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铭会谈骆家辉:放开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

  奥巴马上海演讲,骆家辉现身北京。

  ">本报记者获悉,16日下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举行会谈,双方就在金融危机中如何加强合作,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交换意见,而其中重要的议题就是“进一步改革目前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制度”。

  “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大大制约了美国的对华出口,我们希望美国能够继续是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的倡导者,而不是设置重重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的产业。”在当天上午的商务部例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1—10月份,我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2449.8亿美元,仅次于机电产品,在进口重点商品中排名第二,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金额下降17%。

  “长期以来,美国宁可遭受经济损失也要严格控制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总体来说,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直接受中美关系影响。”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李彬告诉本报记者。

  美国对华

  高科技产品出口逐年下降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中,来自美国的占18.3%,而到了2008年,美国下降到7%。

  “美国要在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保持30年的领先地位,一般依此决定对华出口。”20年前,时任美国国防部战略贸管司司长康法拉的一句话,仍被视为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的原则。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克林顿政府在对中国的技术转让问题上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

  2007年,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加强对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管理的新规定,当年6月份开始执行。

  根据这项规定,包括飞机及飞机零件、航空电子、惯性制度导航系统、激光、水底摄影机、推进器系统和个别电讯仪器等31类新增产品出口中国需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

  据记者了解,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月至1年,许多高科技出口许可证的审批时间耗时近1年。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很多技术花钱也买不到。”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副主任杨林村告诉记者,中国企业从美国进口高技术产品,往往受到很多限制。

  当日的发布会上,姚坚表示,希望美方尽快明确改革出口管制体系的时间表,尽快取消对华出口管制有关的规定。“出口管制是美国冷战时期出台的一项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继续实施政策严重影响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美国总统布什任期最后一周,也就是今年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一项新政策:给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松绑,将以往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逐个审查,调整为向中国民用企业发放执照。

  实际上,取消或者调整出口管制政策的议题一直在讨论过程中,10月28日-29日在杭州举行的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JCCT)和较早的S&ED上都有涉及。

  对美汽车双反完成立案前程序

  当日下午,陈德铭与骆家辉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市场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商谈。

  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涉及的中方企业数量众多。

  1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就在奥巴马访华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刚刚批准对中国无缝精制铜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当日的发布会上,姚坚表示,中国现在的汽车生产规模虽然在全球位居前列,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汽车出口总量还非常小,特别是出口产品的品牌和营销环节还很不完善。

  “最近商务部会同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出台的这项政策,也就是为正在国际化起步阶段的中国汽车业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政策支持。”姚坚表示。

  此次对美国汽车双反调查即便成立,对美国汽车业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本报记者获得最新消息,针对小汽车与越野车的双反案,商务部已经完成了必要的立案前的程序,包括与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谈判办公室就反补贴问题进行了立案前的磋商。

  此次反补贴的调查项目一共有24项,需要美国主要出口商填报与反倾销、反补贴有关的调查项目。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耿雁冰)

时间: 2024-10-24 17:53:16

陈德铭会谈骆家辉:放开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的相关文章

陈德铭:希望未来美国对中国出口能翻番

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年会(达沃斯论坛)于1月26日至30日在瑞士小城达沃斯举行,2011年年会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年会的四大议题分别为: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 围绕这些议题,新浪财经与达沃斯参会嘉宾展开 对话,为您剖析后危机时代,全球共同价值和准则重建问题的方方面面. 苏黎世时间1月27日下午(北京时间1月28日上午)消息,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达沃斯论坛中国加入WTO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在未来美国对

陈德铭:中国是美国不可失去的巨大市场

中国进口的大豆近一半是从美国进口的,中国进口的棉花大约有30%是从美国进口的,这些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在这次胡锦涛主席的高访团中,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是随团的重要官员,在出访前,我的同事芮成钢,也就中美两国的贸易等问题专访了陈德铭部长. 记者芮成钢:这次胡主席访美,我了解到的情况,美国的这些工商界.企业界人士是特别的兴奋,他们做了很多积极的准备,也有很多的期待,实际上在贸易的层面上,在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层面上,未来的这种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或者说经合关系会更加紧密? 陈德

陈德铭希望美遵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识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5日在北京与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举行会谈,希望美国政府遵守G20峰会关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慎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共识,客观公正地处理好有关案件. 陈德铭就美方近期发起的对中国出口轮胎进行特保调查.对油井管等多项钢铁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及美财政拨款法案中限制中国禽肉出口的有关条款表达了中方的高度关注.他表示,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世界各国只有坚持相互开放贸易与投资才能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陈德铭同时强调,中国一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市场开放,

陈德铭逐条回应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

9月7日上午消息 针对外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抱怨,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日出席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时逐一进行了回应,并称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并未恶化,其透露中国已经给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定的最新报价. 中国投资环境并未恶化 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外商在华投资环境恶化的质疑频见媒体,陈德铭引用俗语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有些人有些事情做的本身比较满意,但却提一大堆的 意见."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却583.54亿美元,同比增20.6

盘前财经网站头条:陈德铭称全年GDP增7.5%成定局

据<证券时报>快讯(http://kuaixun.stcn.com/kuaixun.shtml)统计,11月29日盘前,新浪财经.网易财经.腾讯财经.和讯财经等网站重点报道了郭树清:建议划拨30%-50%国资给社保基金:陈德铭:完成全年GDP增长7.5%已成定局:国务院:扩投资和消费重点放农村 征地补偿标准或提10倍等新闻. 此外,部分门户网站还重点报道了加多宝与王老吉战火重燃 将诉广药商标侵权:酒鬼酒开始接受退货 粤琼两省收到几十箱:三一诉奥巴马今在美开庭:中集集团(000039,股吧)B转

陈德铭:明年出口仍会平稳增长

□本报记者 陈先锋 王攀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6日视察第108届广交会时表示,世界经济虽然进入复苏进程,但多重迹象显示,复苏的过程是缓慢.复杂和脆弱的,其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他指出,在市场普遍关心的汇率波动.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之外,中国外贸尚需面对美国货币发行"失控"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等重大难题. 广交会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开幕以来成交总额已经超过250亿美元,比上届同期增长11%以上."虽然客商到会数下降,但成交额在上升,这表明有效

陈德铭:未来几年中国引进外资仍处高位

本网专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未来几年中国引进外资仍处高位(权威访谈·中国投资环境系列报道④) ●今后将一如既往改善投资环境●使外企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商机 记者张意轩 部分外企质疑: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否在变差?已拥有巨额外汇储备,是否还要引进外资?未来几年中国是否还将继续保持对外资的强烈吸引力? " 中国市场的大门始终对外资敞开",面对这些疑问,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明确回答,在他看来,"未来几年中国引进外资仍处高潮阶段". 整体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 近来,部分外企.商会等提出质

陈德铭:中国要承担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责任

数据显示,在2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在124位.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对待 本报记者 包兴安 中国1月公布的2010年主要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GDP 同比增长10.3%,超过39.7万亿元,在金融危机后重拾两位数增长.两位数的增速足以确保中国从日本头上抢过其戴了42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帽子". 对此,日本现任首相菅直人昨日在回答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提问时表示,就经济增长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令人感到高兴的.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大

陈德铭: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并提出在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中,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 这一"新定位"应着眼于哪些方面?未来五年中国将如何在全球经济中寻找自己的新定位?就此相关问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专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内外环境变化提出新要求 记者:"十二五"规划提到的"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