、资源变成数据资产,更好的服务于我们信息化建设,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