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里,网络逐渐成为大多数人获取消息的主要渠道。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纷起,使得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领域出现的大小新闻事件,而与该新闻事件相关的报道、评论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深入到事件的任意层次和角度。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报纸、杂志等纸媒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纸媒缘何受到冲击
作为平面阅读产品的一部分,以报纸和杂志为主的纸媒存有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硬伤难以确保时效性。只不过,在网络及电视技术相对并不算普及化的过往,这个缺陷没有被凸显出来。然而,随着网络逐渐盛行,纸媒报道相对迟滞的弱点被全面暴露。众所周知,一份报刊通常每天仅仅更新一次,有些专题类报纸则相隔一周才会发行新刊。至于杂志,更是多为半月刊和月刊。与之比较,网络报道的即时性明显胜出前两者。不论社会动态、焦点话题,还是大型会议、体育比赛,乃至综艺活动、文艺演出,门户网站总能于第一时间登载出新闻报道及一系列相关评论,进而使读者能够快速地从多角度了解事件的始末,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于新闻本身的关注欲望。因此,当读者在一个事件发生后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便能于电脑显示屏上看到方方面面的报道后,他们自然难有兴趣在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后,去买上一份报纸,一本杂志,阅读那些已经并不新鲜的“旧闻”。
除此之外,纸媒的涉猎面比较有限,同样使其在同网络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特别是对于一些专题类的报纸、杂志来说,网络普及化直接导致其原本针对一个领域的专业、细化地报道这一优势“华丽丽地”转化为了内容单调、阅读乏味的劣势。因为读者在网上阅读时,可以轻易找到当下热门的专题版面,想要变更一个专题也只需点击鼠标,切换网页即可。所以,除了业内人士,作为普通受众的大多数人,往往并不乐于将自己置身在纸媒相对狭小的阅读视野之中。
纸媒应该何去何从
或许是意识到自身在时效迟滞、涉猎面窄等诸多不足,抑或是为了吸引不断增加的网络阅读群体的关注,目前很多纸媒都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网站。同时,他们还积极与大型综合门户网站合作,供其文章能够转载至网站的相关版面,以求获得阅读。不过,由于这些被贴到网络上的文章均要先出自于平面,这就致使其仍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瑕疵,反倒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弱化了纸媒的竞争力。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报纸、杂志这样的平面读物想要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最直观、有效的策略是针对性地提升自身时效性并扩大涉猎范围。报纸全面改为日刊,乃至一日两刊;杂志则普遍改为周刊,甚至半周刊;同时对内容进行大幅度扩充。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纸媒在面世之前必须经过编辑、排版、印刷等一系列严格且固定的程序,如此频繁地更新势必导致其相关从业者疲于奔命。由此,我们发现报纸与杂志时下暂无同网络比拼时效性、涉猎面的实力。
相比之下,纸媒不妨尝试调整战略,削弱时效性事件的报道力度,转而增加一些相关的人物专访、趣味评论、坊间杂谈等长效性文章的份量,以期引起读者关注与阅读的兴趣;再定期增添副刊、特刊等扩充,尽量扩大信息范围,以求为读者打造另一种类型的阅读平台。不仅如此,纸媒还应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一大优势文章的存活能力。因为报纸也好,杂志也罢,读者都可以将其中令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通过剪贴、装订等方式进行长期保留。更有甚者,还能当做日后对某个事件记载的文献进行查阅。与之比较,尽管百度、搜狗等大型搜索引擎已被人们熟练运用,但网络终究只是稍纵即逝的流媒体,其文章在作为文献资料方面的作用并不占上风。如果将网络文章转为平面,读者则需要先经过下载、打印两道工序,就不如直接保留纸媒方便了。所以,增加有保存价值的阅读内容,也是平面读物抗衡网络的上佳途径之一。
事实上,即便当前无线上网、手机上网等高科技业务以及多媒体乃至全媒体终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新闻事件变得无比便捷,然而仍有不少读者钟情于纸媒。换句话说,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里,平面读物尚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因此,只要能够更为合理有效地扬长避短,纸媒就仍有生存的空间。只要每天都使用网络的读者还能拿着钱走向报刊亭,纸媒就仍有可能成为竞争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