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的本地化实践: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从《中国制造2025》到《“互联网+”行动计划》,再到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推进中国制造业创新和变革的力度和决心令人振奋。不过对于一直以来“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业来说,光有变革的决心远远不够,仅仅依靠政策的利好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要用好信息技术这一“推进器”、“强心剂”。

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再到日本的精益制造,“中国制造”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上不乏可参照的成熟经验。不过中国的制造业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中国制造业的基础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另外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也并不相同。这使得“中国制造”必须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有可喜进展也有主要困扰

就当前情况来看,中国制造业在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也面对很多困扰。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CIO们来说,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将制造业一直以来“以生产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不乏生产能力,也并不缺少好的生产技术,但是他们没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不太重视产品为什么要生产,也不太重视产品被用户购买后的反馈。他们缺少信息化手段对产品设计、制造、流通、消费全流程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决策,并将结果用于生产。

其次,中国制造业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太严重,缺少对产品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化趋势的洞察,导致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不足。在这方面,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在于如何让产品实现敏捷制造,也就是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下,以最快速度和最准确的市场把握来生产产品。当然,这时候也考验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环节的功力:比如如何通过产品设计打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如何把握研发开源化、集成化、协同化趋势?

另外,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虽然我们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但是“生产”的质量决定着“体验”的好坏。移动化、物联网都对生产过程带来较大冲击,如何借助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来提升生产质量,如何借助于移动化、互联网来提升生产效率、扩大流通渠道、降低生产风险,这些探索都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当前所缺少的。

CIO证言:制造业企业转型之路的困扰在何处?

咱们再来看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CIO们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候更加具象化的困扰吧:

来自青岛某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的CIO在介绍青岛冷箱数字化IT项目的时候表示,青岛冷箱要着力推进新厂业务流程重塑和运营管理模式再建设,通过数字化和云平台的建设提升公司未来核心竞争能力。但是面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落后于IT技术发展的现状,关键在于如何将信息化回归到制造现场,让其创造价值。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核心,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特点。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产品创新不足和内部优化两个问题,产品创新就是要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提升工艺,内部优化就是要使用精益制造的模式。

作为汽车制造业企业,湖南某汽车股份公司的CIO也表示了他们在IT建设上的困扰。虽然汽车行业近几年在国内可以算得上是增长最快速的几个行业之一,但是目前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瓶颈,必须要丰富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能取得长远发展,比如O2O的探索、汽车+互联网的探索,核心在于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购车、用车和养车服务。

对于汽车制造业企业来说,互联网带给他们的冲击非常巨大。除汽车制造、流通、销售环节本身需要信息化手段之外,汽车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终端设备,这时候就要在车联网上有所行动,否则会被市场所淘汰。

IBM给“中国制造2025”开出的“良方”

面对中国制造业在创新和变革中所遭遇的困扰,IBM也开出了适合中国当前国情、制造业企业现今特点、与目前IT进程相符的“良方”。这个“良方”有五剂药:商业模式转型、销售业务转型、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运营管理、创新智能产品。

商业模型转型。IBM与业内客户一起,在智能设备、系统和流程方面积累来了大量经验,熟知如何连接产品与服务,帮助客户进行业务模式转型;借助认知物联网的强大能力,让企业重获业务增长。国内某厨电公司在IBM的协助下,通过数字化全渠道扩大消费者的覆盖面和接触点,将已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和对产品有兴趣的潜在消费者都纳入到大数据分析体系中,实时跟踪、监测和分析,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销售业务转型。在这方面,IBM可以帮助客户部署新的营销策略和开发新的、更加协作的业务模式;创造个性化的、整合的客户体验;将数据驱动的洞察应用于每一个营销决策。

智慧的供应链。随着新的技术的不断涌现,客户对产品的交付从原来的标准化、规模化变成一种定制化、柔性化、个性化和服务化的需求。在这方面,IBM可以帮助用户重新设计运营模式以更灵活的方式靠近客户需求;构建创新的生态系统,实现更敏捷的生产和运营;提高数字化水平,简化运营,构建透明的供应链。

智慧的运营管理。过去企业只需合格工程师与简单办公工具便可生产出出色产品,而如今的智能产品则要复杂得多,也使得软件控制的功能骤增。IBM可以帮助企业按照客户要求用智能系统来研发新产品。

