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欢
661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1%。这是本市五年来交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答卷,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五年来本市科技创新焕发出的蓬勃活力。
五年来,科技创新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越加凸显,自主创新指标实现了“六个翻番”:
2011年,北京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25.7亿元,是2006年的1.92倍,翻了将近一番;
全市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932.5亿元,是2006年的2.15倍;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总收入1.92万亿元,是2006年的2.8倍;
全市专利申请量为7.8万件,是2006年的2.9倍;
全市专利授权量4.1万件,是2006年的3.6倍;
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890.3亿元,是2006年的2.7倍……
股权激励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活力
股权激励政策通过利益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截至2011年底,481家单位通过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形式,参加中关村示范区股权激励和分红权激励试点。
不仅如此,五年来,本市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每年1.5亿元的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建立了规模为9.2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12亿元……种种新政的推出,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创新发展环境。
从推进三网融合、云计算服务创新、电子商务等三大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程,再到开展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太阳能、轨道交通装备等六大示范应用工程,五年来,本市通过政府采购的调控和引导,不仅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还调动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截至2011年底,本市累计认定1663家单位的4681个新技术新产品,累计推动近900个投资项目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金额累计146.2亿元,直接带动社会采购560.8亿元。
“北京模式”促145亿科研资源社会共享
首都科技资源虽然丰富,但往往集中在高校、院所和央企,单枪匹马的中小企业若想借力,绝非易事。
为改变这一局面,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立起资源共享的绿色通道,及时为企业输送仪器设备、研发力量和高端科技人才,提供测试、研发和技术服务。
到2011年底,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共引导475家国家和北京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将价值145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全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截至目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9000余家企业提供研发实验服务,服务合同额累计16亿元,筛选出470余项科研成果面向社会寻求合作。
这一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不仅提高了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激发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超千亿投资助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京落地
纳米材料绿色制版、纳米纤维动力锂电池隔膜、国产脑起搏器……五年来,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实现在京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这得益于五年来,本市不断深化与中央单位的合作,市财政资金更是加大对中央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据统计,五年来,市政府与中央部委、中央企业、高校院所签署的重大科技合作协议30余项,直接推动落地的中央单位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本市还不断创新政府资金的投入方式和支持方式,采取无偿资助、股权投资、后补贴、贷款贴息、间接经费等多种方式。“这种投入方式既能在企业最困难时提供政府支持,又能在企业获得发展后收回股本继续支持其他企业,有效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技术合同成交额近八成由新兴产业创造
5年来,本市在电子信息、现代交通、新能源和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涉及的技术领域合同成交额保持快速增长,到2011年已达到1483.1亿元,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8.5%。其中航空航天、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
技术市场成功促进了高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经测算,2011年,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1468.5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2%,比2006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北京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制图/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