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30年的罪与罚

在这个剧烈转型的年代,企业家作为时代的先觉先行者,往往很容易踏入不合理制度和滞后法律构成的雷区  年广久、牟其中、禹作敏、褚时健、胡志标、唐万新、孙大午、陈久霖、郑俊怀、顾雏军、李经纬、戴国芳、张文中、龚家龙、陈同海……30年,财富创造的舞台上,一个个,流星闪耀;铁窗里,一个个,泯灭了神采。  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这个剧烈转型的年代,企业家作为时代的先觉先行者,往往很容易踏入不合理制度和滞后法律构成的雷区。“永远是行为在先,法律在后。不排除极个别的法律,法律在先,有一定的预见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解释说。  “不可能一天新事物就起来了,也不可能一天旧事物就消失了。新旧事物,较长时期内都会有碰撞,这是不可避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分析道。  改革开放30年,企业家“罪与罚”的一幕幕,正是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和法治社会逐步进化的一个深刻注解。时代,是每个人的宿命。  1978年—1992年:受困于计划牢笼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元素在计划经济层层把控的一片荒芜中开始了最初的野蛮生长。为了生计而走乡串户叫卖的个体户,为了向国家“证明”什么是合理的利润,很多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1982年,温州“八大王”,先后因“投机倒把罪”被逮捕入狱;1983年9月,“文革”中因言获罪的牟其中出狱不久,却又因“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等罪名再次被捕;从上世纪60年代到1992年,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三进三出监狱,罪名分别是“投机倒把罪”、“牛鬼蛇神”、“流氓罪”……  还有说不上名字的:河北有人倒卖稻谷种子,结果也被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抓了起来。上级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其“罪行”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人哭笑不得——买他水稻种子的地区,水稻获得了大丰收。调查组有人反思,“(投机倒把)危害性在哪?他自己发财了。买他种子的,水稻丰收了。为什么还要判刑?”  以今天的眼光看20多年前的“投机倒把”——低买高卖,不过是市场经济、商品交易的应有之义。直到1997年,新《刑法》颁布,才取消了“投机倒把罪”这一罪名。  “小岗村,写血书,包产到户。在当时看也是违反法律的。但是,后来我们改变了法律,后人的包产到户行为就是合法的了。‘投机倒把’同样如此。最初的改革者,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那些勇于突破的人应该是时代的先驱。”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认为。  如果说投机倒把活跃了市场,那么承包经营则打破了计划管控的僵局。承包经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改革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承包经营中,一般都是个人承包经营国家、集体的资产,但到后来,这些财产算国家财产,还是个人财产,却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纠纷也因之而生。  1989年夏后,个私经济遭遇“倒春寒”。一夜间,数以十万计的私营企业纷纷要求戴上了“红帽子”。  所谓“红帽子”企业,即私营企业挂靠到公有制单位之下,每年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出资、经营皆为私人,注册登记的却是国有或集体性质。“按道理,企业搞起来,国家没投一分钱,应该是民营企业家自己的财产。可是在当年严打经济犯罪的社会环境下,民营企业家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绳之以法。”内蒙古经世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爱国律师向《中国企业家》介绍这段岁月时说。  因为产权混乱,“红帽子”企业的纠纷日渐增多。于是出现“红帽子”企业的经营者,自己分掉自己的利润是“贪污”,自己调拨自己的资金是“挪用公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仅华北地区,就有200多个戴着“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家被逮捕。在此后更长的时间里,许多戴“红帽子”的企业为了摘帽,明晰产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有的甚至落下侵吞国资的罪名。  1992年—2002年:“缺血”的成长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后,“下海”成为潮流。据统计,当年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市场经营主体的层次逐步提高,市场渐趋繁荣,各种矛盾却也更加突出。由于企业间经营活动的冲突、市场主体与政府管制的冲突、兼有社会各种利益主体的冲突,以及法律本身的滞后和不完善,企业家“罪与罚”的案例有了爆发式增长。  这时期,市场主体与政府管制的冲突,开始更多地表现在金融领域。民营企业申请贷款难、股票上市难、发行债券难的“三难”问题由是有之。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民经商的大潮中,北京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总裁沈太福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问题上跌倒。