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信息化基础参差不齐以及科技自身的特点,国内出版社的信息化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受出版社规模所限,出版社信息化投入相对较少。 通过对与会各出版社信息化投入的">统计分析,一般出版社投入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似乎更为切合实际。
二是系统涉及功能多。不同于国外出版社先上门户网站,接着以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企业资源,以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管理客户关系,在此之上再上BI(商业智能系统),国内出版社的信息化甚至还要从办公自动化做起,但终点可能还要包括内容数字化等内容。
三是业务成长快,造成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一直处于变动过程当中。对此,有着10多年信息化工作经验的机械工业出版社谢广钰感触颇深,他认为:“需要分析、开发、调试这三项费用的比例应达到50%:30%:20%,但某些管理系统根本没有分析和开发,而是用一个已经成型的系统直接实施,这样的系统就很容易出问题。对出版社来说,系统肯定要变的,因此,把需求定得宽一些、大一些,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缺乏统一行业规范与标准。举个例子来说,“出库”是出版业一个常用的术语,可是在不同的出版社就会产生完全不同意义的解释,有的社将发书叫出库,而有的社却将退书称为出库。这种现象到了某些情况特殊的出版社就更难解决了。
在现实工作中,这四个因素往往又交织在一起,让出版信息化变得更加困难。从开发方式上分,出版信息化可以采用由外部公司开发的外包方式和出版社自己成立信息中心自主开发的方式。采用外包方式,由于对方是专业公司,系统的质量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由于系统不是为出版社量身定制,一旦出现修改,外包公司往往在价格上提出额外的要求。此外,由于对方的开发人员不一定熟悉出版业务,所以要让系统发挥出效用,往往非常困难。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中心杨钢介绍说:“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管理系统,只有30—40%的原系统是没有调整过的,当然,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开发方自然是要收钱才给你改。迫于无奈,很多工作都只好自己来完成。”机工社的谢广钰对此也感触颇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曾希望开发商给加上一个教材征订号,但他们说不能这样做,并且说这样做了以后别的出版社怎么办。所以我认为出版社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人员,否则受制于软件商,很难受。”
虽然如此,采用自主开发还是会存在一些弊病。开发是一项技术更新很快的工作,IT业内的开发人员往往是边苦干边苦学,而在一个环境中做同样的工作,往往会造成开发人员跟进新技术的速度放慢,进而会导致人员技术水平的下降,而保持与先进技术同步的开发人员,由于技术生命周期短,往往又不会满足于现状,这样出现跳槽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人员的变动,又往往会使开发进度放慢。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人民交通出版社信息中心姜占峰认为:“框架和核心业务由各出版社自主开发,主要系统、平台外包出去,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