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环境迁移到云环境的几个关键步骤

随着公司企业加快向云计算迁移的步伐,许多公司发现自己面临这种境地:不得不弥补物理基础设施和云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这就带来了新的挑战。IT部门拥有它认为很重要的应用程序,而业务部门对应用程序有不同的要求,它们认为这些要求同样很重要。因而,IT部门到头来常常因大量的请求而焦头烂额;它们试图部署更多的资源来满足要求,这可能导致云基础设施过度配置、成本失控。

随着更多的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IT管理层必须与时俱进,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提供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终端用户访问。的确,IT部门需要摈弃对物理基础设施的依恋,并开始将自己当作服务提供者,让内部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访问及使用灵活资源,以支持数字化业务项目。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对许多公司来说,将物理环境迁移到云环境极其困难。

根据我们的经验,开始向云迁移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将云用于全新的工作负载。通过在云端运行新的、常常非关键任务型的工作负载,运营团队就能逐渐习惯于管理云,了解性能指标,甚至通过估计成本来获得信心。能够慢慢地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将有助于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并确保IT部门了解它所在的这个环境,然后再迁移重要的工作负载。

有人经常问我们:企业组织应该将哪些类型的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端。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组织本身,不过我们的建议是,首先清查一下你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然后确定哪些应用程序托管在云端最重要。你需要评估IT资产,并根据业务重要性来划分档次,考虑到你的环境中有多少部分是虚拟机、多少部分是物理机,然后确定任何关键部分,比如特定的网络要求或物理系统。不知道、不了解企业组织拥有和使用什么样的资产,对许多公司来说是个常见的挑战,那是由于IT基础设施很复杂,所以在你考虑迁移什么资产之前,了解自己拥有什么资产至关重要。

在许多情况下,首先迁移虚拟应用程序和不太重要的应用程序让人觉得最容易获得初步成效。然而,了解你最终迁移的全部应用程序将帮助你选择一家最有能力满足你要求的提供商。使用基于云的灾难恢复服务也不失为是一种好方法,可以开始逐步了解云运营――如果你的云服务提供商支持自助式灾难恢复管理和测试,更是如此。

迁移到云端时,物理系统常常是最难弄的。物理系统通常让人想到旧时光,它们是IT环境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对业务运营而言必不可少、极其重要。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将这些老式系统迁移到云端有利于公司业务。

除了这点外,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可能意味着,无法深入了解性能指标、长期历史,甚至成本状况。这会大大加重管理云工作负载的负担,并且在计费、成本和性能等方面带来一些忧虑。虽然迁移到云被认为启动成本低,但日常管理对你是否向云迁移的决定来说同样重要。确保你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保持这些系统的透明性和可见性,这对于确保业务成本和IT预算如往常一样而言很重要。

你的云服务提供商应该提供支持和培训,帮助缓解向云迁移的过程。正在考虑使用云的公司需要架构建议和咨询服务,帮助自己完成迁移。然而,说到作为云部署的一部分而提供给客户的基本导入和支持流程,许多提供商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

你应该确保,你了解针对云服务的导入培训和支持以及日常客户支持的级别。这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助服务、知识库或留言板。要确保你明白额外成本和所签的服务级别协议(SLA)。同样,如果你期望壮大云服务,应该找一家通过电话提供支持的提供商。

综上所述,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具有许多好处,包括需要时能够扩展IT资源,迅速启动新的应用程序,确保随时都拥有很高的性能级别――如果你制定了一项灾难恢复计划,万一灾难发生,可以确保业务正常运行,这点就更不用说了。将应用程序放在云端提供了一种稳定、可扩展、按需提供的基础设施,并且给了IT员工自由,可以专注于更重要的战略性项目,推动整个公司实行数字化转型。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4 17:14:39

从物理环境迁移到云环境的几个关键步骤的相关文章

将关键性业务应用迁移至云环境前,必须弄清的五个问题

面向云环境的迁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去年的Gartner IT研讨博览会上,超过半数CIO表示将把云优先战略作为接下来的运营重心.Verizon公司在其<市场状态:2016年企业云>报告中提到,有84%的受访企业表示其云使用量在过去一年中迎来显著提升,而且有半数企业宣称其到2018年至少将把75%工作负载迁移至云端.更值得一提的是,亦有半数受访企业正在使用两到四家云服务供应商的产品. 无论大家正着眼于面向云环境的迁移.考量云产品线多样化还是仅仅在比较跨越云环境的性能与价值水平,认真审视以下

开发与管理在云环境中的不同

云计算的优点已经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能够带来业务敏捷性.可扩展性.效率以及节省成本:而许多公司正在全力加快步骤,迁移和构建专门面向云环境的关键任务型Java应用程序.近日来,采访了AppDynamics 公司的工程技术主管Bhaskar Sunkara--一家专注于Java和云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性能公司,为云环境开发Java应用程序以及在云环境中管理这些应用程序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为云环境进行开发面临哪些挑战? 为云环境进行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了解应用程序与服务的依赖关系(appli