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再走一步就变成可以判处死刑的非法集资诈骗罪。  因为融资渠道不畅,很多时候,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采用虚假手段,拿到信用证、承兑汇票,然后再用信用证、承兑汇票融资。1997年颁布的新《刑法》开始打击“金融领域,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破坏金融市场稳定”的信用证诈骗、承兑汇票诈骗等金融诈骗行为。  资金链断裂,导致“标王”爱多总经理胡志标殒落。2000年4月,胡被羁押。2003年6月,广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定胡犯票据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二审改判为8年,现胡已出狱)。此后,南德集团牟其中因信用证诈骗问题“三进宫”;2004年,唐万新也因高息拆借资金,短融长投,导致德隆大厦崩塌。  1993年,针对经济过热,中央出宏观调控重拳。沈太福成了靶子,终因高息集资、扰乱了中央金融政策被捕。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沈最后却是以贪污和行贿罪名被起诉。而对于唐万新该以什么样的罪名判处刑罚,法律界至今仍有争议。  “我们的金融市场还很不成熟,比较匆忙地定罪,不仅仅是对某个人冤还是不冤的问题,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影响。不应再犯给投机倒把定罪的错误。金融投机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田文昌如是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后来的金融诈骗罪。  民营企业因为融资难而出现种种金融犯罪行为。而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则普遍出现了“59岁现象”。1995年4月,63岁的长江动力集团公司总经理、全国优秀企业家于志安叛逃菲律宾。此前,于已经盗用国有资产在当地注册公司,为自己留下后路。与于志安相比,褚时健就显得不那么“聪明”了。1999年1月,71岁的云南红塔集团创始人褚时健,因贪污和财产来历不明被判无期徒刑,后减为有期徒刑17年。据测算,褚时健当厂长17年来的总收入只占玉溪烟厂上缴利税的十万分之一。如今,国有企业的CEO们,薪资待遇相比当年,已大有改观。然而体制问题一天不解决,难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有贪污罪,并没有侵占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现民营企业中有类似的犯罪行为。1997年新《刑法》作了相应的修订。“侵占罪”渐成企业家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经田文昌代理的就有三对一起创业的夫妻,为了争夺财产,互相侵占对方财产,甚至诬陷对方侵占财产。更有一些共同奋斗、合作起家的合作伙伴、兄弟姐妹,也有这样行径。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期,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备、不到位,稚嫩的中国资本市场上,股市犯罪开始滋生蔓延。2002年6月,中科创业案开庭。此案为中国首例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K先生——庄家吕梁,让人们记住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恶庄家。可是,从PT红光再到亿安科技,股市证券欺诈行为还是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股市庄天下的局面至今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2年—2008年:和谐的成本  曾几何时,“原罪”问题成为这个时期公众长盛不衰的关注话题。  原罪语出《圣经》,并不出自《刑法》,但是舆论把这一时间阶段企业家所犯的罪统统归结为“原罪”。一时间,社会关于“原罪”的讨论,语声喧哗。  2003年前后,健力宝集团李经纬、科龙电器顾雏军、伊利集团郑俊怀……先后因为侵占国有资产等问题落马。2006年,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被中纪委传唤。媒体普遍揣测张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可能有两个,“一是‘第一桶金’的来源是否合规合法,二是在托管、收购国企中是否有低估国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为什么民营企业有原罪问题,国有企业就没有原罪问题?什么是原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自己的不解。  陈小洪说,“社会贫富分化,一些人很有钱,另一些人因此有看法。同时,一部分国企管理层在MBO过程中,确实压价压得很低。因此有了原罪的讨论。”  社会对于原罪问题的讨论和关注,与其说是对改革30年先富起来的企业家阶层的声讨,不如说是对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的一次集体反思。  2008年6月8日,端午节,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原证监会副主席王益被“双规”。据说,王益和刚刚“英年早逝”涌金系老板魏东构成了权钱交易的共同体。  “现在,往往是官员落马,带出民营企业家行贿问题,然后,民营企业家又带出更多的受贿官员。”北京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钱列阳律师总结部分企业家落马与官员落马间的关系。  