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90后,谁才是数字化的一代?
西门柳上/文
若是针对70后、80后、90后群体做一个调查,他们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和使用程度肯定不一样。近期纽约时报的一篇名为《“i一代”的虚拟世界》的文章便指出这种不一样也使年轻一代的世界观和人生迥然不同。比如在作者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的女儿眼里认为Kindle(亚马逊推出的电子阅读器)和真正的书籍没有区别,Kindle就是纸张书籍的代替物品。而他自己虽然买了Kindle这个电子产品,但实际上还没能完全接受这种读书方式。
在中国也是这样,我的新书《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中引述过这样一个关于265.com创始人蔡文胜的段子:“有一次他向儿子显摆,指着儿子电脑里的暴风影音说:'这个是我投的',儿子无动于衷;又指着FlashGet(网际快车)说:'这个也是我投的',儿子仍然无动于衷;这时候老蔡看到儿子正在用火星文输入法与同学聊天,就说:' 这个也是我投的',儿子立马跳起来,冲他竖起大拇指,连称:'老爸你太牛了',并说他们全班同学都在用火星文输入法。”
显然这是一种不一样,正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主任李。拉尼(Lee Rainie)所说,“年龄相差2-4岁的人所接触的技术也是完全不同的。上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不了解上中学的弟弟妹妹们,更加不了解家里年龄更小的孩子们。科技进步加速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之处。”但是这种不一样映射出来的不仅是巨大的鸿沟,更是关乎互联网的未来。
你能想象从小开始玩Kindle和从小开始玩火星文的朋友们之间的巨大区别么?《数字化成长》作者唐。泰普斯科特援引科学研究结果指出:那些从小就使用数字通信工具的人与那些不接触数字设备的人,其大脑发育和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是的,所以我们一直跟随在美国互联网的种种创新之后亦步亦趋,如Facebook、如Twitter、如Youtube、如Foursquare,尽管现在我们都有了它们的中国版,但是Facebook的创始人是80后,开心网的创始人不是,程炳皓是70后,Foursquare的中国版“玩转四方”的创始人也是70后。
我是80后,但是并没觉得跟得上科技潮流的趟,我所知道的80后中只有少数极客才早早地从美国订购Kindle.而很早时候,我就从美国的电影中有一种他们全民极客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图书出版行业也能得到印证。国内介绍互联网的原创著作几乎全部来自国外,从《数字化生存》、《长尾理论》,到《维基经济学》、《未来是湿的》等。而当我们奢谈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时候,国外随便就能找到此类著作中较经典的25本,而在国内连译介都还没有,更不用说原创了。
也许,中美互联网的差距是十年,就像70后与80后之间,差了整整一代。也许,我们还可以欣慰的是中国的网民数量巨大,最新的数字是3.84亿,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按照每周上网一小时就算网民的定义,这样的网民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和使用程度肯定不会高明到哪里去。
可笑的是,我还曾经误以为我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因为不仅上QQ、MSN,我还上Skype,我不用IE6,用Firefox,我更多时候用谷歌不用百度,在Facebook、Twitter还没被墙的时候,我就较早的注册尝鲜了,但是我错了,7岁的时候,我能玩复杂的游戏吗?10岁的时候,我能在圣诞节给圣诞老人电子邮件吗?12岁的时候,我能用苹果电脑做课堂作业吗?我不能,我估计,70后、80后、90后,都不是中国数字化的一代,也许00后,80后的儿子这一代才有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