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一个群里,聊到了两篇文章,其一是虎嗅们的忧虑(我不知道是谁写的,我知道首发的是鞭牛士,但鞭牛士没有搜索条,我懒得一条条找地址了),其二是许维的铁打的科技媒体,流水的作者。这两篇东西大致都谈到科技博客的前景问题:写作者(抱歉,我一直不喜欢写手这个词,个人好恶)都是奔着利益走的,当门户准备好了稿费时,科技博客的内容源头怎么办?
关于科技博客的兴起,我从流量的角度曾经分析过,科技博客目前所争夺的流量并非门户失去的,而可能是老牌垂直IT网站失去的(比如donews,比如techweb)。我用的是alexa的统计。Alexa不统计移动端,不过我想就本案来说,桌面流量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经常看我博客或者不看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虽然我是一个还算勤奋的写作者,可我不太看得起写作者——当然是从商业价值立场上。在媒介生态与商业模式这篇文章中,可能最集中体现这点。写作者是媒介经济的基石,但它是一个动态的基石,也就是说今天张三写,明天李四写。你不能用一个静态的眼光看说张三跑掉了,这个媒体就完了。更进一步的是,江山代有新人出,后起的李四可能比张三还要写得好,李四之后呢?还有王五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张三还是李四,人不是第一位的,文章是第一位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无论是张三还是李四,可能都有一两篇文章出彩。出彩率也许符合">二八法则吧。可能总体上张三比李四强,但不意味着张三文章篇篇比李四好。于是,一个成名的写作者,8630.html">有时候在某个话题上,完全写不过一个不知名的写作者。
啰啰嗦嗦说这一段,就是这么个论点:其实,写作者这个事,一点不重要。门户大砸稿费,这事好早以前就有人干过。FM365,昙花一现。
同样经常看我博客或者不看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把信息经济细细地切碎,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我都会考虑两个维度:信息生产、信息接触。我不太看得起写作者的商业价值就等同于我不太看得起信息生产。我一直认为这不是什么要紧的问题。但信息接触很重要,这是抢夺注意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媒体能够商业变现的核心环节。
嗯,不能太偏激。到底内容是媒体的本,没有源头了,后面都木有了。拥有一支稳定的写作者队伍,对一个媒体来说,会省很多事。这一点不能忽略的。许维提到了一些如何拥有稳定的写作者队伍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同意建立品牌媒体的论点。但我以为,有一点他没有提到:编辑和作者之间,要有足够的良性互动。
作为一个常年写作的人来说,ta其实是一个不断付出的过程:不断地掏空自己。举个例子说,阿里浪这个事,那是互联网的大事,作为一个还算成名的写作者,自然会接到一些稿约。但问题是,这个事我以前在还是传言的时候,就写过好长一篇东西,后来也间或在某些文章里提到。让我再怎么折腾出新的想法来,实在有点要求太高。把说过的话再说一遍,其实很烦的,也会得罪我的博客读者不是?哈哈
有些网媒的编辑就是这么约的:魏老师,阿里浪这事,您能不能写一篇?(诸如此类的话语,意思都一样)这真得让我蛮犯难的。但东方早报的编辑不是怎么约的。他抛出一个方向来。嗯,你如果做一个职业写作者做时间够长,你就知道,其实命题作文比自由发挥,好写得多。别以为自由发挥容易——人的骨子里,是逃避自由的。
这对编辑已经略略提高了要求。他要抛一个方向的时候,就意味着:1、他已经看过一些东西,知道有些方向写了也是多余,人都写完了;2、他知道自家媒体的调性,刊发什么方向的文章符合这个调性;3、他知道这位写作者写这个方向是可以的。编辑不是简单的约稿机器,要思考。
更高要求的编辑是能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在传统媒体里,编辑比记者略高一些,不是没道理的。编辑可能提意见,也有可能直接动手修改文章。我这人经常打错别字(不好意思),有些编辑会帮你改掉,有些不会。我有时候很怀疑,某位编辑读过我这篇东西没——有些交谈你是能够知道人读过没读过的。
编辑理应是一篇文章的第一个阅读者,而且是深度阅读者,得看上两三遍吧。任何一个写作者都有局限,编辑应该帮助写作者尽可能去完善一篇文章,弥补不必要的漏洞。编辑理应有这种思维:一位写作者某文的过失,就是自家媒体的过失,而绝非什么“仅代表写作者立场,与本媒体无涉”。是的,这句话是用于法律纷争的,不是用于媒体品牌建设的。
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请允许我再次啰嗦:纽约时报中文网。我一直对这个媒体的对口编辑抱有深深的感恩和敬意。是她,让我写每一篇东西,不是单纯的付出,而且也有很大的收获。
人都是讲感情的,当编辑和作者之间建立起感情之后,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就容易得多了。有人以为纽时大牌,所以我愿意写。嘿嘿,这么一个国内不能访问的网站,再大牌又如何?到底是纽约时报中文网,不是什么纽约时报。顶着纽约时报专栏作者还可以跑出去吓唬人,顶着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者——那就算了吧,别在那里穷得瑟,招人笑话。
顺道说一句,其实我写字已经写得很烦了,我更愿意去做一些编辑工作。不晓得有没有什么媒体愿意兼差让我做个编辑?
编辑不仅在信息生产中起到作用,在信息接触中也起到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媒,都需要排版,给某些文字标上重点,给文章提一个摘要,找一个配图,诸如此类。现在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发达,编辑还要负责在这些玩意儿上折腾,让文章可以给更多的人看到。
编辑还有一个职能很重要:嘿,你催稿的时候那么有劲头,能不能帮我催稿费的时候同样有这个劲头哈?
有时候我觉得媒体有个心态不好:喜欢看两作者针锋相对。可能他们认为一吵就热闹,人流就过来围观。我个人以为是对作者的不够尊重。反正我年纪大了,越来越懒得和人吵架,尤其是在微博上,那么点方寸之地,吵个鬼。真正的品牌媒体,不是让人过来吵架的。
举例来说,你觉得我这篇周末杂谈,是和文头提到的两篇文章,针锋相对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