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金融创始人:吴文雄、许泽玮、姜志熹(由左至右)
谦虚好学、勤奋努力、善于制度建设等各种创业特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群在大平台打基础,在小平台打拼,做过创业懂投资,爱折腾有想法的靠谱青年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在91金融宣布已经完成B轮融资后不久,91金融办公室所在北京普天德胜孵化器园区的写字楼前挂出了“祝贺91金融新一轮融资成功!”的红底白字条幅。
风来了,91金融飞起来了。在风还没来的时候,这家从2011年开始创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从“网络金融超市”起家,积累着足够支撑其飞起来的强健体魄。91金融的创始团队当然梦想着能够飞起来,但他们未曾料到,风来得如此之快。
从2011年91金融创业开始,到3721.html">2014年6月完成B轮融资,用91金融创始人许泽玮的话来说,“走得很顺利。”除了因为站在互联网金融的风口,91金融创业团队自身的特质,或许正是其能够获得投资人青睐的原因之一。
团队
2011年11月,先智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家最初定位做“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大数据用户营销体系”的公司便是91金融的雏形。许泽玮是这家公司的领头者,负责产品和技术,与他一同创业的“小伙伴”还有两人:负责市场、推广、营销的吴文雄和负责“找钱、找人”的姜志熹。
这三个“80后”的职业交集是新浪,吴文雄回忆,2006年一个下雪的冬天,他与姜志熹站在北京新浪所在理想国际大厦下北四环西路的一个路口,说希望能找一笔钱,做些想做的事情。“姜志熹说靠什么?我说靠着大家一起搞,我们几个之间的信任是历史积累的,最朴素的。”
出生于1983年的许泽玮一米七的个头,戴一副黑色的半框眼镜。在先智创科成立前,许泽玮正式工作履历上先后为新浪和浪淘金两家公司服务过。前者是中国互联网门户巨头,而后者则是一家精准营销广告公司。
2006年,这位北航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凭借上学时在搜狐新闻中心的实习经历,获得了新浪的正式工作机会。北航一篇对许泽玮的校友专访如此描述他在新浪的职业发展历程:“从运营部专题编辑、副主编到互动产品负责人,再到技术接口人、互动社区事业部论坛社区项目经理,3年来不同的工作岗位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与资源,也使昔日不知‘头条’为何物的职场新手成为了一位愈加成熟的互联网工作达人。”
在新浪工作3年后的2010年,许泽玮短暂加入了以效果广告营销为主营业务的创业公司浪淘金。在这家公司的工作经历使得许泽玮的“技术和产品能力”为投资者所了解。
在接受《融资中国》专访时许泽玮表示,“当我想要创业时,几家投资者问我是否需要投资,我选择了其中一家。”许泽玮所说的“其中一家”便是先智创科的天使轮投资者经纬创投。
在拿到天使投资时,先智创科还是一家大数据精准营销公司,并未转型专注于互联网金融业务,从事“金融用户数据挖掘和金融产品网络营销”是后来的事情。
分管战略、市场及媒体运营的吴文雄在2014年6月正式加入91金融,在此前两年多的时间里,吴一直在幕后帮助91金融开展工作。这位1981年出生的湖北黄冈人在武汉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四年的学习后,开始了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业生涯。
吴文雄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太平洋电脑网,“做硬件测评与导购,就是告诉读者什么产品好在哪里。”出于对硬件的喜爱,这位硬件测评员不仅能够出色完成硬件测评工作——“举例来说,买台笔记本电脑,拿过来我先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拆开,然后再花一个晚上拼起来,做得我很开心。”——“还能做网络社区,组织线下活动,做各种活动和营销。”
“后来,我到了北京,到了新浪。”至于为什么,吴文雄的想法很简单:“我如果要做媒体,就要在最好的媒体做。”吴文雄在新浪科技做编辑,尽管“很多东西要重新开始”,但外号“专题小王子”的吴文雄也承认,他在新浪学到了很多东西:“新浪教会了我如何写作和做采访,教会了我对于细节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执行力,迅速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要拼命去做很多东西。另外是吃苦,任何苦都要吃下去,你必须要坚持,你能做到最好。”在新浪的工作经历让吴文雄感到很有愉悦感,很满足。在吴文雄结婚时,吴曾经的上司,现任新浪网副总编辑邓庆旭作为嘉宾出席婚礼,他用“勤奋”一词来评价吴文雄,“那会儿加完班就拿着睡袋合衣睡在会议室里。”
再往后,吴文雄加入投融资资讯网站“投资中国”,这位总编辑用新浪作为标杆来要求自己,“我们要跟新浪一样:速度一样快,稿子一样好,专题一样多。”从大平台出来,投资中国网的小平台让吴文雄真正领会到了创业的感觉。“新浪是大公司,有很多资源围着你,你只要认真做就可以了。但投资中国是一家创业公司,你就得想办法解决很多问题:除了媒体,我们要做会议、做产品、做数据,整个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
姜志熹也是91金融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这位蓝驰创投的投资总监从91金融创业伊始就参与其中。无论是2011年成立的先智创科还是2013年成立的九一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姜志熹都是投资人兼高管,主要负责91金融的“找钱”和“找人”工作。
这位80后投资者在新浪做过博客运营,在盛大文学做过副主编,辞职创业后还通过互联网向写字楼的白领们卖过切好的包装水果——这是姜志熹与哥们合作的创业公司“天天果果”的主要业务。如果要再往前翻,这位云南籍的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毕业生在上学时就搞过些有趣的事情:与人联合创建了“云南游子联盟”,和云南本地报纸《都市时报》合作,为云南考上外省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帮助,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将至少生活四年的城市,并尽快步入正轨。
姜志熹在新浪博客供职时负责锐博客部分(现在称为“草根名博”)的运营,他经历了博客从诞生到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我建立并管理了一支60-80人的网友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让他们帮新浪做产品设计、做页面更新,做专题,我每天管理这支团队就可以了。”如何能够将其调动起来?姜志熹的答案是“利用新浪巨大流量的媒体平台,将其作为利益主线,把希望在新浪上出名、得到推荐的人进行利益捆绑,各司其职。”具体的做法将这些网友团队进行分组,分别赋予稿件筛选、稿件质量监督、客户服务的权力,各小组之间形成权力的制衡。对于自己借力打力的运营策略,姜志熹颇为得意,“我从来没有自己动手过,我应该是新浪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发过一篇稿子的运营人员。”
在91金融的创始团队中,谦虚好学、勤奋努力、善于制度建设等各种创业特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群在大平台打基础,在小平台打拼,做过创业懂投资,爱折腾有想法的靠谱青年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