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识之士”痛惜双方大打价格战,并且假惺惺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表示,“作为一个消费者,我还是希望各大零售商流血杀价疯狂优惠消费者的阶段早点结束”。“有识之士”还总结出后果,“恶性价格竞争的长远后果会传导到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会出现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压垮整个生产体系”。坊间调侃有些人“看《三国演义》,替古人担心”,现在“有识之士”们,是在“看京东战苏宁,替消费者担心”。因为实在看不出来,现在的价格混战对消费者有多大的坏处。
硬把价格战扯到消费者头上,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便宜没好货。这样一种认识纯粹是“资方逻辑”。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希望“便宜”,谁愿意为某一件商品多掏钱啊。而对于商家来说,“好货”是一个底线,无论挣钱不挣钱、能挣多少钱,都应该向市场提供“好货”。“价格战”现在被贬义化了,但就其本质来讲,它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消费者得实惠,而且其传出的竞争压力,能够倒逼资本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真要取消价格战,不但消费者只能承受高价格,而且市场进步恐怕也岌岌可危了。
当然,价格竞争过了头,一旦前面“冠名”恶性,那就可能影响整个产业链。问题的关键是,只有资方才知晓,什么样的价格竞争才叫恶性。坊间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又说“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现在市场动辄在喊“亏本大甩卖”、“全城最低价”。只有商家知道,亏的哪是本,是良心;低的哪是价,是道德。
事实无数次证明,谁把资本当傻子,自己才是傻子。苏宁和京东能够走到目前的市场位置,也不是混过来的。真以为两家跟小孩子一样,突然头脑一发热,就来个“恶性价格竞争”啊?就目前两家的微博混战来看,更像一个商业炒作,而且是低成本的,一个郭德纲一个于谦,一个在捧一个在逗。说是打价格战,谁知道打几天?更重要的是,谁知道真打假打?别看双方都在喊“你敢卖1元,我定是0元”,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型号。这些商业大鳄,虽然卖同一个品牌,但却常常不是同一个型号。很多型号,只有一家有,而这样的“人无我有”,可是如假包换的“吸金机”。
电商混战,只是一场低成本商业炒作。别替京东、苏宁“咸吃萝卜淡操心”,商业大鳄们可一点都不傻。也不要“看京东战苏宁,替消费者担心”,消费者同样也不傻。好好在台下看戏就行了,心动了也可以挑两件,只是,千万别入戏太深。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