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乱世出英雄,在电商行业大洗牌的环境下,各企业都在寻觅发展良机,欲在乱世中开辟一方天地。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虽有满腔壮志,却也需如履薄冰。创业路上有喜有忧,谁能笑到最后,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政策、市场和企业自身层面对敢死队员们的发展之路进行分析。
政策:有心推动 但尚待变革
无论是工信部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是商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将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零售发展。粗粗算来,包括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在内的国家多部委都曾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管理出台过相应的办法、条例和意见,足以见得在宏观政策层面,国家对电商企业的关注与重视。
但与此同时,企业负责人也发现,虽然雷声大,但具体政策的雨点却迟迟难以落下。某服装类B2C负责人认为,目前政策对企业一直是“管理多而扶持少”。
该人士表示,仅从纳税方面看,目前年销售额1亿元左右及以下的中小型B2C,“如果按照国家要求完全按点纳税,恐怕不出半年就得赔死”。而另一方面,北京市税务部门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税务部门一直在研究和尝试中小企业税收减免的结构性减税办法,但由于电商企业的前期经验相对欠缺,仍需一段时间进行研讨和试点。
市场:有心自律 仍鱼龙混杂
在法律法规相对缺失的环境中,“自律”成为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前提,但在企业数量庞大的行业中,自律却并不容易做到。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网络用户投诉信息量接近平常的两倍,长假过后的网购投诉更迎来“返程高峰”。低价在线旅游项目遭遇虚假宣传、网购机票遭遇钓鱼网站、节后配送排长队、网站客服回复敷衍和虚假购物网站趁火打劫等事件频发。
分析人士认为,准入门槛低导致鱼龙混杂,是市场有心自律却难以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其次,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的电商行业,即使是知名企业也难逃投诉及曝光。近一年来,包括高朋网销售假冒天梭表、当当网销售假冒卡西欧手表、爱马仕称“80%网络代购品为假货”等事件颇受业界注目。更有业内人士爆料称,网购化妆品和奢侈品的假货率,即使在知名商家平台也一直居高不下。
企业:有心盈利 却无奈烧钱
虽然日子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正是由于行业鱼龙混杂、规模庞大,一定的广告投入对企业而言却必不可少。这也让一心想要盈利的电商企业们陷入两难尴尬。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国内B2C、C2C与其他电子商务模式企业数已达2.462万家,较去年增幅达20.1%。由于与实体零售不同,电商行业并没有实体店面为其带来客流,“入口”成为电商企业的争夺重点。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节省运营成本,某品牌B2C企业曾多次搬迁办公地点、裁员30%,却一直不敢将广告费降得太低。“即使经过时间积累,企业已经获取了一些回头客,但无论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都需要企业通过一定的市场投入来维持用户对品牌的记忆。”据记者了解,该企业广告投放一直维持在销售额的10%以上,即使销售低谷也未曾有明显减免。
虽然“烧钱”一直被媒体斥为行业弊病,但在极度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虽然有心盈利,但无奈地烧钱仍在持续拉大企业负债,让诸多自称“即将盈利”的企业陷入食言的泥潭。
商报记者 崇晓萌
记者观察
中国电商 风雨中前行
以前总觉得把企业称为“敢死队”,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烈,但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作为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互联网企业大军中的一部分,电商也秉承着“等死不如找死”的宗旨,在不断试错中走向成熟。即使窗外仍然风雨交加,但我们欣慰地看到,已经有一批批勇士为中国电商企业不断创下成功的纪录:从“中概第一股”麦考林的成功上市,到团购网站拉手网冲击美国资本市场;从京东商城定下1000亿元销售额目标,到腾讯整合易讯,开始电商业务的高歌猛进;从团购企业的大浪淘沙中问题频现,到国内首部电商方面的法律《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被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从西单商场首尝网上商城,到银泰网、王府井(600859,股吧)电商、新世界网上商城逐渐成为各实体零售的战略重心……近年来,国内电商行业确实行得飞快。
但不能忽视的是,电商在快速前行的同时仍面临诸多困境。除了上文中提到过的纳税问题,人力成本虚高、专业人才匮乏、租金日益高涨以及日趋激烈的恶性竞争,让从业者自嘲过着“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低质量生活,人才流失严重。不少成熟企业尚且如此,入行新军们更在夹缝中生存。
一位从业者曾说,电商发展至今,虽然仍有不少企业存在不足之处,但真正的蓝海却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必须在未来不断绷紧创新的弦,才能获得核心价值,而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迟早将离开电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