企业主行贿,国家干部受贿,这类犯罪司空见惯。只要政府权力一天不退出市场,那么行贿受贿就累日不绝。只是越到后来金额越大,因此落马的干部级别越高。  民营企业家行贿国家干部,有出于主动的,为自己捞好处,也有出于无奈的。某民营企业主,被国企拖欠上千万的款项。该私营企业主没有走司法途径去解决问题,而是给了国企官员上供几十万元,想借此让国有企业还款。最终却是国企领导落马,民营企业主也被以行贿罪起诉。  这是钱列阳代理的一起商业贿赂案。“行贿,主要是因为法律不健全,同时与社会制度、社会风气有关——不好办事。企业家渐渐习惯花钱办事。有时,甚至公事公办,也存在行贿问题。”  田文昌也代理了大量商业贿赂案,其中包括一些知名跨国公司的在华商业贿赂案,“这是大的商业环境的问题。”  2008年4月,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坤一审五项罪名中,排在前两位的就是“单位行贿罪”和“对公司人员行贿罪”。  比行贿更普遍的是,偷、漏税罪。“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可以偷漏税。但是,如果用偷漏税的问题去找茬,一找一个准。”现在钱列阳代理得最多的经济犯罪问题之一,就是企业偷漏税问题。  肖耿曾给20多个资产过亿的私营企业主上课,问“你们中有几个人是真正经得起查的?没有偷漏税、没有违法”。长时间无人应答。最后,终于一人作答,“不能查,查的话,都有问题。”  “为什么法不责众?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堤坝还能有用吗?法律就是一个社会的堤坝。挡不住的时候,法律就没有人相信和遵守了。现在企业偷漏税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违法,说明税务立法有问题。”在司法界人士看来,中国的法律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与头20年相比,随着市场体制的确立和法治的进步,企业家因像“投机倒把罪”这样的制度规范不合理而获罪的情形已大为减少,但企业家与制度之间依然有冲撞。2004年,铁本公司老板戴国芳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牺牲品。戴以违法占用6000多亩土地被审查,最终却因“涉嫌虚开抵扣税款发票16亿元人民币”被提起公诉。在法学家看来,这和当年沈太福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捕,却因贪污罪被处以极刑的案例,有着惊人的相似,依然是罪与罚的强烈错位。  “我们需要的优秀政治家,把经济与法律之间的碰撞,用政治智慧去解决。有些问题不可能用法律去解决,因为法律本身就有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说。[page]  在这个剧烈转型的年代,企业家作为时代的先觉先行者,往往很容易踏入不合理制度和滞后法律构成的雷区  年广久、牟其中、禹作敏、褚时健、胡志标、唐万新、孙大午、陈久霖、郑俊怀、顾雏军、李经纬、戴国芳、张文中、龚家龙、陈同海……30年,财富创造的舞台上,一个个,流星闪耀;铁窗里,一个个,泯灭了神采。  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这个剧烈转型的年代,企业家作为时代的先觉先行者,往往很容易踏入不合理制度和滞后法律构成的雷区。“永远是行为在先,法律在后。不排除极个别的法律,法律在先,有一定的预见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解释说。  “不可能一天新事物就起来了,也不可能一天旧事物就消失了。新旧事物,较长时期内都会有碰撞,这是不可避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分析道。  改革开放30年,企业家“罪与罚”的一幕幕,正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和法治社会逐步进化的一个深刻注解。时代,是每个人的宿命。  1978年—1992年:受困于计划牢笼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元素在计划经济层层把控的一片荒芜中开始了最初的野蛮生长。为了生计而走乡串户叫卖的个体户,为了向国家“证明”什么是合理的利润,很多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1982年,温州“八大王”,先后因“投机倒把罪”被逮捕入狱;1983年9月,“文革”中因言获罪的牟其中出狱不久,却又因“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等罪名再次被捕;从上世纪60年代到1992年,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三进三出监狱,罪名分别是“投机倒把罪”、“牛鬼蛇神”、“流氓罪”……  还有说不上名字的:河北有人倒卖稻谷种子,结果也被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抓了起来。上级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其“罪行”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人哭笑不得——买他水稻种子的地区,水稻获得了大丰收。调查组有人反思,“(投机倒把)危害性在哪?他自己发财了。买他种子的,水稻丰收了。为什么还要判刑?”  以今天的眼光看20多年前的“投机倒把”——低买高卖,不过是市场经济、商品交易的应有之义。直到1997年,新《刑法》颁布,才取消了“投机倒把罪”这一罪名。  “小岗村,写血书,包产到户。在当时看也是违反法律的。但是,后来我们改变了法律,后人的包产到户行为就是合法的了。‘投机倒把’同样如此。最初的改革者,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那些勇于突破的人应该是时代的先驱。”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认为。  如果说投机倒把活跃了市场,那么承包经营则打破了计划管控的僵局。