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测试团队管理的挑战与机会

敏捷团队的管理其实的确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蔡老师分别从敏捷管理的挑战、接受敏捷、敏捷下面的组织结构、敏捷架构下的沟通、敏捷下的KPI考核、以及机会和发展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

  其实我觉得各个公司施行敏捷的时候都会遇见这次讲师所分享的一些问题,基本上都是有共同点的。比如第一点,每个Scrum Team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基调。每个测试你所跟随的人不同,跟随的team也不同,然后所接触的项目也不同,碰见的问题也不同,甚至作息时间也会有所不同。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其实是最最麻烦的。我自己之前也一直烦恼一个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应该如何进行test team这样一个团队的横向分享,比如好的case,好的bug,又或者要push某个process的时候怎么办。我表示真的很烦恼,如有人有好的解法,还希望在我blog下面留言。

  第二个问题点,如何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又避免Scrum Master和Test Leader同时给测试发号施令。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常见。Master和Leader横向交流不同,每个人安排任务的切入点也不同,就往往会导致测试们很辛苦。一会儿要处理这个,一会儿要处理那个。最终会导致加班,情绪也不稳定。

  第三个问题点,一旦敏捷了,就会造成很多的“不规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应该怎么进行KPI的考评呢?

  第四个问题点,当你的团队每个成员都被分派到了各个Scrum Team之后,如何保持test team一个高涨的氛围,如何去维持一个很好的气氛,是否能够一直保证大家一条心呢?

  第五个问题点,Scrum Master和Test Leader如何体现自己的KPI。一旦敏捷了之后,作为一个leader的话,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职位越来越虚,好像自己离团队成员以及项目越来越远,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体现自己的KPI呢,我相信也是很多人困扰的原因所在。

  第六个问题点,测试管理者的出路在哪里,或者说规划,或者方向在什么地方?

  如何去接受敏捷,这点我相信很多人也能够体会。如果你作为一个测试经理,那么推广敏捷我相信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但是敏捷并非那么容易被团队成员以及高层领导所接受,或者说那么快的接受。就测试成员来讲,首先他会多了一个“婆婆”,Scrum Master。至少从心理上来讲,会有一些抵触的心理。其次 ,每个测试人员被安排到独立的Scrum Team中,那么相比以前的团队合作可能会多出很多的工作量不说,可能相对dev和pm来讲更加的弱势。从企业高层来讲,我个人觉得一般会碰见这样几个问题。一种就是觉得现在的模式很好啊,为何要去改变呢?一种就是可能看到敏捷之后,觉得测试team更加偷懒了,没有doc的输出,没有一个团队的合作。所以综上所述,接受敏捷需要时间,需要引导。

  敏捷模式下面的团队架构,蔡老师给出了四种架构,我自己其实比较偏向于测试人员上面一定要是测试leader,测试leader上面可以是别的一个职位。为什么呢?一方面来讲,测试leader和测试人员最为熟悉也是最贴近的一个角色,无论是工作安排还是沟通都比较好。另外,就如我上一篇写的文章中提到的,我还是认为能够理解测试的只有测试,所以无论安排和沟通测试leader能够更加从测试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这样对于测试人员的发展会非常有利。

  这种敏捷的架构中必须尽量要保证产品,项目,测试,开发等几个角色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去推动产品,不要有什么勾心斗角。否则结果可能就和敏捷的初衷背道而驰。

  敏捷模式下的沟通,这里其实就是两点,敏捷模式下测试经理和Scrum Master的沟通以及和组员的沟通。和Scrum Master的沟通主要是为了让Scrum Master分配的任务更加符合项目情况,符合测试人员 的水平。和组员的沟通主要是引导大家去接受敏捷,并且不停地指出错误纠正,帮助大家和Scrum Master更好的沟通,以免测试人员感觉自己被卖掉了。

  测试管理者在该模式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沟通对象,就是自己的上级。其实这这点并不难,我更觉得在各个企业哪怕不敏捷也需要做到这样几点。定期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包括怎么落实怎么执行。花时间好好总结自己团队完成任务的情况,业绩,让上级一目了然。最后就是引导上级去接受敏捷。

