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8年,58同城于2013年完成海外上市修成正果。如今58同城月独立用户访问量已超过1.3亿,占据线上分类4成份额市场,而这一数字在其上市后还在进一步提升。凭借多年的运营积累和颠覆旧规则的思路,58同城已确定分类信息网站绝对的领导地位,和在互联网和移动端更多的话语权。
如今分类信息网站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经过近10年的市场竞争,虽然赶集网凭借其之前积累的部分优势仍占据一定市场地位,但百姓网等其他分类信息网站已日渐萧条。随着市场竞争差距的不断拉大,2014年的分类信息市场必将向着寡头竞争的方向发展。
资本推动58搭上快车道
在58同城CEO姚劲波看来,企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06年2月拿到第一轮500万美元投资起,到2013年11月上市,58同城一共进行4轮投资,融资额约为1.45亿美元,投资方分别为赛富、DCM、华平和姚劲波,且所有投资方均进行了跟投。
这也让58同城在这个烧钱的领域一直坚持到2013年第二季度宣布盈利,"我们终于从烧钱的变成了挣钱的,证明这个模式是行得通的。"姚劲波称。而上市后58同城的盈利能力不减,据58同城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其实现总营收4160万美元,同比增长77.6%,净利润8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其亏损额为630万美元。这也是公司自二季度盈利以来,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
而58同城的竞争者赶集网自2009年起共完成四轮融资,融资总额约为1.88亿美元,投资方分别为蓝驰创投、诺基亚成长基金、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值得关注的是,除蓝驰创投在B轮进行跟投以外,其他风投均未进行再次跟投。
其实在资本市场的同类公司中,赶集网本应是上市悬念最小的企业,但与杨浩涌共同创立赶集网的杨浩然曾于2011年因婚变打破了上市计划,而随着58同城的上市赶集再次IPO的可能性几降为零。如今赶集网宣布其资金充足,短时间内不考虑IPO,上市悬念反而变得更大。
赶集虽然已经宣布获得盈利,但是由于并不像上市公司一样财报真实披露,所以真实情况无从考证。但根据赶集今年的广告投放量来看,电视广告的投放约为8000万,线上投放约为1.3亿元,全年的广告入差不多超过2亿元,按照这个花钱的速度,赶集业务运营压力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让人不仅思考赶集如果迟迟不上市,赶集网的资本方退出仿佛遥遥无期。
而其他同类型的获得资本注资的企业已经逐渐销声匿迹,很难听到再有新的资本注入。58同城的上市在在资本市场占尽先机。
姚劲波:坚持理想 稳固团队
58同城姚劲波一直坚定自己是市场的先行者。在姚劲波看来,创业中理想、团队和节奏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创业从理想开始,从最初希望做一个将本地话的信息聚集到互联网上的平台,到现在58同城在租房、招聘、二手房、二手车方面在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优势,姚劲波认为理想在其中是成为非常重要的武器,也成为吸引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
找到58同城的理想,也找到了市场的痛点,对于分类信息网站这类平台,更需要在细节方面取胜。在最初为企业命名时,姚劲波坚持以58同城为企业的名字, "58同城这个名字很简短,传播方便,而赶集这样区域性比较强的词汇可能在南方长江一带的人不太了解它的意义,另外如何在平台上开展招聘等业务,会令用户产生误解。"姚劲波称。
58同城副总裁陈小华曾做过统计,目前58同城在东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二三线城市优势十分明显。正是因为58同城所有的产品、策略、广告都是基于全国性的,在乌鲁木齐、哈尔滨、昆明等地区58同城已经到达了十倍于领先对手的渗透率。
