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创业者而言,创办企业的结果残酷至极,非生即死。有人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将雪球越滚越大,甚至登陆
纳斯达克,从成功走向成功;也有人一路磕绊,几度抗争,却难逃亡
对于创业者而言,创办企业的结果残酷至极,非生即死。有人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将“雪球”越滚越大,甚至登陆纳斯达克,从成功走向成功;也有人一路磕绊,几度抗争,却难逃“亡也忽焉”的厄运,仰天长叹后退场;还有人永不言弃,坚定理想,最终东山再起。
无论是从成功走向成功还是由失败铺垫的成功,有一条真理颠簸不破:企业越大,创业者越难,有人硬扛死磕继续前进,有人干脆把企业卖掉变现,还有一种人,始终在创业、退出、再创业、再退出、再创业的循环中忙得不亦乐乎。
美国学者将最后一种人称为“连环创业客”——他们的创业热情经久不息,却缺乏足够的耐心,渴望马上看到成功;他们能专注于将某件产品或服务做到极致,却未必经得住新机遇诱惑,浅尝辄止;他们是完美主义者,骨子里却流淌着偏执与独断的血液。
正因为有这种充满矛盾与统一、合理与悖论的渲染,创业故事才显得生动鲜活,而连环创业客的精神才摄人心魄。
“乔布斯基因”
一个人少年时的梦想或偶像,会成为他今后命运的指南吗?观察周鸿祎、季琦、王志东、王兴等连环创业客的成长路径,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都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视为精神偶像。
3721、奇虎和360的创始人周鸿祎,当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读书时曾看过一本关于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的书,大洋彼岸的电脑天才们以知识改变世界的英雄主义情结令周鸿祎血脉喷张。
而携程旅行网、如家酒店和汉庭酒店创始人季琦,谈及乔布斯时眉飞色舞,满口溢美之词:“不得不感叹乔布斯的了不起。能够将一个商业行为演绎得如此艺术、感性和疯狂,之前似乎没有古人,后面也未必有来者。”
新浪河点击科技的创始人王志东,1986年在北大学习时被《硅谷热》彻底震撼,他说:“从苹果公司的成功故事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风险投资,这给我后来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久,王志东就加入了散布在中关村各柜台的“倒爷”队伍。
校内网、饭否网和美团网创始人王兴,推崇一本名为《异类》的书,书中认为:商业领袖是时代选出来的,创业则是时代赋予勇敢者的宿命。例如,盖茨、乔布斯和比尔·乔伊都出生在1955年,他们后来分别成为微软、苹果和Sun公司的创始人。王兴认为,“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以上连环创业客共同的心灵交集,以乔布斯的性格特点来推论他们的性格、气质共性不失为一条捷径。众所周知,乔布斯并不安分,超越常规,一贯狂傲、偏执,对完美严厉苛求,对细节吹毛求疵,据说他曾要求苹果首席技术官将原本只能减去1/4毫米的尺度再缩减1毫米。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在连环创业客身上比比皆是。
读大学时,学校将本来推迟的考试突然提前了,同学们毫无准备,怨声载道,周鸿祎领头嚷道:“你们考,老子不考了!”说完就走出教室。这种不循规蹈矩的个性,贯穿他的始终。。
同样不按常理出牌的还有王志东。“我原来是学电路的,后来又开发软件,又做网络,还研究过媒体。我思考问题的方法永远都是延展的,没有边界的,更没有条条框框。”
当然,性格只是成功的部分原因,对于连环创业客而言,让他们患上“创业瘾”的还包含经营、管理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后者所起的作用,往往远大于前者。
不容变更的方程式
在创业的客观规律面前,连环创业客有着自己的一套不容变更的方程式。
比如,王兴在创办校内网之前曾有过两次创业失败经历。先是创办社交网站“多多友”,后来创办电子商务网站“游子图”,结果先后失败。王兴反思说:“两次失败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没有找到用户需求。创业是需要找到某些人的某类需求。”
季琦恰恰成功在对客户需求准确定位。汉庭将核心用户瞄准在每天有200—300元出差报销额度的商旅人士,这类人群喜欢住在交通方便的市中心,对“洗好澡,睡好觉,上好网”十分看重,季琦正是以此为基础定位酒店经营模式。
曾先后创办ChinaRen、空中网的杨宁,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唔箜搜索。在他看来,创业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更高更快更强,在原有的某个领域做到更好;另一种是创造全新的模式和游戏规则。
