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藉此《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之际,百度糯米大造“吃货节”,定在5月17日,分明是取“我要吃”(“517”)之意。吃货节”能否赢得中国吃货们的追捧,进而成为一年一度长盛不衰的美味大餐,关键要看百度糯米的“美食排行榜”能否形成真正的口碑。
随着O2O的兴起,生活服务类网站开始火拼,除了拼价格,还在拼体验。于是,拿点评来提升用户体验,便成为生活服务平台的重头戏。特别是餐饮类,判断一家酒店和餐厅的优劣,口碑胜于广告。
百度糯米“吃货节”不只是提供超低价美食团单,更重要的是依据百度大数据,用搜索挖掘用户的真正所需,通过网民搜索菜品的次数,披沙拣金,推选出最受吃货们喜爱的美食排行榜。
我们不妨把用户点评与搜索数据加以对比:
其一,点评纯属主观意识,而搜索数据是客观呈现。
每一个在线点评,都是用户的个人体验,主观意识很强。地分南北,人有老幼,每个人的意识都不一样,我们评价一个酒店、一家餐厅或一个菜品,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张说很好,李可能会说很差。主观意识的差异性决定了点评缺乏普遍性。
搜索数据是纯客观的自然呈现,每个用户的选择标准固有不同,但大众的共同选择结果,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就是说,1万个用户如果有5000人选择那家餐厅,选择了那几种菜品,那这个结果就是客观的判断标准,因为它是个性集中起来的共性,是大众的客观选择结果。
其二,点评只是个人口味,而搜索数据是广众爱好。
俗话说,众口难调,一家酒店的菜品和服务要赢得所有用户的赞赏,实在是很难。因此,任何菜品的用户个人点评都是有局限的。据悉,百度糯米“吃货节”将推出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厦门的美食排行榜,分别选出五个城市的20道美味菜品,和相应菜品的十家最优餐厅。与用户点评结果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美食排行榜是通过百度大数据,精确找到用户所需,而后得出的真实结果,最接近消费者的普遍认同。
其三,点评易被商家操纵,而搜索数据是系统自动生成。
以往,绝大多数用户选择美食,往往是先搜索点评,人家都说好,那就去消费。但是,用户的点评并非都是真实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因为有人在做“点评的买卖”。早在2011年,大众点评就启动了第二期“零容忍”计划,严打虚假评论,但直到目前,误导用户的虚假灌水评论仍然难以杜绝。
人们也许还记得,今年春节期间,在百度地图推出的景区热力图上,北京的簋街、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南市食品街、南京的夫子庙、西安的回民街,连续数日人气最旺。为什么?因为这五大名城的美食街闻名遐迩,成为热点景区,正是好吃、会吃的中国网民的搜索结果,也证实了百度大数据的真实性与科学性。由此可见,百度大数据真实可信,已经是用户选择生活服务的依赖。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可以相信,站在“舌尖”上的百度大数据,一定会给百度糯米吃货节提供客观、真实而科学的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