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节选

1、摩尔定理(Moore’sLaw):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数目,约每隔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经常被引用的“18个月”是由英特尔首席执行官David
House
所说: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晶体管使其更快)。
2、安迪-比尔定理(AndyandBill’sLaw)
3、反摩尔定理(ReverseMoore’sLaw):Google(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如果你反过来看摩尔定理,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IT界把它称为反摩尔定理。反摩尔定理对于所有的IT公司来讲,都是非常可悲的,因为一个IT公司花了同样的劳动,却只得到以前一半的收入。反摩尔定理逼着所有的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理规定的更新速度。
4、70-20-10律:当某个领域发展成熟后(而不是群雄争霸时期),一般在全球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这个行业一定有一个老大,它是这个行业的主导者。毫无疑问,它虽然想顺顺当当地统领好整个行业,但是,它一定会遇到一两个主要的挑战者,也就是老二(也许还有一个老三)。剩下来的是一大群小商家。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主导者,不仅占据着超过一半,通常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老大并给老大一些颜色看看,但是总的来讲是受老大欺负的时间多。剩下的一大群小商家 虽然多,但是却只能占到百分之十甚至更少的市场,它们基本上唯老大马首是瞻。老大总是密切注视着老二,并时不时地打压它,防止它做大。老大和老二通常都不会太在意剩下的小企业,这样就让这一群小的企业能有挣一些小钱的地方。这里面的百分比数字70、20和10是我加的,因为信息产业大公司之间的市场份额大抵如此。
5、诺威格定理:  Google研究院主任、美国计算机协会(ACM)资深会员(Fellow,中文有些地方翻译成会士)、人工智能专家彼得·诺威格博士(PeterNorvig)讲,当一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这几乎是任何人都懂的大白话,但是却道出了许多跨国公司兴衰的根源。
6、基因决定定理:一个公司进入成熟期以后,很难在新的领域获得成功。最后的结论是,一个在某个领域特别成功的大公司一定已经被优化得非常适应这个市场,它的文化、做事方式、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等已经非常适应,甚至过分适应自己传统的市场。这使得该公司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会渐渐地、深深地植入该公司,可以讲是这个公司的基因。当这个公司在海外发展分公司时,它首先会将这基因带到新的地方,克隆出一个新的公司。微软在中国的分公司一定还是微软的风格,中国的谷歌一定继承了Google的文化。同时,它们又都像美国公司,而不是日本公司。类似地,当这个公司开拓新领域时,它也会按照自己的基因克隆出一个新的部门。遗憾的是,适应现有市场的基因未必适合一个新的市场。
    当一个公司还没有占到市场的50%,并且在高速发展时,它不会涉及到转型的问题。一个非常成功的跨国企业需要转型时,都是在它的发展非常成熟以后,就好比人到了中年。这时,一个公司和一个人一样,改变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当它涉足一个过去它不熟悉的领域,就好比一个已经养尊处优的四十岁的人重新走入课堂去和一群二十岁的年轻人一起从头开始读书,学习起来比没有负担的年轻公司要难得多。更何况,年轻的公司没有退路只有向前进,而成熟的公司总有它传统的业务可以依赖,一旦遇到问题就可能退缩。

7、虽然目前华为的市场占有率按营业额计算只有思科的四分之一,但是前途不可限量。这不仅因为华为以比思科更快的速度发展,更重要的是华为将思科拖入了“中国制造”效应的阴影中,这是后者极不愿意的。我们在以后会专门讨论“中国制造”的效应。它基本的影响是,当一个原本只能在美欧生产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则可以过渡到日本和韩国,进而落脚于中国。美欧公司能赚钱的时间只有从美国到中国这段时间差,以前这段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现在只有几年。一旦一项产品可以由中国制造,那么它的利润空间就会薄到让美欧公司退出市场。现在,思科和华为的竞争就是在这种阴影笼罩下。因为华为已经可以生产和思科匹敌但是价格便宜许多的低端网络设备,因此,思科相应产品的利润已经被华为封顶。思科内部存在一个和IBM类似的问题,一些部门虽然毛利率相比整个行业并不低,但是扣除研发、市场和管理等费用,就成为亏损部门。在华尔街的压力下,它不得不放弃这些低利润的产品。当然,思科在高端产品和新产品上的优势是华为短期内无法相比的,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只剩下高端产品,那么它就在也不能成为全行业的垄断者。
    中国制造似乎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因为中国为世界生产从玩具、服装到家电等各种消费品,甚至包括Burberry和Armani在内的奢侈品。但是,这里我想讲的亚洲制造并不是指欧美在亚洲进行外包加工(比如台湾的郭台铭),而是指像亚洲人自己的公司在一些产业上彻底替代欧美公司,比如丰田、本田代替通用汽车和福特,联想替代IBM等等。很不幸,惠普是亚洲冲击的牺牲者。

