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粗暴的前后端分离方案(转)

 

项目背景
刚刚参加完一个项目,背景:后端是用java,后端服务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现在要通过web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也就是B/S架构。后端专注做业务逻辑,不想在后端做页面渲染的事情,只向前端提供数据接口。于是协商后打算将前后端完全分离,页面上的所有数据都通过ajax向后端取,页面渲染的事情完全由前端来做。另外还有一个紧急的情况,项目要紧急上线,整个web站点的开发时间只有两周,两周啊!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定开始一次前后端完全分离的尝试。
之前开发都是同步渲染和异步渲染混搭的,有些东西可以有后端PHP帮你编译好,如通用的页面模板,后端传回的页面参数等。提前预感到这次完全分离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项目上线要紧,也不能深入搞架构,于是打算就用jQuery+handlebars,jQuery来完成页面逻辑和DOM操作,用handlebars来完成页面渲染,这个方案是如此的简单粗暴,但好处能最稳妥的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其实前后端分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这么做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后面再谈。

浅谈前后端分离
所谓的前后端分离,到底是分离什么呢?其实就是页面的渲染工作,之前是后端渲染好页面,交给前端来显示,分离后前端需要自己拼装html代码,然后再显示。前端来管理页面的渲染有很多好处,比如减少网络请求量,制作单页面应用等。事情听起来简单,但这么一分离又会牵扯到很多问题,比如:
资源的按需加载。尤其是在单页应用中。
页面展现逻辑。分离让前端的逻辑陡增,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前端架构,如mvc模式。
数据校验。因为页面数据都是从后端请求来的,必须校验要展示的数据是否合法,避免xss或其他安全问题。
短暂白屏。因为页面不是同步渲染的,在请求数据完毕之前,页面是白屏的,体验很不好。
代码的复用。众多的模板、逻辑模块需要良好组织实现可复用。
路由控制。无刷新的前端体验同时毁掉了浏览器的后退按钮,前端视图需要有一套路由机制。
SEO。服务端不再返回页面,前端根据不同的逻辑呈现不同的视图(并非页面),要对搜索引擎友好需要做很多额外的工作。
以上每一个问题都够棘手,要处理好需要有设计精良又符合实际项目的方案。现在已经有很多框架可以帮我们做这些事情,Backbone, EmberJS, KnockoutJS, AngularJS, React, avalon等等,利用它们可以架构起一个富前端。但框架毕竟是框架,要利用到实际项目中,还是需要有自己的设计,框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之前也有看过淘宝团队的实践,利用nodejs做一个中间层,处理页面渲染、路由控制、SEO等事情,将前后端的分界线进行了重新定义。个人感觉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有点颠覆的感觉,前端走向工程化,将变成真正的全栈式大前端。不知现在这种架构是否在淘宝全面铺开,真有点期待看看效果。

以上的框架,还有淘宝的实践,毕竟都是大牛之作,我这个小辈也只是参考学习过,未能在实际项目中使用。低头看看自己现在手头的项目,1个前端,2周时间,要完成一个完整的web项目,还是用最稳妥最低级的方式来搞吧~

