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加入了涡轮增压大家庭,从承诺过“自然进气”的本田,宝马到V12引擎靠自然进气排气做出天籁之声的法拉利都逐步重拾或者说新开发了涡轮增压的机器。不少看官们惊呼,涡轮增压的时代来临了,涡轮增压好啊等等。那么机械增压呢?
同一时期,不少车厂却慢慢放下了自己擅长使用的“兵刃”机械增压,都耍起了涡轮增压这柄“大刀”。最明显的便是以机械增压入市的奔驰高性能分部AMG,一掉头使用了涡轮增压。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简单的来探讨双方孰优孰劣,相信大家都会网络搜索专门“秘笈”,而是想通过介绍下两种增压的“前世今生”,将这个决断的权利交由看官您。
起源
机械增压的起源甚至早于汽车诞生,是1885年同为汽车发明之父的戈特里布戴姆勒博士使用齿轮机构强制向气缸引入空气所申请的专利。
而涡轮增压就诞生于不久之后的1905年,由瑞士工程师阿尔弗雷德布彻申请专利。他们都致力于提升内燃机的燃烧效率。
图左是戴姆勒博士,发明了摩托车,汽车,机械增压等一系列重大的汽车业技术。布彻博士最有名的发明便是涡轮增压器。
发展
无数的机械领域高科技发展来源于武器,来源于战争,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也是如此。最早是飞机飞行在高空稀薄的空气中想吸入更多氧气做功的时候就会用到增压装置。
初期结构相对简单的机械增压首先粉墨登场。那些使用机械增压的航空发动机们重又获得了顺畅的呼吸,动力大升,驱动战机在空中飞舞。
德国一战时的9气缸星型水冷机械增压引擎,爆发150PS,排量15.46升,一升十马力。
后来速度的追求渐渐超过了对高度的追求,随着对飞机外形流线化要求日渐紧迫,发动机们从风冷走入了液冷时代,涡轮增压器也逐渐替换进入高空高速领域就显得“气喘”的机械增压,活塞式引擎们又一次觉得“呼吸顺畅”“茅塞顿开”又一次站上了动力的巅峰。
二战的P-38闪电战斗机使用了双增压系统,更带有喷水装置,当今的BMW M4 GTS也开始配戴喷水装置喽。
当下
时至今日,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已经经过了几轮的发展和迭代,脱胎换骨成为了改善过去陋习,提升内燃机引擎热能效的集大成者。
市场中有着各种各类引擎搭配以机械增压或者涡轮增压,甚至有大众1.4T国外搭配机械涡轮双增压装置,也有两种引擎分别搭配而成的混合动力系统等。例如日产的楼兰匹配的2.5L机械增压引擎形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可爆发245PS,330Nm。
那么在如今的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加成下,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又各有如何的表现,作为看官该如何理解呢?以驾车人角度来看,机械增压就像引擎上加了一台抽风机,利用引擎自己的动力带动。所以随着每一脚油门的深入,动力会不间断的缓缓带来,尤其是中低转速下动力提升明显。
可随着转速接近较高区域,油门的脚继续踩着,可速度却只是不慌不忙的增加着。这是因为这台“抽风机”动力也来自于引擎,自然转的越快吸掉的动力也越多,高转便得不偿失了。
涡轮呢?常听人说涡轮迟滞,涡轮难伺候,这些目前都大有改观。先说迟滞,诚然即使最让驾车人觉得动力响应美妙的涡轮增压引擎也有小小的迟滞,半秒左右是逃不掉的。
国外媒体曾实际测试过新一代911卡雷拉加速曲线,最低延迟也有0.6秒。但随着传动效率的提升,变速箱的完善,那个迟滞的效果不仅没有被放大,反而有缩小的趋势。这也造就了一系列宝马,保时捷甚至国内品牌小排量涡轮的热销。 图片是Ignition 156期内容,红线是保时捷最新一代911,蓝线是主持人的老大众,自然进气的。蓝线说明只要你踏下油门,0.2至0.3秒就能达到引擎当下转速最大动力。而红线么,大家懂了。
至于保养方面,增压车型自然发动机就得造得更加结实,散热,润滑都要比自然进气来的牢靠。涡轮车现在也通过延迟熄火等技术保证了寿命的长度。再随着涡轮在低转速便可以启动加力,自然市场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涡轮车型,那么到下次您再选购车型时,会对机械增压与涡轮做出如何的选择呢?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