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由免费走向收费模式:用户说法不一

  “我已经习惯了一边上网一边听音乐了。”大学生小雪戴上耳机,这是她最喜欢的一种放松方式。日常生活中,像小雪这样歌不离耳的人非常多。在公交车上,人们习惯戴着耳机打发路上的时间;在办公室,有时候听听音乐会让工作效率更高;在运动跑步时,戴着耳机无疑是最好的放松方法。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行为,都离不开数字音乐。

  但是,数字音乐的发展却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BTChina宣布关站;多家P2P网站遭到了查封;Verycd被迫转型以求生存;谷歌宣布将关闭中国音乐搜索业务;百度旗下的音乐平台也正式更名为百度音乐……似乎音乐下载的“免费午餐”即将终结,曾经随处可得的数字音乐,如果真的将成为收费模式,你愿意买单吗?

  据了解,目前流传的收费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单曲下载收费,另一种为包月收听收费。事实上,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在收费音乐方面国内早有试水者,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作为国内最大的数字音乐平台,QQ音乐采用普通用户免费下载标准音质的音乐、QQ绿钻用户下载高清无损品质音乐的模式。QQ音乐负责人表示:“支持正版与付费,需要政府、唱片公司、音乐公司的配合。”

  记者了解到,就目前而言,数字音乐还不太可能一刀切斩断所有免费资源。不过,很多行业内人士表示,数字音乐收费方式的改革将有利于此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具体的时间还是一个未知数,只能说距离实现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而对于很多普通用户而言,“已经习惯了免费方式,如果收费将难以接受。”

  支持者说

  有助于收回成本

  有利于促进创作

  有助于收回成本

  盗版网络音乐的泛滥导致收入减少是正版音乐网站及唱片公司推行音乐收费的主要原因之一。仅仅依靠用户流量变换广告来赚取利润的盈利方式已经不足以支撑一个网站的发展。据了解,若想合法引入音乐版权,音乐网站需一次性支付版权方数十万元的版权费用,而向用户提供资源的过程却是免费的。这种局面常常导致大部分音乐网站盈利入不敷出,目前很多在线音乐网站已经几乎支撑不住,音乐网站数量也从2008年时的2000多家急速缩减到现在的寥寥十余家稍具规模的音乐网站。

  同样,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只有付费才会有更多的资金回流,也才有更多的经济实力创造出更好的音乐。

  有利于促进创作

  今年《中国好声音》的爆红成就了很多好声音学员,让他们一夜之间站在了公众面前。在每一场比赛中,总会有歌手讲述自己艰难的音乐之路。无论真假,这让大家意识到有很多好声音正埋没在现实中。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除了少数如日中天的一线歌手外,娱乐圈内层出不穷的新人往往如昙花一现般很快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而如果数字音乐采取付费方式,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获得改观。目前音乐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依靠专辑销售、商演以及歌曲创作。而在数字平台方面,无论专辑有多受欢迎,对于音乐人来讲,获得的利益几乎为零。但是如果采取数字音乐付费模式,大量依靠网络蹿红的网络歌手就可能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以此构成良性循环,催生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

  反对者说

  “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从互联网诞生的一刻开始,就被打上了共享的烙印。互联网的分享精神是互联网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需求,才不断地衍生出各种新产品。例如,正是因为Email的空间限制才催生出视频网站的发展壮大,也正是因为杨致远看球赛的需要,才有了今天的雅虎。

  因此,网络上要求回归互联网分享、开放精神的呼声此起彼伏。也有网友认为,音乐收费不应网友买单。在音乐网站呼吁数字音乐收费前,大量网站使用盗版音乐吸引用户流量变换广告吸金,如今又披上“道德的嫁衣”向用户“二次收费”,实属不合理,音乐收费理应网站买单。

