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四月以来,受到央行构建的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先行军”,即网银互联应用系统(俗称超级网银)的冲击,业界人士对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忧心不已,甚至提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灭亡论”的观点。时至今日,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灭亡,它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的行业地位被央行认可,并拉入了监管的范围。
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全国性支付清算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省级则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也明确了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许可证申请、经营范围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
1亿元的资金注册门槛,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是否过高,没有定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此次办法出台,相当于央行为从事第三方支付的非金融机构放行,而从办法规定的条件来看,门槛并不高,市场上大部分该类机构应该都符合要求。
但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次出台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管理办法,意在规范当前发展迅猛的第三方支付行业,3000万至1亿元的门槛设定,当前300多家支付公司估计至少有一半要被淘汰。符合申请全国性支付公司许可证的估计只有支付宝、易宝、财付通等少数几家公司。
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对《办法》的出台持支持和欢迎的态度。支付宝公司称,已按规定申请许可证,对获得牌照持乐观态度,并表示加强监管对于整个支付行业是好事,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易宝支付总裁唐彬也传达了同样的看法。
一直以来,监管政策不明让支付行业游走在一个灰色的边缘地带,政策风险成了支付企业们心头的一块石头。此次《办法》的出台,对国内大型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利好。易宝还表示,《办法》将使得支付公司名正言顺,这是一次为第三方支付的“正名”之举。
无疑,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世界,拿到牌照的大公司将会获取更多占据市场份额的机会。然而,大量的中小型电子支付公司却将遭遇悲剧性的困局。因为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1亿元的注册门槛将直接淘汰掉大量支付公司,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此《办法》出台,将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的公司被自动淘汰、排除在外,缺乏实力背景的多数企业在未来一年将被迫出局。
但是,央行对银行支付系统之外的第三方支付实行监管,也不是没有原因。据统计,我国已有各类电子支付企业300多家。但由于此前缺乏监管,非金融机构行业乱象丛生。一些中小型电子支付公司由于客户数量小,营收难度大,曾通过一些盗卡、钓鱼和欺骗等非法手段获益,而这些现象在支付行业屡见不鲜。
为此,全球电子商务专家中国诺网认为,第三方支付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必要一环,第三方支付涉及资金风险,纳入监管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同时第三方支付相对于传统的资金划拨交易方式,对于诚信和信誉度的要求更高。高门槛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的运行,这正是当今网购市场所需的。但同时,大量支付公司清洗出局也不符合电子商务市场公平竞争和市场化的要求,通过网络支付的生机与活力以及网络金融萌芽也因此会遭遇一定程度的扼杀,最终将不利于整个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文章作者:中国诺网 www.nuo.cn ,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各位共同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