凭借精准的用户定位以及快速的地面销售反应机制,目前58同城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27个城市,拥有400万活跃于本地商户用户,29.8万名季度付费商户会员。而在这方面,赶集网相对比较保守,自2005年在北京设立直销站之后,直到2009年末才在上海开通第二家分公司,2013年10月在广州开通第四家分公司。
58同城的团队也一直是姚劲波所津津乐道的。58同城的高层离职率很低,公开数据显示,仅2011年至今3年内,赶集网10位高管(7位副总裁)离职, 3年以上老员工凤毛麟角;2011年至今,58同城2位高管离职;2005年创业时的老员工,仍有一半留在公司。并且传说58同城的13名高管中有4位来自竞争对手团队。
这最终为58同城带来了直接用户数量和流量,早在2008年10月,58同城网月度用户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00万,而在2010年12月,短短两年时间,其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58同城与赶集网的竞争差距也于2013年已渐渐拉开,通过alexa排名的流量统计,58同城领先赶集网数十倍。再从百度指数来看58同城也一度领先赶集网2倍以上。
把握节奏 精耕细作
从58个人发展到5000多人,从最初只有一个做网站的梦想到如今超过美国Craigslist流量,成为全球第一大分类信息网站。曾经姚劲波想的是"自己是一个小公司,只想混口饭吃,实现小小的理想。"如今面对市值超过20亿美元,进入稳步发展的58同城,姚劲波开始调整企业发展的第三个要素:节奏,进行精耕细作。
对于使用分类信息网站的用户来讲,对信息"量"的需求已经不再位于首位,而是如何在"量"中找到实用、安全、高质的信息,早在一年前,分类信息网站就在信息"质"上通过多种途径对信息进行鉴定和优化。陈小华介绍,信息质量和安全是分类信息网站的核心,2014年58同城的PC团队的60-70%主要精力是解决信息质量问题,在打击较差信息的同时,加强优选机制。例如提高信息发布门槛,对个人房源等进行100%人工验证。同时58开设"名企"专业,通过58同城主动挑选招聘公司、二手车厂商等来保证信息发布质量。
姚劲波将58同城定义为为奋斗阶层服务的合租、买二手物品服务的网站,在2014年58同城将推出"58精选","58诚品"等频道,在几十万广告主以及注册商户中精选优质商家,单独进行认证。
这些举措助于满足58同城用户不同需求,提高分类信息网站的门槛。用陈小华的说",随着这个机制慢慢推行,我们的诚信机制也讲逐步改善。"
发力移动端 合作更多入口
2013年是移动和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一年,抓住入口就掌握了更多主动权。58同城也适时抓住了发展的机会,并确定了移动端的核心策略:将商家和用户都连接在云端。在上市之时,姚劲波也表示,我们希望把筹得的大多数资金用于移动领域投资,他说,"2014年,公司会在人力、预算等各方面全力倾斜支持58同城移动领域的拓展、布局和创新。"
对移动端具有绝对信心的58同城,2013年在移动端推出了"帮帮"移动应用,接入了淘宝彩票、e代驾、快的打车等战略合作,成为生活服务类领域首家与腾讯应用宝达成合作伙伴的企业,在房产领域让大多数合作的经纪人装上58客户端,整个2013年,手机客户端用户量已然突破1500万,移动端与PC端的流量比例已经可以达到4:6。
在陈小华看来,目前在移动端58同城的直接竞争对手仍不是威胁,但面对腾讯微信等巨头仍有一定差距。但58同城作为庞大的生活服务类平台,把提供服务的商家与需要生活服务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就像陈小华说的那样,"这些信息通往云端的通道掌握在58同城手中,体现一旦完成,所有移动端的入口仍在58同城。" 也就是说,虽然无法把握所有的入口,但是只要掌握了生活服务信息通往云端的通道,最终它们都将落在58同城完成交易。
在分类信息网站中,具有资金实力的58同城正在积极主动出击,姚劲波表示,目前公司上市后资金充足,将在一些重点中小城市的生活服务市场扩展更多的空间。如今的58同城正凭借其在分类信息市场的明显优势坐稳第一把交椅,分类信息网站竞争或将在2014年日渐残酷,格局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