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在位于南方通信大厦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腾讯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对来访的时代周报记者说:“微信,外界炒得过热了。”
仅仅诞生两年的微信,其用户已经直逼4亿。微信被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杀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微信成了业界焦点。
微信的高歌猛进、外界的狂热追捧,都没有影响到张小龙这位具有文艺、极客气质的技术高手,一向低调的张小龙很少接受采访,而且此刻显得更为冷静。
但张小龙的冷静再度被马化腾打破。3月10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参加“两会”的间隙清楚表明,微信将启动商业化进程。
一边是产品理念下的用户至上,一边是商业上的成功,微信是否会出现技术与商业的博弈?如何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之间平衡?
商业化必将是微信的转折点,未来的微信面临着控制与“失控”的挑战。
张小龙的微信作品
两年,4亿用户,微信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如同苹果产品得到用户欢迎一样,原因并不复杂,四个字:简单、好用。
简单好用的微信事实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通信交往方式,“对着手机屁股聊语音”已成当下的时代特征,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大妈大叔。
“我现在很少看手机短信,都是用微信联系,”张小龙更是把自己的通讯方式迁移到了微信上。举个例子,给张小龙发短信,没有回音,但加他的微信,一分钟之后他立刻有了回应。
微信的产品迭代非常迅速,每一个版本都给用户带来更多新鲜好玩的体验,但微信到底是什么?张小龙说道:“你如何使用微信,决定了微信对你而言,它到底是什么。”
微信还将如何发展?去年7月的一次见面中,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这个问题时,张小龙并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觉得微信好用吗?”张小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面对不感兴趣的话题,对方说上30句话,他只回应一个“嗯”。如果是他感兴趣的话题,虽然表面上他仍不动声色沉静如水,但他的眼睛会发亮,比如说到凯文?凯利的《失控》,比如说到微信的产品细节。
张小龙从不玩“宏大叙事”,没有什么所谓的微信“蓝图”。不给产品下标准的定义,就可以让产品更自由地发展,同时也可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想象空间。在张小龙看来,产品最终是什么,由用户说了算。
在产品开发上,很多产品经理都强调要快速试错,先推出来试试看。但张小龙认为,应该对产品有足够理解、对人性和社会的足够把握,才去做尝试,这样的试错才是最有效的。
张小龙走的其实是乔布斯的路子,如同一位腾讯内部人士的说法:“微信并不复杂,仅仅是洞悉人性而已。”
推祟《失控》的张小龙对技术与人的关系同样有着哲学式的思考,对于微信的“核”,张小龙说:“微信就是消息系统,它的核心就是人和信息,他们在系统里流转。”
所以微信的开机画面永远是一个星球和一个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类个体,沟通是最本质的核心需求,微信就是满足这个需求。
“张小龙是个技术背景纯粹的产品经理,他对产品的在乎远超过对商业的在乎。”互联网资深分析师洪波如此说。事实上,洞悉人性并不难,难的是在商业和技术的交织下,创业者有没有真的这么去做,很多人往往屈服于商业压力。
微信4 .0推出时,张小龙更新了微博签名:越简单,但越好。这与乔布斯“至繁归于至简”的精神一脉相承。在4.0版的朋友圈里发照片,甚至都没有滤镜,因为张小龙认为:照片应该真实、不加修饰地反映生活。但当他发现大多数人更热爱修饰后的照片时,张小龙最终还是为朋友圈添加了滤镜功能。
在不违反极简原则的情况下,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张小龙可以适当地妥协。在产品理念上,张小龙有着自己的理想主义:一个简单的规则可以构造一个复杂的世界,由用户在里面推动整个产品。
某种意义上,微信就是张小龙的作品,也是他纯粹的产品理念之下的产品。
两年来,腾讯与马化腾给了微信从容的自然成长空间,任其在纯粹的产品理念下“讨好”用户即可。但现在,微信即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商业化。
马化腾的商业化设计
张小龙也曾表示,微信团队监测的数据显示,微信朋友圈每天的发帖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微博最鼎盛的时刻。
有了4亿用户的微信,活跃度还如此之高,自然也成为创业者发掘商机的金矿。微信的商业化,既有腾讯谋求移动互联时代的话语权的需要,还有众多“食客”的推动。关于微信商业化,创业者显然比张小龙急多了,甚至比马化腾还急。