创新智能产品。智慧型生产战略的重点之一是智慧型运营。企业实现智慧型运营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跟踪、评估和管理物理资产、技术资产和人力资产。IBM利用企业资产管理可以将所有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事务及资产维护事务统一起来,提供对所有资产的状况和作业流程的洞察,实现良好的规划与控制。利用采集到的运行数据,预测性维护和质量控制使企业能够确保生产流程、基础和现场设备处于运行状态,实现利用率和性能最大化,同时使那种费用昂贵的计划外停机时间最小化。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6月8日 

本文作者:作者:张晓楠

本文来自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时间: 2024-08-02 07:34:49

中国制造2025的本地化实践: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相关文章

实施“中国制造2025”,十年时间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

人民视觉 实施"中国制造2025",用十年时间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眼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未来10年,制造业将因此出现哪些改变?与另一个制造业大国--德国提出的"工业4.0"相比,有哪些异同?一时间

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

本文讲的是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IT168 资讯]吉利,这个大胆闯入汽车工业的"青涩后生",如今正在中国汽车制造领域掀起一股新浪潮. 4月19日,吉利对外透露,已将汽车模拟仿真等多个核心领域均采用高性能云计算实现.依托阿里云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吉利能够在数千核集群的计算机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包括对车辆的模拟碰撞,在车辆安全性上精益求精. 模拟仿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CAE)来模拟汽车在各类环境中的驾驶情况.通过计算关键参数,大幅降低

《中国制造2025》七大解读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 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解读之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安全

2016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从《中国制造2025》中看发展

:前一阵,美国对中兴的制裁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除了禁止美国供应商继续对中兴供货外,外国供应商的商品若含有美厂零件亦禁止卖给中兴.制裁中兴的同时,再次说明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刻不容缓,要想不受制于人,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才是真格的. 3月24日-25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的"2016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第五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以"构筑创新开放格局,共谋十三五跨越发展"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召开 用友网络践行智能制造

日前,由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近百位华南地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高管.行业专家以及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智能制造.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深切感受到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切肤之痛",纷纷提出回归制造业计划,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德国发布工业4.0战略.欧盟发布IMS2020计划,2015年 "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已正式发布.制造企业如何借助新技术实现逆境突围?如何实现传统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方

张礼立:信息安全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新挑战

李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对中国企业提出了由大到强的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把制造业和信息化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把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领域作为发展重点.总体上看,作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智能化的中国制造必定需要国内的信息化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携手共创. 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信息本身的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客观存在事物有序性的度量.任何事物只要存在一定的"序

中国制造2025到来,智能工厂如何升级转型?

中国制造2025时代到来,将引领各行业迈开大步伐走向智能化的道路.工厂等制造.生产行业貌似来看是这场制造业大改革下的的最大收益者,但新一代的互联网科技在智能工厂实际应用可能并不会有迅速和实际性的进展,而对"互联网+工厂"这种还未被广泛应用的模式投资也是工厂等行业不能承担的风险.那么工厂智能面对产量需求增高,人力和其他生产成本也持续增长的现状,该怎么样把"互联网+工厂"的智能工厂模式融合到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去呢? 这就要从智能工厂的三层架构的开始做起,1,企业资源管理系

中国制造2025大论战 到底能否弯道超车?

周末两天,2015中国山东智能制造大会暨山东CIO联盟峰会在青岛召开,这并不能称为一场严格意义的论坛,而是山东CIO们的一次大聚会.作为制造业大省讨论的话题自然也和制造业息息相关,离不开中国制造2025.MES等话题,还有最精彩也是山东CIO联盟独创的辩论赛. 制造2025带来的启示 互联网带来了制造业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也已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是制造业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 "中国制造业面临变革,智能制造通过机器换人,以及加强制造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新兴产业

中国制造2025新机遇 机器视觉行业爆发

随着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端.精密.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机器视觉行业也在中国市场度过了发展的最初时期,不仅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本土的企业也逐渐兴起. 机器视觉通过计算机或图像处理器以及相关设备来模拟人类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以让机器获得相关视觉信息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等领域,是未来能否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和智能制造的关键,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是跨学科的集成式创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