数据库管理的下一站:云环境Hadoop

最近这些年,在数据库管理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开发人员在选择全新的数据库类型,随着云计算使用日益增长,关系型数据库全面统治企业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最近的更多变化都增加了对托管数据库服务的依赖,这样可以减少用户商店的一些管理任务,同时可以满足开发者连接各种数据源的需求.这种变化可以归因于更快速创建应用程序的驱动力以及使用DevOps技术等等. 分析师Donnie Berkholz分析了451份数据样本,发现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角色正在经历转变,这正像是过去十年来系统管理员不得不经历的转变. 正是

思杰新战略:专注云环境下的虚拟化平台建设

[天极网服务器频道7月22日消息]Gartner近日指出思杰(Citrix)公司不再大力投资以求在传统服务器虚拟化方面跟上市场领导者VMware和微软的脚步.其实透过思杰的产品策略,我们也可以看到思杰的产品方向是确保为用户提供一条将其重要工作负载无缝迁移到云环境的路径. 桌面虚拟化市场是思杰的强项,其也在为客户提供迈向云环境的可靠平台,成为公共云中占统治地位的虚拟化平台.思杰公司已经公布了下一个XenServer版本的技术预览,新版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以便与思杰公司的其他产品--例如XenDesk

迁移到SoftLayer云环境的常见问题解答

今天,我们宣布 SoftLayer 将成为我们的云产品组合的基础,客户能够访问带来更高性能和显著增强功能的 SoftLayer 功能.IBM 不断向我们的客户提供最佳的功能和技术,帮助客户实现更高的业务绩效. 作为此努力的一部分,我们鼓励客户将符合条件的 IBM SmartCloud Enterprise (SCE) 工作负载迁移到 SoftLayer 云环境.我们免费向客户提供了一个易用的工具.我们还宣布,SmartCloud Enterprise 将于2014 年 1 月 31 日终止服务.

数据中心安全迁移成云落地后重中之重

随着云计算热度的褪去,如何落地已经成为诸多企业要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放大了对IT的挑战.正是由于这一技术的逐渐普及,我们也看到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快速变革.诸多大型企业逐渐向云过渡,激发了数据中心升级和迁移的需求,更多公有云和私有云应运而生,加之虚拟化技术在企业中的 普遍应用,也让当前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变得更为 复杂.因此如何保证新旧技术构架和体系的共存,成为每一位CIO都不得不去考虑的现实问题.然而更多的企业则是面临着一边想像着未来无比灵活企业IT环境的美好图景,一边面对着当下企业负载跨越多重

通过System Center 2012 VMM实现私有云环境裸金属部署的“最高境界”

前言 对于一个简单的只有几台服务器组成的环境,部署一个基础环境,或者说部署几台带有Hyper-V虚拟化功能的操作系统恐怕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但是一个复杂的数据中心或者几百台甚至上千台服务器组成的云数据中心,可能随时需要根据要求进行节点的扩充,基础架构环境的部署: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需要从模块化的金属架构本身入手,还需要一个有力的手段实现私有云环境就绪的基础环境(简单的说就是你把虚拟化的底层架构hypervisor给我自动化的部署到一个裸金属架构上去).有了云基础架构(包含Hypervisor虚拟

每周聚划算 超值软件汇总:200元轻松迁移上云 5折抢云市场超值服务

总担心好价格稍纵即逝?云市场头条每周聚划算!超值软件汇总,致力于为大家发现.比价.筛选性价比最高的靠谱软件,让企业更加省心省力! 新年开始,小伙伴们的2017计划也要开始实现了,准备好上云.更新网站了么?本期推荐200元轻松迁移上云服务,上云随时随地随想,200元轻松搞定! 推荐1:HiShop云商城3代 多样化新零售+云商城3代+买一年送一年 云商城3代由专业的阿里云授权服务中心--HiShop自主研发.这一款可轻松打造B2C+O2O新模式的商城系统,带微信拼团特色营销,一键轻松开6大独立商城

浅谈云环境下的数据保护策略

 企业核心数据是企业的命脉.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系统,保障核心数据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企业的共识.为防止IT系统最重要的资产--数据的丢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出发,以数据安全为目标,构建自己的数据保护体系.然而,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急速膨胀的数据量使企业在数据保护方面投入的硬件以及人力.时间成本剧增.如何不让数据保护方案成为企业业务走向"巅峰"的拦路虎,是困扰大多数IT管理人员的难题.其中,解决成本难题与降低管理风险便是首要考虑的重点.