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虫注意!你冒充的那个媒体,今天有真记者过去,今天要等你,围观你,小心被拘,识相就别去了!
朋友最近要办个发布会,小编因为有一些媒体资源,就帮忙邀请媒体。我的资源集中在网媒,朋友给的拟邀请名单近百人,每个人的圈子有限,难免有疏漏,就要通过各种关系索要">联系方式。
那么我就从寻找媒体开始说起,然后是如何辨别真伪,最后讲发布会当天的签到执行。
寻找媒体的几个方法
一、翻翻尘封已久的名片
记者们参会都会互换名片,新结识的往往寒暄过后不再过多往来,名片也丢弃在某个角落里被遗忘——这些潜在的资源就这么浪费了。
所以,若有心,请拿到名片立即存在手机通讯录里;饭局不要总和熟悉的同行一桌,多多接触不认识的同行。不是利用,交流业务,互相帮忙才是正道。
小编太懒,没有找到需要的名片--!
二、求助企业公关人员
企业的公关人员都有固定的媒体列表,基本真实。索要一个两个媒体还好,你把2,30个名单发过去,还真不好意思。
小编向每个PR讨取了3-4个媒体联系方式,但漏掉的还剩一大部分。
三、官方热线电话
几乎每个媒体都有官网,但是接通率不高,又辗转复杂,成功率太低。
四、搜寻网络圈子
几个方法试尽,只能碰运气了。我试了下QQ的圈子和媒体群。
QQ圈子会根据一定范围的关系链及分组、备注信息,如“媒体分组”,给出较为准确的结果,但多数因不在线等原因无法加好友,关键时刻还是需要电话。
我加了几个媒体QQ群,挨个抛了条发布会信息,问有没有人参加。这下糟了,很多会虫在里面!
(会虫,就是假冒媒体记者出席各大发布会,骗取车马费、骗吃喝的职业人员)
--------注意,高潮来了!------
小编遇到了3个会虫,都是变异的会虫。
识破会虫之:冒充实习生
在我抛出发布会信息后一个自称中国日报网实习生的女孩加了我QQ。以下是对话:
中国日报网马麟16:47:16
马麟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频道
1381041190*
小编16:47:53
邮箱给我下
中国日报网马麟16:48:27
QQ邮箱可以吗
小编16:48:44
官方邮箱有吗
中国日报网马麟16:49:05
没有!
小编16:50:20
为什么
中国日报网马麟17:02:58
因为我现在没把名片带在身边
小编17:04:37
你自己的公司邮箱不记得吗。。
中国日报网马麟17:30:58
不好意思,我是领导安排我去的,我实习生,他在外面手机上网。不好意思,但是我们稿子肯定都能发。而且转载效果还可以。
后来我辗转让中国日报的朋友查了下,系统没有查到马麒这个人。然后搜索了下她的电话号码,原来是一家叫什么樱桃网络营销公司的。
以后有自称中国日报网马麟的,你懂得。
识破会虫之:会虫组织
小编昨晚还接到个电话,说是网易新闻中心的刘红伟,随后给我发来了如下短信:
短信交锋后,这家伙急了,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我们公司出来跑会都是用私人邮箱的,不信明天我给你发稿你看看。”
这家伙操着蹩脚的普通话,“不就是一个会嘛!”,然后挂了。
我明白了,不提供自己单位邮箱的基本都是会虫了。今天一大早我让网易的朋友帮我查了下,新闻中心没有刘红伟这个人。但是我同时又接到如下几个短信:
跟上面的刘红伟一样,短信格式固定,几乎同一时间发送,这背后可能存在一个“会虫组织”,“会头”得知会议消息,下面的会虫各自联系主办方参会骗取费用,上交部分给会头。
上述两种,基本都属于网络发稿公关,冒充媒体身份,但又可以发稿。下面的这种会虫,只能鄙视之了。
识破会虫之:跨媒体
这种会虫是媒体的,但是他会冒充别的媒体参会。一个自称央视网的加我,我说央视网的已经邀请了,他就给我介绍了一个中广网的,看下面的聊天记录:
中广郑常怀16:25:42
中国广播网郑常怀新闻中心
复兴门外大街2号
132415942**
小编16:27:29
你这个地址有点落后啊(中广网早就搬到了丰台总部基地)
中广郑常怀17:03:46
我是新媒体,稿子每个频道都能发,在总部。网站在丰台那边,没有在鸟巢的
小编17:06:46
公司邮箱有吧
中广郑常怀17:09:33
不好意思只有编辑有,我这没有~我做新媒体的,主要接广告位,以后你有广告位,需要内页,我可以给你很便宜~
上面内容是在昨天,今天我改了文章第一段的QQ签名,又跟他对话:
小编10:19:11
下午能带工牌、身份证过去吗?要求比较严
中广郑常怀10:20:40
身份证可以,工牌不行,你那活动太事了。我是新媒体部,不是记者。如果你觉得麻烦,我就不去了。
小编10:21:05
新媒体也是员工啊,怎么没有工牌呢
中广郑常怀10:22:08
不行,我们不允许抢记者饭碗,你这签名搞的太咋呼,估计下午比较乱,算了
我搜了下这哥们的QQ,链接到腾讯微博,认证信息为“央视网频道策划、*樱桃*公司CXO”。
尼玛,这不是前面那个假冒实习生的公司吗!看来这哥们兼着两份工。
------第二次高潮来了!!-----
到了会议签到进场环节,会有很多会虫混进去,除非签到处人员跟媒体脸熟,否则真假难辨。
很多“媒体”不请自来,而且一来一家子,您看看下面的这个:
中国县城频道,来了仨。名字中隐隐约约带着留几手家乡的霸气,我网虽小,倾巢出动,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小编百度,查无此网。
总结经验:多数不请自来的,带“中国”二字的,要小心了。
另外,好几个媒体,同一媒体只邀请了一个,但是来了两个记者,其中有两个人是真同事。
第一次负责组织媒体活动的工作人员感叹:水太深了。
这些会虫心理素质好,眼神镇定,丝毫不乱,这是一场考验我们心理和智慧的战斗。
会虫已存在至少10年的时间,到现在依然是个不小的市场。究其原因,可能跟中国人的心理有关,爱面子,喜欢大场合,对权力的无比崇拜,因此出现了赵锡永这样的假官员,出现了山寨机关、山寨记者。
还需要从会议本身考虑,中国人最爱开会,我们能不能对会议形式进行改良,企业与媒体的关系进行改良,如何让企业与媒体之间不是利益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