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book天价估值背后是泡沫还是潜力

日前,老牌投行高盛抛出:Facebook估值高达500亿美元。尽管这个拥有十个零的百亿美元“天价”对于互联网领域来说并不骇人听闻,不过,对于一家成立仅6年,外界对其盈利模式仍捉摸不定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就只能用“疯狂”的字眼来形容。大部分业界的第一反应是抨击高盛,称这是一场炒作,显示技术领域的泡沫正在形成。  这场“天价”估值的背后,到底是泡沫,还是潜力?  记者 文静  “天价”估值 只为上市?  一家投行、一家欣欣向荣的互联网公司,一场5亿美元的融资,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估值……当这些聚集在一起,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上市。事实上,Facebook,这个已占据全球第四位的网站,上市的消息在去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回顾去年国外一些投资人对facebook的预期,称2011年将举行首次公开招股(IPO),其市值最高有望达到400亿美元。另外,Facebook目前已拥有超过5.5亿用户,占据了美国互联网流量的8.9%,超过谷歌的7.2%。摩根大通发布的2011年美国互联网报告显示,相比谷歌与雅虎,Facebook美国用户在线浏览时长占比达10%,超过雅虎的9%与谷歌的4%。而半数的facebook用户每天至少访问一次网站,足以证明其用户活跃度与黏合度甚高。  这样看来,高盛声称的500亿美元的估值,似乎没有“高得离谱”。业内人士表示,高盛的进入意味着Facebook上市只是个时间问题,即使扎克伯格对资本市场不感冒。  泡沫:Facebook商业模式含糊  其实,被众多外界认为这个500亿美元估值过于“疯狂”,显示着泡沫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以Facebook为代表的SNS网站,其商业模式依然模糊,简单地说,在业界心目中,Facebook与twitter目前是“只赚吆喝,不赚买卖”,因为据外界估计,Facebook去年的广告收入约在12亿美元~20亿美元。  英国《经济学人》一针见血地表示,Facebook不值500亿美元,高盛可能被重罚。文章指出,资产价格膨胀所产生的泡沫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对一家业务模型尚不成熟的公司来说,显然是不理性的。  目前Facebook的广告营收确实“不怎样”。业内人士做了个粗略计算发现,尽管流量、在线时间等数据方面,Facebook超过了谷歌、雅虎,但在实际的营收上,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另外,据了解,扎克伯格是一个极度排斥传统互联网广告的人,他一直想要保持网站独立性。  潜力在哪里:创新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数据,Facebook拥有超过将近6亿用户,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站着就能把钱给挣了”,根本不用去求广告客户。业内人士认为,Facebook应该进一步尝试利用云计算平台、搜索引擎来完成广告,目前其庞大的用户平台还未得以很好地开发。  然而,天才的想法我们永远无法揣测。扎克伯格这位天才,随时可能让世界再度哗然。  近期,Facebook将目光投向了电子商务,努力将自身平台的用户转化为网络购物者。最近,Facebook副总裁大卫·费舍尔负责一个新近成立的商业合作团队,并已与超过20家公司会面,以帮助零售商在Facebook网站上开店,并开发应用工具,让网民在购物的同时展开互动。包括eBay和亚马逊在内的十多家顶级零售网站,已与Facebook实现了互通。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苏查里塔·穆尔普鲁称,Facebook有可能转变为一家在线购物网站,与eBay比肩。  另一个就是社交游戏,据了解,目前占据Facebook营收的三分之一。Facebook近日已经任命塞安·瑞恩担任公司游戏合作关系业务主管,负责处理对外游戏合作业务,这正表明,Facebook正加重关注社交游戏业务。同时,网站称,将进一步与第三方游戏发行商合作。  此外,用户已可在网站上购买虚拟货币Facebook Credits,然后用
它们购买游戏中的“武器”“生命”等虚拟商品。根据Facebook的条款,使用Facebook虚拟货币的开发商需将虚拟货币带来的收入的30%交给Facebook。未来,该虚拟货币体系将向该网站上的任何应用软件开放,不管游戏,还是媒体应用。分析师指出,若Facebook该计划成功的话,虚拟货币将成为其广告以外,另一大重要收入来源。  在去年收购了5家企业之后,相信“收购”依然会是今年Facebook发展的主旋律,包括电子商务、云计算、SNS游戏,甚至是
中国市场。