承包经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改革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承包经营中,一般都是个人承包经营国家、集体的资产,但到后来,这些财产算国家财产,还是个人财产,却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纠纷也因之而生。  1989年夏后,个私经济遭遇“倒春寒”。一夜间,数以十万计的私营企业纷纷要求戴上了“红帽子”。  所谓“红帽子”企业,即私营企业挂靠到公有制单位之下,每年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出资、经营皆为私人,注册登记的却是国有或集体性质。“按道理,企业搞起来,国家没投一分钱,应该是民营企业家自己的财产。可是在当年严打经济犯罪的社会环境下,民营企业家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绳之以法。”内蒙古经世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爱国律师向《中国企业家》介绍这段岁月时说。  因为产权混乱,“红帽子”企业的纠纷日渐增多。于是出现“红帽子”企业的经营者,自己分掉自己的利润是“贪污”,自己调拨自己的资金是“挪用公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仅华北地区,就有200多个戴着“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家被逮捕。在此后更长的时间里,许多戴“红帽子”的企业为了摘帽,明晰产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有的甚至落下侵吞国资的罪名。  1992年—2002年:“缺血”的成长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后,“下海”成为潮流。据统计,当年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市场经营主体的层次逐步提高,市场渐趋繁荣,各种矛盾却也更加突出。由于企业间经营活动的冲突、市场主体与政府管制的冲突、兼有社会各种利益主体的冲突,以及法律本身的滞后和不完善,企业家“罪与罚”的案例有了爆发式增长。  这时期,市场主体与政府管制的冲突,开始更多地表现在金融领域。民营企业申请贷款难、股票上市难、发行债券难的“三难”问题由是有之。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民经商的大潮中,北京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总裁沈太福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问题上跌倒。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再走一步就变成可以判处死刑的非法集资诈骗罪。  因为融资渠道不畅,很多时候,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采用虚假手段,拿到信用证、承兑汇票,然后再用信用证、承兑汇票融资。1997年颁布的新《刑法》开始打击“金融领域,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破坏金融市场稳定”的信用证诈骗、承兑汇票诈骗等金融诈骗行为。  资金链断裂,导致“标王”爱多总经理胡志标殒落。2000年4月,胡被羁押。2003年6月,广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定胡犯票据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二审改判为8年,现胡已出狱)。此后,南德集团牟其中因信用证诈骗问题“三进宫”;2004年,唐万新也因高息拆借资金,短融长投,导致德隆大厦崩塌。  1993年,针对经济过热,中央出宏观调控重拳。沈太福成了靶子,终因高息集资、扰乱了中央金融政策被捕。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沈最后却是以贪污和行贿罪名被起诉。而对于唐万新该以什么样的罪名判处刑罚,法律界至今仍有争议。  “我们的金融市场还很不成熟,比较匆忙地定罪,不仅仅是对某个人冤还是不冤的问题,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影响。不应再犯给投机倒把定罪的错误。金融投机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田文昌如是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后来的金融诈骗罪。  民营企业因为融资难而出现种种金融犯罪行为。而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则普遍出现了“59岁现象”。1995年4月,63岁的长江动力集团公司总经理、全国优秀企业家于志安叛逃菲律宾。此前,于已经盗用国有资产在当地注册公司,为自己留下后路。与于志安相比,褚时健就显得不那么“聪明”了。1999年1月,71岁的云南红塔集团创始人褚时健,因贪污和财产来历不明被判无期徒刑,后减为有期徒刑17年。据测算,褚时健当厂长17年来的总收入只占玉溪烟厂上缴利税的十万分之一。如今,国有企业的CEO们,薪资待遇相比当年,已大有改观。然而体制问题一天不解决,难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有贪污罪,并没有侵占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现民营企业中有类似的犯罪行为。1997年新《刑法》作了相应的修订。“侵占罪”渐成企业家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经田文昌代理的就有三对一起创业的夫妻,为了争夺财产,互相侵占对方财产,甚至诬陷对方侵占财产。更有一些共同奋斗、合作起家的合作伙伴、兄弟姐妹,也有这样行径。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期,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备、不到位,稚嫩的中国资本市场上,股市犯罪开始滋生蔓延。