基本结构
项目整体并不是一个单页应用,但有些模块需要做成局部的单页操作,像这种需要分步完成的操作,只需局部加载子页面即可。
  
因此,一个模块有一个主html页面,初始只有一些基本的骨架,有一个名字相同的js文件,该模块逻辑都在此js文件中,有一个名字相同的css文件,该模块的所有样式都定义在此js文件中。
需要异步加载的子页面,像上图中每个步骤的页面,我都使用jQuery的$.load()方法来加载,此方法能在页面某个容器中加载内容,并可指定回调函数,使用起来很方便。被异步加载的子页面我都用_开头,如_step1.html,用于做区分。
为了确保浏览器的前进后退按钮可用,我使用了hash来做路由标记,页面地址如:publish.html#step2。有个缺陷是hash并不会发送给服务器,所以SEO就废了。事实上使用history API也可以更优雅的解决问题,但需要考虑兼容性,还有额外工作要做,考虑时间因素,退而求其次,况且本项目也无需做SEO。或者像淘宝的方案那样,nodejs层与浏览器层统一路由,SEO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但又明显不在本人的实力范围之内,汗--!
除了用$.load异步加载的子页面,剩余的局部页面就是用handlebars提供的模板渲染了,我使用了handlebars的预编译功能,不得不说很强大,一来节约了页面加载阶段所需的编译时间(编译handlebars模板),二来编译后的模板(js文件)方便复用。
接下来就是前端逻辑如何组织,因为没有用mv*框架,所以只能靠自己来写一个便于开发的结构。如上面所述,每个模块有一个主js文件,文件内容结构如下:
复制代码
var publish = {
//该模块初始化入口
init : function(){
this.renderData(param);
this.initListeners();
},
//内部所用的函数
renderData : function(param){
//渲染数据。。
},
//统一绑定监听器
initListeners : function(){
$(document.body).delegates({
'.btn' : function(){
//点击事件
},
'.btn2' : function(){
//点击事件2
},
'.checkbox' : {
'change' : function(){
//change事件
}
}
});
}
}
复制代码
每个模块给一个命名空间,所有的方法都挂在上面,js文件中只做函数的定义,不立即执行任何东西,然后在html文件中调用入口方法:publish.init()。业务逻辑都封装到函数中,如上面的renderData,然后供其他地方调用。页面的事件监听器统一都注册在body元素上,用事件代理来完成,为了避免写太多的on、click之类代码,为jQuery扩展了一个delegates方法,用来以配置的方式统一绑定监听器,用法如上所示。把delegates定义的代码也放出来吧:
复制代码
//以配置的方式代理事件
$.fn.delegates = function(configs) {
el = $(this[0]);
for (var name in configs) {
var value = configs[name];
if (typeof value == 'function') {
var obj = {};
obj.click = value;
value = obj;
};
for (var type in value) {
el.delegate(name, type, value[type]);
}
}
return this;
}
复制代码
基本的结构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新技术,只是把现有的东西做了一下组合。但工作到此还远远没有结束,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有一些东西需要处理,下面来详细说说:

公共头部底部的引用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般通用的头部和底部会放一些公共的代码,如页面外层结构html代码,站点使用的库如jQuery、handlebars,站点通用js和css文件。在传统的开发中,通常是写一个单独的文件如head.html,在其他页面中用后端代码如include语句引入,由此来进行复用。
现在前后端分离后,无法依靠后端来给你渲染,所以得在前端做了。既然用了handlebars,很容易想到把公用部分写成一个模板,然后预编译出来,生成一个header.js文件,然后在其他页面引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了一个问题,handlebars是静态模板,编译后生成的字符串通过innerHTML的方式插入到页面,在一般的模板中这样是没问题的。现在有个问题是header中有一些<script>标签,外链着要使用的库,通过innerHTML插入<scirpt>标签,浏览器并不会发送请求加载对应的js文件,所以就出问题了。
搜索、尝试了多种方法后,最终的方案定为:用document.write()将编译结果写到页面,这样<script>标签能够正常加载。所以每个页面使用头部的代码就变成这样:
<script src="static/js/tpl/head.js"></script>
<div id="header">
<script src="static/js/includeHead.js"></script>
</div>
  includeHead.js中的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function includeHead(){
var head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ader');
var compileHead = Handlebars.templates['head'];
var head = compileHead({});
document.write(head);
}
includeHead();
复制代码
  看着是有点别扭,不过为了实现功能,目前也就只能这样了。

路由控制
如上面所述,jQuery的$.load()方法可以满足加载子页面的需求,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管用户刷新页面还是前进后退,我们都得根据hash值来渲染对应的视图,其实就是路由控制。这个时候就需要监听hashchange事件了,我定义了一个loadPage方法用来加载子页面,然后绑定监听器如下:
window.onhashchange = this.loadPage;
在loadPage方法中,根据hash的值来调用$.load()方法,子页面的初始化工作,在$.load()的回调函数中指定。
这样做还有一个便捷之处,我们切换视图不必手动调loadPage方法,只需要修改页面的hash就可以了,hash发生变化被监听到,自动加载对应的子页面。例如,点击下一步进入步骤二:
'.next' : function(){
location.href = '#step2';
}
如此便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路由控制,由于不是整站单页面,也没有多级路由,这样完全可以满足需求。至于SEO,就只能呵呵了,正好项目也不需要做SEO,否则此方法得作罢。
另外想说的一点就是页面的缓存,异步加载来的内容可以存在localStorage中,也可以放在页面上进行显隐控制,这样用户在频繁切换视图的时候无需再次请求,回到上一步的时候之前填好的表单数据也不会消失,体验会非常好。