8、资金周转:(Turnover of Capital):是指企业的资金,在购进商品时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随着商品的销售,购买商品时所垫支的货款得以收回,企业的资金又从商品形态回归为货币形态;企业资金的这种存在形态的转换和回归,随着商品流转的不断进行,而周转复始、延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利润率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当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劳动,或表现为资本家的利润、利息和租金(财产收入)。 

惠普的问题是资金周转不够快。Dell的资金一年大约可以周转两次以上,而惠普只有一次。也就是说,即使Dell的利润率只有惠普的一半,它也可以获得和后者相同的利润。这样,Dell计算机降价的空间就很大,很容易占领市场。显然收购康柏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9、华尔街总是期望上市公司不断创造营收的奇迹。为了获得进一步增长,在垄断了播放器市场后,2003年苹果开始寻求在高额利润的音乐市场上分一杯羹。世界上整个音乐市场当时被五家大的唱片公司百代(EMI)、环球(Universal)包括下属的宝丽金、华纳兄弟(WarnerBrothers)、Sony和BMG垄断。后两家今天已经合并。这五家基本上各自签约不同的艺术家、各卖各的音乐,共同维持着一个高利润的市场。大部分听众可能都有一个体验,就是每个人可能只喜欢一张唱片中的一两首曲子而不是全部,但是,买CD时必须整张CD一起买。苹果建议唱片公司和它一起开发音乐付费下载市场,把一个专辑拆成一首首的曲子来卖,这样听众可以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来下载。这个主意当然很好,问题是唱片公司和苹果如何分成,当然谁都想多得一些。乔布斯是个非常优秀的谈判高手,他把在价格上最强硬的Sony放在最后,他和其它四家公司共同达成了协议,Sony只好就范,否则就永远被隔离在广大的iPod用户群以外。(这样谈判顺序)

时间: 2024-12-26 10:16:51

浪潮之巅节选的相关文章

时势造英雄—读《浪潮之巅》有感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耍微博,每天发布.分享的消息数以几十计.某天,我看到一条微薄,说吴军老师要出版两本书:<数学之美>和<浪潮之巅>.我一向对新书都很好奇,便在网上去搜了一下,并下载了这两本书的电子版,虽然不全,但也能读到一些东西.        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浪潮之巅>的电子书读完了,觉得很不错.该书语言流畅.思维清晰,将著名IT公司的发展历程一一列出,可谓是一本"奇书".因为读完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虽身处IT领域,但并不了解

To be or not to be--读《浪潮之巅》第三版有感

今年五一节之后的某天,我打开微信,看到"人邮IT书坊"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叫做"5月书讯"的文章,我怀着好奇之心点进去了,发现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第三版名列其中.每次看到吴军老师的新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本次也不例外.虽然前两版我都购买了,但本次我还是第一时间里在人邮异步社区上购买了本书第三版,并且在第一时间里目睹了新书的风采. 收到新书的当天,我就在地铁上把所有内容过了一遍,拿回家之后又从最后一章开始倒着一章一章地仔细阅读了一遍.相比前两版,第三

浪潮之巅:科技行业未来三大最值得关注的趋势

<浪潮之巅>是很多科技圈内的朋友们必读的书物,这本书中提到的企业基因论.科技浪潮颠覆而非均衡论,以及从资本.机制等角度阐释科技行业沉沉浮浮的规律,的确令人受益匪浅.作者吴军上一次修订<浪潮之巅>大约在 2007 年,随后的 5 年中,他一直在持续观察与重构自己的方法论,下面梳理了吴军对未来三大值得注意的趋势,略有删减. 一.从"互联网赚钱模式+移动互联网颠覆效应"看,创业者需要新活法 ["倒推式"创业]广告.游戏和电商是目前主流的互联网赚钱方

