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豪赌电商背后的辛酸和无奈

  线上线下同价……苏宁祭出“杀招”,剑指京东和天猫。在苏宁易购发布的Q2财报中,销售额为52.8亿元,虽然与此前预计的59亿元有一定差距,但比Q1仅有19.23亿元的收入相比,翻了一番还要多。圈子人都知道,苏宁易购Q2的业绩增长,6.18功不可没。

  尝到了甜头后的苏宁,在祭出线下线下同价的“杀招”后,再次放话:下半年销售额150亿!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再次给市场抛出了一个气球,也就是说苏宁易购定位其下半年营收的季度复合环比增长率需保持50%及以上。

  发力电商,与京东们一搏,苏宁志在必得。7月,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将个人股权质押,向弘毅融资47亿元,用于苏宁易购的扩张。有媒体报道称,张近东把所有身份都押在电商上。殊不知,苏宁豪赌电商背后,更多的是辛酸和无奈。

  被多重挤压的苏宁

  电商们的崛起,正挤压苏宁和国美这样的传统家电连锁巨头的生存空间。苏宁2012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苏宁上半年净利17.45亿,比上年同期下滑29.49%.同期,国美发布了公司2004年以来国美的首次中期业绩亏损。

  不得不承认,电商正在蚕食传统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此外,苏宁还在遭受来自厂商的挤压,这是鲜为人知但关系到苏宁前途的一个巨大危机。

  细心的人会发现,无论是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在三四线城市,越来越多的格力空调专卖店、美的空调专卖店涌现在城市的商业中心。此外,海尔和海信等家电巨头也在布局渠道,苏宁对渠道把控的话语权正在被削弱。家电厂商亲自布控渠道,意图非常明显,摆脱对苏宁和国美等家电连锁巨头的依赖。

  一直以来,苏宁和国美凭借自身的渠道优势,不仅格力和美的等家电厂商那里拿到了议价权,还要向家电厂商收取数目不裴的进场费。激烈的竞争之下,家电厂商成为了苏宁和国美的打工仔。为了摆脱对苏宁的依赖,格力空调和美的空调开始自己在全国开拓销售渠道。现在,既便是九阳豆浆机这样的小家电企业,也亲自布控渠道。这样一来,苏宁的渠道优势渐失,议价话语权也被削弱。不难想象,一旦家电厂商的渠道网络完善,苏宁前景堪忧。

  除了来自家电厂商、对手和电商们的压力之外,苏宁还面临租金上升和门店销售下降的双重压力。现在的苏宁正处在一个被多重挤压的空间里,可谓是内忧外患。向线上转型,成为苏宁破局的唯一选择。不过,向电商转型同样是前景渺茫。

  前景渺茫的苏宁电商

  不可否认,苏宁易购的业绩很漂亮,第一季度销售额不到20亿,第二季度已经达到50多亿。可利润呢?与其他电商一样,苏宁同样是亏损买市场份额,同样没有摆脱国内电商的潜规则。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从传统零售业跨界到电商领域的巨鄂,苏宁在电商领域绝对是一个外行。

  今天各大媒体都刊登了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炮轰京东是传销的报道,引来了多家风投人士的嘲讽。按照孙为民的逻辑,很多电商网站靠拿投资人的钱来做促销,进而吸引第二第三波投资人继续投资,这种电商运作方式是传销而非促销。苏宁现在也是以低价促销提升销售额,是否也有吸引投资人之嫌呢?

  一位高管抛出这样荒诞的理论,着实让人好笑。从这一点来看,苏宁对电商的了解甚少。在孙为民喊出下半年销售额150亿的口号时,很多人质疑苏宁易购如何来拼出来150亿?在营销和渠道方面,京东们的优势无需多言。对此,新七天电器网CEO左英杰透露,很多电商和供应商达成“一步到位价”,虽然采购规模不及苏宁、国美,但没有样机损耗、进场促销费等,拿货价格甚至“抵”过连锁。从这一点来看,京东们的价格优势远远超过了苏宁。苏宁所倡导的线上线下同价,与自残无异。

  与京东们相比,苏宁的优势在哪里?或许是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所说的,易购的运营成本不到8%.京东的运营成本是8.4%,与苏宁不相上下。随着苏宁易购产品线的扩张,客单价的走低,运营成本走高亦是必然。

  客观地说,苏宁转型电商有点激进。经过多年的打拼,京东们在成本控制和营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苏宁在电商领域还是白纸一张。既没有人才,又没有厂商资源支持,苏宁一味烧钱提升销售额的策略,无疑是一条不归路。

  作为一个老牌的家电连锁企业,苏宁昔日称霸一方。时过境迁,市场在变,用户在变,而苏宁却墨守成规前行。眼下,遭受多重挤压的苏宁转型电商,有辛酸,也有无奈,毕竟殊电商这条路也不那么平坦。贸然进入一个领域,苏宁显然不知道付出的代价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既不知已,又不知彼,岂有不败之理?

