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青年报》以标题《"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对《后会无期》和韩寒本人进行了"剥皮式"的分析与评论,文中称:《后会无期》"很韩寒","很装","很猥琐"。"天才作家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在文末,作者还信誓旦旦地这样落下笔墨:我以为,清理"天才韩寒成名史",不仅是给历史以真相、还文坛以是非之必需,同时也是肃清20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毒害极深的反智主义流毒,给青年以正确引导的应有之义。着眼于反腐治国,"假造天才作家韩寒"的最后查证,不仅将坐实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也当是揭开当代中国文坛腐败盖子的一个关键契机。
《中国青年报》一贯被认为犀利辛辣著称,在业界确实有一定立场与态度,赢得了不少业界和社会的好评。不过在此次的评论文章中,有些词句的尺度还是值得商榷,甚至有违新闻职业操守,用时髦的话说这次中青报的大尺度惊呆了众小伙伴们,可谓节操碎一地了。
从该篇标题我们不难发现,最刺眼的两个关键词是"天才"和"最",但这两个关键词指向性非常明确,直指韩寒本人。这是不客观的,从标题的制作上来看,中青报更倾向于偏倚于作者,并没有站在作为中立客观媒体上午位置去处理文章标题,不妥。
当然,有人会说,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中青报在尊重原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强化了作者的观点,才如此做了一次标题党。殊不知,这是严重不符合媒体用语规范的,忌讳!
在信息洪流排山倒海的今天,信息爆炸依然漫天雪花。读者不可能每个标题都能点击去看,那么标题一定要起到能够基本反映新闻事实的作用。不能为了点击(观阅)率,在标题上做文章,夸大、甚至歪曲新闻内容,这样会产生一些只看标题不看内容的网民对新闻产生误解。
在该篇文章中,作者整篇冲刺着讨伐韩寒的语句,从韩寒的电影、文学作品到韩寒人品,甚至上升到肃清20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毒害极深的反智主义流毒和文化反腐的高度,其实是有点小题大做的嫌疑。当然诸位所说的"居心"我无法猜测,但本人站在一个新闻素质主义者的角度,不偏不倚的说一句公道话:纵然"韩寒类"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这样的文章对"韩寒们"是不公平的,万万不可当"文字打手。"
作为媒体,众人周知,媒体的角色是站在中立客观的立场上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其原则就是不偏不倚。而媒体人(当然包括公开发表文字的"笔者")则是信息的记录者、筛选人、第一道把关人,在对信息的"代笔"或者"代述"不得夸大其词,必须忠于客观事实。
在《"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一文章作者是有个人情绪的,站在个人一时的情绪场域寻找关于文中主人韩寒的冲击波,并以此放大,其具体的形式是使用极度形容词,强化个人情绪与个人观点立场,挑逗观阅者的兴趣,以妖魔化的词句献媚于观阅者,讨人嫌!
然而《中青报》却如此依照作者本人的观点、情绪与立场的剧情刊登文章,又或者说进一步强化了作者本人的个人观点和情绪,媒体在充当把关人的环节中并没有站在媒体对社会责任的高度,对文章的大尺度和挑逗性的语言放任不把关,甚至是失语失责,实为不妥,三观全毁。
那么媒体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媒体尺度与节操?
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在保障人民享有和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同时,也应该客观中立,给予观阅者独立思考与判断的空间。然而,在娱乐至死的时代,真假难辨的信息在娱乐化、低俗化的新闻中大行其道,《中青报》以一种强化的立场固化作者文章观点,强扯观阅者的判断紧随文章作者脉络,这不异于近日火爆的某三线男明星"引诱"二线男明星吸食大麻一样,可恨。
一个睿智且负责任的媒体,总会体察民意、顺应潮流,总会善于把握社会脉搏、研判时局走势,总会提出关键命题、做出核心引领。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必然反映公众心声,代表公众良知,引领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滋润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媒体应是公众的代言人和社会良知的守护者。作为社会公器,它反映民意,传达民众声音,为公众提供话语平台。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的载体,媒体绝非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和人民。媒体的生存依赖公众的支持。因此,不管媒体发展到哪个层次,其核心都应是民本取向,是民生情怀,是民权代言。媒体同时也是社会良心所在,它应该向公众传递民主、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
坚决反对以反"媒体审判"之名,行抵制舆论监督之实的行为。社会开始多元分化。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思潮涌现,良莠不分。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为媒体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传媒担负着构建文化形态、塑造文化价值观的社会重任。传媒机构及其从业者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报道和虚假报道的侵蚀,为有责任的传播做好把关人。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和媒体选择的日趋多样性,传媒还应加强审美意识,摒弃低俗文化的干扰,对社会公众进行有益的引导而不是一味迎合,坚守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媒体品格。
回到标题所述的主题,中青报在处理《"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时,对于文本词句是不严谨的,甚至犯了纵容作者并吆喝着更多人"群殴韩寒"的"罪加一等"的错误,其大尺度的文本与无节操的广泛传播,丧失了作为有社会公器的媒体的职业操守。
本文由Discuz!爱好者网创始人唐氏二少原创,原文网址:http://www.aidiscuz.net/article-350-1.html,版权所有,违者必究。转载请请注明作者(唐氏二少)和出处(Discuz!爱好者网)。
请将您的观点发送到唐氏二少邮箱:1102251679@qq.com,微信公众:tj-xwsszyz,个人微信:tj51952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