人人都希望自己站在浪潮之巅,大部分时候却在泡沫之巅

在科技行业,人人都希望自己站在浪潮之巅,大部分时候却在泡沫之巅. 厂家是这样.极客们是这样.媒体也是这样. 在2014年的美国CES展会,我溜达完一圈后,最大的感受是,如果非要为每年的CES加个关键词,"可穿戴设备"当仁不让. 这个至少已经风行了五年的科技概念,在全产业链条的各巨头公司正式加入后,终于半只脚踏入了大众的视野. 只是,泡沫依然横行. 泡沫一:创客改变世界 <创客>一书已经流行起来了,硬件中的极客们人手一本<创客>,志得意满,好比文艺青年抱着海子诗集

站在泡沫之巅的可穿戴设备

在科技行业,人人都希望自己站在浪潮之巅,大部分时候却在泡沫之巅. 厂家是这样.极客们是这样.媒体也是这样. 在2014年的美国CES展会,我溜达完一圈后,最大的感受是,如果非要为每年的CES加个关键词,"可穿戴设备"当仁不让. 这个至少已经风行了五年的科技概念,在全产业链条的各巨头公司正式加入后,终于半只脚踏入了大众的视野. 只是,泡沫依然横行. 泡沫一:创客改变世界 <创客>一书已经流行起来了,硬件中的极客们人手一本<创客>,志得意满,好比文艺青年抱着海子诗集

K-DB亮相数据库大会 浪潮解读RAC关键锁机制

近日,第七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16)在京召开,这是国内数据库与大数据领域最大规模的技术盛宴,本次大会以"数据定义未来"为主题,云集了来自业界的5000余名IT精英和用户代表,3天的会期,大家共话数据库技术发展潮流,共赴数据浪潮之巅. 作为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技术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了6年,围绕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架构设计与优化.数据库加速.实时计算和特定领域的应用经验和优化心得等议题,本次大会吸引了包括Oracle.SAP在内的老牌厂商参会,也吸引数据库领域众多新秀参与.浪潮

雅虎之败:迷失在了产业更替的浪潮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信公司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以下简称"Verizon")日前宣布同意以48.3亿美元现金收购雅虎核心互联网业务,从而宣告为时已久的雅虎对外出售过程正式结束. 雅虎创立于1994年,是互联网时代的拓荒者.其在巅峰时市值曾一度超过1000亿美金,如今以不到当年零头的价格卖掉,不能不令人扼腕. 回望雅虎走过的22年,有两件事影响深远: 其一,是错过收购谷歌的机会. 1997年,拉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一个名叫"BackRub

IT新浪潮 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到了

在2011年<巴伦周刊>评出的全球最佳CEO中,乔图斯(Joseph M. Tucci)榜上有名.这本在美国投资界影响力极大的杂志,评选与其他商业类媒体榜单侧 重点略有不同,CEO领导的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是关键衡量因素. 的确,这位EMC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领导了公司在过去10年的复兴,而公司也成为<华尔街日报>过去20年表现 最好股票十佳之一."他是企业应用领域的斯蒂夫·乔布斯",美国媒体这样评价他. 今年3月,EMC市值超过600亿美元,其收购的公司VMw

从一般管理原则看微软的重组 .

事先声明:想对微软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做出周到客观的评价其实很难,我只评价我看到的,也只保证逻辑通畅.   微软近来重组了,有人看好,有人看衰,我这里用一般管理原则看一下这次重组,目标不是说微软,而是说管理原则,借下微软的势而已.   管理中第一原则当是实事求是,形象讲就是采取的措施和待解决的问题要有直接关联.而本次重组显然违背这一原则. 从外部看,微软的主要问题不是现有领域不巩固,而是开辟新领域不利,而把开辟新领域不利归结为内部合作不够,并进一步中央集权,虽然看着有理,但应该不对.根据之前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