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抵押,没有担保,以双方可以接受的利息,向一个陌生人借钱,或者把钱借给一个陌生人,这是风靡网络的P2P(个人对个人)融资模式。(何籽/图)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罗琼
"运行了数年的互联网信贷,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中国发展之路。"
35岁的胡勇是一名IT工程师,上班时间,他电脑上时常闪烁着几个窗口,有炒股软件大智慧,最近又加上了一个外挂窗口。
“没有外挂,根本抢不到。”他兴奋地说,就像在网上抢购春运火车票,眼下撩拨胡勇神经的外挂,能抢到网上放贷机会,新的借款标的一放出来,僧多粥少,几分钟不到就被胡勇这样的放款者一抢而空。
没有抵押,没有担保,以双方可以接受的利息,向陌生人借钱,或者把钱借给陌生人,听上去如同天方夜谭,但时下已经风靡网络平台,这就是被称为P2P(个人对个人)的融资模式。
对于借款人,P2P的吸引力在于方便和容易获得;而对于放款人,资金回报率远高于银行存款或多数理财产品,网络平台省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大量成本。
2005年3月,英国Zopa网站正式推出P2P网贷模式,之后迅速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复制。他们的口号是“摒弃银行,每个人都有更好的交易”。
在中国,2007年8月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诞生。而到2012年年底,据安信证券统计:全国网贷平台已超过300家,全行业成交量高达200亿元。
这一年,国内的网络贷款平台更是进入了爆炸式的增长期,以其中的一家公司——人人贷为例,据其年报显示,2012年网站交易额3.54亿,同比增长了803%。
对胡勇来说,P2P是一项门槛低、收益高的新型投资。“触网”的一年里,他将自家的闲钱40万陆续投到了人人贷、红岭创投、E速贷等不同网贷平台上,全年的获利超过5万。
不过,这种迅猛发展的新型投资方式,眼下却正深陷争议之中。
贫瘠的土壤
"在中国,信用数据库由央行征信局管理,目前绝大多数P2P公司难以共享。"
“有新标的了!”外挂弹出小窗口,胡勇迅速扫了一眼屏幕,其中有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资产状况、贷款用途等介绍,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因为他投放的网贷平台都承诺保证本金,收益率最高的才是首选。
不久,胡勇的2000元钱通过互联网飞到了1000公里以外的王俊鹏的手上。
王在厦门经营一家卖女鞋的小店,他想赶在春节前进一批新货,需要3万元钱。
区区3万元,对于银行来说金额太小。按照银行业业内目前约定俗成的标准,500万元以下为小微企业贷款。像王俊鹏这样的小微企业主根本无法进入银行小微贷款的视野。
王俊鹏在人人贷上提交了身份认证、工作认证、信用报告和收入证明,接下来等待审核。到第7天晚上,王突然收到41封邮件,有41个投资者放款给他。转天,王的贷款到账了。
不过,王俊鹏需要付给借款人15%的年利息,付给人人贷3%的服务费,分9个月偿还,月还本息3545元。
王俊鹏仅仅是胡勇数百位素不相识的借款人中的一员,胡勇曾经给湖南的一个防水工程承包商贷了2000元,也给为圣诞节补库存的一家江苏外贸企业投了1800元。
小额与分散,正是互联网上借贷生意运行的重要逻辑。
目前,多数P2P平台采用无担保的信用借款,金额不超过30万元。拍拍贷平均金额不到9000元,人人贷的户均金额在4万-5万元。
人人贷和拍拍贷几乎不约而同采用了这一风险控制策略,不仅要求每位出借人将资金分成多份,也将每笔借款拆分成多份。
例如,胡勇投入5万元资金,在网上,他被建议分成100笔贷出,平均每笔500元。这种方式利于保护借款人的资金安全,当一个用户无法还款时,出借人的损失也只有500元。
但这不足以完全覆盖风险,网络贷款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帮助最需要的借款人,同时追求利润。不幸的是,现实中很难两全。从整体而言,最急迫需要资金的人,往往也是在还款能力上最有问题的人群。
在中国,网络贷款公司的生长土壤甚至更为贫瘠。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终生相伴的社保账号,连着信用分数,网站只需要与评级机构合作,就能拿到分数,大大降低信贷成本和信贷风险。而在国内,个人消费和金融信用数据库由央行征信局管理,相关数据尚不完善,且目前绝大多数P2P公司难以共享其数据库。此外,由于网贷的人群是传统信贷业务尚未覆盖的,根本无法根据银行的信贷记录判断其信用情况。
这意味着,P2P公司需要自建一套征信系统,信息加工和分析使用的成本直接降低了其盈利水平。
