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习理论谈学习中的实践

  意在增加个体经验的实践学习,在古今中外的学习思想中均有体现,并且颇受重视。增长知识与亲身体验,是学习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正是这两方面的不断交互和相互促进,才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实现人的内在发展和提高。

  《论语》开篇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中发现我们惯用的“学习”在夫子的话中是分“学”和“习”的。在古语中,“学”是取得知识,“习”为付诸实践。在夫子看来,得到了知识,并且经常应用,这才是愉快的事。这句话也说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说明了实践是得到知识的方法,实践和认识不能分开。

  《中庸》也有一句著名的训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道出了为学的几个递进层次。“博学”要广泛地猎取,多方面地获得知识;“审问”中,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进一步考察、分析,这是“慎思”,是使所学能为自己所用的途径;“明辨”的阶段,是对知识的深层次的梳理,博学所得的知识将真伪自现,良莠分明;“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也是使所学获得终极意义的环节,践履所学,使所学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应试的学习中,只做到了所谓博学,不加选择地将知识一股脑地塞了进来;不加审问——名人始创,教材收编,老师传授,岂能有误?不必慎思——做不完的题目堆在眼前,交差完工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不敢明辨——不按标准答案和考试尺度而是写上自己独特的看法,要分还是不要?至于笃行,哪里还能够和有必要做到那种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和坚持不懈。只有所谓博学的学习,是一种假性的学习,最终只能看到“学而无用”,只会让人丧失耐心和能力。对所学知识有什么用的问题,不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揭晓,而是巴巴地等着有人像公布标准答案一般告诉自己,这种可能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真的有这种可能的话,行的欲望和愉悦已然不知从何说起,“笃行”不成恐怕只有“堵行”了。为学的五个阶段,博学的传统要继续保持,审问、慎思、明辨强调“心”的实践,不盲从权威,以我为中心,做自己的判断,而笃行真的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行”。对每一位大学生而言,让自己的“心”和“行”联手起来,互动起来,改造自己的学习,让学习更加有效,这是一件必要、可行且紧迫的事。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通过训练后,狗可以将铃声和进食间建立关联,听到铃声就会有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行为。这个试验成了西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依据之一。这种学说认为,学习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映照和反映,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在刺激和反应的联系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在这种学说指导下的学习,强调的就是反复练习与强化,以达到形成习惯的效果。我不由得想到了在题海战术中,在大量地做题过程中建立知识与解题的联系,与试验中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行为,这两件事情的道理是一样的。许多大学生惊呼再来一次高考一定考不上,这是因为备战高考的情境已经不复存在,套公式解题的办法也就不再奏效了。这种理论强调反复练习和复习,分数、批评、表扬、物质奖励、体罚等外部奖惩成了控制学习的基本手段,学习中的内在动机被忽视和忽略。这一切,甚至对人生来就有的求知欲、好奇心产生了根本性的破坏。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较早期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大规模的学校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这种仅仅涉及动物和人的外部行为,很少涉及到人的内部心理历程的学习理论逐渐让步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依据人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开始认识到人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人的思维和理解逐渐丰富和改变个人的知识结构,这是适合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的学习路线。然而,放眼教育界,有多少教育工作者还在抱守着条件反射式的行为主义基本原理辛勤耕耘,有多少学生还在将已经习惯的那一套当作唯一的方式刻苦钻研。我很关心,走过了如此教育历程的学生将如何走出,这中间有对他个人真正发展的期望,也包含着对未来教育整体格局根本改观的期望。在转折点上,需要有人站出来,率先擎起改变学习的旗帜。

  我很欣赏胡适先生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但还是要再来一个主义,丰富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以此启发我们作出有效的学习设计。这个主义就是近几十年中已经成长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学习,是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标准装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建构主义强调,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学习者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逐渐地凭借自己的头脑创建了丰富的经验,当学习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不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同样的教学过程,对不同的学习者而言,得到的是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一样的改变。如果要给建构主义抽取出两个关键词的话,我给出的解答是:问题和经验。以问题为核心展开学习,在和旧经验的交互中构建新的经验,形成的是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实践。这是实现“打开人的经验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同时兼顾,让理论和实践充分交融,进而通向完美学习的一种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改革中受到热捧,在教育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不少的实践成果。然而环顾我所工作的环境,倒是有不少的限制,比如教学设施、学生教师的人数比例等,让建构主义式的教学组织难以展开。当我依据有关思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小动作”,以期发生“微改观”的时候,实际上我遇到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学生。这不是学生在故意抵制,年轻的学生是极愿意改变的一个群体。阻力来自无意识行为,当我尽力将学生引向真正自由的学习道路上时,不少学生依然应用落后教学方式中沿袭来的习惯和观念去应对。应该是我犯了急躁的毛病。这些观念和习惯事出有因,由来已久,改变不在一朝一夕,零星的枪炮形成规模才会促成整体上的改变发生。让大学生能够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学习,恐怕最有效的办法,似乎也需要一个有效的建构过程。作为自底向上路线的信徒,我希望有心的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安排中,记得“建构”这样一个思路,让自己的经验增长在实践中更加有效一些。这是我“多谈个主义”的意图所在。

  在对学习理论的粗略引用中,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能够展现出层次递进的建构过程,逐渐减少看到依托行为主义的简单强化。我更想看到的局面是,一群有心的学生,无论是否有教师的参与,也能推行建构主义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创建出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在我身边已经有学习型小团队呈现出了这样的特征。我想这样的团队还会更多,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本文来源:《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一审过后,要压缩篇幅,将整理过的文字登在些处共享。