轻资产运营是实现连环创业的另一大原因。他们热衷的都是互联网、大众消费、媒体等领域,此皆因这些行业的创业门槛低,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低,起步难度较小,以至于他们对风投的渴求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
2008年金融危机时,季琦,汉庭的第二轮融资遇到麻烦,某投行愿意提供1.2亿美元的债务融资,但条件极为苛刻。“如果这个冬天延续两年以上,我们还没钱来,就得做低价稀释股权,把公司白白送给别人。”季琦很清楚缺乏资金的后果,但最后他依然选择了拒绝。
王兴坚持认为:“公司是被买的,不是被卖的,肯定是买家来找创业者,不是创业者拿着公司到处卖。10年来所有美国大牌VC都进入中国,好项目不愁没钱。”
而榕树下和暴雨娱乐创始人朱威廉一直对风投不感冒。当年有人拿800万美元要求投资榕树下被他拒绝,如今想投资暴雨娱乐的人再次被他谢绝。“他们会左右我的思想,进来就是投钱,然后希望尽快获得回报。”
不难发现,连环创业客基本有着自己的创业方程式:找准需求、颠覆商业模式、轻资产运营上格外注重,如此便能少走弯路,增加成功几率。
摔打的价值
因为已经取得丰富的创业经验,连环创业客总能吸引风投资本家更多的关注。在这个意义上,连环创业客比旁人拥有更多的求生办法和解困技巧。
2005年12月,王兴创办校内网还不到10天,就被红杉资本找去商量投资事宜。第一次,兴奋过头的王兴居然把商业计划书忘在出租车上,只得临时仓促写就一份两页纸的概况。第二次,在现场演示时Linux系统突然出现故障,连不上投影仪。最终,红杉资本把钱投给占座网。
这次打击令王兴印象深刻,当年的意气书生也渐成圆润商人。在饭否被关停之后,他感慨说:“我已经不想去挑战不该挑战的东西,我和饭否都不再是一个激进的人和公司。”
朱威廉也是一位倒霉的连环创业客。创办榕树下时,他第一年就投进1000万元,此后每月花费200万元,支出毫无计划,直到只剩下200美元他才罢手。2007年,朱威廉结婚,并喜获千金,他变得谨慎而稳健,因而在创办暴雨娱乐时再三论证。
季琦也有头脑发热的时候。2007年,汉庭疯狂扩张,高歌猛进,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负现金流十分庞大。此时他并未慌张,当年创业携程时遇到互联网寒冬,创业如家时正值非典,他都扛过来了,经过反省,他放慢节奏,将当年扩张150-160家新店的计划缩减为100家。
危机过后,他总结说:“酒店不是一个规模的游戏,而是一个现金流的游戏,你要把现金投出去,以最快的速度产生最多的现金流,才是这个生意的根本,跟有多少门店基本没有太多关系。”
几番摔打,连环创业客日渐成熟,他们洞悉商机的能力显露无疑。对于周鸿祎在2006年6月推出360安全卫士的举动,原360安全卫士总经理、现金山网络CEO傅盛认为:“360当时推出的时机很好。传统安全厂商对木马漏洞、恶意插件反应不灵敏,不太重视,留了一条缝隙。”
季琦在非典第二年成立如家,也冒了极大风险。当时到处人人自危,谈“非”色变,没人再敢去租新楼。”季琦却认为,此时正是最好的进入时机,在这个市场就要低买高卖。在看中徐家汇的某店面后,他决然说:“除非非典把这个世界毁灭了,这个地方我一定要签下来。”
坚守的代价
在评价连环创业客时,会出现这样的观点:他们狂放不羁,潇洒豁达,视创业征程为秀场,做什么都能成功。但公允的说,他们大多属于被迫转行,曾黯然离场,又披挂上阵,放下过往的荣耀或屈辱,重新在新的领域冲杀、嘶吼。许多人几经沉浮仍不得志,更多属于自身性格、管理缺陷、经验不足使然。
朱威廉从广告到网络文学再到网络游戏,涉足多个领域,却一路坎坷。有人分析,原因在于他一直十分激进,总想第一个吃螃蟹,却被残酷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当年做榕树下,他隔三差五与人对簿公堂,公开写文章揭露同行弊病,树敌众多,如若低调耕耘,耐心守候,也不至于被IT同行渐渐淡忘。
当然,也有人确实对创业过分迷恋,比如季琦,“一到刮风下雨就会兴奋,几天风平浪静就会觉得没劲。”内心就喜欢冒险,有新鲜感。他说:“我不是专业的代孕妈妈,只是不停地创业,不停地做新公司,创业的乐趣就在于此,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
客观来看,连环创业不乏因发展规划不明晰、管理能力缺乏等技术层面的因素,也包含天生热衷挑战、好斗、缺乏耐心,但也有人由于盲目跟风搞短线投机而一败再败,屡受挫折。对于第三种创业者,不妨向马云学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打造电子商务平台。
其实,连环创业与专一创业是殊途同归之事,最终都是为取得成功、收获财富、实现理想,只是过程不同。相较而言,前者会多经历些领域,尝试不同的模式,但若因此而夸大其享受的快乐或经历的磨难,便会形成错觉,那并非连环创业客想留给后来者的风景。
文|本刊特约记者 张小平 出处|《英才》杂志2011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