  敏捷下面的KPI考核。这点其实哪怕不敏捷很多公司也很迷茫。敏捷之后,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核。1.测试人员所负责模块的质量。2.case和bug的质量 3.工作的态度和方法 4.Scrum Mater的反馈。主要要注意的就是作为测试管理者,要对于Scrum Master给出的feedback有所过滤,每个Master都会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作为管理者当考核的时候听取Master的意见的时候需要根据其不同的性格进行有针对性的过滤,以达到最好最公正的评价效果。 5.对于团队的服务 6.组内其他成员的反馈

  在考核的过程中,测试管理者要像以前一样的了解自己的组员,而不是放到每个team之后就不理不问。我觉得甚至要比以前更加的了解。同时,考核也是one one的一个过程,在期间需要更多的引导测试人员主动去展现自己的业绩,主动去研究新的技术,主动帮助团队的成员,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敏捷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效。

  敏捷模式下蔡老师还提到了一个补位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要了解每个team项目,人员的特征。在一些特殊的,突发的情况下,测试人员可以进行灵活的补位调整,这样就不会对于项目、产品造成很大的影响。

  敏捷带来的机会其实很多,就如我自己在创业团队中的初期一直是敏捷的一种模式,对于测试人员自身的要求会相应的提高,同时测试人员学到的东西也会更多。测试人员会相比以前的团队中认识更多的同事,会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作为管理者,敏捷也在考验你的管理能力。就关于敏捷的好处来讲,我总结就是作为测试人员,你了解的流程更多了,你了解的产品项目信息更多了,你接触的技术面更广了。但有一点,需要大家谨记,就是要不停地和同行沟通,要不停地进行学习

  敏捷是把双刃剑,要看用的好不好。就如刚在微博上面发的一样,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运用,否则很容易导致测试在企业中的流程也好,文档也好,技术也好没有沉淀和积累。合理运用传统流程和敏捷才是王道。
本文转载于51testing  如有版权问题 请找他们 本人只是学习备份而已!

====================================分割线================================

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

时间: 2024-10-01 14:10:02

敏捷测试团队管理的挑战与机会的相关文章

敏捷测试团队的人员分布

许多考虑采用敏捷的组织没有把团队迁移到开放式环境就尝试创建项目团队.敏捷价值和原则中,当团队成员可以随时接触到所有其他团队成员.易于获得所有的项目进度图表.在鼓励交流的环境中时,团队可以更好地工作.敏捷测试专家Lisa和Janet分享了敏捷测试团队的人力资源经验. 测试人员和客户与程序员坐在一起可以促进必要的交流.如果实际情况不允许重新迁移位置,那么团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这问题. Janet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曾经在这样一个团队工作,空间问题使得所有团队成员不能坐在一起.程序员有一个可以使他们方

测试团队管理-第三篇:部门整合(2)

后面的一系列事实验证了我的预感.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中,我做为公司级的新测试部门的部门经理,汇报给公司主管研发方向的副总,原则上和两个业务方向上的开 发部门的部门经理平级.但在实际运行中,副总已远离基层工作多年,更多是听取两个开发部门部门经理的汇报,互相信任度很高:在以前测试主管也是汇报给开发 的部门经理,开发的部门经理对测试部门过往情况了如指掌.基于种种现状,我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汇报给两个开发部门的部门经理,或者说比他们要低半级.另外,原有的两名代理测试主管,虽然被公司老板彻底否定,被认定不具备测试

测试团队管理-第四篇:磨合与阵痛

新测试部门在形式上成立了,面上的整合也都做了,深度的整合才刚刚开始.对已有部门人员和组织架构盘点一遍,发现情况极不乐观.第一,两名原代理测试主管,一名开始休为期四个月的产假,一名刚休四个月产假回来.在代理测试主管下面,有几名测试骨干,但是没人具备一点儿测试团队管理经验,过往基本上是每位 测试主管直接管理下面的二十位左右测试工程师,缺乏管理层次.第二,五分之一的部门员工正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第三,测试能力严重匮乏,以手工黑盒测 试为主,性能测试可以开展一点点,测试自动化和其他能力基本为零.第四

