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被指错误低级,众网友自称“错字大王”
《咬文嚼字》杂志果然没有辜负其“语林啄木鸟”的称号,继年初对“新浪名人博客”发生兴趣,揪出方舟子等人的语言文字错误后,龙年春晚刚一播出,该杂志便指出整台晚会中出现了文史差错、字词差错和语法差错等。
就在大家还在琢磨央视春晚被“揪错”一事时,这两天,郭敬明的博客文章成为《咬文嚼字》“咬”出来的又一个“虫子”。据《咬文嚼字》称,郭敬明博客文章的错误包括“运用语言文字态度随意”“几乎毫无规范意识”“相关知识缺乏”“低级差错触目可见”等。虽然郭敬明还没有对此事进行正面回应,但类似这样的媒体和名人的语言文字错误,网友称“早该好好"咬咬"了”。
当然,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语言文字专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规范使用、不犯错误,但一些基本的文字错误还是会惹出很多笑话。教育部日前公布了19个学科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其中,语文新课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三、四年级学生要求会写的常用汉字从2000个左右降低到1600个左右,这减轻了小学生的识字压力,同时也降低了错字从小根植于心的几率。网友笑谈,“若不是上小学时被要求认那么多字,估计现在郭敬明他们就不会被"咬"了”。当然,大家如此评论不是为了给名人犯文字错误开脱,只是想借机回顾一下自己曾经作为“错字大王”那些有趣难忘的经历。也因这一番名人被“咬”和网友趣谈让人们意识到,对于写字这件事,名人犯错是大笑话,普通人犯错是让自己尴尬的笑话,总之,这个错,最好少犯。
事件聚焦
错误太多,郭敬明让《咬文嚼字》不知所措
短短十天左右的时间,《咬文嚼字》就成为这段时间里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对象的影响力,《咬文嚼字》的纠错自然备受瞩目,但也因为其指出的错误的确中肯,也引得公众的一致褒扬,就连春晚方面也立即做出回应,称接受其指正,被媒体称为是“良性互动的榜样”。而它对郭敬明博客文章的纠错则更加细致
总体评价
“从郭敬明的博客看,他运用语言文字的态度很随意,几乎毫无规范意识,低级差错触目可见。”
病症一 毫无规范意识
郭敬明的博客中,有将“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了”误写成“自我了解了”,把“顶着大雨”误写成“定着大雨”,把“拉锯战”误写成“拉锯站”等七八处例子。《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说,这些错误应该与郭敬明的水平问题无关,主要是个写作态度问题。
病症二 相关知识的缺乏
《咬文嚼字》指出,《听我的声音别听我,听韩红》一文中说:“韩红姐的新专辑发布会排场就更大了,在天安门后门,太庙。”天安门是个城楼,显然没有后门。又如《两小时后的生日》中说“像是在看一只"蜉蝣撼树"的蜉蝣”,这里应为“蚍蜉撼树”。
病症三 语言运用中有高频差错
据称这种错误在郭敬明的博客中十分集中。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如“戴”与“带”、“副”与“幅”、“碳”与“炭”、“反映”与“反应”等等,郭敬明基本不能准确辨析。郭敬明对有些字词,似乎有点不求甚解,显示出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薄弱。例如,《比我老的老头黄永玉》中说,郭敬明曾受央视《艺术人生》编导组之托采访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采访结束后黄先生即兴挥毫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赠与郭敬明。但文中前后四次称黄永玉先生这幅墨宝为 “字画”,这明显不妥。字画,通常是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的合称。如果仅仅是书法或绘画,是不能用“字画”一词的。
批语
因为郭敬明博客的差错太多了,所以《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表示有些“不知所措”,并无奈地用一句批语作为总结:“遍地荆棘,叫樵父如何下手?”
大众延伸
汉字面前,人人都是“错字大王”
比起春晚上董卿将“竹报平安”解释为在竹简上写平安家信、黄宏将“秦王”说成了“秦公”等常识错误,大多数人常常犯的,还是错字等常规错误。随着郭敬明被“纠错”,众多网友也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作为“错字大王”的经历,他们讲述的错字故事看起来可笑,但却可从中瞥见汉字对于一个普通人的影响和魅力。
“旷工”与“匡工”
微微,38岁,行政人员
直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从小学语文一直到大学语文,成绩也不算差,为什么老是写错别字呢?上学时,记得最清楚的是高一那年,因为“落”字里面的“各”总是写成“舌”,老师批改了N次我仍然改不过来,最后把老师气得用书敲打我的脑袋,我才勉强记住。
工作之后,仍然经常写错别字,最尴尬的一次是向全厂发一份通知,字数不多,所以字很大,结果“旷工”写成了“匡工”。发下去后,好几个人告诉我,让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为了不至于让错别字破坏我“小有文采、措辞严谨”的光辉形象,有一段时间,我开始让女儿帮我改错别字。女儿总是边改边数落我,并给我冠以“错别字大王”的恶名。
复杂的“金兀术”
庄小军,32岁,广告策划
小时候特喜欢看《岳飞传》连环画,遗憾的是金国三太子“金兀术”的姓名太扰人了,“金”和“术”没啥困难,不知道第二个“兀”该怎么发音,最初是念成“儿术(shù)”后来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提示下,改念“π”(音“派”,就是那个3.1415926),等到小学四年级学了相关课文后,才知道“兀”应该念wù。
微评论
像《咬文嚼字》一样较真
爱较真的人容易不招人待见,所以这才有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说法,才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推论。然而有些事儿却是非较真不可的,比如医生给病人打针时选择的位置,比如错别字。打针找错位置,可能致人死命;错别字看似无损健康,实则侵蚀着文化的根基。
错别字的危害,尤其以出现在名人笔下或者公众场合的为大。诸如郭敬明,其博客访问量以亿计,“蜉蝣撼树”兴许就这样被网友甲、乙、丙记住,并由他们传递给另外的人,在遭到质疑时,没准还会信心满满地说“不可能错,郭敬明就是那么写的”。人在不自信时容易找权威佐证自己的观点,而包括郭敬明在内的很多名人,就是普通人眼中的最大权威。
既然文字是必须较真的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就必须有人开始,并形成人人都较真的风气。虽然古语有云“见怪不怪,其怪自坏”,但是如果人们对错别字都习以为常,见错不纠,那么若干年后,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字可能将面目全非。
《咬文嚼字》所做的,不是和具体的某个人的战争,而是和错别字之间所进行的、需要人们广泛参与的活动。
本报记者 苏莉鹏 李宁插图 赵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