页面间参数传递
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访问的页面传参数,比如访问一个设备的详细信息页,要把设备id给传过去,detail.html?id=1,这样detail页面可以根据id去请求对应的数据。传统由后端渲染的页面,url中的参数会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接收后可以再渲染到页面上供js使用。我们现在不行了,请求页面压根不跟后端打交道,但这个参数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前端有一套传递参数的机制。
其实非常简单,通过location.href可以拿到当前的url地址,然后进行字符串匹配,把参数提取出来就可以了。看上去挺土鳖的,但工作起来良好,另外也有考虑过用cookie来传递,感觉有点麻烦。
由于这些参数通常是写在<a>标签上的,而<a>标签又是根据动态数据渲染出来的(因为是动态参数),我们不可能在页面渲染完后,用js修改所有<a>标签的href值,给它追加一个参数。怎么办呢?这时候handlebars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使用handlebars万能的helper,在渲染页面的时候直接查询url中的参数,然后输出在编译好的代码中。我在handlebars中注册了一个helper,如下:
复制代码
Handlebars.registerHelper('param', function(key, options){
var url = location.href.replace(/^[^?=]*\?/ig, '').split('#')[0];
var json = {};
url.replace(/(^|&)([^&=]+)=([^&]*)/g, function (a, b, key , value){
try {
key = decodeURIComponent(key);
} catch(e) {}

try {
value = decodeURIComponent(value);
} catch(e) {}

if (!(key in json)) {
json[key] = /\[\]$/.test(key) ? [value] : value;
}
else if (json[key] instanceof Array) {
json[key].push(value);
}
else {
json[key] = [json[key], value];
}
});
return key ? json[key] : json;
});
复制代码
这个名为param的helper可以输出你所要查询的参数值,然后可以直接写在模板中,如:
<a href="detail.html?id={{param id}}">设备详细信息</a>
这样就方便多了!但是这么做有没有问题呢?其实是有些不完美的,如果你考虑“性能”二字的话。一个url中参数的值是固定的,而你每次使用这个helper都会计算一遍,白白做了多余的事情。如果handlebars可以在模板中定义常量就好了,可惜我找遍文档没发现有这个功能。只能为了方便牺牲性能了,也正印证了我标题中所说的“简单粗暴”,呵呵。

数据的校验和处理
由于数据是由后端传来的,有很多不确定性,数据可能不合法,或者结构有错,或者直接是空的。因此前端有必要对数据做一个合法性的校验。借助handlebars,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数据校验。没错,就是利用helper。handlebars内置的helper如if、each都支持else语句,出错信息可以在else中输出。如果需要个性化的校验,我们可以自己定义helper来完成,关于如何自定义helper,我之前研究了下,写过一篇文章:http://www.cnblogs.com/lvdabao/p/handlebars_helper.html。总之自定义helper很强大,可以完成你所需的任何逻辑。
数据的格式化,如日期、数字等,也可以通过helper来完成。
另外一方面,前端还应对数据进行html转义,避免xss,由于handlebars已经给做了html转义,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忽略此项了。

总结
本文是我刚刚参加完一个项目后所写,记录一下整个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其他的一些细碎点如表单异步提交什么的,不是本文重点,不写了。这是我第一次实践前后端完全分离的项目,整个前端全由我来设计、开发。2周时间,凭着这套方案,项目按期开发完成,而且还提前完成了,预留出一天多的时间测试了一遍。
虽然开发任务是完成了,但是回头看一下整个方案,并不是很优雅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文章开头提到的几个问题都没有解决。所以命题为简单粗暴的方案,都是为了赶工期啊。
最后,如果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并且时间充足,我一定要尝试用mv*方案来搞一下,或angular,或avalon。

 

http://www.cnblogs.com/lvdabao/p/4204858.html

http://ued.taobao.org/blog/2014/04/full-stack-development-with-nodejs/

时间: 2024-11-02 01:50:23

一个简单粗暴的前后端分离方案(转)的相关文章

Gracejs : 全新的基于koa2的前后端分离框架

Gracejs(又称:koa-grace v2) 是全新的基于koa v2.x的MVC+RESTful架构的前后端分离框架. 一.简介 Gracejs是koa-grace的升级版,也可以叫koa-grace v2.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xiongwilee/koa-grace. 主要特性包括: 支持MVC架构,可以更便捷地生成服务端路由; 标准的RESTful架构,支持后端接口异步并发,页面性能更优; 一套Node环境经服务服务多个站点应用,部署更简单; 优