2002年6月,中科创业案开庭。此案为中国首例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K先生——庄家吕梁,让人们记住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恶庄家。可是,从PT红光再到亿安科技,股市证券欺诈行为还是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股市庄天下的局面至今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2年—2008年:和谐的成本  曾几何时,“原罪”问题成为这个时期公众长盛不衰的关注话题。  原罪语出《圣经》,并不出自《刑法》,但是舆论把这一时间阶段企业家所犯的罪统统归结为“原罪”。一时间,社会关于“原罪”的讨论,语声喧哗。  2003年前后,健力宝集团李经纬、科龙电器顾雏军、伊利集团郑俊怀……先后因为侵占国有资产等问题落马。2006年,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被中纪委传唤。媒体普遍揣测张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可能有两个,“一是‘第一桶金’的来源是否合规合法,二是在托管、收购国企中是否有低估国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为什么民营企业有原罪问题,国有企业就没有原罪问题?什么是原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自己的不解。  陈小洪说,“社会贫富分化,一些人很有钱,另一些人因此有看法。同时,一部分国企管理层在MBO过程中,确实压价压得很低。因此有了原罪的讨论。”  社会对于原罪问题的讨论和关注,与其说是对改革30年先富起来的企业家阶层的声讨,不如说是对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的一次集体反思。  2008年6月8日,端午节,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原证监会副主席王益被“双规”。据说,王益和刚刚“英年早逝”涌金系老板魏东构成了权钱交易的共同体。  “现在,往往是官员落马,带出民营企业家行贿问题,然后,民营企业家又带出更多的受贿官员。”北京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钱列阳律师总结部分企业家落马与官员落马间的关系。  企业主行贿,国家干部受贿,这类犯罪司空见惯。只要政府权力一天不退出市场,那么行贿受贿就累日不绝。只是越到后来金额越大,因此落马的干部级别越高。  民营企业家行贿国家干部,有出于主动的,为自己捞好处,也有出于无奈的。某民营企业主,被国企拖欠上千万的款项。该私营企业主没有走司法途径去解决问题,而是给了国企官员上供几十万元,想借此让国有企业还款。最终却是国企领导落马,民营企业主也被以行贿罪起诉。  这是钱列阳代理的一起商业贿赂案。“行贿,主要是因为法律不健全,同时与社会制度、社会风气有关——不好办事。企业家渐渐习惯花钱办事。有时,甚至公事公办,也存在行贿问题。”  田文昌也代理了大量商业贿赂案,其中包括一些知名跨国公司的在华商业贿赂案,“这是大的商业环境的问题。”  2008年4月,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坤一审五项罪名中,排在前两位的就是“单位行贿罪”和“对公司人员行贿罪”。  比行贿更普遍的是,偷、漏税罪。“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可以偷漏税。但是,如果用偷漏税的问题去找茬,一找一个准。”现在钱列阳代理得最多的经济犯罪问题之一,就是企业偷漏税问题。  肖耿曾给20多个资产过亿的私营企业主上课,问“你们中有几个人是真正经得起查的?没有偷漏税、没有违法”。长时间无人应答。最后,终于一人作答,“不能查,查的话,都有问题。”  “为什么法不责众?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堤坝还能有用吗?法律就是一个社会的堤坝。挡不住的时候,法律就没有人相信和遵守了。现在企业偷漏税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违法,说明税务立法有问题。”在司法界人士看来,中国的法律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与头20年相比,随着市场体制的确立和法治的进步,企业家因像“投机倒把罪”这样的制度规范不合理而获罪的情形已大为减少,但企业家与制度之间依然有冲撞。2004年,铁本公司老板戴国芳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牺牲品。戴以违法占用6000多亩土地被审查,最终却因“涉嫌虚开抵扣税款发票16亿元人民币”被提起公诉。在法学家看来,这和当年沈太福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捕,却因贪污罪被处以极刑的案例,有着惊人的相似,依然是罪与罚的强烈错位。  “我们需要的优秀政治家,把经济与法律之间的碰撞,用政治智慧去解决。有些问题不可能用法律去解决,因为法律本身就有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说。[page]  30年,八宗罪  投机倒把罪  “低买高卖”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个体户、企业家因此常识问题遭遇牢狱之灾。直到1997年,新《刑法》才取消了这一罪名  年广久、温州“八大王”、  牟其中  非法吸收  公众存款罪  受融资难困扰的民营企业对抗政策歧视的一种冒险方式  孙大午、唐万新  金融诈骗罪  因为融资不畅,很多时候,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采用虚假手段,拿到信用证、承兑汇票,然后再用信用证、承兑汇票融资。