==================== 迂者 贺利坚 CSDN博客专栏=================

|==  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  专栏文章分类目录(不定期更新)    ==|

|== C++ 课堂在线专栏   贺利坚课程教学链接(分课程年级)   ==|

======== 为IT菜鸟起飞铺跑道,和学生一起享受快乐和激情的大学 =======

 

时间: 2024-08-06 12:45:49

由学习理论谈学习中的实践的相关文章

谈学习中的改变——有病要诊断,有药要服用

看病不愿去社区医院,因为不少医生就是开药的:怎么啦?感冒了.给你开点药吧.试试A药怎么样,不行再用B药,要不打点水吧.试一试再说.没有诊断的看病,这是我对医院的不满,因此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坚持了一段时间,找到了对自己最合适的项目,选择了最合适的时间,适应后成了习惯.昔日医院的常客,几乎不对医院有依赖了. 社会的浮躁何止只在某些社区医生身上.对学校的教师,一说起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都很着急,有些真心,有的至少看起来着急.但一说到老师可以在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却又说不出来多少.一句最常见的是:我给他们

谈学习中的交流

经常强调中学习.工作要有交流.交流是种能力,需要在交流中提高交流的能力.琢磨其中的道道,也很有意思. 1. 单向的交流 经常有同学在学习中"问老师.问同学".这是好习惯,好方法,是单向的交流.你提问,被问者会给出一个答案,交互结束.被问者就应该具备某种条件去解答,这种解答也隐约有种标准答案的味道.这是单向交流的局限,同时单向交流总是有些不顺畅.不自然.不对等的感觉. 2. 双向的交流 理想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交流的结果没有标准答案,走向何方也无法预测,这非常关

[技术学习]浅谈MFC中超类化技术的实现 .

自 Panr 的 Blog // 关键词:// 面对对象编程.超类化.子类化.Superclassing// MFC.CWnd::SubclassWindow// 通用控件.CMNCTRL//// 主题:// 通过CWnd::SubclassWindow 函数的分析,浅谈MFC中超类化技术的实现////// 背景// 我在2002-12月见了mahongxi (烤鸡翅膀)(色摸)在CSDN上的一个帖// 介绍了MFC中窗体的超类化的概念,以下是对我个人回贴的总结//// 日志// 修改:Panr

用户交互设计:再谈人机交互中的设计隐喻

文章描述:再谈人机交互中的设计隐喻. 上篇文章<人机交互中的设计隐喻-由Mac的文件替换引出来的话题>发出来以后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反馈,我索性再写一篇续文,算是集中答复吧. 用户习惯 在所有的反馈中,"用户觉得Windows的做法更好用,所以理应这样设计"的说法可谓最多.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为什么有人会觉得Windows的做法更"好用".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银行里面用的系统-就是柜台后面业务人员用的那个-基本上还是字符界面,没有漂亮的图标和窗口,甚至可能

颠覆传统,SaaS在中大型企业实践之路——No Software, Go SaaS

中国云计算产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2016杭州云栖大会(https://yunqi.aliyun.com/)将在云栖小镇召开.连续举办七届的云栖大会一直是业界了解阿里云计算生态发展和应用趋势.体验前沿技术和产品的最佳平台,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开发者.创业者聚集于此,分享着他们对云计算的思考与实践经验.7年来,从产品发布到行业解决方案展示,从关注技术到技术与服务并重,从单一的客户到生态全景的展现,大会的核心内容一直在"进化",而2016年杭州云栖大会,则以"飞天・进化&quo

改变学习模式,在课外学习中获得突破

近两日连续和两位大二的同学交流,他们都已经有自己喜欢的努力方向,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有几个同事也谈到,在和同学们的接触中,发现90后的同学心中敢想,口中敢说,这真是一个好现象.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学生需要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课程,这是所有大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称之为课内学习.要在自己喜欢上方向上有所建树,也得有大量的投入,我们称之为课外自觉.这两种学习似乎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冲突,如在时间上的冲突.学习方法上的冲突等.大部分有想法的同学表示,按要求完成课堂知识并非难事,难的是课外的学习,在

PowerPoint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在平时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从开题报告.小组谈论.合作交流到成果汇报等各个环节,PowerPoint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然而,在应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很多老师和学生缺乏了解,使得PowerPoint的一些十分有用的功能被忽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在小组讨论中,使用"会议记录"做电子笔记 由于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课题通常是由一个课题组集体承担的,因而要经常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各类演讲报告,就是在课题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首先由课题组的一个主要的撰稿人制作一个演示文稿的初稿,然

Docker在英雄联盟游戏中的实践探索(二)

本文讲的是Docker在英雄联盟游戏中的实践探索(二),[编者的话]这篇博客是Riot的Docker实践系列博客的第二篇,主要内容是:基于Cloudbees镜像创建新的Dockerfile,设置了一个日志目录,并介绍了如何使用docker exec命令查看日志文件. 当我一年前开始学习Docker的时候,发现很难找到好的文档和实例,即使是今天,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用例,完全不能用作真正的产品.使用Docker容器来产品化应用,需要适应容器的短暂性和单一进程的特性.这对于需要数据持久化和多进程的应

浅谈VC中的字节对齐

原文地址:浅谈VC中的字节对齐 前几天时,在公司和同事说到了字节对齐,一直对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只是在<程序员面试宝典>中看到过简单的描述和一些面试题.后来在论坛中有看到有朋友在询问字节对齐的相关问题,自己也答不上来,觉得应该研究一下,所以就有了这一篇博文,是对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成长轨迹的一个记录.       字节对齐,又叫内存对齐,个人理解就是一种C++中的类型在内存中空间分配策略.每一种类型存储的起始地址,都要求是一个对齐模数(alignment modulus)的整数倍.问题来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