  对于互联网精神的认识,也有网友认为“自由共享不等于免费”,一些涉及创作者利益的产品理应得到合法保护,区区一句“互联网精神”不能成为盗版资源的避风港。

  有调查显示,网络上90%以上的用户认为数字音乐下载收费方式不合理。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已经缴纳过网费,凭什么听歌还要收钱?费用应该由网络运营商或者音乐网站支付。也有人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免费方式,如果收费将难以接受。

  “如果购买了歌曲,下载后却发现很难听、不想听,那钱不是白花了吗?”类似如此的质疑声不在少数。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赞成收费,但不一定自己也会交费。“如果大家都不买账,我为什么要跑去当傻瓜?”,“赞成音乐收费,但是真的去做可能会不习惯”,“如果身边的人都开始交费听音乐了,那么我也应该会这么做”。

  四种数字音乐

  主流商业模式

  相关

  在海外,付费下载的消费模式早已成熟,并且前景十分乐观。目前数字音乐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

  模式1:iTunes音乐商店下载

  最成功的是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用户可以在数字音乐超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免费试听一小段,若要下载,按次收费,价格不等。针对网友嫌付费麻烦,iTunes还和信用卡捆绑,支付简便。iTunes现在控制着超过四分之三的数字音乐市场,在62个国家遍地生根,甚至可以说,它是美国音乐产业的总开关。

  模式2:Spotify包月付费

  这家公司采用移动互联包月付费的模式,用户能听自己想听的歌曲,进行具体搜索,免费版会时不时插播广告,付费版的歌曲则质量上佳,还能在智能手机以及不联网的情况下收听音乐,它拥有1800万首歌曲、7亿个播放列表,并接入Facebook平台,从欧洲火到美国,今年8月付费用户突破400万人。

  模式3:潘多拉网络电台

  美国的潘多拉网络电台(Pandora)靠广告模式支撑,融入社交元素。用户可以免费在线听歌,但是对听哪一首具体的歌曲没有选择权。当用户换台或者点击喜欢的某首歌时,潘多拉的系统将推送广告,而且推送的广告与用户年龄、性别等相关性很强。

  模式4:彩铃增值服务

  第四种模式是电信运营商的增值服务,该模式放到中国已大获成功,比如彩铃,网民每下载一首完整的歌曲需要付费1至2元,部分运营商还提供包月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

  实习生 刘枭雄

时间: 2024-10-29 18:01:47

数字音乐由免费走向收费模式:用户说法不一的相关文章

“低 ARPU,高付费比率”免费游戏收费模式的一场革

日前蓝港又在<东邪西毒>推广中提出了"低碳网游"的概念,大致特点是玩家在低等级时每一次砸装备的投入都能够转移到后期高等级装备上等等,于是这样便减少了浪费,实现了"低碳".这和之前蓝港所提出的"平价网游",以及更早时候巨人史玉柱所提出的"绿色网游",都同样具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低 ARPU,高付费比率". "低ARPU,高付费比率"被很多媒体和业内人事称为是免费游戏收费模式的一

数字音乐四大盈利模式谁是赢家

5月25日,有媒体曝出被称为正版音乐网站鼻祖的巨鲸音乐网已有超过一个月无法访问,基本处于关闭状态.这家老牌数字音乐网站的悄然"落幕"引发业内一片哗然,也让数字音乐能否通过市场途径盈利.数字音乐企业能否继续存活的疑问再次浮出水面. 事实上,国内数字音乐企业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至少已有"用户下载付费模式"."音乐社交模式"."广告+游戏模式"和"增值服务模式"这四种数字音乐盈利模式

数字音乐:告别免费的午餐

朱耘 杨晓音(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近日,豆瓣FM推出付费版本(FM Pro),用户只需交纳每月10元,即可享受更高品质的音乐和无广告两项服务.与此同时,步入2013年,数字音乐领域也是大事不断:淘宝收购了虾米,京东进军数字音乐领域.各家动作频频是否意味着数字音乐产业将在2013年迎来复兴?像豆瓣FM Pro这样的付费收听模式是否是未来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方向?付费收听音乐能否挽救唱片业这艘泰坦尼克巨舰? 开启C端收费之门 数字音乐:靠个人用户盈利道阻且长 每天下班回家,马红都会习惯性地将她的iP