有的人并不一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第十条,增加了金融诈骗罪的过渡性罪名,一般判处3年-5年有期徒刑  胡志标、牟其中、吴志剑  操纵证券市场交易  价格罪  资本市场发展初期,体系的疏漏、监管不到位,导致此罪风行  吕梁、罗成、徐卫国  贪污、侵占挪用犯罪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待遇不高的国有企业老总心态失衡,容易犯有此罪。是谓“59岁”现象。  戴上“红帽子”的民营企业家,一不留神,也容易犯上此罪  褚时健、李经纬、仰融  刘海峰、陈久霖、顾雏军  郑俊怀、张晓光、龚家龙  虚开增值税发票  以及偷、漏税  在中国税率相对较高、税制复杂、公民纳税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偷漏税犯罪是一个贯串30年的普遍现象  刘晓庆、牟其中、戴国芳  周伟彬、周正毅  虚报注册资本罪  1993年制定《公司法》时,立法者设置了很高的公司注册资本门槛。有非官方的估算,90%以上的公司注册资本不实,从而造成法不责众的尴尬局面。因此,目前该罪要么处于休眠状态,要么成为刑事报复的工具。法学界屡屡建议废除该罪名  杨斌、马志平、顾雏军  行贿罪  只要政府权力不退出市场,官员就有寻租的空间,企业就有行贿的需要。这个罪也是伴随改革开放30年,当然金额是越来越大,涉案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  杨斌、周正毅、张荣坤  30年,落马30人  他们中,有人值得尊敬,有人值得同情,有人则理应被鄙弃涉罪的企业家  1982  温州“八大王”(八位从事不同行业的个体户),先后因“投机倒把罪”被逮捕入狱  1983.9  “文革”中因言获罪的牟其中出狱不久,又因“投机倒把、买空卖空”等罪名再次被捕  1960-1992  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三进三出监狱,罪名分别是“投机倒把罪”、“牛鬼蛇神”、“流氓罪”  1994.8  天津大邱庄“庄主”禹作敏,被天津法院以窝藏等罪名,判处20年有期徒刑  1995  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因在“3.27国债期货事件”中不负责任地砸盘,被捕入狱  1999.1  云南红塔集团创始人褚时健,因贪污和财产来历不明被判无期徒刑  2000  南德集团总裁牟其中因信用证诈骗案入狱  2000  原广东中山爱多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志标因票据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罚款65万元  2002  亿万富姐刘晓庆因涉嫌偷漏税被捕  2002.6  中国首例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中科创业案”开庭。庄家吕梁出逃  2002.10  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涉嫌贪污犯罪被捕  2002.10  华晨汽车董事长仰融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2003  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涉嫌非法吸收存款1.8亿元及偷税166万元被捕  2003.4  政华集团总裁吴志剑因利用下属公司采取重复抵押,向多家银行贷款数亿元而获罪  2003.7  欧亚农业董事长杨斌因虚报注册资本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合同诈骗罪、对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伪造金融票证罪农用地等罪名被判有  期徒刑18年  2004.4  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峰因涉嫌挪用资金罪被批捕  2004.4  江苏铁本集团老板戴国芳被指控虚开抵扣税款发票被捕  2004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董事长陈久霖因涉嫌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审查  2004.11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在香港被拘  2004.12  德隆集团总裁唐万新被捕。2006年4月,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  2004.12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俊怀,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内蒙古公安厅逮捕  2005.3  南京熊猫(7.32,0.15,2.09%,吧)移动通信设备公司前老板马志平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被逮捕  2005  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因涉嫌经济问题被公安机关依法审查  2006.11  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涉嫌侵占国有资产及40万美元的行贿,接受中纪委调查  2006.10  佛山顺德金冠涂料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伟彬,因涉嫌巨额偷税被刑事拘留  2007  天发石油董事长龚家龙欠款29亿被刑拘  2007.11  农凯集团董事长周正毅因犯单位行贿罪、对企业人员行贿罪、行贿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挪用资金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6年  2008.4  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坤一审被认定犯单位行贿罪、对公司人员行贿罪、操纵证券市场罪、欺诈发行债券罪以及抽逃资金罪,合计执行19年