时间: 2024-10-22 17:22:27

苏宁:豪赌电商背后的辛酸和无奈的相关文章

“京苏”大战折射电商背后的力量

8.15日,对于电商来说,或许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以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为主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869.html">电商大战,如期而至.这场互联网领域的家电促销大战,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 此次价格战可谓是偶然当中的必然性,偶然的是:他是京东直面苏宁的一次有力反击,异常的高调而准确,他不是一次行业的盛"惠",用刘强东的话说就是:"国美不是正面关注的主要对象,主要目标是苏宁."是京东和苏宁易

苏宁电器董事长对于苏宁没有“电商基因”的质疑,有些不屑

"不是会发几条微博就有电商基因了,苏宁骨子里就是一个科技企业".站在南京苏宁大道苏宁总部第17层的落地窗前,在打桩声和忙碌的人群"装扮"下的徐庄软件园尽收眼底,已是"天命之年"的苏宁电器集团(002024.SZ,下称"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就在这里办公.窗外不远处,能够容纳2万人的苏宁易购总部大楼的地基已经完工,2014年将正式交付使用."明年,我的名片又要换新版本了."作为掌舵人,张近东正在领导苏宁电器进行

火爆“农村电商”背后的利益“圈”

由于政策等原因,农村电商成为了千县万村最想做的事.资金扶持.政策倾斜加上对电商神话的膜拜,对实体经营的失望等让这块成为利益和需求爆棚的市场.由于属于新兴行业结合,加之当地人对电商的不熟悉,各种潜藏在光线背后的利益输送变得越来越频繁.火爆的农村电商,在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就开始变了味道.  圈住当地政府的政策.资金.办公场地 当地政府之所以对农村电商趋之若鹜,很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的不断利好,让农村电商成为当地政府政绩光鲜亮丽的一笔.早在去年,国家就出台了多项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强大影响

苏宁:电商创业者与秩序挑战者

21世纪网独家报道 从1990年一间200平米的空调专营店到2004年7月苏宁电器上市,张近东用了14年时间. 2004,中国A股市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黑马.日后"苏宁电器"四个字,会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标杆.直到如今,仍有一种对成长股的期待,叫做"下一个苏宁电器". 1996年5月15日,苏宁电器前身江苏苏宁交家电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上市,发行价16.33元,首日开盘价29.88元.按照复权价格计算,2010年10月,苏宁电器攀上历史最高价10

孙为民反思:苏宁转型电商并不太顺利

家电卖场的本质是零售,电商的本质也是零售.但是,做网上零售则是完全不同的玩法.2014年是移动电商大变化之年,看孙为民的反思,感觉苏宁跟京东差了好几个唯品会. [在传统的家电零售行业里,苏宁的发展还算是相对积极的,在面对移动互联狂潮的时候也能审时度势的及时掉头进行转型.只是作为家电行业里的巨轮,再怎么调整方向也是有巨大惯性存在的.苏宁的财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继2012年苏宁净利润同比下跌44.37%之后,2013年净利润又同步下跌86.32%.生生的将净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26.76亿元跌

苏宁:电商“插班生”的“补课”路

本报记者 汤浔芳 北京报道 "不少厂商都接到苏宁的邀请,下周去苏宁总部,了解云商战略后的新变化."2月21日,主营加湿器的亚都电商总监龙林告诉记者,自己对苏宁的变化很关注,也想知道苏宁线上与线下融合之后,自己与苏宁的生意会有什么变化. 牵动这些家电厂商神经的是苏宁于2月20日发布的一则公告.苏宁称,公司将从苏宁电器(002024,股吧)改名为苏宁云商,而这个云商模式可以概括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具体来说,是以云技术为基础,整合苏宁前台.后台,融合线上线下.

苏宁电商背后:零售业进化中的生死劫

在所有传统零售企业中,苏宁无疑是最坚决触及电商的厂商之一,比之国美.比之迪信通.比之百联.比之大润发--都更决绝.此前,在ERP.CRM等管理信息化方面,苏宁都曾经是零售企业当中最好的样本之一. 但是,如果你参加了它刚刚举行的发布会,仔细斟酌它对"店商"的阐述,看到3个大体一样.又在语词上刻意区隔的LOGO,却仍然心怀忐忑,深感这个家电零售巨人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背后,是对整个传统零售业的惶恐. 苏宁此次转型到底能否成功?无人能知道,顶级企业家的使命就是创造奇迹,变不可能为可能

苏宁电商背后: 零售业进化中的生死劫

刘燚/文 苏宁无疑是一家值得敬佩的企业,正如翼龙曾经统治白垩纪的天空. 在所有传统零售企业中,苏宁无疑是最坚决触及电商的厂商之一,比之国美.比之迪信通.比之百联.比之大润发--都更决绝.此前,在ERP.CRM等管理信息化方面,苏宁都曾经是零售企业当中最好的样本之一. 但是,如果你参加了它刚刚举行的发布会,仔细斟酌它对"店商"的阐述,看到3个大体一样.又在语词上刻意区隔的LOGO,却仍然心怀忐忑,深感这个家电零售巨人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背后,是对整个传统零售业的惶恐. 苏宁此次转型到

大电商背后的10件事

在京东和苏宁的一番激战之后,大电商们的粉丝变多了,有着更好的服务.更便宜的价格的美好时代真的来了吗? 01 它们希望小订单越少越好 在它们看来,最不喜欢的便是小金额订单.从以前下单就可以包邮,到订单金额需要满29元或39元才可以包邮,这不仅仅是电商为了平衡物流成本,最主要是为了避免小金额订单的出现."如果一件商品赚不到15元,那其实就是赔钱的,"某大型电商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为每一件商品支付的成本,即每一件商品从进入库房到最终发送到用户所需要的费用,平均下来在15元到16元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