基于NodeJS的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一)全栈式开发_node.js

前言 为了解决传统Web开发模式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但由于前/后端的物理鸿沟,尝试的方案都大同小异.痛定思痛,今天我们重新思考了"前后端"的定义,引入前端同学都熟悉的NodeJS,试图探索一条全新的前后端分离模式. 随着不同终端(Pad/Mobile/PC)的兴起,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纯浏览器端的响应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体验的高要求,我们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终端开发定制的版本.为了提升开发效率,前后端分离的需求越来越被重视,后端负责业务/数据接口,前端负责展现/交互逻

js页码生成库,一个适合前后端分离的页码生成器

原文:js页码生成库,一个适合前后端分离的页码生成器 前言 上星期写的任务里面有需要进行分页的处理,git搜索了一番,没有觉得合适的,于是自己临时写了个分页的算法. 然后等闲下来的时候,决定把分页进行优化并推广.于是乎,一个适合前后端分离的页码生成器就这样出来了. 先别废话了,直接上 git 地址 和 demo 地址.看官果断点击进去瞧瞧看.项目主页的 readme 文档的自动排版将更好.   先讲讲设计思想 整个开发流程围绕事件绑定进行开发. 脱离 callback 回调这种回调方法,直接使用

基于阿里的Node全栈之路(三)利用阿里云OSS实现前后端分离

嘿嘿,上篇文章因为在火车上写的,偷懒了,心存愧疚,还是补发一篇吧! 这次嘞,我们聊聊开发上老生常谈的话题,前后端分离.在文章第一篇里,我用了一张我的架构图,这里我把关于OSS的这部分抽出来. 可以看到这种图上,我的docker是只有restful api的作用,在web端应用,客户访问我的网站的时候,是跳转到OSS上的.没错,没错,在我这里,没有使用类似jsp.asp.ejs这些动态页面.先不说两者的优劣,我这里使用的方案,其实蛮有趣的,而且非常的高效实用!对于中型项目是完全行得通的,大型项目架

基于 Node.js 实现前后端分离_node.js

基本介绍 首先从一个重要的概念"模板"说起. 广义上来说,web中的模板就是填充数据后可以生成文件的页面. 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模板引擎利用特定格式的文件和所提供的数据编译生成页面.模板大致分为前端模板(如ejs)和后端模板(如freemarker)分别在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编译. 由于当场有一部分同学对node.js并不是很了解,这里补充一下node.js的相关知识.官网上的给他的定义事件驱动.异步什么的就不说了.这里借用朴灵书上的一张图来解释一下node.js这个玩意的结构.如果懂

前后端分离之Spring&amp;Vue单页面开发(2)

前言     需求: 最近本人在学习SpringBoot,希望自己能搭一个简单的Demo应用出来,但是搭到前端的时候遇到了困惑,因为网络上大部分教程前端都是应用模板引擎thymeleaf生成的,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进化版的JSP,但是很明显这种开发方式已经有些落后了.现在前端越来越工程化,Angular/Vue/React等框架非常流行,所以我希望搭建一个更符合技术进步方向的前端应用(我选择了相对容易入门的Vue).     问题: 在查阅资料过程,我发现SpringBoot和Vue相关的入门材

前后端分离架构下CSRF防御机制

背景 1.什么是CSRF攻击? 这里不再介绍CSRF,已经了解CSRF原理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3.前后端分离下有何不同?". 不太了解的同学可以看这两篇对CSRF介绍比较详细的参考文章: CSRF 攻击的应对之道 浅谈CSRF攻击方式 如果来不及了解CSRF的原理,可以这么理解:有一个人发给你一个搞(mei)笑(nv)图片链接,你打开这个链接之后,便立刻收到了短信:你的银行里的钱已经转移到这个人的帐户了. 2.有哪些防御方案? 上面这个例子当然有点危言耸听,当然可以确定的是确实会有这

基于阿里的Node全栈之路(五)前后端分离进阶-接口篇

上一篇文章我就简单的贴了下代码,放出来不到一天就破千了,这让我非常的意外,也很开心;) 我会好好的把上一篇的代码注释补一下的.然后决定再放一些我的代码和理解,俗话说: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还记得我的架构中,只有前端静态代码,同时所有的请求是经过跨域发到api上的,那么这次,我们就来好好的分析下request接口的实现和我自己尝试的一种的开发流程--api文档(新接口文档) 先贴上我之前的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再简单的介绍下,看过前面文章的同学直接跳过哈!

当我们准备做前后端分离项目时,我们在考虑什么?

几年前做前后端分离项目的原因,是node刚刚横空出世,业界开始考虑如何真正的用js去写后端服务,于是就借鉴阿里中途岛项目去尝试,主要还是用到了node的密集io场景下的转发. 我们的新项目是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进行开发,这一点主要是基于产品特点考虑而来,产品本身会有很强的富客户端的特点. 我们后端服务面向的客户端包含:iOS,Android,iPad,H5,还有一些游戏场景.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后端提供通用的restapi进行数据传输,而前端展示逻辑则交由不同客户端自己实现. 前后端分离项目主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