时间: 2024-08-07 02:27:21

企业家30年的罪与罚的相关文章

最新公布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

近日,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最新公布了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曾经在麦当劳打过工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成为了全球互联网企业家首富,身价202亿美元:中国有李彦宏.马化腾.丁磊等5人上榜. 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在30人榜单中排名列二.三位,身价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74亿美元,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以142亿美元身价排名第四. 百度CEO李彦宏以102亿美元,排名第五,是5位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排名最高的人.(黄锐)

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

近日,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最新公布了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曾经在麦当劳打过工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成为了全球互联网企业家首富,身价202亿美元:中国有李彦宏.马化腾.丁磊等5人上榜. 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在30人榜单中排名列二.三位,身价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74亿美元,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以142亿美元身价排名第四. 百度CEO李彦宏以102亿美元,排名第五,是5位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排名最高的人.

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中国有五人上榜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日前公布了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Bezos)排首位,身价202亿美元.中国有5人上榜.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Bezos)在30人榜单中排名首位,身价202亿美元,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Brin)列二.三位,身价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74亿美元.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以142亿美元身价排名第四.百度

美国科技博客公布了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

本报讯 近日,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最新公布了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曾经在麦当劳打过工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左图)成为了全球互联网企业家首富,身价202亿美元.中国有李彦宏.马化腾.丁磊等5人上榜.

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公布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北京时间6月24日下午消息,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日前公布了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排首位,身价202亿美元.中国有5人上榜.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30人榜单中排名首位,身价202亿美元,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列二.三位,身价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74亿美元. Facebook创

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

北京时间6月24日下午消息,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日前公布了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排首位,身价202亿美元.中国有5人上榜.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30人榜单中排名首位,身价202亿美元,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列二.三位,身价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74亿美元.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

最具影响力30人,托起移动医疗千万市场

医疗服务包括五个核心环节:患者.医生.医院.药品.保险.无论是国内国外,体量大小,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是都是围绕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者专注于细分市场,打造核心竞争力;或者前后端延伸,扩展服务链条;或者做大平台,连接多方服务. 这是一个精彩的市场,也是一个艰难的市场.移动医疗经历2014年大热,在2015年开始冷静下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存活,有远见的企业家才能保持航线.未来的市场属于有准备的人,看看移动医疗最具影响力30人,如何代表行业托起移动医疗千亿级市场. 本次囊括的19位企业家.他

60年淘洗四代企业家商业英雄的青涩年轮

建国60年来的时代更迭,淘洗出四代企业家. 第一代试图挣脱体制的束缚,第二代探寻商业秩序和理性,第三代左右逢源.呼风唤雨,第四代在懵懂中磨砺自己. 但很多中国商业史上的"英雄",习惯用"运气"解释自己的成功, 时代已经在他们的思维和阅历中打下深深烙印,这像一种宿命. 商业的年龄与年轮 树木的年轮记录着成长岁月的痕迹,商业的年轮上同样记载着创业者们曾经和正在经历的时代烙印.当我们尝试着将企业创业者的出生年代放入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中观察时,生于40年代.50年代的人所创立

腾讯是唯一有两位高管入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近日,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公布的一项全球最富互联网企业家30人名单显示,曾经在麦当劳打过工的亚马逊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Bezos)当前的身家达到202亿美元,成为全球互联网企业家首富.其中,来自中国的百度.网易.阿里巴巴各占一席,腾讯有两位创始人入围. 该排行榜显示,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30人榜单中排名首位,身家202亿美元,谷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Brin)分列二.三位,身家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