音乐产业转型期或到来 数字音乐将成为主流

当国内产业人抱怨中国音乐产业还处于寒冬的时候,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兄弟")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正待开发的土地,华谊兄弟将以3445万元收购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简称"华谊音乐")51%的股份.然而,就在华谊兄弟准备将数字音乐作为发展重点大施拳脚之时,音乐界却给出冷静思考.究竟,经历了几年的迷茫与摸索,中国音乐行业趋势是否已清晰?音乐产业的转型期是否即将到来? 王氏兄弟立下"军令状" 不达标就个人出钱买回股权 华谊兄弟日前发布公告

刘晓松:数字音乐产业的中国探索 需加强立法

中国的唱片市场似乎从来未能发育成熟.传统音乐产业长期困扰于盗版对其利益的侵蚀,发行唱片无利可图是一个公开的事实.数字音乐的到来,对一直在生存道路上苦苦挣扎的中国唱片业人士来说更像是一个扩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新机会.传统音乐产业.电信运营企业和数字技术新贵们争相进入这一领域,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代表性企业相继涌现,对在中国市场条件下发展数字音乐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A8音乐董事局主席兼CEO刘晓松 日前,A8音乐董事局主席兼CEO刘晓松先生接受了投资界记者的专访,就中国的数字音

汤道生:开放·连接 打造腾讯数字音乐生态圈

当权志龙(G-Dragon)作为YGEntertainment代表接受QQ音乐2015年巅峰榜年度盛典首张邀请函时,也预示着这场汇聚潮流.娱乐元素的发布会,除了带来顶级的韩流视听盛宴,还承载着音乐产业互联网化的梦想. 在12月2日开幕的"巅峰.启航"腾讯QQ音乐与YGEntertainment独家战略合作发布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DowsonTong)提出,QQ音乐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以腾讯全产品为运营机制,以多终端智能联动为传播渠道,通过正版高品质音乐内容+无缝便捷的

QQ音乐引发数字音乐三大巨变

   最近看到两条新闻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条新闻是英国唱片业协会发布的一条统计数据,显示,"英国数字音乐下载和流媒体营收首次超过了CD光碟":另外一条是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KPCB合伙人玛丽·米克尔在D10大会上预言,未来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越桌面.    这两条看似不相关的新闻其实传递了一个核心信息:数字音乐的"云时代"即将到来!根据近期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我有以下三个判断,与大家共同切磋. 一. 便携式的音乐收听,更个人化    八十年代末

数字音乐欲破无人买单窘境:收费模式成行否?

南都插图:陈婷" src="http://upload.wabei.cn/2012/1030/1351551106411.jpg" width=540 height=470> "我看上了一辆奔驰,你能不能免费给我一辆,然后车上我给你贴满广告,你让我开20年?好的东西大家都想要,但是绝对不是现在这样一种方式."虾米网CEO王皓这样形容数字音乐产业链过去10年的生存状态---用户收听音乐产生流量,再依靠广告.网络游戏等来挣钱,数字音乐产业慢慢变化成&qu

数字音乐缺乏清晰盈利模式 受困免费音乐午餐

实体音乐市场在几年间迅速垮台并没有引起大众多少关注,没人会在乎为什么繁华商场中实体音乐CD柜台会越来越缩到一个小角落.相反的是,数字音乐却随着MP3.手机.网络悄悄地填补了实体音乐市场的空白,并夜以继日地创造出不菲的产业价值.但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这股数字潮流在冲开一条音乐的星光大道的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音乐商业模式,盗版横行.混乱付费.法律漏空,这一方面让大众乐于安享免费的音乐午餐,另一方面却让音乐产业链上的商家们愁容满面.数字音乐,该如何走出"免费的泥潭"呢?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