时间: 2024-08-01 09:39:45

Facbook天价估值背后是泡沫还是潜力的相关文章

Uber 182亿美元天价估值令人摸不着头脑

导语: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今天 刊登题为<Uber 182亿美元估值令人摸不着头脑>(Ubers $18.2B Valuation Is a Head Scratcher)的评论文章称,虽然Uber看似前景广阔,但通过细致分析不难发现,该公司其实存在很多先天缺陷,根本无法支撑182亿美元的天价估值.以下为文章全文:租车应用Uber执行到位,目光远大,但刚刚给予该公司182亿美元的投资者或许忽视了一个问题:Uber的护城河其实很浅.这意味着数量众多的竞争对手或许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

天价网站背后:中标者的血缘

3520万元的中标价背后,是这样一种亲缘关系--标的是国家汉办旗下的网站项目,中标者是国家汉办的独资公司. 本报记者 王思璟 上海报道 "网上的说法对我们有很多误会." 1月21日,国家汉办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回应说:"我们这是一个全球性语言推广门户网站,招标项目还涉及网站上多媒体内容的制作.教学,不止建一个网站那么简单." 此时,这家之前并不著名的全称为"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的机构,已经在一夜之间被卷入舆论漩涡.它在前一天被发现为

文化业成PE主攻方向之一:估值难量化泡沫风险

今年底,投资仅3000万元的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五天后票房轻松突破3亿元,预计总票房可达6亿元.舞蹈家杨丽萍的舞台收官之作于10月24日开始全国巡演.就在同日,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向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把早在八月间即已确定的投资意向落实.深创投曾表示,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把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做上市.近来文化产业颇受投资界偏爱,甚至成为PE机构的主攻方向之一,然而前途并非一马平川,仍有谜题难破.数据显示,2011年文化产业获得的投资创历史新高,投资总

潘石屹竞拍咬破嘴唇称地王背后现泡沫

核心提示:潘石屹认为,参与竞拍的都是红筹和H股公司,说明外资对这种疯狂拿地的举动并不看好.而"地王"产生的背后,则是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利用银行大量放贷的不得已选择. 在市场各方还在激烈讨论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真正回暖的时候,又一个新的"地王"已经产生了. 6月30日,"广渠路15号地"成为北京新"地王".买家是中化方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方兴).同一天参与竞拍的潘石屹不得不铩羽而归. 昨天,潘石屹在其博客上发表了&l

明星挥毫点石成金?赵本山书法拍出天价的背后

赵本山(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 郦亮 作为春晚红人,赵本山的"笔墨真迹"也行情看涨,其抽空挥毫写的"龙腾凤舞"四个大字,不久前便拍出92万元的天价--一个字竟值23万元.记者注意到,随着艺术品市场节节攀升,明星书法价格也水涨船高.但其中究竟有多少水分,明眼人一看便知. 明星书法市值大增 就在人们感叹去年艺术品身价猛增的时候,明星书法家们也在偷着乐.赵本山现在是一个字23万,但仅仅3年多前,也是那几个"平淡无奇"的字,一个字却只卖到8500元(当

天价药背后:医生或只是替罪羊

出厂价6毛钱的药品,经过了各地正规的统一招标之后,最终在医院的售价竟高达12元多,利润超2000%以上--药价贵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关于"天价药"的报道仍引起轩然大波. 谁制造了"天价药"?是卖药的医药代表,还是买药的医院和医生? 医院没有采购低价药的冲动 央视报道显示,一些常用的药品中标价比出厂价高很多.记者随机选取20种常用药品,结果发现这些药品从出厂价到医院零售价的涨幅超过了500%.其中,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拉勾网8亿估值背后:网络招聘玩出新花样?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老行业往往孕育新故事,现在的网络招聘行业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8月20日,拉勾网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许单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拉勾网获得来自启明创投领投.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的2500万美元B轮融资,公司估值将近8亿人民币. 拉勾网专注于互联网在线垂直招聘,成立仅13个月,是一家目前仅有60名员工的公司.拉勾网目前并不为业界熟知,但拉勾网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后台,即3W咖啡,一家定位互联网创业的咖啡馆. 许单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截至8

Instagram 10亿美元估值背后:风投击鼓传花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 Facebook今晨宣布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斥资 10亿美元收购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而就在上周,媒体报道Instagram即将完成50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公司估值为5亿美元.一周之内, Instagram估值翻了一倍.除了Instagram的创业团队,风投的投资也在数日之内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增长. 红杉资本牵头了Instagram这轮投资,而据AllThingsD报道,俄罗斯投资大亨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

“天价药”背后三大推手 专家:加强监管药品流通

近日,据各大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1646.html">媒体报道,一名在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服用了一种叫芦笋片的药物.该药出厂价仅15.5元,但在医院出售时,竟卖到了213元,利润率达1300%,可谓不折不扣的"暴利药".<生命时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药物暴利的背后,存在诸多"推手". 首先,政府定价"虚高".湖北省政协委员刘宝林说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