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人仍然记忆犹新的“七剑”相比,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想法也在发生改变。彼时马云的策略是将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调整为七大事业群,加速推动“One Company(一个公司)”。
现在马云的主张是打造“小而美”。除阿里金融和支付宝等业务之外,整个集团被拆分为25个事业部,马云在名为《变革未来》的信件中写道,此次的变革方向,是把公司拆成“更多”小事业部运营,最终实现“同一个生态,千万家公司”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变化反映出马云的纠结,在带领阿里巴巴最终实现IPO之前,他会不余遗力地做出调试,“当然这种调试很大程度上也会参考资本市场的声音和态度”。
而据最新传出的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已聘请高盛和瑞银两家投行,准备集团IPO计划,融资最高40亿美元。种种迹象表明,不断调试中的阿里一直在努力向IPO迫近。
淘宝“隐形”
在2012年7月,阿里巴巴最近一次的变形中,原有的淘宝、天猫、一淘等6个子公司调整为7个事业群,并称“七剑”。按照当时的思路,调整后的各个事业群总裁直接向集团原CEO马云汇报。按照阿里内部人士的说法,在此次调整中,集团的力量实际得到了强化,人、财、物的调配更加集中到集团层面。
但是这样的强化在不久之后就发出了弦外之音。有消息称,2012年9月,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财务部年会上感叹:“我们好不容易把这个公司变成‘One Company’体系,后来发现Company这个字是错的。”而此番“七剑”的再度分拆,印证了前述马云的感叹。
淘宝分拆演变更惹人注目。在阿里整个集团架构的调整中,淘宝已经逐渐归于隐形。2011年6月,淘宝一拆三,分为淘宝网、淘宝商城和一淘。随后聚划算再次剥离。此次25个事业部的拆分中,也已经开始找不到“淘宝”的名字,而是被拆分成了物流事业部、商家业务事业部、航旅事业部等诸多小部门。
“在这一点上,阿里的分拆逻辑并没有改变,”据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分析,淘宝曾经被美国USTR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如此给阿里巴巴上市带来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而在此之前,淘宝一直向天猫输入流量,自身也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淘宝拆分于无形,既有利于新的业务创新,也可以规避知识产权纠纷带来的风险。
对于马云前后半年的分拆逻辑,最现实的解读应该来自于“上市”。在易观分析师陈寿送看来,阿里巴巴在私有化之后的下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重新上市。“此次业务的分拆和重新组合无非是为在香港重新上市做准备。从目前重组后的结构来看,打包的业务都是电商属性的业务,围绕着B2C、C2C、B2B及网络广告、数据和云计算等电商各环节。”
野蛮生长
在从七大事业群向25个事业部的拆分中,马云对于公司生态的解读显然也在发生改变。在写给全体员工的信中,马云将最终的阿里生态系统设想为,“同一个生态,千万家公司”,希望更多小事业部的运营影响到更多的细分领域。易观首席分析师李智认为,25个事业部对外独立后,野蛮生长的特性会更加突出。比如航旅事业部独立,对于携程、去哪儿等而言,无疑更具威胁。
除此之外,25个事业部的细化与划分也反映出阿里在无线、O2O等方面拓展的多种可能。譬如原一淘网总裁吴泳铭,调整后分管无线、旺旺与客户端、音乐三大事业部。无线业务的收编与整合,显然在PC之外给予移动互联网方面更多想象。收购音乐网站虾米网也将纳入吴泳铭麾下,此举意味着在淘宝数字的基础上,阿里无疑会在数字音乐上做出尝试。而原先负责技术的张建锋,调整后分管聚划算事业部;本地生活事业部,意味着对于O2O掘金的重视。在此之前,阿里早已在O2O方面展开了漫长的布局。2006年开始,即收购口碑网调整成为淘宝本地生活平台,从内部整合聚划算、一淘到淘宝地图服务、支付宝与分众关于O2O的试水,外部又先后投资过美团与丁丁网,意图显然都在打通线上到线下。
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阿里的此次拆分在组织架构上调整诸多,但是符合马云一向所强调的“拥抱变化”,互联网的变化周期在不断缩短,阿里生态系统的再次拆分,无疑有助于释放更深层次的活力。在李智看来,此番阿里的调整实则与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李彦宏去小资化有异曲同工之意,“都是在寻找一种方式来解脱大集团的束缚。”
但是在鲁振旺看来,这种调整显然有利有弊,有助于驱动业务创新,但不可避免带来的是管理成本、沟通成本上升,“各事业群之间如何协同作战,这样的架构是否走得通,还有待实践。”
人事“药方”
拆分的同时,马云也在寻求退隐。
按照新的架构,新的决策体系由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构成,集团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成员中的姜鹏、张勇、张宇、吴泳铭等人代表集团层面,分管相关联的业务事业部。马云言及“希望给更多年轻阿里领导者创新发展的机会”。
配合给年轻人让位的言论,1月15日,马云对外宣布,从5月10日起,他将不再担任阿里CEO一职,将全力以赴做好董事局主席全职工作,并且“有信心”在5月10日宣布阿里的新任CEO。马云卸任CEO与阿里目前正在进行分拆是否形成“配套动作”,阿里巴巴公关部人士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肯定答复,“目的都是为了阿里更好的发展”,但是关于马云卸任后的交接与CEO选拔并没有更明确的消息,“实际上是退而不休,马云仍然是董事局主席”。
纵观阿里集团每次变革与危机,几乎无一例外地伴随着人事变动与调整。阿里内部人士认为,通过人事变动与调整消解内部资源整合困难,是马云的惯常手法。当年挥泪斩“卫哲”,马云一直在调试公司高层管理层的架构与管理原则。从当年空降经理人到卫哲闪电辞职后,马云在控制权的平衡上逐渐回归到原有的创始团队。而在原团购网站聚划算前总经理阎利珉被免职之后,阿里集团宣布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岗位大轮换,涉及22人的岗位轮换中,多名副总裁、总监级别的调动。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这也反映着马云在人事上的管理思路——增加人员的流动性,打破小圈子,达到全公司一盘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