测试团队管理-第一篇:空降

空降到新公司做测试部门的部门经理有一年了,回头看看,才发现自己有多勇敢和幸运.和我同一批空降过来的,还有两位研发方向的副总,一位项目总监:其中一 位副总来了不到3个月就走了,项目总监坚持了10个月,另一位副总熬了11个月,都不满1年. 比我们这批早来几个月的,还有2名市场营销方向的副总,也只 干了半年左右就悻悻离开,其中一位曾经在公司干过五六年,辞职若干年后又回来.和我一样能干满一年的,只剩下一位比我早来几个月的财务总监. 总结一下,大 体有以下几种原因.其一,没有实权,定位模糊.新公司出于延揽

测试团队管理-第二篇:部门整合(1)

来到公司后,接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原有的两个小测试部门整合为一个公司级的大测试部门.公司有两大业务方向,每个业务方向都有一个开发部门和一个测试 部门,每个测试部门的主管都汇报给相应开发部门的主管.公司之所以考虑将测试部门整合起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司治理的需要.测试部门直接受开 发部门管理,将无法有效地行使监督检查和质量保证的职责,裁判员兼任球员,很多问题被捂住,公司层面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获取到项目的真实质量情况.第二,原 有的两个测试部门主管能力不受认可,一位主管是在老主管离职的情况

敏捷测试的团队构成

各自分离的功能小组会让敏捷团队更困难.持续的交流至关重要.团队成员需要互相亲密地工作,不管工作是通过虚拟环境还是在同一个地点完成.敏捷测试专家Lisa和Janet分享了敏捷测试团队的组织经验. 独立的质量保证团队 许多组织,不管大还是小,为了得到关于产品质量的诚实的观点,认为拥有独立的质量保证团队或测试团队是很重要的.经常有人问我们:"在整体团队运作方式中有测试组织的位置吗?"以及"如果有,是什么角色?"希望保持质量保证团队与开发团队分离的原因有: ● 拥有独立的检

如何管理自己的测试团队

最近,我也在网上看了一些贴子有关测试团队的管理问题,觉得在测试管理方面确实是个难题,这也可能测试团队确实不太好管理的原因吧,但我想只要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吧. 我自己总结了一下,也结合自己的一些管理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提意见并把自己的经验也分享出来吧, 也算是大家相互学习的一个机会吧! 1.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最起码的是要自己懂自己产品或项目的业务.这一点很重要,第一这样有助自己分配工作给团队中的成员,要不然自己都搞不清楚业务难度和业量就分

敏捷团队管理:把握介入团队的程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horkychen 来源 Check In, Don't Check Up (照看而不是介入!) 我从来不是微观管理者(micro-manager),特别是应用agile和Scrum之后.初入职场时,要不是太忙于和别人搅和在一起处理问题,我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微观管理者.但是当尽量避免同大家一起检讨细节问题时,仍要认真地照看(check-in)他们.我是从这篇文章(细小的成功多么重要)得到启示的.   介入(check-up) & 照顾(c

专家眼中的QA、敏捷测试、探索式测试及测试的开放性

编者按:测试.QA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只要有软件开发,就离不开QA和软件测试.本次特别邀请到一淘网测试架构师 @公直_黄利 ,诺基亚敏捷及精益教练 @徐毅-Kaveri 和百度高级测试工程师杨进,请他们谈下各自对QA和测试的理解,内容涉及如何衡量软件测试的有效性,探索式测试,敏捷测试,开源对测试的影响,测试的开放性以及测试框架推荐等. 请先做下自我介绍. 徐毅:我叫徐毅,现在在诺基亚北京担任敏捷及精益教练的工作.我是从05年在杭州诺基亚网络的时候开始转做专职测试的,同期也加入公司刚成立的测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