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练拳,与外校的一位专科学生多聊了几句。他快毕业了,他说专科的学校净糊弄人,所以准备考研。我提醒了他没有学士学位,在资格上会不会有障碍,这需要考察咨询一下落实。面对即将到来的艰苦历程,他说:“混个研究生,就业起点高些。”
我再次惊诧了,尽管也在意料之中。混个研究生,不是没有可能,但就那一张证书能将自己抬高,信的人还真不少。我直言,如果他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二代,或许凭那张证书“上”去后,或许有机会高一时,运气好高一世。但处于一个需要奋斗的家庭,要指望自己,而不是证书将自己抬高。无论如何,借助求学之路,提高自己的能力,方为根本。否则,上了研究生,出路可能会更窄,随着期望的提高,将来失望的可能性会更大。
他表达了非考不可的决心。凡事皆有可能,正值年轻,拼拼未尝不可。他愤然地指出,如果直接工作,他们和农民工没有两样。他说在富士康实习时,就和招来的农民工在一条生产线上,没呆几天他就跑了。我问道,在一起就是一样的了吗?你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不会体现你的不同吗?作为一个大学生,在生产一线熟悉工作场所,熟悉工作流程是多么的必要,他这一跑,跑掉的是接地气的机会,以后再求职,依然是农民工能干的事他干不了,上过了学,真正地会成为他的负担了。
我给他打个比方。大家都在一条生产线上,就是那则著名的童话中鸭妈妈带着的一群小鸭子。他是上过学的,学过专业知识的,是那只有着小天鹅基因的丑小鸭,也必须经过成长,才能有机会看到从中脱颖而出的那一刻。在这一刻之前,所需要做的,是为成长不断地补充营养。
他似乎听明白一些了,但也还在强调着不上研究生,就是农民工的观点。我说不可以歧视农民工,他们中有的是能手,他们中的有心人,会比大学毕业生更有前途。他举的一个例子是,一位早他四五年毕业的师兄,一直以来,就是和不断流动着的农民工干着同样的活。
一个经典的白上了学的例子。我指出了其中的要害。刚参加工作时,和农民工一样干,没有错也是必要的,但在干中间应该多用些脑子,因为有了上过大学的基础,是能动脑筋,能干出区别,给自己带来新的机会的。生产线就是企业的观察窗口,谁能谁不能,没几天就能看出来。不能从中脱颖而出,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没有把自己当作大学生,在哪一个群体中,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就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死拧在那里了,死脑子一个,上多少学都没有用;第二种可能是,还想着自己是个大学生,但上学真是没有学,腹内空空,真也没有办法体现与众的不同,这样的学习经历,也真是白学了。
这样的话不能再多说,容他自己消化。以我和他的有限接触,怕他是在对学校的抱怨中钻了牛角尖的。我希望若干年后看到手捧硕士证的他,是位真的硕士,前程方能看好。或者在他得心应手的工作中,他已经想通了自己的实力和一张可以示人的纸片之间真正的关系。如果不是这样,恐怕博士、烈士一路追下去也未必有解。
其实,还有两句话,一句当面讲了,他考上后面试中可能要受到的歧视,我鼓励他必须做得比别人更好。还有一句话不能说,太容易被不当理解:在高考后只上了专科,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在重抽象思维的学习中落后一截,如今为何还要朝着“研究”去挑战短板,而不是按着专科学校一般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让自己基于生产一线能有所作为?我知道几位际遇不好专科起点的角色,后有机会上硕上博且有真才实学的,他们是真的俊杰。这说明选择要慎重,但也可以大胆。而我面前的这位同学,显然还需要再想想。
他的专业是机电工程,这些道理对于IT相关专业的同学,也是一样。专科是这样,本科也差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