以拍拍贷为例,2012年的交易额接近4亿,才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在他们90人的团队中,做技术的占到三分之一,每天的工作是对借款人在互联网上所有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考察指标多达百项。数据挖掘不了的,通过人工介入,之后再将人工所得转变成数据。
也许你不会想到,微博的使用情况也能变成信用分数。据拍拍贷CEO张俊介绍,如果一个人有200粉丝,但跟粉丝之间的交互度不高,另一个人也有200粉丝,但经常交互彼此评论和@,如果前者的信用加分是1分,后者就会是3分。
这一逻辑是基于对违约成本的考量,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对后者压力更大,也就增加了他的违约成本。
网贷最后一公里
"鼠标加水泥才是未来。"
在中国,做网络贷款公司赚不赚钱?翼龙贷的董事长王思聪算了一笔账。
翼龙贷的盈利来自向投资者收取1.5%的账户管理费。王思聪说,交易额做到10个亿,账户管理费达到1500万,才能实现收支平衡。在这之前,只能一直亏。
在他看来, P2P只有做高利差才能覆盖成本,但国家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这也使得P2P的处境颇为尴尬。
翼龙贷从借款方收取4%的服务费,其中1%作为风险保证金,剩下的3个点,要支付给合作机构进行贷前调查。记者调查发现,多数纯线上的P2P平台,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均低于5%。
贷前调查占据了成本的大头,原因很简单,计算机系统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人工,对于网贷公司而言,仅仅依靠网络建立信用体系并不靠谱。
因此,王思聪把人工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称为“网贷的最后一公里”。
国内规模最大的P2P企业宜信创始人唐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市场成熟之前,不能照搬美国的P2P模式。有落地的能力再插上高科技的翅膀,鼠标加水泥才是未来。”
和其他网贷公司不同,宜信的员工人数超过10000人,远远超过了专注小微信贷的包商银行的六千多人和泰隆银行的五千多人,并在全国72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
在这上万名员工中,信贷员的数量多达几千人,信贷员要进行实地考察,获取现金流的信息,生成简单的报表。之后所有的数据汇总到总部进行最后审核。
宜信的风控团队里有摩根大通中国信用卡项目的首席风险负责人,也有波士顿第一银行大数据决策工程师。唐宁每年都会去华尔街物色人才。
人员投入一定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宜信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在10%左右,相对于30%的贷款利率,息差超过20%。宜信将超过法定贷款利率四倍的部分转化成比例不等的服务费、债权转让服务费以及风险保证金分别打到宜信普惠、宜信普诚、宜信惠民等公司账户。
扩张之术
"线上集资,线下放贷,P2P只是一块敲门砖。"
对于姗姗起步的网贷公司,要想扩大规模,关键是让更多投资者在网上下单,这并不容易。
胡勇这样描述他的投资体会:“投资网贷需要有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还要从海量的标的中选择自己认为靠谱的,很多投资者没有这样的时间和耐心。”
宜信最先解决了难题,这家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P2P的魁首。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宜信平台上的放贷金额估计在20亿美元至30亿美元之间。
创始人唐宁设计出了一种债权转让模式,这直接解决了匹配的难题,宜信从此不再被动等待投资者下单,而是主动地、批量化地开展业务,规模快速扩张。
具体做法是:借款人与唐宁个人签订借款协议,将钱直接打到唐宁帐上,唐宁将钱从账户划给借款人,再将手里的债权按时间、金额拆细,形成收益、期限不同的产品,转让给想获取固定收益的大众理财人群,或者说出借人。通过这样的债权转让产品,宜信完成了资金供需双方的配对,客户不需要选择贷款的投向,到期即可获得利息和本金。
这一模式吸引了手上有些闲钱,但理财渠道狭窄的人群,宜信甚至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县级城市。
德弘资产合伙人陈宇说,“让一个人拿出100万元和让10个人各拿出10万元来理财,哪种更容易被接受?”像宜信这样把时间(从1个月到一年不等)和金额(比如100元到30万元)都拆得比较细的理财产品很容易销售。
转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