如张小龙所说“外界炒得热了”,他当然清楚创业者在微信平台上淘金的渴望,一名做移动社交APP的创业者曾当面请教过张小龙,看微信是否会开放更多的接口给创业者,得到的答案是“微信的商业化推广将会非常谨慎”。
但现在,小马哥也决定加快微信商业化的步伐。3月10日,马化腾在采访中表示,海外其他同类产品比微信早大半年时间,在增值服务尤其是移动社交、游戏方面,已经有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总体来说,腾讯希望微信成为一个平台,开放第三方应用接口,让更多的应用接入到微信平台上,“打造一个开放平台、一个产业链,让更多的开发商能够获益。”
不过,马化腾强调,腾讯微信的API和接入规则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正在搭建当中。“一边是开发商,开发商希望帮他发微信发得越多越好,这样做肯定影响用户体验;另一边是用户,当然还是用户最重要。”
事实上,从去年5月15日开始,微信开放API接口给第三方应用,使得用户间可以通过第三方应用分享图片、音乐和视频,正式迈出了开放的第一步。此后,以二维码为入口,微信再度进军O2O,推出了“扫一扫会员卡”功能,通过微信会员卡让更多线下与线上用户享受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实现找出租、订酒店、找餐馆,获得更多实惠,并帮助商家建立泛用户体系,搭建富媒体的互联网信息通道。
谈到商业化,张小龙强调,“我们希望它能够在平台性方面走得更远,它真的成为一个很好的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可以为整个业界提供很好的一个通讯开放平台,让所有的第三方都能够把他们的有价值的应用通过这个平台来接触到更多的用户。”张小龙表示,希望让更多第三方应用能享受微信的整个通信基础架构和社交,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收益。
时代周报记者从微信团队了解到,微信将开放API接口,微信公众账号现在是采用消息对话方式,下一个版本将有菜单的方式,可能还会提供更多的接口,让用户自己可以更加简单地开发一个基于微信的公众号,比开发一个原生态的APP应用程序还要简单得多,任何一个编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为自己创造一个基于HTML5的微信公众号,基于微信的对话体系,跟后端连起来,同时也很容易维护。
平台监控的商业化难题
微信的商业化正逐步开始,当人们潮水般涌向微信平台,带来各种铁铲、水桶在近4亿用户中淘金时,微信平台还会是当前用户觉得好用的通讯工具吗?
去年11月,微信曾经发生一起“失控”事件。蘑菇街和美丽说通过微信进行无差别病毒轰炸,有的微信朋友圈几小时就被各种好友的“心理年龄测试”和“性格测试”刷了十几屏,蘑菇街、美丽说诱导用户分享后,查看结果加关注,才可以看答案。
连马化腾自己的高端私密微信圈也被刷了。小马哥拍案大怒,于是,张小龙马上让团队封了微信分享链接。
如何把控微信上的信息流,如何有效监管第三方应用,这无疑将是微信商业化之后的巨大挑战。
不过,马化腾想得还比较清楚,“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构造一些很简单的规则和网络层的这种连接,然后复杂的商业模式交给外面的这种合作伙伴或者个人,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户群,把这底层做通了、规则做好了,我觉得这个生态会比较健康。”
之后就是严格的监管,“他能玩儿成什么样我们就观察,有乱的我们把他搞走,(微信)会演变成什么样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因为发现很多用户都很有创意。”
对于马化腾的微信商业化设计,洪波持谨慎观望的态度:“现在的问题是,微信承载了腾讯太多的预期,也承载了外界创业者太多的预期。”在洪波看来,微信商业化过程中必然有很多技术产品与商业的博弈,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人有强大的定力,坚持自己的方向。“对产品有着完美追求的张小龙有这个定力。”
微信的商业化加快,马化腾的高调表态,微信似乎已经进入马化腾时代。虽然小马哥表示,在微信上面增加任何东西,腾讯都会很谨慎。但驶入商业化轨道的微信,被寄予太多期望的微信,能否在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之间达成平衡?
在洪波看来,微信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架构,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入新功能非常灵活、可扩展性很强。
开始商业化的微信其实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对腾讯而言,控制得好,微信将继续高速成长,如果对平台监管失控,用户体验下降 ,用户的流失同样也很快。
“一个系统它真的有生命力的话,肯定会有草和树木长起来,不需要我们去推动。”张小龙对微信非常有信心。但商业化的微信,会不会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